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朝第一国师 >

第163章

明朝第一国师-第163章

小说: 明朝第一国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羡慕是必然的,这里面有个规格问题。

御赐琼林宴,别看有个‘御’字,其实跟嘉靖本人的关系不大,他顶多就是在礼部请旨的时候,做了个批复而已。进士们可以自豪的,顶多就是有机会跟皇帝共用了一个厨房,吃了御厨做的菜罢了。

别人吃大锅饭,刘探花却得到了皇上的亲自召见,说不定还有小灶吃,其他人怎么可能不眼红?也就是刘同寿名声在外,新科进士们已经接受了他是御前红人的事实,要是换个别人,吸引的恐怕就不单是羡慕了,而是仇恨。

有了吴山和黄齐贤这两个活生生的反面教材,至少在明面上,没人敢表示出对刘同寿的不满了。跟小道士作对的人,一个是功名成色削减一半,另一个则是直接被黜落了!一个比一个惨,就像是冥冥中有神明护持一般。试问谁还敢得罪这样的人?

加上小道士临走时,那**的一回眸,更是给墙头草们创造了契机。

苟富贵,不相忘;贫贱之交不或忘;重情重义不忘本;扎根群众。不好高骛远……各种或高雅,或低俗的评价,随着阵阵低语,在人群中浮动着。

天知道,堂堂进士,什么时候变成了贫贱之交?太扯淡了吧!但无论言者还是听者,都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俗话说,货比货得扔,人比人么,自然就分出三六九等了。

实际上,小道士只是着急回家找人,但又有谁会在乎这些呢?

出了礼部衙门,刘同寿自己都把这个念头抛到九霄云外去了,甭管身份是道士还是进士。他的职责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忽悠皇帝,而且要把皇帝忽悠高兴了。相对正事而言,追星找助手的事大可以先放放。

趁着左右无人,刘同寿悄声问道:“黄老哥,皇上此番召见,所为何事啊?”

“放心,是好事。”黄锦口风很紧,只是神秘兮兮的回答了一句,然后任凭刘同寿刨根问底,他都紧紧闭着嘴,不肯再多说什么。

神秘主义害死人。刘同寿本来只是随口问问。想提前多做点准备,结果被黄锦这么一搞,他的好奇心开始泛滥了,怎奈胖子又不肯露口风,他也只能等着谜底揭开了。

大体上,乾清宫可以划分为三部分。即中殿和东、西暖阁。前者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接见大臣的地方;后两者则是皇帝相对私人的地方。一般来讲,皇帝召嫔妃侍寝,都在西暖阁;书房、餐厅之类的功能性场所,则是在东暖阁。

其实上述的规矩,自弘治朝开始,就不大适用了。

弘治皇帝只有一位伴侣,侍寝的场所比较无所谓;其后的正德帝更是个不走寻常路的,这位爷压根就不在乾清宫住;嘉靖跟这俩前辈都不一样,他找女人,喜欢自己送货上门,大概,这也是他不喜欢别人猜到自己思路的一种表现吧。

而本次召见的地点,却是东暖阁。

这多少还是能说明点问题的。首先,嘉靖没把刘同寿当做普通的官员臣僚,将私人场所对其开放了;其次,嘉靖确实有请小道士吃饭的打算;第三……第三点,刘同寿还没来得及总结,因为在那之前,他已经到地方了。

进了暖阁,卜一打眼间,刘同寿就知道这顿赐宴的含义,远在他猜测的之上。

屋里坐着的,除了笑吟吟的嘉靖帝外,还有两女人。尽管是第一次见,但只要看看那二位发髻上琳琅满目的珠光宝气,身上的大红凤尾裙,有点常识的人都能将这二位的身份猜个**不离十。

“微臣参见陛下,二位娘娘……”

“不用多礼,皇后,端妃,这就是你们一直慕名已久的上虞小仙师了。”嘉靖心情甚好,笑着摆摆手,“同寿是朕的弟子,就如朕的子侄一般,不是外人,都不用拘礼,就当这是家宴,有什么问题,尽管问便是,呵呵。”

两名贵妇入宫都不是一两年了,尽管嘉靖这番话让她们大为惊异,却也没贸然当真。两人低低应了一声,并不开口,只是上下打量着刘同寿,像是小女孩第一次看见大熊猫似的。能让嘉靖帝说出这种话的人,比大熊猫可珍稀多了。

换了普通人,被这么三位尊贵人物盯着,肯定会局促不安,但刘同寿可不是普通人,作为魔术师,他最不缺的就是被人围观的经验。他不但没有畏缩回避,反而大大方方的一一回视对方,举动有些失礼,但他的目光坦坦荡荡,并不惹人厌烦。

比目光更有说服力的,是小道士那张嘴。

“微臣尝听人说,嘉靖朝,宫中多巾帼,皇后娘娘端庄大度,端妃娘娘丽质天生,难怪皇上每每念及时,连修道这等大事,都能暂且放下呢。”

刘同寿这话虽是赞美,却有些轻佻,两位贵妇都是眉头轻蹙,一边的侍从更是噤若寒蝉。

“哦?”嘉靖果然立刻有了反应,他眉毛抖动,语声微寒:“同寿此言,是在指责朕的不是吗?”

