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明-第3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候布木布泰拉着小皇帝顺治款款走了出来,这对母子的眼角都带着泪痕,显然是刚哭过。
“郑亲王,快快平身吧,来人,赶快给王爷赐坐!”
小太监搬来了绣墩,济尔哈朗战战兢兢的坐了下来。
“郑亲王。你知道哀家叫你过来,是有什么事情吗?”
“奴才不知!”
布木布泰常常叹口气:“郑亲王,明军抢占了天津卫,枪口已经顶在了咱们的头上。这两天京城之中。流言蜚语。人心浮动,哀家这心里也乱成了一团。实在是不知该怎么应付啊!”
济尔哈朗急忙说道:“太后,奴才以为京城稳如泰山,摄政王用兵如神,很快就会回援。不必担心!”
布木布泰摇摇头:“郑亲王,实不相瞒,刚刚多尔衮给哀家回了信,他说天津卫的安**不过是偏师而已,不足为虑,因此他要集中力量,先去歼灭大同的明军。这京城的安危,就要交给王爷!”
“啊!”
济尔哈朗仿佛没有听清一般,大吃一惊,这多尔衮怎么转了性子。要用自己了?济尔哈朗的心一下子躁动起来,不过又压了下去。
“太后,奴才疏于政务多时,一时间也没法应付如此的局面。奴才以为京城文武重臣云集,似乎还有更为妥当的人选,比如大学士宁完我,比如索尼,均是上上之选!”
布木布泰苦笑一声,宛如一朵染病的桃花,竟有些可怜。
“郑亲王,事到如今,哀家除了能相信你这样的宗室重臣,还能信谁啊!也只有你,才是真心为了大清的社稷。两年多之前,我大清铁骑入关,事如潮水,大有弹指之间,夺取天下的态势。可是自从豫北一战之中,越发的不顺,如今人才凋敝,精兵猛将尽失。多尔衮身为摄政王,难辞其咎!”
噗通!
济尔哈朗急忙跪在了地上,多尔衮那可是事实上的皇帝,普天下除了布木布泰,恐怕连小皇帝都不敢这么说吧!
“都是奴才们无能,与摄政王没有关系啊!”
布木布泰冷笑了一声:“有没有关系,哀家心里有数,这天下终究是皇儿的,哀家不能不用心。郑亲王,从今儿开始,就恢复你议政王的身份,统管京城防务,陛下和哀家的命都交在了你的手上,你可要尽心竭力才是!”
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济尔哈朗也不是真心蛰伏,不过是忌惮多尔衮的势力而已。只是到了如今,多尔衮秉政,大清却是一天不如一天,一时不如一时,眼看着京城有难,毫无疑问全都说明了多尔衮无能。
就连老情人,太后布木布泰都不在信任他了,看来自己出山的时机终于成熟了。
想了半晌,济尔哈朗用力磕头,然后说道:“太后和陛下信任奴才,重用奴才,奴才唯有将这一腔鲜血洒给太后,方能不负圣恩!”
“不必如此,不必如此!”布木布泰急忙搀起了济尔哈朗,笑着问道:“郑亲王,你有什么主意吗?”
济尔哈朗想了想,说道:“太后,明军袭击天津,必然用的是水师,想要攻击京城,怕是他们没有这个本事,奴才也赞同摄政王的判断。只是有一点奴才非常担心,那就是一旦明军到了京城之外,城中的汉人必定会倍受鼓舞,甚至趁机作乱。人心浮动,里应外合,奴才就怕有一点疏失,罪过谁也担不起啊!”
布木布泰点点头,她的确没看错济尔哈朗。说起来多尔衮未必不知道京城的隐患,可是他把顾振华当成了最大的对手,一心想要击败顾振华,因此他就忽视了一些东西。可是在布木布泰的眼中,显然她和儿子的安全,大清的江山,才是最重要的!
“郑亲王,你说的很对,只是该如何作为呢?”
“回太后,奴才以为首先该调动全城军队,严加戒备,不知要防备明军偷袭,还要管住城里的汉人。现有的人马肯定是不够,为今之计就只有将所有在京满人都调动起来。家家户户,只要还有壮丁,从十岁算起,一直到七十,只要能动的,全都要出来。巡逻城中,看住汉人,加强防备。另外奴才以为知己知彼,还应该调查天津明军的状况,择机反攻,拿回天津,把门户关起来!”
布木布泰的秀目一挑,惊喜的问道:“郑亲王,你可有办法打败安**?”
