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士子风流 >

第377章

士子风流-第377章

小说: 士子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福忙道:“还没生呢,不过……”

徐谦顾不得许多,飞快感到产房,产房里头还未听到什么动静,却有一个稳婆子端着盆热腾腾的水进去,徐谦过去问:“大婶,还未开始生产吗?”

稳婆子答道:“大人,肚子已经叫疼了,想必快了。”

徐谦不知如何是好,一面道:“那就劳烦你了。”一面动身去袖子里掏出一把银票,硬往稳婆子的手上塞:“小小心意,小小心意……”

这样的习惯,显然不是很好,只不过财大气粗的徐谦已经习惯了拿银子去砸人,再加上,一时情急之下,也不知该怎么做,仿佛只要塞了银子,自己内心,就多了一重保险一样。不得不说,这样的行为很是要不得,徐谦自己,没有开一个好头。只是现在,管他娘的呢!

稳婆子千恩万谢的去了。

在隔壁的房间,则是七八个大夫在这里候命,以备不时之需,大家都没有吭声,料想是晓得徐家是土豪人家,都说什么错什么,现在讨论医术,研究若是出了意外该如何施救,这显然是找抽的节奏,乌鸦嘴毕竟要不得。

至于闲谈一些家里长短,或是京师里的趣闻,显然又不合时宜,在这紧张时刻,东拉西扯,很容易让徐家有一种不够专业的印象。

所以,索性大家都做哑巴,一个个大眼瞪小眼,有的索性从药箱里,拿出医书来看,还有一个,竟是翘着腿看着带来的明报。

见了徐谦出现,大家纷纷来见礼。

徐谦压压手:“诸位辛苦,不知诸位可都准备好了吗?需要些什么,尽快和下人说,不必客气。”

一个大夫道:“大人放心,该准备的都准备了,一切妥当。”

徐谦欲言又止,最后忍不住问道:“我想问一问,这生产出事的几率高是不高?不问出来,心里总是不放心。”

大夫们顿时愕然,大眼瞪小眼,一个个都不肯做声,专等着别人来答,做大夫的,最重要的就是谨言慎行,你要是说的高了,不免让徐大人紧张,你要说的低了,到时候真要出了事,别人怪你胡言乱语,以徐家的家世,就算把你打的你妈都不认得你,你又能如何。

这个时候……隔壁终于传出了动静,桂稚儿忍不住痛呼起来。大家也就松了气,因为这个时候,徐谦已经被吸引,似乎不必再回答这个让人难以回答的问题了。

徐谦一下子跳起来,飞快往外头跑,在这小院里,来回走动,听到里头的声音越来越尖锐和洪亮,几个稳婆子进进出出,端着一盆盆热水和早已准备好的布料进去,赵梦婷的声音也从里头传出来:“姐姐,再加把劲,就快成了……”

徐谦无语。

这种事,似乎自己再急也没有用,心里叹了口气,只是不安的来回走动,毕竟后世电视剧看得多,总会看到那么一个画面,有人急匆匆的窜出来,叫一句,是要保大人还是保孩子。

该死的编剧都是坑爹货呀,仿佛不弄出个保大人或保孩子的戏码出来,他就编不出故事,制造不出剧情的起伏。

以至于现在的徐谦,甚至每次看到稳婆子进出,都是心惊肉跳。

也不知过了多少时候,突然之间,一声嘹亮的哭声传出来。

里头啪啪两下,似乎有人拍了小家伙的屁股,然后……哭声停了。

徐谦勃然大怒,他娘的,居然打人,不知打坏了没有,怎么就不哭了。

好在过不了多久,赵梦婷抱着襁褓中的小家伙出来,兴匆匆的道:“夫君,是儿子。”

“儿子是吗?”徐谦快步上前,连忙接过,看到浑身通红,皮肤褶皱还带着几分湿气的小人儿,看他眼睛还未睁开,却已抱着拳头尝试着要往口里吸允,一瞬间,徐谦虎躯一震,儿子,老子有儿子了。

“就是长得丑了些。”徐谦不无遗憾的道:“不像他爹那样英俊潇洒,也不像他娘那样漂亮。”

赵梦婷嗔怒的道:“这是什么话,孩子还没长开呢,都是这样的,你竟是胡说,我瞧着却很漂亮,像你。”

“什么?”徐谦看着这个蜷缩在襁褓里的小老头,感觉自己受到了大大的打击:“这也像我?”

