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千里暮云平 >

第100章

千里暮云平-第100章

小说: 千里暮云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斌闻讯立刻回撤,急匆匆赶入内堂。

这时冒牌卢存义的脸面已经被局部包扎起来,声音沙哑,倚靠在座椅上,表现出惊魂未定的神情。

“舅舅,您没事吧?”袁斌关切地问候。

冒牌卢存义叹息道:“幸好有玄素宫的弟子护卫,抢救及时。没想到那个看似文弱的宣旨官员居然暗藏火雷弹,他见我欲对他不利,就提前下手。而且府内还藏有厉害刺客。”

袁斌义愤填膺道:“舅舅,侄儿刚才收缴那些犒赏物品的时候发现箱子里都是巨石泥土,已经意识到有危险,可惜还是晚了一步。这么说摄政王根本心存不轨,想要借机谋害舅舅?”

冒牌卢存义点点头说道:“是啊,幸好我早就对北国表明态度,也早有防备。要不然这回说不定就真的命丧陈梓敬那个匹夫之手。”

“侄儿刚才听说刺客武艺高强,用的是谢家剑法,另外还有五行门的人接应,才让他逃脱。”袁斌忧虑道,“难道江湖人已经洞悉咱们的决策,想要行刺?”

“嗯,主要刺客应该就是谢家的人,能够使唤江湖白道高手对我行凶,除了陈梓敬还有谁?涛儿他们就是被谢家的人暗杀,老夫与陈梓敬的深仇大恨不共戴天!”冒牌卢存义顿了一下,狠狠道,“斌儿,我会立刻修书给北国,表明咱们接受他们的条件,并且要加快行动,调集兵马向南布防。”

“是。”袁斌又问道,“舅舅,军队布置也按照原先的计划么冒牌卢存义按照摄政王的交待,提出了新的调兵计划。袁斌不疑有它,领命而去。

按照这个计划,袁斌近期内都没有机会再回到将军府。就连欧阳世家的人也被有目的地调离,派去了颍川一带,名义上是搜捕刺客,实际上是自投罗网,坠入摄政王早已设好的陷阱。明天早上9点继续更新。刚才发现本书居然已经有10张推荐票了,好激动啊!

第五卷 功过是非 第146章 诱敌深入

北国平城府。

前方捷报频传,卢存义彻底倒戈,开放北部要塞,亲迎北国军队进入江北。

一般人都认为是南朝逼人太甚。南朝派去宣旨的官员暗藏火器,伙同江湖草莽欲对卢存义行刺。幸好有玄素宫的人及时救护,卢存义才只受了轻伤。卢存义一怒之下,斩杀宣旨官员,缴末所有犒赏,扣押千名礼仪卫队,正式宣告叛离南朝。

叶墨在心中偷笑,易空灵出的这个主意果然有成效。就算谢启尘想要真的杀了卢存义,他势单力孤,将军府高手如云,他怎有机会成功?玄素宫这一次表现不错,立了一功,看来卫珍惜那个小丫头还算识时务。等日后大业得成,不妨让易空灵纳了这个女子为妾,更紧密地控制江湖力量。叶墨洋洋得意的时候,长公主却凭着直觉从前方传来的喜讯中隐约嗅出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

长公主总觉得卢存义倒戈这件事情有蹊跷。虽然从各方面情报,前前后后道理看,卢存义倒戈是必然,那么精明如摄政王,计划行刺卢存义为何会失败呢?长公主并不知道谢启尘的事情,所以她反而不像叶墨那样笃定轻信。当局者迷,她远在后方,却可以清醒冷静地思考一些问题。

长公主认为摄政王既然打算行刺卢存义,就应该设想过行刺不成功会发生怎样的情况吧?摄政王就仅仅只是在碧云山布防,那未免太消极了。一定还会有什么动作,防止卢存义倒戈后北国的进犯。难道说南朝一早就打算舍弃经营了十几年的江北之地么?这不太合常理啊。

就算楚江北面卢存义洞开关隘,放北国士兵进入,摄政王仍然可以抢先出兵杀到楚江南边。占领沿江工事要塞,抵御北国军队。这样总比退缩在碧云山南要积极许多。

现在的局面是,卢存义地部队打头阵。向南开进,率先牢牢控制了楚江上的几处大要塞。摄政王的军队才似乎意识到要把握战机。。奇书网。向北推进,开始抢占其余沿江要塞。即使这样,只要卢存义能够保住已经到手地几处大要塞,就能够基本满足北国大军过江的需求。

长公主放心不下,几度飞书讲明疑虑。提醒新帝和前方将帅多加小

北国将帅之中驻防边境多年,曾经亲身经历过江北之战地老一辈人也似乎感觉到了某种隐藏的危机。他们多少都了解摄政王不仅治国有方,还是用兵奇才。当年就是摄政王运筹帷幄,卢存义领兵冲锋陷阵,才吞下了江北之地。可是目前的情况,摄政王用兵怎么突然如此懦弱迟钝了呢?是摄政王老了,顾虑太多,已不复当年之勇了么?

