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朱明画卷 >

第159章

朱明画卷-第159章

小说: 朱明画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朱棣询问,道衍刹那目中精光大盛,瞬息又归于平静,淡淡道:“王爷幼时几乎是跟在李景隆父亲峻阳王身边长大,对于李景隆其人,相信没有人比王爷更了解。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王爷凭这一点,也有四成胜算。”

“四成?”坐于张玉下首的朱能咦了一声,沉吟道:“末将见大师胸有成竹,必然心中已有计量,不知另外几成胜算为何?”

闻声,道衍赞赏的看了一眼朱能,书房外的仪华却是目含愧然的看着朱能。

七月初六承运殿大宴之时,马三宝救肋不及,余菡终是作为燕王妃受挟持于朝廷军官,用于张、谢等人保命。可想而知,在这成败就此一举之际,就是她的性命也比之不上,何况余菡并不是真正的燕王妃,保命谈何容易?

是以,余菡也终断送了性命。

听马三宝回诉,朱能一剑刺死扶持余菡的朝廷军官,救下已奄奄一息的余菡。

这样,可也算是余菡是死在朱能的怀中吗?

或者,可也说是余菡临死的那一刻是心满意足的吗?

她不知道,也许这一切只是她逃避余菡替死的愧疚吧……

仪华摇摇头,甩去紧箍脑海的愧意,继续凝目看去。

只听道衍又道:“上次真定一战,王爷麾下斩杀南军最多的是哪方人马?”

南军与燕军都是大明子弟、兄弟之军,下手自留几分情面。只有归于朱棣麾下的蒙古骑兵,视为外族,对南军大开杀戒!

如此,真定一战自是燕军下的蒙古兵杀敌最多!

仪华心中刚一想定,只听朱棣接口道,“朵颜三卫!大师是要我向宁王借兵?”虽是疑问语气却是笃定。

道衍双手合十一笑:“王爷英明。”

朱棣凝眉不语,张玉见状张口正好说些什么,朱棣去朝他们摆手道,“尔等先退下。”

“是,属下告退。”张玉、朱能、邱福、道衍四人起身告退。

书房外,仪华眼见他们离开,忙退开数步而立。

“王妃?”张玉率先走出,讶然一声。

仪华颔首一笑,只是不语。

张玉敛下讶然,点头离开,余下三人纷纷如是离开。

待他们走后,仪华歇下朱能方才对她刻意回避的深思,推门而入。

“吱呀”一声闷响,仰面闭目靠在座椅上的朱棣,一边揉着额头,一边不悦道:“出去!”

“王爷,是臣妾。”仪华放下茶盘,走到朱棣身后。

温腻的双手抚上额头,不轻不重的按压,让朱棣舒服的叹了口气,道:“向宁王借兵,这事你怎么看?”

仪华手下动作不停,边按压着朱棣额头边道:“宁王麾下的朵颜三卫英勇不下于王爷亲兵护卫,若能有他们相助王爷,与李景隆的五十万大军也多几分胜算。再说一旦朵颜三卫相助王爷,在众人眼里岂不是宁王相助王爷?如此,正好也加大了其余诸王参于‘靖难’的筹码。”

话音方落,仪华只感手腕被紧紧一抓,随之一拽之下,转眼间她竟已落在朱棣怀中。

“王爷!”仪华惊魂未定,微怒而斥。

朱棣全不在意,只揽住怯中的仪华,开怀大笑:“王妃,你说得与本王不谋而合。”

朗笑片刻,朱棣忽又收了笑容,郑重其事的看着仪华。

仪华心里莫名一紧,不由攥住朱棣衣襟,低唤:“王爷……”

朱棣眼中愧柔之色一闪,只是一目坚毅的盯着仪华,一字一字铿然道:“阿姝,我要亲自去大宁借兵。可我与宁王素来无甚交情,势必又将一场激战。所以……”顿了顿,目中再次闪过犹豫之色,道:“所以——”

“王爷!”不等朱棣说完,仪华即刻打断道:“王爷放心去大宁,北平还有臣妾与世子三兄弟守着!”

