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乱世小民 >

第57章

乱世小民-第57章

小说: 乱世小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挡不住?那就让乡亲们跑呗,跑反又不是没有过。”二虎子有些不太在乎,“再说这地洞也就比各家的红薯窖深一些、长一些,也没啥花样吗!”

“跑反,你当大家都象你腿脚这么灵便哪?”孟有田生气的说道:“俺再说一遍,这叫地道,不叫地洞。你说红薯窖,那是什么玩艺,糊弄敌人是睁眼瞎吗?藏在那里,扔颗手榴弹就给你连窝端了。”

“好了,不要争了。”小全赶忙劝解道:“有田的眼光准,咱们就听他的。现在费些力气,总比将来挨杀挨抢好吧!”

孟有田点了点头,缓缓说道:“你们说俺胆小也好,贪生怕死也罢,可有些话俺还得讲说明白。抗日打鬼子,哪有那么容易,那可不是一年半载的事情,而且将会是很艰苦、很残酷的斗争。会出乎你们的意料,会死很多人。”

二虎子和小全互相交换了下眼色,有些将信将疑。

“这挖地道不光能保护大家伙的生命,也包括大家伙的财产。俺一直认为凡事要从最坏的可能考虑,做最完备的预防。开挖地道,一来可以做藏身之地;二来可以将粮食财产都坚壁起来,这样即便敌人杀过来,大家伙的损失也会减少很多,敌人退了,还可以继续生活下去。”孟有田继续说道:“咱别干那痛定思痛,亡羊补牢的事情,等出了事情,说啥做啥可都晚了。”

“你看,解说得详细俺们不就明白了。”小全悄悄给了二虎子一个眼色,二虎子也嘿嘿地笑道:“明白了,俺明白了,咱继续挖,让日本人来了毛都捞不着。”

“咱先从护村团开始,每个队员家里都要挖地道,先把义仓的粮食分散储存起来。”孟有田说道:“然后再在全村推广,把各家各户的连接起来,这样也就差不多了,敌人来了就打,打不过就钻地道。”

“俺们这几家都没歇着,都在挖哩。”小全再次表示了对孟有田的支持,又偷偷捅了下二虎子。

“俺家也在挖哩,正好俺爹腿脚不好,有个地道能躲藏,俺也放心。”二虎子挠着脑袋说道。

“甭糊弄俺,俺可是要监督的。”孟有田说道:“各家挖出来的土都运到破土窑去,开窑烧砖瓦,一是给大家伙修补房屋,二是把沿街的房子都修成夹壁墙,这样才最保险。”

“你说咋的就咋的。”二虎子很有些无可奈何的点着头,“谁让俺就服你呢!”

“呵呵,有田,你和紫鹃啥时办事哩?”小全笑道:“咱两家先挖通吧,然后俺天天晚上钻过来听动静。”

“什么人哪?”孟有田被气乐了。

地道战中国自古便有,宋、明、清都有记载,但近代抗日战争中被我们的先辈发挥到了及至,也是被逼得实在没招儿的无奈之举。地道战的前身是河北平原抗日根据地的道沟地道战,但当时还不普遍,也不完善。

直到一九四二年鬼子大扫荡以后,斗争环境异常残酷。为了便于我军民坚持平原对敌斗争,根据几年来开展道沟地道战的经验,在广大平原地区领导军民进一步开展了地道战。

初期的地道主要是为了我地方干部隐蔽斗争,在一些党员或“堡垒户”的住宅院内,挖掘能容纳一、二人的小地洞。虽然这种地道在反“扫荡”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很不灵活,一旦被敌人发觉,没法躲避。为了使敌人不易发现洞口,就逐渐把洞口加以改善或挖两层,或修两个洞口,或把两个洞连接挖通。这样,虽有了一定的灵活性,但它只能作为临时藏身躲险的处所。

到了一九四三年,地道战才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一些地方,逐渐形成了房连房、街连街、村连村的地道网,形成了内外联防,互相配合,打击敌人的阵地。在残酷的战斗中,地道不断完善,洞口伪装巧妙,还修筑有陷阱、埋设地雷、插上尖刀,或者在洞内挖掘纵横交错的棋盘路;为了防止敌人用水、火、毒破坏地道,还在洞内设有卡口、翻板和防毒、防水门,或者将地道挖得忽高忽低、忽粗忽细、并且设有直通村外的突围口。这样,地道便成了进可攻、防可守、退可走的地下堡垒。

关于是否要在这个时候提出开挖地道的主张,孟有田是没有犹豫的。虽然大家伙此时心气很高,但他们并不了解抗日战争的艰难和残酷,工作推进还有困难。但他也知道要想挖成地下堡垒,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现上轿现扎耳朵眼是不赶趟的。难道非得被逼无奈,难道非得付出惨痛的代价才会想到地道的好处吗?