赵梦婷道:“好啦,我得抱着他去寻奶娘了,他定是饿了,得吃点东西,外头风大,虽然天气尚可,可不要让他着凉了,你进去看看桂姐姐吧。”

不知什么时候,赵梦婷就以桂姐姐相称了,在这一点上,赵梦婷很是善解人意,极力以很低的姿态和桂稚儿相处,二人渐渐的,也变得熟络和亲昵起来。

徐谦点点头,小心翼翼将襁褓中的孩子交还赵梦婷,道:“我去了,你好生照料呢。”

说罢迈开腿,不舍的看了小家伙一眼,飞快进去。

看到了榻上的桂稚儿,此时正虚弱的睁着眼睛,见了徐谦,竟是精神一振,道:“看到了我们的孩子吗?”

徐谦上前,点点头:“梦婷说,像你!”说到这里,心里竟有几分得意,小老头显然不会像他爹。

桂稚儿露出满足的笑容,点头道:“我只看了一眼,却总觉得看的不够,梦婷让我多休息,可是我还想多看几眼。”

徐谦笑呵呵的道:“等你身子好了些,自然让他天天伴在你身边,你饿不饿,冷不冷?”

桂稚儿道:“我有些想睡觉,可又睡不着。”

徐谦道:“罢了,我在这里陪着你睡吧。”又觉得不对,改口道:“我坐在这里陪着你睡。”

第五百八十章:大发战争财

徐家生了个儿子的消息不胫而走,这事儿很让人玩味,不少官员,既想去贺喜,却又觉得不妥,越是那些黑灯瞎火的时候跑到徐府示好的官员,越是不敢动身。反而是杨廷和和杨一清听了消息,竟是一道儿来了。

他们二人动了身,其余人等才纷纷跟进,一时之间,徐家门口车马如龙,宾客云集,若不是早料到今日这个可能,徐昌未雨绸缪,事先做好了准备,否则非要翻天不可。

足足热闹了一天,一时之间,这里倒是成了舆论的焦点,不管怎么说,姓徐的生儿子了,好歹是状元公,是浙江巡抚,父亲还是锦衣卫指挥佥事,这徐家一门,在京师本身就是个传奇,纵然有心中不忿者,暗中诅咒徐某人的儿子没有屁眼,不过没有关系,至少他们进了徐家的门,至少还得堆起笑来,乖乖的道一句公侯万代。

只是在这热闹背后,另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却是出现了。

讨伐的檄文一发出来,如意坊顿时欢声雷动。

发财了!

打起仗来,最需要的是什么?物资!

就算是朝廷不出面购买物资,采取的是征用的方式,可是无论如何,资源就是资源,资源是固定的资产,虽然会源源不断的生产,可是毕竟生产力是有限的。

而一旦朝廷占用大部分的资源,市面上的资源自然而然也就紧俏起来,比如说粮食,这么多人不事生产,明年的粮食必定减产,虽然徭役和官兵是由朝廷供养,可是朝廷的粮食也不是变出来的,手中有粮的商贾,还怕陈粮销不出去?

再有,布匹,现在许多工坊都在生产布匹,可是销路却是不少,一方面,要满足寻常百姓的需求,另一方面,还要满足海路安抚使司,而现在,大量的人力抽调去战争,这就使得,自给自足生产出来的布匹必定减少,布匹的销量也被人大大的看好。

当然,生铁之类的铁制品就更不必说了。

此时此刻,如意坊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高潮。

一个个牌子挂了出来,可惜都不是兜售的红牌,却都是收购的绿牌子,货物紧缺啊,这个时候,但凡是货物,价格都在走高,谁愿意这个时候兜售出去,反而是不少人,需要大肆囤积货物。

于是乎,货价连番涨动,需求几乎到了无限加大的地步。

物价上涨,虽然不是什么好事,不过对工坊主们来说,却是极大的利好,毕竟生产的货物供不应求,自然而然的,就有了加快和扩大生产的动力。

如今,许多走货的商人,也开始眼红于生产的商贾了,甚至有人直接带着银子,前去浙江和天津购买土地,搭设工坊,招募工匠。

工坊越多,所需的工匠和学徒也就越多,不得已之下,商贾们为了争抢人力,就不得不付出更好的薪俸,物价涨了的同时,人工也不知不觉的涨了。

只不过这种涨动,却更加压缩了地主和佃户们的空间,毕竟以往的时候,他们还能勉力支持,比如寻常佃户,原本能填饱肚子,自然也就没有了其他的想法,可是看到同村的人进了城,赚的银子是他的一倍两倍甚至三四倍,谁还愿意继续窝在乡下?

