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隋萧后 >

第28章

大隋萧后-第28章

小说: 大隋萧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后端过药碗亲自喂萧瑀吃粥,萧瑀说:“这我如何担得起?”

弟媳忙来接,说:“我来吧!”

萧后阻道:“今天没有什么皇后啊娘娘的,今天只有我们姐弟深情。”萧瑀噙着泪水吃粥。萧后一直等萧瑀吃完了粥,又亲自让太医给他诊脉开方,待药煎好,又看着他吃了药以后才离去。

在萧皇后的劝勉下,萧瑀病愈后又积极进取,皇上又重新启用,没多久便委以机要之职,加银青光禄大夫、内史侍郎等官爵。

第四章 母仪天下 第三十七节 大斗拔口

青海的少数民族首领吐谷浑利用大斗拔谷通道,频频越过祁连山袭掠河西。大业四年,隋与吐谷浑大战。吐谷浑战败,东西4000里,南北2000里的疆域,皆为隋朝所有。

大业五年(公元609年)隋帝对给事郎蔡征说:“自古天子有巡狩之礼;而江东诸帝多傅脂粉,坐深宫,不与百姓相见,是何道理?”蔡征说:“这就是他们不能长久的原因。”隋帝一笑,这说到他心里去了。

三月,隋帝率领40万大军开始了他的亲征和“西巡”,欲将吐谷浑残部一举击灭。最终伏允弃城逃奔党项。在对吐谷浑战役取得决定性胜利后,六月初八,带着后妃妻妾、宫娥彩女在众多侍从和护卫人和他的军队,经大斗拔谷(今扁都口)去张掖。大斗拔谷蜿蜒于群山之间,崎岖险峻,海拔高达3700多米,气温落差大,天气变幻无常,时有六月飞雪,“早穿皮袄午穿纱”在这里是很正常的事。

峡谷的平坦之处,山溪蜿蜒而哗哗之流淌,如一条银链嵌镶山间,溪旁芳草连连。走着走着,众人渐觉不妙了。狭隘处,只容一人通过,牵匹马都觉困难,更别说宫人乘坐的车驾了,只有放弃,徒步行走。先锋队在前开路,大军断后,宫眷们夹在中间,一个接一个的鱼贯而行。更可怕的在后面,太阳一落山,天气突然大变,狂风乱作,竟下起了雨雪。路越来越难走了,前面是嵌在悬崖上的一条窄窄的栈道。抬头,可见山耸入云端;下望,滔滔的急水似要向人扑来,只觉眩晕。皇上伸手去拉萧后:“朕拉你过去吧!”萧后把手收到背后笑道:“陛下不用担心臣妾,注意安全就行了,臣妾会照顾好自己的。”皇上不放心的看着萧后,萧后对他自信的一笑,皇上放下了心,说:“那你小心啊!”又吩咐旁边的简儿照顾好萧后,自己先踏上了栈道。简儿和萧后小心翼翼的跟在后面。

跟在萧后身后的萧嫔先怕了,一步也不敢走,蹲在道上哭起来。萧后趴在岩壁上扭头对她说:“你不要害怕,现在不是你该害怕的时候,一定要战胜自己,坚持下去。扶着岩壁不要向下看,一步一步就走过去了。你要是胆怯了,后面的人也不敢走了,大家困在这儿的时间就越长。等会儿天黑了如果还不能出谷,就更危险了。”

话刚一落音,后面就传过来妃嫔夫人们哭爹叫娘的嚎声,整个队列停滞了下来。萧后对萧嫔命令到:“萧嫔!站起来给大家做个榜样。”说完对后面的人说道:“传我话下去!既然出来行军,一切都以军法行事!谁再哭叫就是乱军心,乱军心者斩!”话一传过去,道上又恢复了平静,萧嫔克服了恐惧跟着萧后走,后面的嫔妃宫娥们也跟上,队伍又开始缓慢移动。一个个身上的衣服都打湿了,此时已感觉不到它的保暖的功能,倒成了身上的累赘,拖得走路更困难了。冷!那更是不用说的,牙齿打颤打的腮帮子都酸了,可是根本止不住。饥饿也来侵扰,胃里仿佛伸出一只无形的手,要拼命抓住什么,扯得心都是疼的。可是谁也不敢叫苦,因为所有的人都是同样的,谁也帮不了谁。人们在岩壁上行走,像一队在风雨里搬家的蚂蚁,随时都会被大自然给吞噬,绵苦,悲壮!

