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雍正王朝 >

第34章

重生之雍正王朝-第34章

小说: 重生之雍正王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非单看某一层面。以他参明珠为例,明珠固然是结党营私,罪有应得,然而,在他的参奏之中,罗列明珠罪款十余条,条条几乎都是当诛之罪。而且,还同折参了明珠一党几十人,建议朕将这些人交部议处。明珠一直位居中枢,若是他真的如此不堪,而朕又重用了他这么长时间,那么朕成了什么?这就是于理不合。明珠上书房当差几十载,也算是功劳颇多,若是真的杀了,朝臣虽不敢言,只怕也会存了帝心难测,人人自危的念头,与情也不符。明珠经营久已,相与的官员在京的,地方的一大堆,如果朕真的按照郭琇的建议,把他们都处置了,谁来办差?空缺又有谁来补?郭琇受了法家的影响太深,严刑治乱世,而如今情景不同了。”康熙既像是对胤禛又像是对自己说道。

胤禛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而且他知道康熙还有一层顾虑,若是真的全部灭了明珠一党,就会让索额图一派独大,这才是触动康熙心底最深处敏感神经的。

康熙接着道:“其二,你应当听说过:有容乃大,无欲则刚。目下官员,大多贪图前程利禄,所以就贪赃枉法,为国之蠹虫,也为朕所不取。然而也有些官员,贪图的不是这些可见的利益,而是名声。有欲,则不正,则不诚。郭琇,朕也有此顾虑啊。”

胤禛道:“皇阿玛,皇额娘,师傅都曾经教导儿臣,要懂得事君父以诚的道理。”

康熙道:“这就对了,存了这个心思,抱着要做名臣的念头,就做不到以诚待君父了。朕所不取郭琇的,也就是这一点。他专捡大员要员,朕身边之人,甚至皇子阿哥来参,很有些私意在里面了,好像无以不能为朝中第一名臣。再者,若是按照他所说的,朕身边都是些奸臣佞臣,连儿子都是不法之徒,朕又能够圣明到哪里去?朕要他这个名臣又有何用??”

胤禛心中有些不以为然,觉得康熙武断了些,但嘴上却只能“诺诺”陈是。

康熙又道:“朕对郭琇是寄予重望的,所以对他更是要多加磋磨,以导其行入正途。这次事情,他也是德行有亏,他对钱珏偕私报复,岂是磊落君子所为。朕怎能不给他些教训?”

胤禛这下对什么是帝王心术才算有了一点浅识。不过,照着康熙所言,好像对郭琇不打算重处,便稍稍放下心来。郭琇在清流之中名声相当不错,若是为了这件事情,挨了处分,胤禛不免也要被那些清流诟病,所以还不如索性为郭琇开脱。自己拼着挨康熙的处分,换一个戴梓再加上赢得清流的好感来的合算。戴梓的事情说大也不算大,跟自己的瓜葛也不算太深,孝懿贤皇后刚刚过世,无论如何康熙也不会太对自己下重手。

胤禛便道:“听皇阿玛言下之意,也只是要对郭琇略施薄惩,儿臣恳请皇阿玛免了他罚跪吧。他毕竟是左都御史,跪在阶下,其他大臣们见了,面上也不好看,再有些势利眼的,不免作践了郭琇。这件事情,究其源头,是儿臣见戴梓是个人才,起了爱才之意,虽说干预不多,但是依国法而言,说到底,终究是有错,还请皇阿玛降旨处罚。如此,既正了国法,让郭琇也不会生了皇阿玛是因维护儿臣才罚了他的心思,让他能自己好生反省,这样才是顺了皇阿玛您的本意。儿臣这点想头,还请皇阿玛俯允。”

考虑了一会,康熙点点头,道:“你能这么想,很好。这件事情你却有所做不妥之处。这样吧,朕就摘去你一颗东珠,再罚一年的例银以为惩戒。还有,从今天开始,你就在结庐之中圈禁三日,也好好反省一下。”

本来摘去东珠,算是皇子极其没有面子的事情,但是胤禛对于这种反而不是很在意,无非一样饰物而已,有什么可以计较的?赏与罚本来就在康熙一念之间而已。而且比起胤禛的实际所得来,算是值得的。罚银就更不算什么了,一年才六千两。倒是圈禁比较难过一些。

康熙瞧着胤禛,微微一笑,道:“如何?朕罚得太重?”