冒牌卢存义却及时给出了一个令人信服的说法,解除了北国将帅们的疑虑。

按照冒牌卢存义地说法。摄政王之所以会一改往日刚硬作风,其实是受到了朝廷的制肘。南朝皇帝的两位皇子均已成年,皇帝却并未立储。原本用意是希望两位皇子互相较劲,为国卖力贡献。实际上两位皇子才华有限。争强好胜之心远远大于为民谋福的觉悟,渐渐演变为夺嫡之争。一开始两位皇子都敬重摄政王的为人和权势。想要将其拉拢在麾下。众所周知凭借摄政王的能力和皇帝对其的信任,能够得到摄政王支持的皇子必然将顺利继承帝位。可是摄政王一直不为所动,谁也不帮,还暗中平衡打压两位皇子的势力。最后,两位皇子对摄政王反而颇为不满,不约而同在皇帝面前拆摄政王地台。三人为虎,众口铄金,再英明的皇帝,在面对亲生儿子和一个外姓臣子之时,也会产生疑惑权衡,不复当年的信任。

今非昔比,十几年前,南朝皇帝可以放出大权,让摄政王号令全国军队挥军北上,后方也大力支持。现在皇帝却总是存了顾忌,唯恐摄政王学卢存义那样生了二心,不敢完全放权。监军后勤处处制肘,让摄政王每行一步都格外艰辛,大军推进自然缓慢。

冒牌卢存义建议,如果大家害怕摄政王存有后招,不妨留下一部分军队不渡江,前后照应。

新帝和叶墨本来也不是完全放心将后方交到卢存义手里,就分出了五十万大军,沿途驻扎,从原来地边境到楚江北岸,十里就设一处营盘,相互守望,算是给北国军队留下的退路。

实际上这样地安排虽然暂时少了后顾之忧,却让大军过于分散,消弱了进攻地锐气。这一点,冒牌卢存义却不点破。就算北国将帅有人看出来,也十有九成不会反对,毕竟远征南朝,多留退路相对更稳妥。

剩下七十万大军,新帝御驾在中部,前后都是精锐护卫。直等到由崔华率领的十万先锋军顺利渡江后,大部队才开始渡江。

七十万大军不是小数目,卢存义占领了三个大渡口,集合了附近所有船只,也需要十几天地时间才能将大部队全部运送过江。其实如果楚江帮的人可以合作,渡江速度会提高数倍。但是楚江帮帮主誓死效忠南朝,在听闻卢存义叛国后,就带着帮众南撤隐入碧云山中,并且下令烧了帮内所有大船,不惜自绝生计也要阻挡北国军队渡江。

当然,在冒牌卢存义的筹措之下,渡江的事宜并没有因为楚江帮的不合作而搁置,虽然缓慢但有序地稳步地推进。

五天前渡江的先锋军已经攻克了碧云山的一个要塞,直等他们大军杀到增援,扩大战果。

新帝脑子一热,顾不得老将们的劝阻,下令大军渡江后全速南进,渡口处只留少量护卫。再有就是依托沿江要塞的守兵,对付防备附近小股南朝军队偷袭应该绰绰有余。

六月初六,黄道吉日,利于出行涉水。

天晴日朗,江面无风。新帝带着叶墨等人登上一条结实的大船,这船是冒牌卢存义“千辛万苦”从附近船厂搜罗而来,特意命人整修了一番,看起来非常气派,让新帝喜笑颜开。

楚江南岸仿佛近在咫尺,巍峨高耸的碧云山在新帝的眼中已经不再是难以逾越的屏障。他从来没有想过这么快就能够亲自踏上江北的土地,甚至有望深入南朝腹地,亲手实现一统的大业。他的心情激动得无法言语。

突然船上有人惊呼:“船底漏水了!”

