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武夫当国 >

第39章

武夫当国-第39章

小说: 武夫当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打点之用肯定不会少,最后能到手一半已经算不错了。
  尽管心头很是失望,只是他可不敢轻易表露在脸上,反而还要笑着谢道:“袁大人您就放心吧,在下一定尽快把这件事办妥。”
  坐在一旁的葛金章微微皱了皱眉头,忍不住向袁肃问道:“袁大人,民防需要重机枪……”
  然而,他的话还没说完,另外一边的郭文远连忙咳嗽了一声,同时还向其递了一个眼神。
  葛金章连忙收声,一时陷入尴尬之态。
  袁肃先看了一眼葛金章,又看了一眼郭文远,一句话都没有说。
  王磷同自然不是愚笨之人,这一幕他是清清楚楚看在眼里,心中不禁有些嘀咕起来:看来,果然不出所料,这位小袁大人野心不小呐。他早就料到袁肃的动机不纯,只是这件事与自己利益相关,因此才没有点破这一点。既然早有心理准备,他此时此刻自然也不会多嘴,反而还很适时的转移了话题。
  “哦,对了,袁大人,关于督练公所五部人事安排的事情,昨天诸位大人已经拟送了一份推荐名单,还请袁大人亲自定夺一下。”
  王磷同一边说着,一边示意亲信仆从去将名单取来。
  袁肃接过名单简单看了一眼,上面居然有二十多个名字,看来滦州乡绅们还真是抱着宁滥勿缺的心态来推荐。他对名单上的这些人一点都不熟悉,王磷同让自己亲自来定夺显然只是一句客套话,该怎么安排人选还的向对方询问意见。
  他没多说废话,让王磷同先把这些人的情况简单介绍了一下。
  王磷同花了一些时间向袁肃一一说了这些人的情况,无非是“王夫子的长子”、“李大人的小舅子”或者是“陈大人的妻弟”之类,至于这些人有什么特长、性格如何,仅仅用一句话便能一言概之。
  袁肃听完王磷同的介绍之后,不禁皱起了眉头,沉吟半晌之后问道:“依照王大人的意思,在他们当中哪些人最合适出任督练公所的职务呢?”
  王磷同这几天的心思全部花在琢磨这份名单上面,毕竟他既要做到不得罪滦州豪绅,又必须考虑这些人不会给督练公所添乱,要知道若督练公所出了什么闪失,官牍文件上可是写着自己的大名呢。此时他心中自然有了万全之策,当即当着袁肃的面圈出了八个名字,并且将这些人适合出任何等职位也做了说明。
  袁肃看了一下这八个名字,除了王中元和张举人两家之外,正好是滦州豪绅一家一人。张举人自是不必多说,其对此事根本没有任何心思。至于王中元也并非是王磷同故意错漏,而是对方所推荐的人选竟是北城陈大人的外甥,后者正好在那圈出的八个名字当中。
  看到这里,他不由自主有些奇怪起来:王中元不像是不懂事理之人,他推荐陈大人的外甥究竟是什么意思?想到这里,他立刻向王磷同问道:“这位陈大人的外甥高建阳是什么来头,为何连小王大人都推荐此人呢?”
  王磷同笑着说道:“说来,这位高建阳可是咱们滦州士绅子弟当中最有出息的一人,本名高顺,字建阳,为人勤奋好学,对人也彬彬有礼,一点没有纨绔之风,在北城颇有誉名。不仅除此,高建阳还曾东渡日本求学,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高材生呢。”
  袁肃深知这个年代留洋归来的人才含金量十足,轻易就能到官办机构谋一份不错的差事。正因为想到这一点,他不禁又问道:“既然曾在日本留学,那他应该有正当工作才是,怎么会被推荐到督练公所任职?”
  王磷同微微叹了一口气,说道:“虽然高建阳为人谦逊,但是仍然有几分书生气,并且多年留洋在外,受洋人思想遗毒颇深。如今高建阳留学归来业已有三年之久,之前倒是收到过不少京城和省府发来的电函,邀请他过去就职。岂料高建阳声称不愿与朽木为伍,拒绝了所有邀请,之后便一直留在滦州,专心打理其舅父的棉纺厂。”
  袁肃着实没想到滦州竟还有这样的人才,他不禁笑道:“此人竟有这样的奇志?那这次推荐他到咱们督练公所,可有答应下来?”