胤禛闻言惶恐道:“儿臣岂敢做如此想。儿臣叩谢皇阿玛恩典,皇阿玛已经在尽力保全儿臣了。”

康熙道:“你知道就好。你等下传朕口谕给郭琇,叫他起来吧。然后去告诉佟国维,郭琇免交部议处,降五级使用。还有,告诉佟国威,以后不要和朕玩把戏,朕不是可欺之君。”

听着前面的,胤禛尚乐滋滋的,不想最好一句,惊出他一身冷汗来。

他正要领旨辞出,康熙道:“十三阿哥胤祥也到了进学的年龄。朕看你在所有阿哥之中,算学造诣最好,待圈禁完毕之后,你就多花些心思,教教你十三弟算学吧。”

第六十七章 何去何从 (八)

这个安排是胤禛始料不及的。自胤祥出生以来,两兄弟只是在康熙或者佟皇后庆生之时才得见面,根本没有什么别的机会共叙兄弟情。胤禛还以为在这个时代,老十三就此成了陌路人呢。如今,却正是成全了胤禛收小弟的念想。想到这里,胤禛不由得偷笑了。

康熙注意到了胤禛脸上奇特的表情,笑道:“你又在打什么主意?要是教不好老十三,看朕怎么罚你。”

在那一霎间,胤禛多了一分顽皮的颜色,道:“儿臣只是想起,两年前,十三弟在皇额娘的寿筵上憋急了,尿了裤子的那一幕,皇阿玛当时笑称要以后要封他一个‘尿裤贝勒‘的爵位。”

康熙听罢也是呵呵一乐,道:“十三阿哥朕瞧着是个厚道的孩子,瞧着路数和你的性子有几分类似。你就多照应照应他。你自己额娘那里,也要多多走动。十四阿哥胤祯据说这几日得了伤风,你额娘正劲着照顾他,过几日朕也会去探望。”

胤禛想起这个十四弟心中就有一阵别扭,干嘛康熙非要给弟兄俩个起这么相似的名字,要不是因为这样,后世又怎么会有所谓雍正夺嫡改诏之说,一定得想办法把老十四的名字给改了。而且,康熙的意思很明确,希望自己能和亲生母亲和“一母同胞”的弟弟多走动一些,可是胤禛有些怀疑是不是康熙有点记忆力欠佳,忘了刚刚才罚了自己圈禁?

无奈,胤禛只得回道:“儿臣知道了,儿臣定当好好督导十三弟的学业。待儿臣思过三日后,就去给额娘请安,顺便去看看十四弟。”

康熙赞许地点点头,道:“这就好,朕今日和你说了这么说,就是要让你更多地了解识人用人之道。参与政务,当先有轮才之明啊。”

胤禛叩谢过康熙,便径直朝郭琇走去。走到郭琇身旁,胤禛轻声道:“郭大人,你起身吧。”

郭琇正被当头的太阳晒得汗流浃背,一滴滴沿着鼻翼滴下来。听到胤禛的声音,抬头一看,他原是认得胤禛的,便道:“臣是得皇上旨意在此思过。”语气虽然还算礼貌,但也带了一丝冷意。

胤禛不以为意,道:“奉皇阿玛口谕,请郭大人起身。”

郭琇这才朝上书房方向恭敬地叩了一个头,道:“郭琇谢皇上圣恩。”正欲起身,就觉得膝盖一软,脚就不听使唤了。胤禛连忙上去一把扶住了他,关切地问道:“你没事吧?”

郭琇略略挣了一下,不想胤禛扶的很牢,没有挣脱,便道:“郭琇不碍的,不劳四爷费心了。”

胤禛似笑非笑地看着他,道:“我知道郭大人参了我,这事是胤禛的不是,皇阿玛也已经为此处罚了我,胤禛没有怪罪郭大人的意思,郭大人不必为此介怀。此次,胤禛是奉命来传皇上口谕给你。”

郭琇原本估计康熙舐犊情深,以为自己这次一定是触怒龙颜,所以梗着一股劲,要文臣死谏,现在却心中多少有些纳闷,瞧这位四阿哥的神色恬然,也不像要找自己晦气的样子,现在听说胤禛是来传皇上口谕,便正了正自己的袍服,帽子却不急着戴上,心里还是打着皇帝最少也是给自己罢官夺职处分的念头,顶戴反正也是要缴还的,何必还费这个事情呢。

却没有想到康熙却只是让自己一个降五级使用,官职升降本就在皇帝的一念之中,几日之间就起复的例子并不少见,这绝对算是不痛不痒的处分。正有些不知所措之际,就见胤禛冲自己抱了抱拳,便翩然离去。

郭琇跪在当场,心中仿似打翻五味瓶,也欲起身离去,就见李德全匆匆走过来,轻声道:“皇上宣郭大人晋见。”李德全本有意要告诉郭琇,他这次得以被从轻发落是因为四阿哥帮他求了情,要他念着四阿哥的好,琢磨了一下,又把这念头压了回去。以前李德全就在郭琇手上吃过大亏,实在是害怕郭琇借着这个因头再参自己个宦官干政的罪名,那可是要掉脑袋的罪过。于是便头前带路,却一言不发。

郭琇心中一惊,不知是不是康熙又突然改了主意,只得又随着李德全进了上书房,进去跪倒便道:“罪臣郭琇恭请皇上圣安。”

就听康熙问道:“刚才接到朕要四阿哥传得口谕了?”