“陛下差矣。”刘同寿展颜一笑,从容道:“古语尝云:修道修身,无形有质,其质何也?无非‘法侣财地’四字而已。紫禁城乃是天下龙气所在,陛下身为九五之尊,更是富有四海,所差者,无非侣、法而已。”

“而今,交泰殿成,陛下已入法门,只要日久天长,自见其效,微臣本以为,陛下所差者,仅余道侣而已。然则,今日得见二位娘娘,微臣方才醒悟,却是自己多虑了,陛下早得真人陪伴左右,侣之一字,早已功德圆满了!”

说着,刘同寿长身一礼,“臣,诚为陛下贺!”

“奴婢恭贺万岁爷!”他话音未落,另一边黄锦已经及时跟进了。小道士一句话拍了三个人的马屁,而且都切中要害,被拍得奇爽无比,此时不跟风,更待何时?

“哈哈哈,原来是这样么。皇后,端妃,你们听到没有?原来你们与朕的缘分,是上天注定的,待朕道成飞升之日,身边必有你们的一席之地。”刘同寿的奉承话动听之极,黄锦等人的追捧更添爽感,嘉靖哈哈大笑,笑得极是畅快。

“臣妾本以为,今生得以服侍陛下,乃是前世修来的福分,今日听了小仙……同寿贤侄一言方知,原来竟是早有夙缘。这一时间呐,臣妾真是欢喜得心儿都绽开了,连恭贺的词儿都想不出了,真真该打。”

曹端妃的家乡在福建三明,那里是著名的出美女的地方。端妃入宫虽然已经有些年头了,但乡音却并未尽退,反而和京腔夹杂起来,有了一股特殊的韵味。

此时抢在皇后前面开口,只听娇喘细细,语声侬侬,再配上那流转顾盼的眼波儿,以及细腻入骨的话语,连刘同寿都暗中大叫吃不消。

难怪这位端妃娘娘能在嘉靖身边专宠十年呢,人家不光长得漂亮,这发嗲卖萌的本事,也全然不在自己这个魔术师之下哇。

“该打,确实该打!这顿打暂且记下,回头再跟你算账……”嘉靖眉开眼笑看着自己的爱妃,转过头,方才故作严肃道:“今天是家宴,同寿不须拘礼,坐下,坐下,黄伴,吩咐传宴罢。”

御宴算不得多丰盛,而且很多菜还都是凉的,单纯从这顿饭本事来讲,确实乏善可言。不过,跟皇上、娘娘一起吃饭,还只顾惦记盘子里那点东西的人,那真是彻彻底底的是个饭桶了。

刘同寿当然不是饭桶,他一边琢磨着嘉靖的真实意图,口中也不得闲,妙语连珠,将气氛搞得欢快无比。

皇帝龙颜大悦,端妃笑黛如花,连被抢了风头,心里有疙瘩的方皇后都很快忘记了那点不愉快,一直言笑晏晏不说,还帮屈尊纡贵的帮刘同寿夹了几次菜,大有将这场家宴假戏真做的架势。

其实,这场戏也不能说是假的。别人不知道,刘同寿可是很清楚,子侄?从血缘关系来说,自己面前这几位,不正是堂叔和堂婶么?

当然,皇帝是不知情的。他召见自己,为的肯定是其他事,只是皇帝不说,刘同寿也不好开口询问,只能把戏演完再说了。

宴罢,宾主尽欢。

嘉靖很满意的点着头,然后……他什么也没说,就那么走了,留下了刘同寿和两个女人。这阵仗搞得小道士彻底发了懵,这到底是……

什么情况?(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200章 同寿说法

无怪刘同寿有此疑问。

随着嘉靖的离去,宫娥内侍们也纷纷随之而去,就在转瞬之间,偌大的暖阁里,就只剩下了三个人——小道士加上两个漂亮女人,结合这俩女人的身份,显然,有情况。

任刘同寿再怎么机变百出,这会儿也只能捂着小心肝,坐等命运的安排了。

按说有些事是不可能发生的,然而,嘉靖皇帝本来就神叨叨的,象是个精神病人,狂喜之下,安排点出格的事儿,也不是不可能,至于这事儿到底怎么个出格法……

从嘉靖起身离开那一刻起,他就调整好了脸上的表情。他展现出来的,是惊讶中混杂一点疑惑,却又努力保持着镇定的神情,随着时间的推移,疑惑开始扩散,镇定随之削弱,然后……总之,就是很复杂,却很符合当下情景。