  王磷同说道:“这件事倒是没问过高建阳,不过理应不会有差池。毕竟督练公所旨在保滦州一方太平,高建阳好歹是有志之士,即便不愿意为官方效力,也应该会为滦州本地民生做出一份贡献才是。”
  袁肃点了点头,叹声说道:“王大人所言极是,我倒也希望能邀请这位高建阳加入我们。有更多有志之士投身军民X联防事业,相信这番事业一定能事半功倍。”
  王磷同随即表示,他会竭尽全力说服高建阳接受这份职务。
  之后,袁肃又听王磷同介绍了另外七人的情况。王磷同特意挑选的都是些平日X比较规矩的士绅子弟,虽然这些人没什么一技之长,却也并没有重大的恶迹。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即便这些人帮不上忙,却能尽量不帮倒忙。
  对于王磷同的安排,袁肃自然很满意,从这一点上他也能看出王磷同是一个能做事的人。
  至于对方贪得无厌的性格,这几乎是这个年代中国官员的通性。他并非一定要强调个人品性如何高风亮节,只要不是那种尝到甜头又不办事的人即可。




  第59章,安山丧礼
  当天下午,袁肃便暂时搁下手里的所有公务,将一应事务都交给郭文远、葛金章与王磷同协作处理,而他本人则在午饭过后前往安山镇,以表侄子的身份来到张府,协助张举人打点丧礼的一应安排。
  自从张举人发丧之后,张府已经陆续接待了许多邻近的亲戚,其中还包括那些滦州豪绅派来的亲属心腹,这些人都是遵照本地风俗来府上帮忙,因而一时间张府显得十分有人气。
  对于袁肃亲自来到张府张罗帮手,张举人感到甚是欣慰,他很清楚眼下军民X联防计划正处于起步阶段,现在理应是袁肃最忙的时候,对方完全不必在这时候遵循礼俗。既然对方还是来了,他心中自是知道这位刚认不久的表侄子是有心之人,当即不仅亲自热情接待了袁肃,还将袁肃引见给其他亲戚认识。
  尽管这几天到达安山镇的张家亲戚都不是什么重要人物,直隶总督张镇芳以及袁家吊丧的人都还未到。但是袁肃很清楚,一旦张氏宗亲都知道他是张举人的表侄子,自己便真正融入了这个庞大的家族之中,继而有了一个更充实的身份背景。
  在与这些张家亲戚见面时,袁肃尽量表现的谦逊有礼,不管对方是什么人,总之先打好关系再说。相信过几天直隶总督张镇芳会亲自到来,到时候有一个好口碑,也好更容易获得张镇芳的认可。
  整个下午的时间,袁肃主要就是陪着张家亲戚闲聊,基本上并没有什么需要他出马打点。张府的家丁、帮工原本就不少,再加上那些亲戚家的小辈奔走出力,整个府院都应付的有条不紊。那些名义上来帮忙打点的人,要么是走走过场,要么是故意讨好。
  一直到傍晚,袁肃在张府用过晚饭,随即便向张举人告辞离去,并说明日一早会再赶过来。依照本地的风俗,亲属赶来帮忙打点丧礼基本上都会直接住在府上,直至出殡之后方才各自返回家中。
  张举人本打算留袁肃在府上住下,省的每天还要跑来跑去。不过袁肃却知道最近张府来来往往的人颇多,客房未必够用,再者自己就住在滦州城内距离安山镇不远,没有什么不方便,因此还是执意返回城内。
  张举人只好不多留,吩咐黄管家送袁肃到大门口。
  刚来到大门口取军马时,忽然看见一个身穿新军军服的兵士正蹲在马桩一旁,这名兵士看到袁肃出来时,连忙站起身迎了上来。
  袁肃细看一眼,只见对方竟是孙连仲。这段时间一直忙着军民X联防的事情,倒是没有再去第一营走动,几乎就把孙连仲和赵山河忘却在脑后了。他倒是感到很奇怪,今天孙连仲怎么会出现在安山镇?
  “孙队正,你怎么会在这里?”
