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衣杀明 >

第214章

锦衣杀明-第214章

小说: 锦衣杀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兴夏组建白衣军以后,首要的扩展目标,就是要将明军的防线,扩展到镇远关一带。这不但是他私人的白衣军的发展需要,也是为了更好的保证整个宁夏镇,不再受到鞑子骑兵的袭扰。在潜意识里,徐兴夏已经将宁夏镇看做是自己的地盘了。

“哒哒哒”

在镇远关的外面,不断的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这是明昊带领的斥候队,在镇远关外面的戈壁滩上,来回的游弋,防止任何可疑的人员靠近。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明昊麾下的斥候队,人员已经增加到二十个左右。他们全部都是游侠儿出身,无论是控马技术,还是反应能力、观察能力,都算得上是一流。如果鞑子骑兵大举南下,他们肯定会发现的。

徐兴夏正式担任镇朔堡的千户以后,对游侠儿的吸引力更强。通过迟虎、王夏、毛十三等人的关系,徐兴夏毫不掩饰的放出风声,希望广大的游侠儿,都主动的投靠到白衣军的麾下来。只要是各种技能都符合考核的基本标准,在投靠过来以后,最低都会被授予小旗的职务。如果十分出色的,甚至直接有可能成为总旗。

另外,广大的游侠儿只要是主动的投靠白衣军,只要愿意日后都遵守白衣军的纪律,都将获得宽恕。他们以前犯下的过错,只要不是罪大恶极的杀人、**、绑架之类的,都可以既往不咎。这样的优厚条件,自然引起了游侠儿的热烈响应,他们纷纷主动的前来投奔。有时候一天就有好几个游侠儿到来。

大部分的游侠儿,说白了,其实都是走投无路的年轻军余,又或者是落草为寇的逃亡军户。游侠儿的生活,并不像是外人想象中的那么完美。他们当中混得好的人很少,混得不好的人占了绝大部分。有的人甚至根本看不到自己的将来。如果有一份正当的可以养活自己和家人的差事,谁愿意去做游侠儿?

在大量的游侠儿投靠过来以后,徐兴夏在和他们的闲聊中发现,好多游侠儿都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猝死的可能性也非常大。认真说起来,游侠儿的敌人,可真不少。官军是他们的敌人,别的游侠儿也可能是他们的敌人,甚至,马贼都是游侠儿的敌人。零星的游侠儿,极有可能死了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在投靠到白衣军的麾下以后,大部分的游侠儿,都愿意选择斥候的差事。军队的斥候,活动比较自由,不需要被条条框框所束缚,俸禄也相对较高,适合大部分游侠儿的性格。当然,不是所有的游侠儿都能成为斥候。白衣军的斥候队伍,是有名额限制的。绝大多数的游侠儿,最终还是成为了火枪手。

考虑到游侠儿比较喜欢自由活动的特性,徐兴夏专门成立了一支“雕骑军”,由风清武担任指挥使。雕骑军的人数,没有上限,只要是符合要求的士卒,都可以申请加入雕骑军。雕骑军的最大特点,就是不再追求日月铳的齐射,而是追求日月铳的准确射击。只要在一百米的距离上,能准确的命中目标,都有资格申请。

匠作坊在批量的生产日月铳的时候,总会有一些质量比较好的,偏差比较少的枪支出现。受到原始的加工工艺的影响,在正常情况下,在一百米的距离上,日月铳的误差值,基本上都在一尺(大约33。33厘米)到一尺五寸(大约50厘米)左右。如果偏差小于三寸(大约10厘米),质量就算不错了。

徐兴夏就让人将这些枪支都挑选出来,专门准备给雕骑军,让风清武教导他们准确射击的要诀。大部分的游侠儿,在操作火枪准确射击方面,都是有些天赋的。毕竟,他们以前都是以骑射作为防身本领的。只要是骑射功夫不是很烂,对于远程射击,多少有些经验。这些东西,基本上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对于这些可以准确射击的火枪手,徐兴夏习惯性的将他们称之为“散兵”。这都是从游戏里面学来的概念。这年头的火枪手战斗力,即使是枪法较好的士卒,距离后世的神枪手、狙击手,也实在是太远,因此,徐兴夏不敢称之为神枪手或狙击手。那样会脸红的。百米距离上,就有十厘米的误差,你敢称之为神枪手吗?