于是乎,佃户们动了心思,地主就不得不不断加码,为了挽留佃户,尽力的拿出更多的好处出来,一直到自己承受不了这种雇佣价格,虽然粮价也略有上涨,可是毕竟,粮价的利润还是掌握在商贾手里,商贾是什么人?不吃你骨头那就不错,他们奉行的,一向是低买高卖,将你的粮食的价钱压到最低,再一转手,倒卖出去。

因此,固然粮价涨了不少,可是地主们卖出去的粮价,得利却是轻微。

如意坊这里,适时的推出了土地的买卖,这些土地,都是如意坊早就大肆收购下来的,收购之后,建设了下水道,挖了渠水以供排污,还修筑好了道路,在附近建起了码头,在天津和浙江,如意坊在一年多年,就曾以低价大肆购买了大量这样的土地,经过一番包装之后,如今全部挂上了牌子。

“慈溪石堰乡甲号土地一块,占地二十亩,附近联通道路,三里处连接码头,方圆数里内,有木场、纺织工坊、铁坊七座,交通便利,兼有运货车行一处。”

“慈溪石堰乡乙号土地一块,占地三十七亩,联通道路,五里处连接码头,附近有工坊七座,交通便利……”

与时俱进,未雨绸缪,一向是如意坊的作风,当然,这些二三十两银子每亩购置来的土地,价格却都不低,现如今在这里挂牌的卖家,往往都高达一百九十多两纹银,绝对是暴利中的暴利,虽然这些土地寻了许多劳工进行找平,进行了修整,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建设,一转手,就是十倍二十倍的利润。

纵是如此,这些土地还是遭到了疯抢,谁都知道,现在需求极大,无论开什么作坊,银子砸下去,总不会亏本,既然不会亏本,那么这个买卖显然是要做的,京师如意坊的商贾,相对天津、浙江来说,都是外乡人,毕竟对那儿不是很熟稔,让他们亲自去天津、浙江买地,不但顾虑重重,而且还有许多麻烦缠身。

而如意坊看准的就是这个时机,如意坊卖出去的地,往往都有大量的工坊聚集,从如意坊手里把地买下来,往后若是有什么问题,至少也有如意坊可以做担保。

况且若是你亲自去浙江、天津买了地,还得雇人找平地面,要挖通沟渠,甚至可能还要承担修筑通往码头道路的费用,若是地址太偏,甚至还可能招募不到工匠和学徒,与其这样耽误功夫,还不如直接把地买了,立即开始搭设工坊,直接进行生产。

很多时候,大家买的就是一个省心。

上千块土地几乎刚刚挂牌,就立即被哄抢,甚至有些财大气粗的,直接抢购了数十块,在需求的带动下,人往往都会失去理智,尤其是看到那些工坊主们的大赚特赚的时候,其他人也都眼红起来,现在显然是做什么买卖,都没有生产挣钱。

第一批土地也让如意坊此次大赚了一笔,一千多块地,总计是十一万亩,位置多在杭州近郊、宁波、天津等地,可是一次性,就赚足了两千万两纹银,抛去之前的开支,纯利也高达一千五百万之巨。

徐谦坐在家中,得到了徐福传来的消息,也只是微微一笑:“很好,这是开门红,你们手头上积攒的土地,还有多少?”

徐福道:“还有十九万亩,都是按着你的吩咐,早前就购置下的。”

徐谦颌首点头:“暂时都留着,不必再急着卖出去,做买卖,要看长远,更要抓住时机。”

徐福笑道:“此次的买卖,也都是如意钱庄的银票交易,可见这如意钱庄的钱钞,已经渐渐开始流行了。”

徐谦只是微微一笑,其实钱钞的流行,早在他的意料之中,毕竟随着商业的繁荣,大宗的交易买卖越来越多,数年之前,一笔千两银子的交易就已算是大买卖,可是现如今,交易的额度已经十倍的增长,一千两银子,你还可以携带在身上,可是一万两银子呢?若是你雇人来拿,你当真就放心吗?毕竟银子这东西,放在谁身上都不放心,尤其是这个时代,于是,商贾不得不选择,采用钱钞交易,毕竟你兑换成银票使用,总比将银子交给别人搬运的好,如意钱庄的信用,也显然比伙计和长工好的多。

一旦商贾们体会到钱钞的便利,并且已经完全信赖了如意钱庄,这银票的流行,只是时间问题,甚至听说有些地方,就算是一两、十两银子的交易,也开始钱钞了,这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