第四章 母仪天下 第三十八节 大斗拔口2

也不知走了多长时间,终于离开了悬崖,虽说道仍是难走,却没有了“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危险,众人隐藏在心底的害怕强些了,没想到又有了新的麻烦。天色越来越暗,最后简直一点都看不见了,雨雪却越下越大,风更没有要小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根本燃不着火把,队伍无法前进了。皇上无法,只得传令大家随地休息。可这并没有让几乎要累瘫了的人带来一丝喜悦,哪里有适合休息的地儿啊!大家摸着黑,好不容易找了一个位置稍宽的地方偎在一起,尽量让驴马围在最外面,宫眷在最里面,其实谁和谁挤在一起根本就不知道。一停下来,冷就更明显了。即使挤得这么紧,也没让大家感觉温暖多少,那淋湿的衣服仿佛还要从人们身上夺掉最后一丝温度似地,可谁也不敢脱,因为它至少还能抵挡一点儿风寒。

夜啊!你怎么这么漫长,好像没有了尽头。这个时候的人们多么盼望能够睡着,这样就可以感觉不到此时是那么的难熬;然而又是那么的害怕睡着,害怕这一闭眼后就再也回不去家乡见不到亲人了。还是不要睡着吧!只要熬过了这一晚,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明天,天一亮就会暖和起来的,就会走出大斗拔谷,就会有大臣前来接应。一定要挺下去啊!不要闭眼,不要睡着。很多人为了活下去,忍着发抖的腮帮和旁边的人聊天,也顾不上相互认不认识。有的人聊着聊着没了声响,不知道的人以为他睡着了,有经验的人知道人——又少了一个。

萧后撑着,渐渐觉得痛苦得强一些了,不是强一些了,而是感觉越来越缥缈了。突然她觉得这种感觉似曾相识,好像曾经经历。她赫然想起她第一次生产疼到最后不就出现过这种感觉吗?想到这里,她猛然一惊,莫非我要死了,她好像清醒了一点儿。可是朦胧中似乎有一种力量要把她拖下去,她的意志在一点一点的消退,她觉得自己就快融化了。

“啊!——”一声惨叫把几乎要灵魂出窍的萧后带回到现实世界来,她“呼啦”把眼睛睁开了。天,已经亮了,雨雪停了风也住,东边山头还隐约亮出了一点霞光,那个残酷的时候已经过去了。萧后动了一下已经麻木的下肢,勉强站了起来,想看看别人都醒了没有。然而,她看到一个悲惨的场面,终于明白把她从死亡门前拉回来的那一声惨叫是因何而来。就在她的身边,有几个人已经死去,脸色灰白,还凝着一层白霜。远处的死人就更多了,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死亡的味道,令人窒息。因为昨晚摸着黑人冲的七零八落,周围都是不熟悉的人。萧后开始慌乱,心底有一个声音在喊:皇上!皇上呢?皇上在哪儿?已经到喉边,却没有冲出来。

第四章 母仪天下 第三十九节 出谷

萧后站在那里辗转千百度,赫然看到皇上就在不远的地方茫然四顾。萧后心底的那声呼唤一下子冲了出来:“皇上!我在这儿!”皇上蓦地一回首,满面惊喜的看着她,大步流星的走了过来。萧后顷刻间忘记了所有的疲惫,朝皇上奔了过去,两个人紧紧地抱在一起,喜极而泣。太阳山间冒了一点儿头出来,一缕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时空在这一刻凝固。过了一会儿,两人骤然清醒,这还没走出危险的边缘呢!一看,几个大臣和妃嫔宫女都无神的看着他们,似乎在等待皇上发号施令。两人分开了,神态又恢复了庄重。皇上下命令道:“清理人数,继续出谷。”

过了半个小时,队伍又开始前行。这半个小时,所有的人心都是沉重的,这是六月,士卒都穿的单薄,经过了这次灾难,活下来的还不足一半,围在最外面的驴马死的更多,十成恨不得死了九成,倒是最里面的宫眷大臣们活的最全,一个个看起来也是落魄惨不忍睹,活像一群逃荒的。那些宫女们平时摇曳的衣裙,被山中的荆棘挂的稀乱;脸上的脂粉褪尽,露出嘎白的颜色;头上的花朵钗饰大部分已失落,仅存的也歪歪斜斜欲堕,可是谁也没有心思去整理一下,还在想刚才那凄惨的场景,心有余悸。一个人大凡看到别人遇到或大或小的灾难,都会产生一种怜悯之情;现在才知道,一个人想怜悯别人,他也得需要有比别人优越的地位。如果都处于绝境,眼睁睁的看到同伴死了,却无能为力,除了恐惧,还有一丝丝的庆幸,一任自己的心渐渐麻木下去。怜悯,有时候也是需要资本的。队伍向前移动,沿路的景色清、险、峻、秀,美绝天下,可劫后余生的人们,此时哪里有心情去欣赏?经历过鬼门关的人更懂得生命的意义。

