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隋萧后 >

第40章

大隋萧后-第40章

小说: 大隋萧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后笑了一下说:“那得看我大隋的气候如何了,此消彼长,此长彼消是千年不变的规律。你若不压下他,他就会压下你,正所谓弱肉强食。当年我们南梁和南陈的灭亡,不就是顺应这个道理吗?”

简儿也笑了:“娘娘好像把这些事看的很淡哦。”

萧后说:“不看淡些又能如何?自己不能改变的事情只有接受了。”说着闲话,萧后已经洗毕,简儿等人又服侍萧后睡下不提。

第六章 痛失山河 第一节 北巡

八月五日,皇上车驾巡游到北塞。身边的袁宝儿和朱贵儿尤其觉得新奇,她们本来年轻心热,看什么都有趣,又是第一次看到北塞那壮美的景色,格外比别人兴奋。萧后坐在车辇中,看着沿路的景色。虽说和东征一样路上相对寂寞了些,可这回心中恬静多了。那次的目的是作战,当然不如这回巡游来的悠闲。萧后饶有兴趣的欣赏着北塞的秋季,尽量让这次巡游显得有意思一些,也可以缓解一下身体的疲惫。那边出现了一处翠兰的湖被周围或红或绿或黄的芦苇丛环绕,映着蓝天上的余晖,形成一幅绚烂的图画。离了这里许久,还在记忆中细细品味,生怕这份绚烂有一点残缺。这边荒凉的斜坡上,又竖起一块突兀的巨石,仿佛在仰天长啸。看着看着,萧后嘴角露出一丝笑意。简儿看到了,笑着说:“娘娘好像很喜欢这次巡游啊?”

萧后扭过头看着她笑道:“我只是喜欢这美景,怎么都看不足。只有这时候,我才会忘了我是个皇后,不用端着架子做人,不用去考虑我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获得短暂的轻松。”

简儿说:“娘娘这话若是说出去恐怕一般人都是难以理解的,这是一个多么荣耀的位置啊!历史上多少皇帝的嫔妃们相互之间明争暗斗,搞的腥风血雨的,最终不就是为的这个吗?可这些对娘娘来说好像一点儿也不相干,在奴婢看来娘娘的位置从来都没有哪个嫔妃敢去窥觑。奴婢每次看娘娘看那些讲后宫争斗的历史,奴婢都怀疑那是不是真的。”

萧后笑着说:“后宫从来都是一个是非之地,现在也不例外。你没看出来,不是你不够聪明,也不是皇上的那些妃嫔们真的比前朝妃嫔们老实,不愿意去斗争。所有的根就在皇上身上,只要皇上在哪个嫔妃面前表现出对我一点儿的不满意,你就会看到什么叫做血雨腥风。我现在的位置坐的稳,是因为我在皇上心里的位置稳。”

简儿说:“说的也是,奴婢跟着娘娘在皇上身边这么久,也经常看到皇上宠幸这个,宠幸那个,可对娘娘的心从来就没有淡过。算起来皇上还真是个有情义的人呐!”

萧后说:“有一种感情叫做知己,我对皇上的理解,超出了一般的人,到了知己的程度。所以我所能给皇上的,其他女人不一定能给,这就是皇上对我有情义的原因。可是知己就是知己,皇上有时候做的事,我并不赞成,或者可以说我理智上觉得不应该那样做,我还是要在行动上支持他,因为要他高兴,不是取媚,而是不忍心看他不高兴,这是知己的无奈。”萧后说完,看着外面不说话了。

简儿看着萧后许久,说:“娘娘,我也不忍心看你不高兴啊!”

萧后又回过头看着她说:“所以我也一直把你看做知己啊,什么话都敢对你说。”说着两个人都笑了。

第六章 痛失山河 第二节 雁门关

萧后正和简儿说话,突然巡游的队伍停了下来。萧后觉得奇怪,叫简儿让在车外骑着马负责保卫皇后安全的卫将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的队长去了片刻,急急的回来禀报萧后说:“娘娘不好了!始毕可汗听说我们来北塞巡游,亲自带了十万骑兵朝我们这边进犯来了,现在距离我们已经不远了。是义成公主得到消息特地派人来禀告皇上,皇上已经下令转头向雁门那边驰进。车驾就要起行,恐怕没有以前那么安稳,娘娘可要坐稳了。”萧后听了心一惊,很快安定下来,果然坐稳了。马夫使劲儿抽了几鞭子,车驾跟着队伍一路狂奔。