三个人收拾完身上,走上了大街,便听到一阵奇怪的敲击声,转过街角,迎面走来了两个人,一个是黑瘦少年,手里拿着两个牛胯骨,边敲边唱,“改了朝换了代,清朝过了是民国,富人还穿绸和缎,穷人光脚当鞋穿,各位老少听我唱……”

少年腋下还挟了根竹杆,后面跟着个中年瞎子,乱蓬蓬的头发,乱糟糟的胡子,肩上一边背着褡子,一边是个二胡,左手握着竹杆,还提着面小铜锣。少年唱完,他就铛铛的敲上几下,朗声说道:“列位,我们来到宝地,今晚在村头庙门口唱两段,大伙赏耳啦。请父老乡亲们赏点吃喝,帮点盘费。”

两个人边唱边说,在村里街上走了一圈。

“咱吃完饭去看热闹,好长时间没有说书唱曲儿的来了。”小全是年轻人,就难免好新奇,好热闹。

“嗯!”孟有田很随便地点了点头,望着远去的两个卖艺人的背影有些狐疑,但又说不出哪里有不对的地方。

第一百二十三章 说书人

听书长智,看戏乱心。在缺少娱乐的年月,百姓们可能并没有这样的认识,所以,哪怕是很烂的表演,也会吸引很多闲下来的村民。

吃过晚饭,孟有田便和小全等人来到了关帝庙。这里已经点起火堆,青烟缕缕上升,人们已经围了一圈,里面是孩子,后一层是或蹲或坐或站的大人…

和熟人打了招呼,孟有田随便找了块破砖头一坐。杨荆云夫妇和几个青年学生也来了,秦怜芳等女生和几个在村里刚相熟的姐妹聚在一起说笑,几个小孩则象个猴子似的东窜西窜,嘻嘻哈哈的打闹着。

那个瞎子已经安排就绪,那个少年敲起小鼓,人们顿时安静下来,几个小孩不懂事,马上遭到了大人的喝斥。

瞎子先冲人们作了个揖,说道:“承情大伙帮助,俺们一定多唱几曲,答谢诸位的恩情,俺先唱个十二月,然后开唱小尼姑下山。”

咚隆一声弦响,瞎子坐在一个破木头墩子上开口唱了起来:“正月里来锣鼓敲,敲的穷人好心焦,人家开心看热闹,咱要上工谁照料,穷呀,穷人,穷心焦。二月里来龙抬头,咱粘在土里把苦受,驮土扬粪风沙灌,地主吃饼裹大肉,咱呀,带的是窝窝头。”

“三月里来是清明,大家小户通上坟,爹的坟头在沙岗,不死也是当长工,点着纸来叫一声。四月里来四月八,娘娘庙里送娃娃,人家有钱为儿女,咱给人赶着毛驴紧蹦达,送咱娃娃谁养呀!”

“五月里来是端阳,地主吃粽还蘸糖,咱晒暴头皮去锄地,肚里咕噜饿断肠,送来的饽饽掺粗糠。六月里来麦秋忙,雪花白面东家尝,摸摸头皮赛火锅,地主拿扇歇凉凉,咱务工半年也吃不上。”

“七月里来是过半年,麦子打得堆成山,大囤满来小囤流,粒粒麦子是人油,穷人可有个啥落头。八月里来月正明,穷人受苦谁心疼,财主团圆吃瓜果,长工分了角月饼,月亮照窗守牛棚。”

“九月里来刮北风,霜降一过就立冬,财主是皮袄套坎肩,咱穿汗衫没人缝,没钱的人儿受苦穷。十月里来十月一,家家户户送寒衣,活着的穷汉挨着冻,死去的人儿管他哩,冻得俺浑身起鸡皮。”

“十一月里大雪飘,四个忙季过去了,地主没活不用了,穷汉回家把炕烧,工钱没支倒欠不少。十二月里整一年,一年到头多可怜,媒婆前来打门环,俺隔着门缝看了看,俺呀,今年是没赚一文钱。”

曲子唱完,人们有叹气的,有哄笑的。老赵头儿站了起来,对瞎子说道:“咱这穷乡小村,盘费是没有,吃喝也得将就,实在是有些对不住了。”

“不敢,不敢。”瞎子拱了拱手,“有口吃喝就足感盛情,天下穷人都一样,哪来的余钱呀!俺眼瞎心不瞎,什么事情可都看得明白。俺再给大家唱个小尼姑下山,请各位赏耳。”

孟有田微微眯起了眼睛,轻抚着额头,刚才瞎子一拱手的时候,他看到了瞎子手腕上的一点刺青,他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不禁摸着下巴思索起来,连瞎子唱的什么也没听清楚。

有人端来了烧开的热水,瞎子的褡裢里你一块饼我一块糕的塞得挺满,还有好心人从家里端来了热乎乎的稀饭和下饭的咸菜。瞎子和少年连连称谢,眼见天色已晚,两个人决定在关帝庙里休息一夜,明天再赶路。

孟有田抬起头,似笑非笑地望着那个瞎子,他已经想起了在什么地方见过此人,但却佩服此人的化装技巧,只是心里有些不安,不知道他们来到十里村干什么?

