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兴汉 >

第11章

兴汉-第11章

小说: 兴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这样的人合作保险吗?这让刘琮很是为难。刘琮知道这张博也是在进行一场赌博,希望能够说动刘琮替自己除掉吴巨,不然依照自己的实力只怕拿吴巨无可奈何。这样的人在乱世要么是枭雄要么就是能臣啊。

离开刘琮房间后,张博也是辗转反侧,对于他来说,继续在吴巨手下做一个县令是他不能接受的,夺妻之恨非同寻常,那吴巨如此欺人肯定早就把自己算计进去了,在张博看来,吴巨的想法就是借山匪之手杀掉自己,不然也不会那么坚决的带走大部分县兵。

但今晚刘琮的反应只能说中规中矩,完全不像一个二十一二岁的年轻人,换做一般人要不是对自己的杀妾之举义愤填膺,要么是一口答应剿灭反贼吴巨。刘琮的谨慎太出乎张博的意料了,这还是那个人们所说的懦弱的二公子吗?

第一次上战场就斩杀七人,以一千五百人不费力气剿杀近两千山匪,几乎无损的收回秭归,能文能武,放眼整个荆州甚至整个汉室又有几个年轻人能做到?

张博思来想去,觉得自己也许赌对了,这样一个年轻人又有二公子的身份,那吴巨应该不是对手。只是如何才能让刘琮下决心呢?

刘琮后面几句话似乎在暗示什么,张博想到刘琮最后的叮嘱,干脆不睡了,连夜招呼几个心腹办事。

刘琮在县衙后厅也是接近黎明才睡下,没睡两个时辰,黄权回来了。这一夜黄权没睡,一来听闻张博杀妾之后,就担心刘琮的安全。刘琮的吩咐也够黄权手下人忙活了好一阵子。

由于先前在秭归时就有点眉目,黄权等人很快就查出了一些蛛丝马迹。便一早赶过来跟刘琮汇报。

首先吴巨溃败时确实在夷陵停留了一晚,而且强行带走了大半县兵,这些剩下的县兵和在场的县吏都可以证明,张博没有说谎。另外张博小妾确实也是长沙人氏。

机会,难得的机会,刘琮绝对不想放过掌控南郡的机会,就算没有张博杀妾的插曲,刘琮也打算另外想办法控制南郡,毕竟这南郡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东西水道连接江东和益州,南下是长沙四郡,往北是南阳和荆州治所襄阳城。

而且从经济上看,江汉平原幅员辽阔适合种植双季稻,是大粮仓,素有江陵熟,荆州足的说法,若是加以开垦,甚至能做到江陵熟,天下足。自己想掌控荆州抗衡曹操,就必须先掌握南郡,掌握这个交通要道和粮仓。

现在张博给了个借口,而且吴巨做梦也没想到战场上没救刘琮会导致什么后果。

等到翌日辰时,刘琮便召集甘宁、魏延、黄权和两外两名军侯王忠、刘凌商量,当然张博也被要求参加。

刘琮一脸严肃的说道:“诸位,本来顺利收复秭归算是大功一件,本官应该带领诸位即刻赶往襄阳接受封赏,只是眼下出了一件大事,我等只怕暂时回不了襄阳了。”

“大人,发生了什么事情?你尽管吩咐便是,我等惟大人马首是瞻!”甘宁第一个说道,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甘宁越来越觉得自己以前小看了这位二公子,难道仅仅是因为二公子身在襄阳城内十分内敛,如今单独领兵在外才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才华吗?

“是啊,大人,不必烦恼,若是再有不识相的山贼来犯,我等管叫他们有来无回。”魏延见甘宁表态,也不甘示弱。

“两位将军忠心可嘉,只是这次事情有点麻烦,张大人,还是你来说吧。”了刘琮说完朝张博看了看。

“是!”张博从位置上站起来,对着众人行了行简单的礼节便开始说道:“下官是夷陵县令,按理不该说,但此时关系荆州安危,关系朝廷,下官只好斗胆……”

“那吴巨奉命讨贼,却不思进取,就连二公子遇险都不曾回兵相救,而且强行抽走夷陵大半县兵,说明他是想先置公子和我于死地,造成山匪占领两县的事实,然后大肆招兵买马,实际控制南郡箴之后再借机脱离镇南将军的管辖……”张博将昨晚和刘琮说的事情添油加醋的加工了一番,并拿出了很多证据交给众人。

第十八章 商定讨逆

“他这厮是要造反!我说当初在夷陵城郊怎么会被山匪埋伏,而事后他又不管不问,如今我们拿回秭归可算是被他恨上了,大人,还请速速下令,我们这就率兵前往江陵,定将吴巨那厮捉来!”甘宁听到张博所说,再看看刘琮一脸愁容,便自告奋勇。