济尔哈朗得意的一笑:“太后,奴才曾经在大名府督师,和安**打过交道,互有胜负。诚然安**不好对付,但是我八旗铁骑速度快,战力强,只要找准机会,未必不能战而胜之,不必畏敌如虎!”
一看济尔哈朗信心十足,布木布泰也露出了一点喜色,说不定她真的是过渡依赖多尔衮了,换个人,说不定就有了新气象。
“皇儿,你过来!”
布木布泰拉着小皇帝福临,到了济尔哈朗的面前。
“皇儿,郑亲王是我大清栋梁,我们母子的依靠,你赶快给他行礼!”
说着布木布泰拉着小皇帝鞠躬,这下子吓坏了济尔哈朗,他又扑通跪在了地上,连连磕头。
“太后,奴才敢不尽心竭力,辅佐陛下,还请您和陛下放心就是!”
济尔哈朗把胸脯拍得啪啪响,他告辞离开了皇宫,立刻就行动起来,将城中的八旗贵胄全都叫到了朝房,让他们动员各旗人丁,做好战斗准备。
济尔哈朗更是一身戎装,手里按着剑柄,对所有人说道:“诸位听着,咱们都是大清的臣子,一身的荣华富贵,子孙万代,全都系于大清的安危。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现如今到了报效大清的时候。你们所有人,子侄,奴仆,包衣,戈什哈,全都给本王集中起来。两黄旗的人马负责东城,两白旗西城,两红旗南城,两蓝旗北城。所有人务必尽心竭力,死守城池,看住城中的汉人,遇到作乱的,立斩不赦!”
正所谓家有千口主事一人,有了济尔哈朗指挥,城中的满人终于安心了不少,索尼,遏必隆等人也都立刻行动起来,召集旗丁,准备战斗。
济尔哈朗更是亲自带队,巡视各城。春风得意马蹄疾,虽然还在正月,寒风依旧,但是这位郑亲王已经感到了一丝暖阳,他终于翻身了。只要打好眼前这一仗,他就是保卫京城的英雄,就能和多尔衮平起平坐!
“多尔衮,让你自视甚高,没想到连你的女人都不信任你了,真是让人可发一笑!”
济尔哈朗的队伍过了烟袋斜街,一路向前,他没有注意到,就在两边的建筑之中,不时探出了脑袋,正在盯着他的动向。
夏完淳和他的父亲夏允彝,还有师傅陈子龙全都恨透了满清,想要为国效力。可是偏偏他们和东林中人过从甚密,对于顾振华这位东林的掘墓人,他们是敬谢不敏的。
正因为如此,夏完淳就想到了剑走偏锋,他听说有一个组织叫做天地会,以反清复明作为己任,夏完淳当即加入了天地会,还不避危险,亲自到了京城寻觅机会。
夏完淳今年才16岁,但是为人机敏,又善于结交朋友,在天地会之中,地位颇高。他早就策划刺杀满清要员,如今终于将刺杀的目标锁定在了郑亲王济尔哈朗的身上。
济尔哈朗从皇宫出来,四处巡视,烟袋斜街本来是很好的下手地点,可是这里缺少遮蔽,不便下手,只能将目标放在了什刹海旁的甘水桥!
天地会的人不断将情报送过来,夏完淳只觉得浑身燥热胸膛之中,热血都在沸腾。
“来了!”
一句话,夏完淳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正好躲在了酒楼之中,探头向外面看去,果然一队人马走来,看排场就知道肯定是亲王一级的人物。
夏完淳努力平复了一下心绪,颤抖着手抓过了火把,轻轻的触到了火绳上,顿时一团火花就向着道路上蹿去!
第三百九十七章 直捣黄龙
天地会自从成立之后,经费上有顾振华的大力支持,再加上各地百姓仇恨鞑子的数不胜数,只要稍微发动,就能形成相当可怕的势力。
当然李金鳌和翁忠书两个人也谨记教诲,他们发展的方向主要就是两个,一方面是说书唱戏,酒饭茶肆的人员,他们处在社会的最底层,看起来非常不起眼,但是这帮人接触范围广,消息灵通,只要鞑子有什么动向,这些人都能提前弄到风声。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码头的挑夫,矿山的力巴,修宫殿府邸的苦力。他们相对组织严密,而且又苦大仇深,只要稍加引导,就能为我所用。
就拿这次甘水桥边的地道就是他们提前挖掘出来的,本来是用来躲避鞑子追捕的。如今稍加改进,就成了行刺的好场所,夏完淳在地道之中,撞了三大桶的火药。这些火药只是寻常做鞭炮用的,威力和颗粒火药没法比,但是胜在数量众多,而且从做鞭炮的手上就能搞到,鞑子也没法追查。
处心积虑这么长时间,就为了眼前这致命一击!