人群慢慢的散去,孟有田转了一圈,拿了瓶土酒,自己一个人又来到了关帝庙。庙里地上的火堆只剩下了一些余烬,瞎子坐在耳房的门槛上,有一下没一下的拔动着琴弦,发出铮、咚的响声。

孟有田默默地走过去,在瞎子旁边坐下,微笑着说道:“故人相见,岂能无酒,四爷,俺先干为敬。”说着,他拔开塞子,喝了一口,将酒瓶伸到瞎子面前。

九龙堂四爷肖广和拔弦的手停了一下,随即又回复了淡然的神情,眼珠子翻了翻,射出了光采。他也不说话,接过孟有田手中的酒瓶,喝了一大口。

孟有田沉吟了一下,缓缓说道:“四爷,您屈尊来到俺们这小村子,不知有何见教?这里的水浅,怕是养不活九龙堂的各位好汉哪!”

“俺们也不想在此驻足,你倒是不用为此担心。”肖广和淡淡一笑,说道:“怎么?你在这村里还是个管事儿的,倒操心起这事儿来了。你又不是不知道,俺们九龙堂不欺负老百姓,你怕什么?”

“说管事儿倒也管那么点。”孟有田没弄明白九龙堂的意图,便当仁不让地抬高自己的身价,以便从肖广和口中得到更多的信息,“四爷还是给俺透个底儿,免得俺村这帮刚拿起枪的愣头青与九龙堂的好汉起了误会。”

肖广和看了看孟有田,说道:“就凭那几条破枪?你是不知道俺们九龙堂的实力吧,连杜魁、刘坤一、六离子都不敢跟俺们起什么误会。”

孟有田笑了笑,毫不退让地说道:“那日本人的实力如何?俺们不照样挂着抗日护村团的牌子。就算是他们打来了,俺们也照样和他们干。”

“嘿,倒是有那么一股子劲儿呢!”肖广和赞赏地点了点头,说道:“这话呀,也就是跟俺说说,要是柳老大听到了,可就有麻烦了。”

“俺知道四爷是个讲理的好人,九龙堂都是豪爽的好汉,才敢壮着胆子说的。”孟有田顺理成章地给肖广和与九龙堂扣了顶高帽。

“你也别恭维我,恭维九龙堂。”肖广和笑了,拿起酒瓶喝了一口,说道:“和日本人干,现在还轮不到你们,俺们九龙堂倒是要去与他们见见刀兵。”

第一百二十四章 交个底儿

“打鬼子?不愧是真男儿,真好汉。”孟有田一竖大拇指,又疑惑地问道:“县城里好象有,俺们这村,鬼子还没瞧上眼呢!各位好汉可以先占安平镇,再……”

肖广和白了孟有田一眼,说道:“俺们在关东便与鬼子交过手,怎么打还不比你小子有数?打县城的鬼子,你当俺们的脑袋全是铁打的,能把城墙撞个窟窿?”。

“嘿嘿,俺不是那个意思。”孟有田挠了挠,讪讪一笑,说道:“那四爷给俺说叨说叨,这打鬼子有啥窍门呢?”

肖广和沉思了一下,开口说道:“看你小子脑子够灵,俺就指点指点你,那可都是用血和命换来的经验。首先,咱打鬼子,打的什么,就打他们个人生地不熟,若是等他们占住了脚,可就不好对付了;然后呢,最好还要是在靠近山林的地方,打不过可以躲藏,象安平镇那样的地方,进去了也守不住,鬼子的飞机大炮很厉害呢,你小子是没见识过吧?”

“没见过,嘿嘿,说心里话,俺也不想见识。”孟有田抿嘴一笑,说道:“俺大概听出点门道来了,九龙堂的各位好汉是要向东去,那里有山有林。听说九龙堂的人马虽不多,但以骑兵为主,你们是想借助马匹的机动能力,抽冷子打一下,瞅空子再来一下,鬼子要来追,你们就钻山林。”

“不错,你小子的脑瓜儿还真是厉害,猜得八九不离十。”肖广和赞赏地看着孟有田,将酒瓶递给他,调侃道:“怪不得老天让你瘸了腿,你要是啥毛病没有,还让不让别人活了。”

“四爷您这话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