  “袁大人,卑职奉命驻守在张府,适才听闻袁大人到来,又不敢贸然去堂庭上,所以只好在这里等候。”孙连仲一副恭恭敬敬的姿态回答道。
  “上次我来时,并没有见到你在这里,怎么,该不会你们一营制订了轮班制度吧?”袁肃笑着问道。
  “不瞒袁大人,正是如此,这也是赵大人最近才定下来的规矩。”孙连仲回答道。
  “你刚才说你在这里等候多时,找我有什么事吗?”袁肃说道。
  “倒是并没有什么要紧事,只是许久未曾见到袁大人,今日特意来打一声招呼。”孙连仲呵呵笑着说道。
  “你倒是有心了。”袁肃颔首说道。他知道在孙连仲从警卫队调往第一营时,自己对其说过的那番话一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不过这并不是坏事,自己巴不得能收买更多的人心。
  “袁大人今日来安山镇,必是为张府丧礼而来。说到这件事,之前石门镇和安山镇劫案如今依然未有进展,只怕在张举人面前不好过,卑职等人也颇有内疚之心,这么久都不能抓到贼人,实在是惭愧。”孙连仲缓缓叹了一口气说道。
  “孙队正你毋须自责,这种事是急不来的。缉拿贼人是不可放松,但同时也要做好预防工作,绝对避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最近你们第一营委实辛苦,毕竟第二营还在整顿之中,第三营又是张标统嫡系部队,这段时间也只靠你们四处奔走了。”袁肃勉励的说道。
  “身为军人,自当尽本份之力,唉,只可惜这段时间也都是瞎忙活了。”孙连仲叹道。
  “你有这样心已属难能可贵,至于其他方面毋须太过纠结就是。那么,你们第一营最近还在附近镇子上巡逻吗?”袁肃随意的问了一句。
  “有的,每天都有队伍去附近的镇子上巡视。大前天的时候又抓到了几个逃兵,陈大人审过了,并不是参与劫案的人。只怕那些贼人早已逃出滦州境内。”孙连仲说道。
  “这件事我倒没听陈大人提起,我希望能尽快召回那些逃兵,不过看目前的进展,只怕并不容易了。等张举人府上的事情忙完了,我会专门去一趟你们一营,跟你们商量一些事情。”袁肃交代的说道。
  “哦,是这样吗?”孙连仲本打算询问袁肃究竟是商量什么事,这样一来自己还能提前做一手准备,不过他发现对方并没有提前透露的意思,只好不敢多嘴。
  “若没有其他事情,我还要赶着回城,就此先告辞了。”此刻天色已晚,袁肃不便在多逗留,于是向孙连仲招呼道。
  孙连仲原本只是打算来打一声招呼,自然没有其他事情了,他连连应了几声,并亲自去帮袁肃把军马取了过来。
  在返回滦州城的路上,袁肃倒是仔细思虑了一下孙连仲的情况,今日这次见面可见对方是有心之人。不管怎么说,既然孙连仲是向着他这边,自己理所当然应该多照应一些。
  之后几天时间里,袁肃每天都会在早上七点时赶到张府,虽然很多时候并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仅仅是张家同辈亲戚们闲聊,不过有时候也会代替张举人招待新到的客人。
  冬季的发丧时间按常理只有七天,不过一些大户人家亲属众多,往往会持续长一段时间。发丧之后便是丧礼、殡礼,再之后还有“守山”、“烧七”之礼,不过最后两项基本上都是由直亲负责,像袁肃这样的表亲不一定要参加。
  随着这几天的交际,他渐渐与张家宗亲熟络了起来,尤其是同辈当中的几个年轻人相谈甚欢。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个好兆头,自己确实已经融入到这个庞大的家族当中。
  转眼间到了一月十七日,就在这天从京城忽然传出一则惊人的消息,袁世凯在退朝归家途中遭到革命党人的掷弹刺杀,随行护卫多人遇难,不过袁世凯本人安然无恙。
  这几乎是这段时间里最为轰动的一条新闻,原本南北双方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议和谈判,国内上上下下都以为南北之间很快会恢复和平,而这次刺杀显然掀起了另外一股波澜。
  无论是南京临时政府还是各省军政府,又或者是那些市井小民,人人都开始担心袁世凯会不会因为这件事而雷霆震怒,放弃继续和谈而转为继续使用武力平乱。
  不得不说,在这个关头大部分中国人依然希望能和平解决南北矛盾,战争毕竟是灾难,国内经济脆弱不堪,民众生活艰苦洁具,谁都不想因为战争的继续而加重自己肩头的负担。
  南方诸省的官僚阶级同样为之惊惶,他们最期待的就是大革命之后的重新洗牌,所谓拥护临时政府无非是有一个谈判的筹码,然而他们心里却十分清楚,这个烂摊子始终得交给袁世凯来收拾。原本议和谈判进行的有条不紊,一切已经接近拨云见日,竟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