八月十二日,雁门关外山岩峭拔中间盘旋崎岖的官道上,一阵马蹄声乱,打破了山间的宁静,正是皇上的北巡队伍,却失去了往日那种威仪。虽然仍有无数面旌旗在风里飘摇,却显得慌忙和凌乱。八月的雁门,已经有了几分苍凉的味道,可是没有一个人有这份闲情去感慨,当生命都遭遇威胁的时候,一切都成了虚无。前面的开路先锋队速度慢了下来,皇上抬头一看,雁门关的城楼凌空而立,“哦!是雁门到了。”皇上心中一宽,勒紧的缰绳也放松了些。这一连三天的奔驰,仿佛听得见突厥军队的铁蹄声就在耳边回响。虽然皇上从少时起就开始驰骋沙场,称得上是身经百战,可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被动的场面,如果说心里一点都不怕,那是不可能的。

雁门关,居“天下九塞”之首,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从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起,历代都把此地看作战略要地。怨不得皇上到了这里就松了一口气。雁门的官员得到消息早在关外守候,见皇上到了,忙迎入关内,紧闭关门,接皇上等人进准备好的府邸。齐王杨暕派人来禀报皇上已带着后军到崞县坚守,皇上的心安了些。因为来的急,皇上一行人又多,雁门没有准备,只皇上、后宫和一部分重臣住在府邸,其他的人在附近好一点的民居将就。吃食也很普通,大多都是豆粥之类的粗食,好一点儿的也只能够高层享用,可与以前差的远了。一向讲究的皇上,这次终于没有因这而迁怒于当地官员。习惯了锦衣玉食的嫔妃皇子们这回也不挑剔了,对着粗粝的食物吃的很香。落难的时候,对生活的一切要求都会降低。

吃过饭,已经很晚了,疲乏的人们再没有精力去做别的事,陆陆续续去睡了。躺在床上的皇上怎么也睡不着,怎么会弄成这个样子?我来北巡,是来威震四方的呀,想不到竟引来了虎视眈眈的突厥骑兵,难道我以前所费的心血全都白费了吗?他们不是一向对我大隋毕恭毕敬的么?怎么这么快就对我们磨刀相向了呢?难道他们真是野性难驯,翻脸不认人吗?难道我的时代真的就这样一去不复返了吗?一夜的复杂心情难以言表。

第二天早上,好不容易入睡的皇上被一场噩梦惊醒,猛听得外面在叫嚣:“不好了,突厥兵围城了!”皇上叫道:“来人啊!”侍女们见皇上醒了,连忙上来伺候皇上更衣。完毕,皇上来到门外,宇文述、苏威、虞世南等几个重臣早在门外等候,皇上问道:“城外的形势怎么样了?”

宇文述说:“启禀陛下,现在形势不容乐观,突厥骑兵已经团团围住雁门,隶属雁门的四十一座城,突厥已突破三十九座,只剩下雁门和崞县保全。现在突厥放弃崞县全力包围雁门正在急攻。臣等已经拆了民屋做为防守之用,估计还挡得住突厥的进攻。现在最担心的是,城内兵民十五万口人,粮食仅够吃二十天左右。如果援兵不能及时到达,那——”宇文述没有往下说,皇上已经知道那会是什么后果。战场上出身的人,不会不懂得“兵毒莫过于围城,计毒莫过于绝粮”这句话的份量。如果到了断粮的那天,还没看到援兵的影子,估计全城的人意志都得崩溃,那时候谁还认得你是皇帝,还是将相?可能突厥兵还没攻上来,城里已经乱了,人吃人的惨剧都有可能发生,权利就没了用武之地。到时候突厥兵再进城就会易如反掌,城内的人只能任人鱼肉了。

第六章 痛失山河 第三节 雁门被围

想到这里,皇上不禁打了一个寒战,也不多说了,径直向关楼上走去想要看看突厥兵的阵势,宇文述等人连忙跟上。走到关楼前,突厥兵的叫嚣声更明显了,令人心惊。皇上抬起沉重的脚,一步一步踏上那用巨石垒起来的关楼。皇上走上关楼,突厥军阵尽显眼前,皇上看到了他最担心的一幕。关外黑压压全是突厥骑兵,他们斗志昂扬,精神抖擞,和关内隋兵低靡的士气形成鲜明的对比。皇上正想再细看一下突厥阵容,几支利箭“嗖嗖嗖”朝这边飞来,落在皇上脚下。皇上一惊,猛然朝后退了几步。旁边的宇文述等人也吓了一跳,扶着皇上下了关楼。

