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大盗-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天后,姬庆的先锋部队越过了乌拉尔山,来到了西侧的东欧平原上。
到了这里,人口密度比之乌拉尔山东侧的地区要大很多很多,虽然面积相对来说小了很多,但是苏军的抵抗力量却是非常大的。
面对姬庆的疯狂推进,斯大林已经绝望了。不过,让他放弃抵抗,那是想也别想。就这样,斯大林号召全国人民开始做最后抵抗,他要让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染上敌人的鲜血,敌人没走一步,都留下一具尸体。
这个时候,西方国家虽然已经连起手来准备对付姬庆,但是斯大林知道,已经太晚了。就是他也仿佛做梦一般,这才多久啊,东方人就过了乌拉尔山了。恐怕,只有神才有这样的能力。呃呸,东方人也配。
斯大林疯了,他准备拉上全苏联的人和姬庆死磕,他要玉石俱焚。与他同样想法的人不少,都是他一系的坚定支持者。
不过,这种看似都要亡国的情况下,苏联本身的高压统治所带来的效果,就减弱了很多很多。
不满的政治对手,不满的加盟国,不满的百姓们,前朝遗老遗少,这时候都运动起来。他们的想法是,再差还能差过现在么,与其跟着斯大林一起玩完,还不如投机东方人那边,或许,生活会更好。
于是,在姬庆越过乌拉尔山,开始在清扫沿线各个城市的抵抗团体的时候,苏联内部打起来了。有些城市,甚至不等姬庆到来,就对姬庆欢迎上了。
当然,之所以这么顺利,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苏军对姬庆的损失太大,很多城市的正规军都调走了,现在只是预备役或者警察部队代替。这些人成分本身就复杂,内部运动一下,亲斯大林的队伍很容易就被解决了。
就这样,一个月后,姬庆停了下来。此刻,他已经占据了苏联绝大部分土地。黑海、里海中间那块土地已经收入了囊中,罗斯托夫往北,沿着伏尔加河沿线,到莎拉托夫,到乌里扬诺夫斯克,到喀山,到基洛夫,到科特拉斯,到绍伊纳。这一线西侧百公里的土地往东,往南,往北,所有苏联从沙俄时代开始掠夺的土地,都到了姬庆手中。
虽然现在还处于消化阶段,但是过不了多久,这些土地都会成为未来祖国成长飞跃的养料、基石。
一个全新的世界第一大国,诞生了。。。。
第八十六章 缘何止步
姬庆为什么要夺得黑海、里海之间这片土地,出海口是一方面,但这不是最重要的地方。
姬庆手里拿着的一张他那个时空的苏联工业分布图,黑海、里海之间这块儿土地,就是苏联非常重要的工业基地。
其中有,斯大林格勒、罗斯托夫的拖拉机、农业机械制造工业,战时阶段,那就是坦克制造基地。刻赤的黑色金属冶炼,吐啊普谢、格罗兹尼、马哈奇喀拉、巴士姗、巴库的石油工业。虽然这个时空这里还没得到完全的开发,但是姬庆知道这里是一块宝地,所以收下了。
乌拉尔山沿线的工业城市,索利康姆斯克的化工、下塔吉尔的车床制造、齐略宾斯克的电力工业等等等,这是都得到的。
不过,这些还不是全部,可以说,很多精华,还保留在苏联欧洲部分的土地上。比如高尔基的汽车工业,莫斯科的化工、机械、电力,土拉的化工、电力、煤炭,哈尔科夫的车床、电力、煤炭、拖拉机,以及南边的黑色金属冶炼、煤炭、拖拉机等等等。
这些,姬庆虽然看着眼馋,但是也只能暂时放弃。
一是姬庆现在吃的有些撑了,占下的地盘要好好的消化一下。
二是到了这里已经令欧洲各国反应无比的强烈了,国内的消息说各国已经对中国采取了各方面的经济制裁措施。至于出兵与否,因为没有美国的加入,单靠英法意等国,即使现在,他们也没有做出是否出兵的决定。
姬庆对于各国出兵他倒是不但心,各国再强,只要美国不加入,他们的兵力联合起来都没有苏联的兵力强大。所以,他们出兵与否不重要。至于经济制裁,多少对于国内来说有影响。不过姬庆所属的各个工厂已经动了起来,加上欧美各国的潜伏者购买的大量物资偷偷运回来,国内的情况不会严重。同时,这也能让国人更加清楚的认识一下鬼佬的本质,消除掉满清懦弱无能给华夏儿女带来的面对西方人的懦弱、不自信。
姬庆主要考虑的是德国方面,如果姬庆再进一步的话,或许可以取得更多的好处。但是,这对于德国未来可能的行动会造成很大影响。弄不好英法直接给德国人解锁,放德国人对付姬庆,那可不是姬庆想要的。他最希望看到的是德国在欧洲掀起风浪,给英法造成麻烦,更进一步的打破旧有世界的格局。
那样的话,姬庆会有着更多的机会,进而获得更大的利益。他的目光,已经瞄上英法等国家的殖民地了,尤其是那些现在荒芜,实际上里面埋藏着无数宝藏的土地。
三是因为不久后苏联会有一场大饥荒,他不准备给苏联人收拾破烂局面。自己的粮食,还是留给自己人吧,毕竟国内挨饿的老百姓更多。
姬庆手里的一份资料。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九日,走向自由民主的乌克兰在首都基辅的“乌克兰之家”展示了保存完好的克格勃档案:在一九三二年至一九三三年,仅苏联十五个加盟共和国之一的乌克兰,就饿死了七百万至一千万人!每天饿死二万五千人。但是学者指出,当年的官方档案并不完善,实际上每天饿死三点二至三点三万人,总共饿死人数占乌克兰当时人口的三分之一!