前面突然喧哗起来,打破了队伍沉重的气氛,皇上派人去看看出了什么事。派去的人兴高采烈的回来向皇上禀报:“启禀陛下,快走到谷口了!”话一说完,后面哭声一片,震动山谷。

第四章 母仪天下 第四十节 牺牲

六月十一,穿过了祁连山的西巡队伍到了河西的张掖。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下诏选拔四科举人。隋帝到达张掖之后,西域二十七国君主与史臣纷纷前来朝见,表示臣服。各国商人也都云集张掖进行贸易。隋帝就此亲自打通了丝绸之路。为炫耀中华盛世,隋炀帝杨广在古丝绸之路举行了盛大的万国博览会。并作了诗《饮马长城窟行》:

“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

岂合小子智,先圣之所营。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

讵敢惮焦思,高枕于上京。北河见武节,千里卷戎旌。

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撞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

千乘万旗动,饮马长城窟。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

缘严驿马上,乘空烽火发。借问长城侯,单于入朝谒。

浊气静天山,晨光照高阙。释兵仍振旅,要荒事万举。

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

皇上把诗拿给萧后看,萧后笑道:“陛下的诗越来越有帝王气魄了。”

皇上抬起头望着远方说:“朕觉得梦想离朕越来越近了。”

萧后歪着头笑看着他说:“就是那个超过秦皇汉武的梦想吗?”

皇上说:“是啊!这次丝绸之路的开通,西域这边就安定了。朕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南边的琉球(今台湾),不!比琉球还要远。”

萧后担忧道:“那么远,那不是又要好长时间?岂不费时费力?”

皇上笑道:“朕听说青海那边有马和天上的龙结合,生下龙种好马,奔跑起来可是神速呢!朕已经下令,放两千上好的母马在那青海之上。若真能配上龙种,有了龙马坐骑,从中原到琉球岂不是很容易的事?”

“啊!?”萧后笑道:“这只是个传说,谁也没真的看到过龙马,皇上怎么对这事那么有信心?”

皇上说:“不试一试怎么知道不能成?要做了才知道有没有结果嘛!”萧后笑着不说话,突然象是想起了什么似地脸色一变,皇上察觉到了,问:“你怎么了?”

萧后说:“没什么,只是一提起巡游我就想起在大斗拔谷的那场遭遇,我真的很害怕。”

皇上笑道:“在这个世上,想做任何事情都是要付出代价的。我们虽经历了那场灾难,毕竟都过去了,现在不是好好地?你再看这西部二十七国向我大隋朝拜的盛况,这可是历史上少有帝王能出左右的功业啊!虽有兵士折损,可自古那个帝王打江山不牺牲自己的兵力?相比之下,这回的牺牲还算是小的。”

萧后沉痛的说:“可那是战死沙场,将士战死沙场原本就是可歌可泣的事;这一次的牺牲却是无妄之灾。看到他们一个个死的那么不值,自己却无能为力,真是令人痛惜,感叹生命的脆弱。”皇上叹了一口气没有说话。

而后,车驾继续东行经金城、狄道返京,九月二十日车驾入长安,十一月十三日车驾幸东都。突厥启民可汗卒,皇上得知后特为他停止朝议三日,立他的儿子咄吉为始毕可汗;始毕可汗按照突厥风俗父死,儿子可以取庶母的习惯上表请求娶义成公主为妻,皇上下诏随从他们的风俗。

启民死,让皇上想起了萧后为生命脆弱的感叹,突然想起三年前的一件事情。有一个嵩高道士潘诞说自己已有三百岁,皇上听说了,特地把他请到宫中请教长生之术。潘诞说只要炼成金丹给皇上服用即可。皇上为他修建了嵩阳观,数百间华丽的房屋,派童男童女各一百二十人充给使用,地位相当于三品官员;平常为他工作的就有数千人,所用的花费上万。当时萧后还笑着说:“臣妾是不相信他能炼成的,当年的秦汉汉武都干过这事,都没成功。”皇上说:“朕也不相信,可朕就想试试。他需要的朕都给他,炼成了当然好;炼不成,朕非治他个欺君之罪,看以后谁还敢在朕面前玩儿这些花招。”想起了这事,皇上派人去问潘诞金丹炼的怎么样了。潘诞说:“就快好了,请陛下耐心等候!”派去是人回了皇上,萧后笑道:“恐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