眼看着济尔哈朗的马队到了甘水桥边,夏完淳亲手点燃了火绳,然后他撒腿就跑进了地洞之中,顺着地道逃命,刚刚没跑出几步。就感到了脚下的大地一阵晃动,地道上面噼里啪啦的掉土。
夏完淳被震动摔倒,脑袋撞在了石头上,顿时鲜血就流了出来。他顾不得这些,手脚并用,全力逃跑,可千万别被活埋在下面!
地道下面都是如此,甘水桥就更加热闹了。夏完淳点火还是稍微晚了一点,济尔哈朗已经过了甘水桥。爆炸才在他的身后响起。
就仿佛是地震一般,从地下涌出一团浓烈的火焰,上面的五六个戈什哈直接被炸飞了,还没落在地上。就已经没气了。
旁边的鞑子也受到了波及。纷纷摔在了地上,痛苦的嚎叫。
济尔哈朗好歹在战场拼杀过。机敏过人,他感到了不妙,猛地催动战马,向前跳了出去。总算是避开了致命的危险。但是被炸起的一块石头正好砸在了济尔哈朗的后背上。
这家伙只觉得眼前全是金星,一张口,就喷出了鲜血。济尔哈朗还算冷静,咬着牙拼命催马,想要逃跑。结果麻烦就出在了战马上面,这匹战马是刚刚从蒙古运来的,虽然雄壮。但是还有点野性,尤其是没法承受爆炸。
战马顿时跳了起来,浑身上下,用力的甩动。济尔哈朗砸得晕头转向,也失去了控制能力,被战马摔在了地上。
战马嘶鸣,向前奔跑,结果战马的后蹄正好踩在了济尔哈朗的两腿之间。马蹄上都有一圈马蹄铁,那可是连石头都能踩碎的,踏在了血肉之躯最脆弱的地方,后果可想而知。
济尔哈朗发出了一声凄厉的鬼叫,随即就疼得昏死过去了。包衣奴才们从血泊之中爬出来,看到主子脸都绿了,他们也吓傻了。
“快,快去找太医,赶快救王爷啊,救主子啊!”
郑亲王济尔哈朗本来受命整顿京城的局面,抵御外敌,结果他刚刚出了皇宫,还没等大显身手,就被刺杀了,生死未卜。
正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济尔哈朗倒下了,城中鞑子如丧考妣,个个愁眉苦脸,简直比死了爹还难受,他们一半哭着济尔哈朗,另一半则是替自己揪心。
伴随着这一声巨响,京城的百姓,尤其是被驱赶到南城的汉人,他们迅速得到了消息。压抑许久的怒火终于释放了出来,三三两两聚集在了小院之中,不断向左邻右舍传递着好消息。
“快了,鞑子快要完蛋了!”
“什么时候炸死那个狗屁摄政王,天下就太平了!”
“是啊,是啊,人家都说咱们京城的人怂包,可是前头刺杀了豫亲王多铎,现在又刺杀了郑亲王,铁帽子王啊,这是多大的本事啊!”
……
这世上传播最快的不是光速,而是流言!
别看满清在事发之后,拼命的弹压,可是依旧抵挡不住,越来越多的百姓知道了消息,每个人都暗暗叫好,有些汉子甚至把铁锹锄头放在了炕边,就等着明军杀回来,他们好冲出去报仇。
京城乱套了,其他的地方更不太平。就在天子脚下的通州,听说安**攻占了天津之后,城中立刻加强了戒备,四门紧闭,不许任何人出去。
驻守通州的正是图海,这位在后世可是大大有名,是鞑子之中,少有的文武之才。他在半年前还只是笔帖式,跟在顺治的身边。可是随着满清大量将领流失,年轻的图海被提拔为骑都尉,随即领兵镇守京城门户。
图海年纪轻轻,正是野心勃勃的时候。他听到了天津失陷,丝毫没有害怕。下令全城戒严,所有兵丁分成两拨上城御敌。
而且图海又亲自领着人马到城中富户家中,要求他们贡献粮米,出动家丁帮助守城。这些做法都是非常正确,又非常得力的。
只是正所谓百密一疏,年轻急躁,立功心切的图海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通州可不比别的地方,这里是大运河的北方终点,原本漕运繁荣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