(以上时间“是个大概,可信月份,不可信日期。这些只是为了俺将那些编在一块。)

李景隆:他是明开国功臣岐阳王李文忠的长子洪武十九年,李景隆袭封曹国公。他曾屡次赴湖广、陕西河南练兵,又曾被派往西番买马。后来掌左军都督府事,加太子太傅衔。建文帝即位后,他受到信任,因为李文忠是朱元璋姐姐的儿子。那次去河南活捉周王,就是他干的。

第二百六十四章 唯一(上)

农历九月的最后一天,燕王率燕军数万众向大宁悄然进军。

就在燕军来开北平的几天后,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学覆盖了北平城。

而随着这场大雪地突降,寒气也越发重了,燕王府内早已烧了暖炉,换了厚厚的门帘。因窗棂间糊了进贡的高丽宣纸,屋子里的采光极好,透白的雪光穿过窗纸而入,照的室内一片敞亮。

朱能与余函两、三岁的女儿宁儿闹腾累了,由阿秋抱入里屋睡了,在烧得暖烘烘的内堂屋子里,只有半倚靠在暖炕上的仪华,与枕在她怀中的幼女明儿。

快满十岁的明儿已是个小姑娘了,与她母亲相似的面庞,正仰头望着她的母亲:“母妃,外面风雪那么大,父王什么时候才回来。明儿听二哥说,父王早一天回来,我们就少一分危险。”

仪华满脸慈爱的看着怀中的女儿,手轻抚着女儿乌黑的发丝,低头轻轻地笑着:“你父王是为了我们燕王府,为了你三个哥哥,你的宁儿妹妹,还有你还在襁褓中的侄儿,才冒着风雪行军。记住,你父王是我们王府的支柱,他为我们撑起了一片天,我们不能只受他的庇护,为他分担也是我们该做的,知道吗?”

明儿似懂非懂的点点头,一下埋进了母亲温暖的怀中,因而错过了仪华脸上的那抹凝重。

仪华偏过头,望著风雪肆虐的窗外,想起了为朱棣带着大军离开前对她说得一席话。

“我不知道这条路究竟能走多远,也不知道还要向你失言多少次,将你置身在危险中。但若是成功,不论你是生死都将是我唯一的皇后;若我败北,你也将是唯一一个与我共赴黄泉的女人。”

说到这里,他沉默了片刻,只丢下了这句话“阿姝,不要怨我霸道的决定你的一切,即使怪,你也没有拒绝的余地!”就头也不回的大步离开,不给她回答的机会,也不给他自己听她心声的机会。

原来这个男人也有他不敢面对的怯懦一面。

仪华失笑地摇了摇头,脸上的笑容绚丽而恬静。

然而,这个静谧的午后,她并不知道李景隆已经得到朱棣率领所有的精兵良将离开北平的军报,正亲率十万大军向北平逶迤行来。

三日后的凌晨,李景隆大军行至北平城十里之外,已是兵临城下。

燕王世子朱高炽受母之命,立刻下令坚守九门不出。

次日轻晓时分,不得其门而入的李景隆大军,于九门环筑堡垒围困北平;另有派人往北平城向东六十里的通州行军,意图举步攻占通州,而通州正是从大宁回北平的必经之路。

仪华书房内,她手持着一刻前才送到的军报,目光死死地盯在上面多时,“啪”地一声合上,抬眸看向立在书房内的三个儿子,道:“炽儿,你从府卫中挑选三名身手好的,立刻让他们随马三宝从密道离开,抢在李景隆占领通州之前,离开通州往大宁送信。”

朱高炽领命,站在朱高炽身后的朱高煦(熙儿)却插言道:“母妃,我们要放弃通州?”

仪华“恩”了一声道:“总之不能开城门,那通州就只才让给他们。”

朱高煦想了想,沉吟道:“母妃,现在城下全是李景隆的人。儿臣今早四更登城门看过,依儿臣看来李景隆准备日夜守在九门下,随时准备攻城。可我们人手少,守城将领不可能一直守城而不休息。所以儿臣认为关闭城门虽能抵挡一时,可不宜时间拖得过长。”

仪华吃惊地看着侃侃而谈的儿子,仿佛才注意到自己的儿子巳长成十五岁翩翩少年郎了,又想起今年夏天儿子从京师回来在她怀中寻求慰籍,一时心中情绪复杂,有对儿子长大的欣慰与骄傲,又有对儿子的一种说不出的愧疚。

但很快,仪华压下了一切情绪波动,脸上可以露出惊喜的笑容:“若李景隆真打算让人日以继夜的守在城门外,那更好!你父王临走前说过,李景隆为人自满,又刻薄寡恩,如今正是冰天雪地,他让一贯居在南方的将士这样守下去,势必引起将士的反抗情绪……”

她话还没说完,书房外忍然有人道:“报——”

仪华心中一跳,强自镇定道:“什么事?”

来人回道:“启慕王妃,李景隆大军已开始三波攻城。九门皆受攻占,其中丽正门战斗最烈,最多维持一个时辰即会攻破,还请王妃示下!”