“是啊,大人,吴巨在战场上不救我等就已经是大罪一桩,这秭归遭山匪他作为一郡太守难辞其咎,明知道我军新败还抽走县兵,明显是要将夷陵拱手相让。如此多的证据表明他跟那些山匪肯定是一伙的,还请大人下令,我们定能活捉那厮!”魏延紧跟着甘宁也表态。

甘宁和魏延的态度倒也在刘琮的意料之中,毕竟甘宁和魏延是刘表的帐下,隶属襄阳,这吴巨造反,他们有义务平叛。

“大人,此事事关重大,是不先禀明镇南将军,如果吴巨造反,我等只怕兵力不够,是不是派人向襄阳请求援兵,让文聘大人前来?”王忠见两位表了态,知道自己也拦不住刘琮做任何决定,只是将心中的担忧说了出来。

“是啊,那吴巨既然有心谋反,自然有准备,我们虽然有两千五百人。和江陵城内守军差不多,但若是强攻只怕毫无胜算。但是如果放任吴巨,只怕江陵城内兵卒会越来越多……而且到时候吴巨若是见没有胜算,一口咬定自己无辜,我等该如何处置?”刘凌说的其实也会刘琮担心的。

刘琮其实心里早就想杀向江陵,将那吴巨赶出太守府,只是在众将面前又不能太表露,王忠、刘凌的担心却是有道理,刘琮贵为二公子可不想偷鸡不成蚀把米,将自己的大好前程毁于一旦。

“大人,事不宜迟,吴巨谋反已经证据确凿。援军自然要请,但如能在援军抵达之前对诸位大人来说也是大功一件。至于那吴巨,依下官来看并不难对付。下官以为吴巨虽然年过半百,却不不是有智谋之人,副手霍俊、王威皆是有勇无谋之人。

大人只需用计稳住他们,然后率兵前往突然发动攻击。大人站在正义的一面,江陵城内虽有守军数千,但现阶段并不见得完全听命于吴巨,若是时间拖久了,那便难说……”张博见刘琮手下众将态度不一,便又开始调动情绪。

|“你们以为如何?”刘琮又看看甘宁和魏延等人。

“诚如张大人所言,不能再给那厮时间,不然江陵城更加难攻!”甘宁想了想:“要不我率部从水路发动佯攻,大人率大部队从陆地进攻,两相夹击。”

“不妥,我不人马本来就不多,再分兵实在单薄。大人,就算暂时不能拿下江陵城,也要尽快切断吴巨与外界的联系,等到襄阳援军抵达再做打算不迟。”魏延尽管也想和甘宁一样立刻冲到江陵城下杀敌立功,但王忠的话也提醒了他,尽管江陵城没什么名将,但毕竟有城墙做掩护,但他也坚持认为不能再给吴巨时间。

讨论了大半个时辰,黄权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虽然各抒己见,但有点基本达成了共识,那就是证据表明吴巨反相已明,应该尽快控制局面。这就是刘琮想要达到的效果,吴巨谋反是张博提出来的,众将领商议之后确定的。

将来万一有人拿这事做文章,刘琮也算是个说法,至于如何取江陵,刘琮昨晚已经想得差不多了,首先要做的就是稳住吴巨,不管吴巨信不信,他和张博两人度各自休书一封,简要向吴巨汇报了刘琮等人收复秭归和暂住夷陵的情况。

刘琮更是提出,手下将士勇猛,为了表彰他们的功绩,希望太守能够亲自接见他们,以鼓舞士气,同时也震慑郡内那些不安分的小股山匪势力们。刘琮提出三日后自己亲率大军前往江陵县城。

同时刘琮也没让甘宁、魏延等人闲着,散会后第一时间让诸将回营操练士兵,随时准备出发前往江陵。

尽管形势刻不容缓,但刘琮也不想冒险,这支部队里有近五百人是新兵,五百是山匪和家丁收编的,做不到操练,起码得让他们识得旗语等战场基础号令才行。

待到众人离去,刘琮便只留下黄权一人。

“你调查得情况如何?”

“大致和张县令说得差不多,只是就此判定吴巨必反是不是有点仓促了?……”

“你糊涂了,难道等到他登高树旗那一天才行动吗?”刘琮知道黄权担心什么,但自己是自己一定要改变刘表那种温尔文雅的作风。

“可是将军那里……”

“这个你不用担心。父亲享誉荆州,不愿意落下什么骂名。只是现在是乱世,是讲究实力的时代。你要记住了,那曹操逐袁术,攻吕布,驱刘备伐袁绍都不曾有什么明正言顺的理由。那吴巨先不说他谋反,就是前些日子在战场上不救我等已经是死罪。

我们不能容忍这样的人留在荆州,留在身边,何况还是南郡这样的要害之地。不然今日是南郡失控,明日武陵、零陵、桂阳、长沙等郡都会仿效,到时候父亲的将令还会有几人听从。反与不反,他吴巨必须让位了。与其让他心怀怨恨,不如让他死个明白!”