郭琇答道:“是。”

康熙接着问道:“四阿哥都说了什么?”

郭琇就把刚才的一幕复述了一遍。

康熙轻笑了一声,道:“起来吧,你这个郭琇,看你一副犟头倔脑的模样,难不成真的要做比干?朕可不是商纣王。”

郭琇有些尴尬,但却还是一脸的正经,道:“臣领着左督御史的差事,自然要尽做臣子的职守。”

康熙收起笑容,叹了口气,道:“郭琇,朕看了你的奏本,也处罚了四阿哥,但同时也处罚了你,你来说说,朕为什么这么做?”

郭琇倒是干脆,道:“臣不知道。”李德全在一旁听了,心说,郭琇此人还真是胆大如斗,敢对这皇上这么回话的,满朝文武之间只怕就是此君了。

康熙稍稍怔了一下,复又笑道:“怎么,对朕的处分有怨气?”

郭琇磕头触地,道:“臣不敢。君有授,臣甘愿领之。”

康熙苦笑了一下,道:“郭琇,你是直人,敢对朕说真话,这个,朕很欣赏,但你却不识为臣之道,朕便免不了要开导你些。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你是读过的,应该明白这个道理。按你的说法,岂不是朝中所立,都是些奸佞之辈,若是朕都按你的折子处置了那些皇子阿哥,朝廷重臣,明日早朝,廷上还能有几个人?若是真有这么些奸佞,朕也就不是什么尧舜之君了。你折子上,言辞夸大之处颇多,间尔也有私意在其中。”

康熙见郭琇犹有辩驳之意便接着道:“钱珏案的前因后果,朕都知道,你可敢对朕说,这件事情你完全是秉公办理的?”

郭琇听了这诛心之言,不由得汗水涔涔而下,不敢再多言一句。

康熙看到郭琇紧张的脸色煞白,便放缓了语气道:“朕也不取海瑞的做法,诛而不教,有违圣人之道。四阿哥论做法,是有偏差,可是他正是因为看到戴梓案的端倪,才出手相助。朕论法度,不得不罚他,这是正国本,可是论情理,朕却更看重他。朕把你叫回来,就是想告诉你,朕本想着要更加挫磨你些,可是四阿哥却为你求了情,朕不希望你和四阿哥之间有什么芥蒂,你可明白?”

郭琇连忙道:“皇上一片苦心,臣铭记在心。臣有愧啊。”

康熙挥了挥手,便让郭琇退下去了。

第六十八章 何去何从 (九)

若是胤禛知道了刚刚发生在南书房的这一幕,估计会惊得冷汗直流。康熙把郭琇招入南书房询问,分明就是在暗中考察胤禛是否正在暗中结纳朝中大臣。康熙的密探充斥朝中,对阿哥和朝廷重臣更是格外“照顾“。据上次密探回报的消息,康熙对胤禛上回去佟国维府传旨逗留一事已有些警觉,再加上这次佟国维刻意回护胤禛,更是让康熙绷紧了神经。好在胤禛此次还是比较谨慎,没有借着康熙开恩的机会为自己拉拢人心,没有对郭琇多说什么,所以康熙对他的表现尚算满意。

胤禛多少有些郁闷地来到了结庐之中,刚走进去,身后的几名太监就在草芦之外围起了一圈布幔,表示这已经是圈禁之所,禁止旁人入内,当然也禁止胤禛外出。在原来入口处,挖出一个一尺见方的洞,想来是用以给胤禛送食物或是将排泄出来的腌臜污物取出的。

清代圈禁制度分为几种:一、站圈。受圈者站定后,在其脚下,沿着脚的边沿画圈,受圈者不能出圈,只能站在圈内不动。这是对宗室最严厉的处罚之一。二、坐圈。受圈禁者,坐在一根板凳上,绕着板凳的四角画一个圈,受圈者不得出圈,只能坐于凳上。三、在一个房间内划定界限,房间为圈禁之所,实质上就跟坐牢的终身监禁一样。四、圈禁在宗人府,或在自己的府邸,砌上高墙,墙定植上蒺藜。在府内划定一块地方,立以界。活动范围就在划定的界限以内。这种圈禁方法,除了剥夺了自由以外,其他如常,也是圈禁中最轻微的一种。前两种圈禁太过严厉,尽管有明文著于律法之上,却从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