惊呼声未落,对岸就飞速行来几条快船,射出无数燃着火的箭。

此时此刻已经没有人去探讨究竟是有人凿穿船底,还是船本身质量欠佳,因为船舱上部已经起火,袭击的快船近在咫尺,无数黑衣人凭借钩锁跳上大船杀到眼前。

叶墨隐约意识到恐怕不是南朝人偷袭这么简单。要塞里有卢存义的军队驻扎,监控方圆数十里江面陆地,有敌来犯根本不可能悄无声息就突然出现在他们身边。一种情况是早有人埋伏,一种情况就是卢存义并非真的投降。要是前一种熬过一时还好说,可是后一种情况将造成的恶果,叶墨实在无法想象。

冲上大船的黑衣人各个武功高强,其中一个剑法尤其出色,连杀数名大内高手,那架势分明是想取新帝性命。幸亏叶墨手脚利索应变迅速,袭击刚发生的时候,就抛开了君臣之义,先一步撤向救援的船只。穿龙袍带金冠的新帝自然就成了吸引所有刺客的诱饵。

按照正常安排,卢存义应该登上随后的船只,渡过楚江。

叶墨乘救援的小船向北岸回撤的时候,却哪里还看得见卢存义的影子?远远望去北岸已经乱作一团,看旗号阵势应该是卢存义的部下突然发动攻击,打乱了沿江排列的北国军队部署,喊杀声比江面上更加激烈。

叶墨心底一凉,立刻下令精锐护卫,操船沿水流隐蔽行藏,寻安全的地方偷偷上岸,与尚未渡江滞留在北岸的北国军队联系,增派救援。

晚上9点继续更新,谢谢支持!

第五卷 功过是非 第147章 人心惶惶

六月初六之后,前方突然与北国本土失去了联系。

此后民间谣言四起。

南朝人说卢存义大将军深明大义,诈降北国,诱敌深入,设伏将北国御驾亲征的新帝诛杀在楚江之上。其后南朝军队迅速展开反扑,北国一百二十万大军原本就是拉得太长,被割裂分散,已经过江的军队被摄政王的大军包围剿灭,没过江的一点点被卢存义率军围困蚕食。北国丞相叶墨狡猾多端,弃主不顾,仓皇北逃,才捡了一条性命。

谣言猛于虎,叶墨一旦暂时摆脱了性命之忧,就立刻修书给北国朝廷,回报真实战况。

叶墨回报的是一种比较贴近真相的说法。当日新帝受到袭击并没有立刻死于楚江之上,而是受了重伤,被叶墨率援军所救。叶墨也并非弃主而逃,而是临危受命回去搬救兵。原本被留在江北的五十万北国军队,沿途厮杀,保护着新帝一行北撤。无奈卢存义率军处处堵截,南朝摄政王更是挥师北上,增援围剿。北国军队几乎被完全围困在江北,新帝伤势日渐沉重,已经不省人事无法理政,性命堪忧。

幸好叶墨临危不乱主持大局,率领北国将士杀出一条血路,终于在六月二十四突破卢存义的围困,历尽艰险回到了北国本土要塞。此时北国南征一百二十万大军,只剩下了不到四十万。其余八十万,大半在途中中伏战死,还没有死的,都在江北已经落入摄政王和卢存义的包围,不缴械投降也只有死路一条。

当然南朝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卢存义麾下的军队冲在阻拦北国强敌地第一线,折损大半。袁斌战死,冒牌卢存义也用了障眼法。身先士卒“死”在战火之中。卢家上下满门忠烈的美名再次传遍江北,更加激励起南朝士兵们的斗志。奋勇杀敌,誓要将来犯地北国敌寇歼灭驱逐。

知道真相的谢氏父子、卫珍惜等少数几人,不禁感叹,摄政王设了这样地局,对卢存义一家已经是仁至义尽。至少全了卢家身后美名,维持了百姓心目中那个英雄形象。。奇书…整理…提供下载。如果卢存义的幼子能够在战火中生存下来,他也会因为父辈们的光荣事迹,活得更轻松一些,不必背负叛徒之子的骂名。

江北的百姓们在谢延年为首地白道各大门派的保护疏散之下,及时转移了财物,躲藏到安全的地方,大部分没有受到战火波及。

前方准确消息传回平城府的时候,已经是七月。

长公主召集朝臣。紧急商议对策。她不仅担心北国这一次南征溃败,会引发南朝进犯,她还担心叶墨会趁新帝伤重无法理政的时机再起什么乱子。其实她很矛盾。如果南朝来犯,叶墨或许会先集中精力对付南朝的军队。暂时放缓夺权;但是如果摄政王退守江北按兵不动。没有继续北上的打算,那么叶墨会不会做出什么惊人的举动呢?

一旦新帝驾崩。朝中只剩下六岁的太子和她这个辅政地长公主,内无精兵良将,叶墨或许就算不公开谋朝篡位,也会彻底独揽大权架空皇室吧?

紧接着从南朝那边传来另一个消息。南朝皇帝下旨急召摄政王回皖都,原本陈兵边境的南朝军队也有逐渐回撤的迹象。埋在南朝皖都地北国暗桩进一步打探,听闻南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