“属下明白,这南郡太守是该换个忠诚之人了。”黄权听得刘琮执意要掌→文¤人··书·¤·屋←控南郡,顿时明白了。这二公已经是南郡都尉,此番讨伐有功,南郡太守空缺……看来以前真是小看了这二公子啊。这二公子看着年龄和自己差不多,谋划其事情来却一点不含糊啊。现在已经在为将来继承大位做准备了。

那边张博也按照刘琮的意思给吴巨修书一封,详尽相近汇报了刘琮等人行踪,并提及如今刘琮归来,即将返回江陵,还希望吴巨将先前带走的三百县兵调回夷陵以恢复夷陵正常秩序。

两份公文先后送达江陵,吴巨看了两份信虽然没有怀疑,但却十分郁闷,本来一步一步算好了,谁料这脓包二公子竟然翻盘了,秭归顺利拿下,那夷陵自然也在刘琮等人的掌控之中,看来这独立之事要押后了……

至于刘琮提出率兵前往江陵,吴巨并没有引起重视,因为刘琮和张博来信都说刘琮如今剩下不到一千人,剩下的要留在夷陵养伤。这刘琮本来就是南郡都尉,吴巨没有什么好理由拒绝他率兵进城。到时候只能等他带人进来之后再将其控制,说不定又自己能够增加一千余人。

吴巨虽这样想,但并没有表露,而是在太守府衙公堂上将两人来信公布,并开始安排迎接刘琮等人凯旋。无论如何,表面功夫还是要做的。

户曹主薄刘巴就分到一个好任务,专门负责接待刘琮等人进城事宜。

话说这刘巴,汉末荆州零陵烝阳(今湖南邵东);字子初,是荆州世家名人,少年时就很有才干,祖父刘曜,苍梧太守。父刘祥,江夏太守、荡寇将军。

灵帝末年,黄巾起义失败后,刘祥被任命为江夏太守、荡寇将军。汉献帝永汉元年(189年),时孙坚举兵讨伐董卓,因为南阳太守张咨不给军粮,就攻杀之。刘祥与孙坚同心,南阳士民因此怨恨刘祥,举兵攻打他,刘祥与他们交战,战败身亡。

刘表也素来不喜欢刘祥,刘祥阵亡后,就拘禁了他的儿子刘巴,想要杀他。苦于没有借口便数次派遣以前刘祥所亲信的人骗说刘巴:“刘州牧想要害你,我们一起逃离这里吧。”再三劝说,刘巴就是不应允。该人回报刘表,刘表于是不杀刘巴。后来刘表接连征辟刘巴,还举荐他为茂才,刘巴都不接受。

第十九章 江陵来使

也是这吴巨和刘表不识人才,不然以刘巴的身世和才干应该委以重任,而不是区区一个郡户曹主薄。

当然,刘巴还年轻,如今才二十一岁,算是和刘琮同年,仕途上虽不算顺利不比得刘琮年纪轻轻就是秩比两千石。但这一点也不影响刘巴对汉室的忠心,对刘氏江山的忠心。吴巨在江陵所做的一切,刘巴算是历历在目。

这回听闻刘表二公子要领兵入城便知道不好,这吴巨心怀不轨,二公子年纪轻轻岂是他的对手,要是率兵入了江陵城只怕是要被软禁了。只是自己父亲与刘表交恶,刘表也曾经几度想杀了自己,自己该帮哪一个呢?

正在刘巴犹豫不决时,吴巨亲自登门拜访了刘巴。

吴巨的回复张博和刘琮的公文刚到夷陵,刘巴也到了夷陵。

刘琮听闻刘巴求见先是一愣,随即连忙起身相迎,刘巴其人以前的刘琮也见过,中队长刘琮也略有所闻,只不过史书记载刘巴与刘琮并没有什么交集,而且刘表不喜刘巴已经是公开的事实,众人皆知难道自己的穿越这么快就有蝴蝶效应了吗?

尽管很是狐疑,但刘琮可不想错过招揽刘巴的好机会,自然不想给刘巴一个不好的印象,因为在刘琮看来刘巴确实算得上一个难得的人才,尤其是在荆州。如果被吴巨那种庸才所纳是在可惜了。

刘琮清楚的记得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