散兵和一般的火枪手不同,不需要整齐的队列,也不需要齐整的射击。他们每个人,都可以自己把握射击机会,自己选择合适的射击目标。打死打伤了什么人,只有他们自己知道。甚至,在需要的时候,他们可以放羊似的撒出去,就基本不用管了。

在激烈的战场上,火枪队的齐射固然不可或缺,散兵的准确射击,同样重要。特别是在对付敌人的百夫长甚至是千夫长方面,一个神枪手射出的一发子弹,极有可能对战场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能够一枪干掉敌人的最高指挥官,那就更好了。这不是在做梦。以日月铳超过三百米的有效射程,万一瞎猫撞到死老鼠,疾驰而去的米尼弹,刚好打中了某个大人物,这个大人物绝对会悲剧的。

“你们的首选目标,是鞑子的百夫长”徐兴夏说道。

鞑子骑兵里面,百夫长是个很重要的角色,他们本身非常骁勇,冲锋总是在前。他们是鞑子骑兵的最重要骨干,对鞑子骑兵的士气,有着重大的影响。同时,百夫长又担负着一百名鞑子骑兵的指挥,别的鞑子骑兵,都要根据他的命令行动。如果将他们干掉,鞑子骑兵的指挥,肯定会混乱不堪的。同时,鞑子的士气,也会受到极大的打击。因此,鞑子的百夫长,将是白衣军散兵重点的打击对象。

白衣军的这些雕骑军,想要锻炼出高明的枪法,高强度的训练,当然是不可少的。雕骑军在作战的时候,可以相对自由。但是在平时训练上,则要比其他的各个部队,都更加的严格。没有严格的训练,没有铁的纪律,万一他们带着日月铳投奔鞑子去了,岂不是白忙活?因此,雕骑军的日常训练,徐兴夏是非常关注的。

雕骑军射击方面的训练,由风清武负责。他是目前白衣军全部官兵里面,最出色的火枪手。在上次的战斗过后,他自己已经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射击方式。将他的射击经验推广开来,可以有效的帮助其他雕骑军士卒进步。

控马战术的训练,则由迟虎负责。迟虎本身也是游侠儿出身,各项本领都很强。最强的就是各种马术。这家伙玩马,简直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雕骑军的士卒,只要能学到他的七成本领,都可以纵横驰骋,无所畏惧了。哪怕是遇到莫日根,都有逃生的可能。接敌侦察、藏匿行踪等方面的训练,则是由明昊负责。明昊本身是斥候队的队长,这样的差事,非他莫属。

正文 【第276章】生产形势,十分喜人

【第276章】生产形势,十分喜人

(0276)

【今天的第二更送到】

至于讲解一些狙击手的基本原理,则由徐兴夏负责。他虽然不是狙击手,暂时也没有操作火枪的欲望,但是对于狙击手的一些基本常识,他还是知道的。如何有效的突破敌人的防线,如何隐蔽,如何在得手后撤退,这都是很新颖的内容,也是游侠儿感兴趣。

雕骑军的士卒,在日常的训练中,也提出了不少改良内容。如弹丸的防水性能,枪管的防寒护套,在冰天雪地里的枪械使用等,都有一些独特的建议。对于当时的火铳来说,在严寒的冬天使用,的确有一定的危险,炸膛的几率明显提升。幸好,使用米尼弹的日月铳,在发射药的分量上,要比一般的火铳,大大的减少。只要不是操作失误,炸膛的几率还是很低很低的。

当时的火枪,清一色的前膛枪,在马背上使用,有些困难。这个问题,暂时没有解决的可能。因此,骑马的步兵,成为总体的发展趋势。通过骑马快速的运动到作战区域,然后下马作战。雕骑军作为可以自由活动的军队,对机动性的要求非常高。一般的军官,都要熟悉周围五百里的地形,以便随时作战。

自从雕骑军成立以后,在镇朔堡的周围,在黑山营的周围,甚至是在打磑口、宿嵬口等地方,都有白衣军士卒的身影。雕骑军的人数是不定的,以十二个人为一伙,有伙长、伍长两个军官以及十名士卒。他们可以自己选择训练区域,训练方式。有的士卒擅长平原骑射,有的士卒则擅长山地作战。可以说,雕骑军是一支很自由的部队,它到底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徐兴夏自己都很期待。

……

万历四十四年的冬天,威镇堡和镇朔堡的军户,丝毫不敢掉以轻心。相反的,在这个冬天,他们都显得格外的警惕。无论是外来的人口,又或者是本地的人口,对于鞑子是否会再次南下,都表示深深的忧虑。威镇堡、镇朔堡、黑山营,甚至是贺兰山山脚的牧民,脸上的神色,都显得比较凝重。