回到室内的皇上惊魂未定,面上却未表露,背对着众人似在沉思,众人都不敢打扰,只是在下边侯着。这时的萧后,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众嫔妃和夫人,们都用一双无神的眼睛无助的看着她,好像能在她这里得到一点安慰似地。萧嫔先开口了,说:“娘娘!你说我们能逃过这一劫吗?听他们说现在形势很严峻啊,我们会不会都死在这儿啊!”此话一说,几个胆小的夫人哭了起来。

萧后平静的说:“你们这是做什么?外面有皇上坐镇,还有各个大臣都是能征善战,极有军事经验的,你们没必要做这样的担心。本来没什么事情的,你们这一哭,叫皇上听到了心烦。”那几个哭的夫人不敢哭了,但还在轻声抽搭。

萧后说的话并没有让大家心安,黄夫人带着哭腔说:“可是外面的兵士都很惊慌啊!都说突厥兵力比我们强多了,他们是倾了全国的兵力来围攻我们的。还说援兵若是二十天后还不到,我们不用突厥兵来攻就被饿死了。可是援兵哪儿能来这么快啊?”说着,那几个抽搭的又开始哭了,其他没哭的也神情黯然,比她们好不了哪儿去。想想前几天大家北巡时的高兴劲儿,在看看现在的情形,只能感叹事事难料。萧后看样子自己是劝不住她们了,其实她自己心里也是一团乱麻,于是站起来对大家说:“我现在说什么也打消不了你们的担忧,这样吧!我去前面看看皇上和朝臣们是什么想法,回来再告诉你们。你们就不要在这里瞎担心了,哭是什么问题都解决不好的。”说完,带着简儿朝前堂走去,众人起身恭送。

萧后来到前堂,守卫正要通报,萧后制止他说:“不必通报了,我只是来看陛下他精神可好,需不需要为他调理一下生活。只看一眼就走,若通报了回影响陛下和朝臣讨论军务的。”守卫低头让路,萧后慢慢的走到门前,正好听到皇上在对大家发问:“你们都是久经沙场的,快想一个万全之计啊!我们不能总这样坐以待毙呀。”语气里充满焦灼和无助,下面的重臣一时无语,萧后心凉了。一直以来,她都把皇上当成她心目中的大山,没有他不能解决的问题。所以她现在无助了,想来找他给她定定心。可是现在看来,他自己的心都定不住了,如何能来定她的心?大山将崩,萦绕在他脚下的小溪又能如何?萧后戚戚然看了门一眼,带着简儿离去。

萧后回到后堂,知道里面的人对她是一种什么样的期待,镇定了一下,踏实每一下脚步,稳稳地落在大石铺就的甬道上,就像当年诸葛亮施空城计那样,做出一副身后有百万雄兵在支撑的样子走了进去。嫔妃们一下子围了上来,焦急的问道:“娘娘!怎么样啊?”萧后淡然笑道:“我就说嘛,朝臣都是军事经验丰富的,更不要说皇上曾经的久经沙场,对这小小的突厥算是什么难题?叫你们不要担心你们不听,非要自己吓自己。我刚到他们那里转了一圈,看他们正在有条不紊的部署作战计划,怕打扰了他们,也没敢进去,就出来了。你们就安心在这里等着他们想法子退兵吧!别在那里哭哭啼啼的添乱了。”众人一听,这下才放起心来。萧后心里有多难受,只有她自己知道。

第六章 痛失山河 第四节 危机四伏

宇文述等人日夜观察着突厥兵的进攻,几人轮班临一线指挥,不敢有一丝的懈怠。皇上也为战事忧心忡忡,总是在稍安全的高地关注着战事。朝廷援军的到来却是遥遥无期,等待的滋味是一种令人崩溃的折磨,不停的在希望和失望中间回转。隋军又一次艰难的抵住了突厥兵的一次猛攻,宇文述擦掉鬓角的汗水,心里不由得担心:这次抵挡住了,那么下一回呢?下一回会不会被他们攻陷城池呢?想着鬓角又流出了汗水,突然想起了皇上说的那句话:“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啊!”是的,这样太被动了,于是心头闪过一个主意,虽说这样做有些冒险。

皇上和朝臣商讨军务的时候,再一次问起大家有没有退敌的方法,仍是一片寂静相对。宇文述见大家都没有主意,说出了他的想法:“陛下,看这样子,朝廷的援军一时半会儿还来不了,多等一天,我们失败的可能就更大些,不如陛下穿着普通骑兵的衣服带着几千精锐骑兵突围,趁乱我们再带兵和突厥死战,陛下就可脱离危险了,这样才能摆脱被动的局面。”

皇上刚低头考虑宇文述的说法,估计胜算的可能,纳言苏威出来反对了:“臣不赞成宇文将军的看法。现在的形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