仪华霍然站起,却因起身过猛,只党眼前一黑,紧接着身子一阵摇摇欲晃。

“母妃!”朱家三兄弟看的一阵心惊。

朱高煦身手敏捷,迅疾闪身而去,扶住似要昏厥的仪华:“母妃,您一夜都没睡了,身子吃不消。这守城门的事,你不需多理会,一切有儿臣们就可。”

听着耳旁惊惶的声音,亲儿掩不住关切的焦急话语,仪华十指深深扣进手心,丝丝疼痛随即传来,她立时强打起精神,一隔开朱高煦的搀扶即刻下命道:“世子,如今王爷不在,你就得代表王爷,代表燕王府,登上最险要的丽正门给守城的将士鼓舞士气!你可愿意冒险?”声音凛然,字字铿锵。

“儿臣愿意!”朱高炽行动迟缓的身躯,在这猛然下跪的一刻,显得格外的坚毅凛然。

仪华满意的移开目光,看向朱高煦、朱高燧两兄弟,语气不变道:“你二人自幼习武,一直都想要上战场杀敌,好!现在就是个机会,你们立刻披上战甲抵挡攻城的南军!”

“是,儿臣领命!”兄弟二人齐齐下跪道。

随着兄弟三人各领其命而去,转眼间,书房内只剩下仪华一人。

仪华一手端起放了在书案上的隔夜茶,仰头一饮而尽。

下一瞬,只听“哐啷”一声茶盏在地上拌得粉碎,仪华却一眼未看她摔在地上的茶盏,推开房门,迎着呼啸的北平,纷纷扬扬的大雪,直奔入她的寝官。

一踏入寝宫,见到迎出来的阿秋,仪华立刻道:“将五日前送到的盔甲来了。”

“小姐!”阿秋惊声一叫,那盔甲可是仪华专门量身定做的,这会儿拿盔甲,岂不是要……

阿秋尖锐的叫声,似让仪华略皱了下眉,继而她却是向阿秋无奈一笑:“王爷带|奇|走了所有将士|书|与精兵,现在王府的城中守将只有几千人,和李景隆的十万大军比起来…阿秋姐……”顿了顿,声音陡然一沉,下令道:“我一定要为王爷守住北平城,你将那套盔甲疾速拿来。”

“是!”阿秋含泪伏身,转身而去——她不为仪华命令的口味,只为那一声含着无尽祈求的呼唤——阿秋姐!

(快了,大概还有几章了,俺会尽量给大家一个比较,能说浪漫不,呃就这两字的结局。)

第二百六十五章 唯一(中)

号角呜鸣,战鼓急响,隆隆之声响遍端礼门前。

仪华身穿护甲,肩批猩红大氅,手握一把轻剑,立在端礼门前的石阶上。她目光逐一掠过石阶下每一张熟悉或不熟悉的女子面庞,然后缓缓地闭上眼睛,思绪陡然飘回到那一日,那一刻,那一瞬——朱棣在端礼门前誓师的威严一幕。

一瞬而已,回忆却鲜明的跃入脑海。

仪华纤密的眼睫微微颤动,继而睁开双目,目光坚毅而威严地俯瞰阶下。

这时,残卷大雪的北风化作一股猛袭而来,刺骨削面得冷风一下下地刮过面颊。

仪华紧咬牙关,一动不动地屹立在石阶上,一根红绸绑起的万千青丝随风乱拂,猩红的大氅迎风翻卷。

她轻启微有皲裂的双层,一字一句缓慢又坚定的说:“三个月前,我的丈夫在这里起兵。‘靖难’,向他的追随者,誓死捍卫燕王府,坚守北平城的将士们誓师。今天,他带着这批铁血男儿远征,得不只留下我们一群老人、女人还有孩子,从而引来了南兵十万大军!可是我们不能因为我们是世人认为的弱者——女人,就将北平拱手让人!”

说到这里,仪华忽然抬起头,然望着灰蒙蒙地天空一笑,随即含笑地看着阶下众将士的妻子,语气很轻地说,又似很重地说,她道:“因为,我们是军人的妻子,我们不是一个普通的女人!作为军人的妻子,就要让他们在外打仗的时候无后顾之忧,在他们凯旋而归的时候有一个安稳的家。现在南军要占去这个地方,要在他们回来的时候,杀他们而一个措手不及,让我们成为孤儿寡母!”

一句“孤儿寡母”在阶下千余妇人,起了不小的骚动。

仪华视若未见,只是叙叙地说道:“此时此刻,我不是燕王妃,只是一个军人的妻子,一个要在丈夫不在的时候,为他守住家的一个女人。大约还有半个时辰,南军就要从丽正门攻进来了,我要上亲上战场守住城门,若你们中有愿意和我同去守城的,就捡起脚下的兵器护甲随我去,不愿意的,我也绝不勉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