最主要的原因,当然是徐兴夏的出现,完全打破了以前的规律。用以前的老经验来推断以后的事情发展,是不可能的了。在这个冬天,鞑靼人会不会大举的南下,一直是未知数。在某些人有意无意的诱导下,各种各样的谣言在镇朔堡和威镇堡等地传播。各色谣言的核心内容,都是不但鞑子会南下,而且会大举南下。

由于徐兴夏需要购买大量的物资,不断的有商队从宁夏城到来镇朔堡,带来各种各样的物资。同时,他们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真假难辨的消息。其中,有相当部分,就是用心险恶的谣言。即使管事会的各位百户,不断的召开民众大会,进行现场的辟谣,有部分的军户,还是显得相当的担心。

更令大家感觉到有些紧张的是,如果这次鞑子南下,数量绝对不会少。上次,索布德和帕罗阁率领一个千人队的鞑子南下,结果被徐兴夏打败了,灰溜溜的回去了。后来,古格勒又率领两个鞑子千人队南下,结果同样被打败了,连古格勒都被俘虏了。有两次的前车之鉴,鞑子如果要南下的话,肯定会纠集更多的兵力。

谁也不知道,如果鞑子真的南下,会出动多少的兵力。一个或者两个的鞑子千人队,白衣军可以对付。但是,如果是三个、四个、五个……甚至可能是七个、八个、九个呢?恐怕就有点麻烦了。白衣军的枪炮,并不是万能的。在鞑靼人的人海战术面前,能支撑到什么时候,真是不好说。敌众我寡,对比悬殊啊

至于宁夏镇的其他部队,基本上不用寄予希望了。以徐兴夏和他们的恶劣关系,他们肯定会作壁上观,坐山观虎斗的。甚至,不排除某些人在节骨眼的时候,会落井下石,让徐兴夏快点灭亡。事实上,就算是他们到来增援,也没有什么效果。鞑子只需要一个千人队的兵力,就能将他们全部阻挡在战场外面。

考虑到各方面的情况,即使是最乐观的人,对于未来,都不敢轻言获胜。未来,依然任重而道远啊这一关,要是白衣军挺过去了,以后的局面,就会相当的广阔。以后的道路,也会相对平坦。如果这一关没有挺过去,白衣军的命运,或许就要坎坷了,甚至是全军覆没,都是有可能的。

面对如此复杂的情况,徐兴夏当然也不敢掉以轻心。一方面,他让王启年启动锦衣卫的情报网络,密切关注海勒金部落的动静。有什么风吹草动,都打醒十二分的精神。另外一方面,白衣军的各个部队,都在镇远关附近战斗值班。只要发现鞑子骑兵的踪迹,立刻就能够进入战斗状态。各部队都携带充足的弹药。

在打败了古格勒以后,白衣军的士气,已经上升到了顶点。对于鞑子骑兵的再次到来,普遍都没有放在眼里。现在的他们,对于战胜鞑子,几乎没有任何的疑问。但是,白衣军的兵力,并没有怎么增加。在十月底,兵力是五六百人。到了十一月初,依然是五六百人。这是一个很要命的弱点。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日月铳的产量不太够。受限于各方面的原因,每天五支的产量,基本上是极限了。如果要扩大生产,牵涉到的方方面面很多,很多条件都还不完善。在大型的炼钢厂建立并投产之前,百炼钢的产量,的确是致命的瓶颈。现在的匠作坊,都已经占据了大量的劳动力,耽误了其他方面的工作进展了。

在没有机械生产的年代,单纯依靠手工,又或者是部分的畜力生产,效率的确是太低了。即使是采取了流水线的生产方式,需要占用的劳动力依然很多。偏偏目前镇朔堡和威镇堡,劳动力的缺口很大。在三年之内,徐兴夏要修复三关,要上缴五十万石的粮食,这些,都是要未雨绸缪的,不能在三年后才临急抱佛脚。

整个十一月份,匠作坊最多只能生产一百五十支的日月铳。对于白衣军来说,颇有点杯水车薪的感觉。一百五十支的日月铳,全部装备部队,也只能增加一百五十名的火枪手。加上雕骑军调配使用的火枪,其实基本上都被雕骑军占去了。

日月铳的使用寿命,又受到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