事实上,他大部分的注意力都放在了那俩女人身上,无论真相是什么,她俩无疑是掀开谜底的钥匙。

沉默半响后,对面终于有了动静。

首先有了动作的,是方皇后。由于室内太过安静,衣袂的摩擦声都显得相当刺耳。刘同寿闻声看过去时,正见方皇后打了个手势,并使了个眼色。对象当然不是小道士,而是另外一个女人。

刘同寿跟这位皇后不熟,适才的恭维也不过是信口胡诌,彼此间当然没什么默契。不过,他虽看不懂皇后的手势。但却能领悟对方的意思。

皇后无非是在说:我是皇后,所以,你,先上!

曹端妃略一迟疑,抬手扶了一下发髻,慢声细语的说道:“本宫听陛下多次提起,对同寿你的神通早就心生向往了。不知……”

刘同寿听得一头汗,要不是听到了那神通二字,他几乎真以为嘉靖打算接种生蛋呢。说起来。以这位端妃的条件,借种这活儿似乎也不是太难哦。' e 点'

想到这个,嘉靖的意图似乎也浮上水面了。

果然。只听曹端妃继续说道:“以同寿你的年纪,说这种话题,似乎有些唐突了,不过,既然陛下有言在先,一家人自然不能说两家话,同寿,你说是不是呢?”

“娘娘说的是,有小侄可以效力处,只管吩咐便是。”原来那一家人的说法。是为这个做铺垫啊?刘同寿一边点头,一边在心里惊叹,嘉靖帝的心机深,果然名不虚传。

既然端妃这么说了,刘同寿也是打蛇顺杆上。当下便换了自称。倒不是他存心攀附,而是这样做,有助于化解尴尬,顺利解决问题。

曹端妃拍拍心口,檀口微张,轻轻吐了口气。显然这话题给她带来的负担很是不小,“以同寿你的聪明,想必也猜到了一二,陛下继大统已有十三年,可膝下一直……我们这些在身边服侍的,又岂能不忧?”

说到最后,这女子已是一副泪眼婆娑的模样了,即便这样,她犹自不忘扯上皇后,后者也只能努力做出一副哀戚的神情来配合。只是,一步慢步步慢,再加上演技上的差距,皇后的表情就显得很做作了。

难怪……刘同寿在心中又是一叹,作为一个有魅力的女人,曹端妃无疑很成功,若非那场惊天的意外,她应该不会那么早就香消玉殒的。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谁又能料到宫中会有那种惊变呢?

嫉妒,本来就很可怕,而她与皇后的相处中,又不是很注意小节,时常居于主导地位,这也是她悲剧的原因之一吧?

“主忧臣劳,娘娘不必忧虑,关于此事,小侄已有了七八分的成算,只待……”

“当真?”端妃眼睛一亮,一直端坐不动的皇后也惊讶的看了过来。

皇帝无嗣,是宫中上下一直以来的重大忧虑,尤其对后宫的嫔妃们来说,这个问题相当致命。就算在民间,一对夫妻无所出,板子通常都要落在妻子身上,休妻的七出条款中,无后也是相当靠前的一条。' e 点'

换在宫中,更是不消说。谁敢质疑皇帝这方面的能力?就算胆子最大的言官,也没人敢宣之于口,公示于众。

原因,只能在嫔妃们身上找。

朝廷对此的解决方案,就是换人。旧的一批不行,就换新的,新的还不行,那就再换!皇后和端妃,都是在这种背景下进的宫,同属嘉靖十年档的选秀精英。当时,以皇帝无嗣为由,提议选秀的,正是刘同寿的老师张孚敬。

嘉靖自己也很着急。

作为一个有志于长生不老,在龙椅上坐到地老天荒的人,他对生儿子继承天下没有任何热情,他顾虑的是他的面子。连个种都生不出,还想当神仙?这个逻辑似乎有点怪,但天下人就是这么想的。

多福多寿的下句是多子多孙,没听说过,周文王有一百多儿子么?百子千孙才是王道。

朝廷上下一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