乌克兰总统尤先科在万人的追悼纪念集会上发表演说,他认为一九七三年前的档案曝光,这一千万人被活活饿死,是前苏联对乌克兰的种族灭绝罪行。“每分钟有十七人饿死;一天大约死亡二万五千人。比法西斯纳粹在集中营杀害犹太人还要多。”
在饿殍遍野的时候,斯大林把搜刮出来的小麦向美国出口了四万吨,以吸取西方资金,表示苏联的“强大”。俄罗斯的普京政权认为,这场大饥荒不是针对乌克兰的,因为全苏联普遍遭殃。乌克兰是重灾区?还是普通受害区之一?人们要求俄罗斯公布历史档案。但是俄罗斯当局还羞羞答答,进行遮掩,不肯把罪恶全部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
这场大饥荒、“种族大屠杀”由何而来?它的原因有四条:一、列宁遗患……流氓革命彻底破坏了苏联的经济;二、是斯大林规定人民全部加入集体农庄造成的;三、让城里的流氓到农村随便杀人抢粮;凡是家有粮食的富裕户,都被打成“新富农”,没收土地房产,枪毙或者流放。
一个前苏联人的惨痛回忆:“许多农民被先后打死啦”;“乡村几乎被摧毁了!”这是不久前远东军区七十九岁的中校军官亚历山大。巴夫洛维奇在介绍自己一家人是靠“吃人肉活命出来的”而接受采访,回忆叙说的。
这位中校的童年生活在富饶的伏尔加格勒,他说:“一九三二至一九三三年集体农庄运动开始,苏联农民更大的苦难也就从那时候发生了。那一年深秋,从城里派出大批工作队下乡。他们一家一户的搜查,翻出来一点隐藏的粮食,也要把全家人枪毙。粮食被全部搜查出来掠夺走。”
“十月革命的破坏,经济大萧条,到处是饥荒。无产阶级没有吃的,只能喊口号和凶残的革命了。列宁不得不放宽政策,鼓励农民增加粮食生产,使原始商品交换稍有恢复。至一九三二年前,半数人能够有饭糊口,半数人仍然在挨饿受冻。这是不错的新经济时期。”
“这时候已经进入冬天了,气温在零下25℃……30℃。寒冷异常,村庄里被枪杀死和饿死的人比比皆是,露天扔在村外无人掩埋,变成冷冻僵尸。半年的长冬,我每天出去寻找尸体和新被屠杀死、饿死的人。那时候宣判执行枪决的人家,部分逃跑出来了,躲藏到森林里和其他地方。寻找死人吃来活命,是大家唯一的出路。人吃人者已经成帮结夥了。每当村庄里向外抛新死的人时,我们大家趴伏在远处瞧著,等著。等他们走远了,我们一拥而上,纷纷砍剁软绵绵的皮肉……。
姬庆反击苏联之前,苏联的问题就已经很严重了。即使没有姬庆,大饥荒也会如期到来,苏联政策上的错误,会使得大饥荒尤为的惨烈。
现在经历了与姬庆的战争之后,苏联的情况更加的严重,百姓手里哪有余粮。基于这个原因的考虑,姬庆没有再进一步,未来的麻烦,留给苏联人自己吧。
至于文中提到的斯大林把搜刮出来的小麦向美国出口,以吸取西方资金,并不是表示苏联的“强大”,而是苏联在抄底西方世界。。。。
第八十七章 夭折的苏联
1918年,当时俄国只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但仅仅过了十几年的时间,苏联就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工业国,并且在后来的反法西斯战争中,以它的排山倒海的军事力量,征服了欧洲。这其中的奥秘,就在于三十年代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从头来看。
电影“保尔。柯察金”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十月革命”到1928年的十年时间里,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还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国外帝国主义的军事入侵、国内白匪和反革命势力的暴乱、农村地主与富农的反抗,加上托洛茨基、布哈林等党内反对派的干扰、以及对列宁等人的刺杀活动,使得苏联国内的局势一直处于尖锐的阶级斗争和战乱之中。如果用“十年战乱”来比喻这段时期,一点儿也不为过。因此,在上世纪二十年代,苏联还不可能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当时的主要任务还在于巩固政权、肃清反动势力和稳定国内局势。
上述发生在苏联的“十年战乱”,内外敌人主要是以“反革命”的,或“右”的面目出现的。因此,斯大林一直十分强调“反右”以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斗争”。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列宁曾经主张和推行过一些“国家资本主义”的政策(例如采取“新经济政策”,鼓励美国石油大亨哈默来苏投资等),但是在列宁逝世以后,随着苏共…党内和国内斗争的进一步深化,“国家资本主义”的政策不再被提及,或者变成了“只能做,不能说”,以免被扣上“推崇资本主义,诋毁社会主义”的帽子。
而在1929年以后的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却取得了经济腾飞和巨大成就。
在“斯大林选集”中,有一篇他在1931年全苏工业代表会议上的讲话《论经济工作人员的任务》。斯大林讲:“任何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的产值在1930年都没有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增长25%已经是前进了一大步。但是,我们本来可以增长得更多”,“——这就是说,你们要在基本的有决定意义的工业部门三年完成五年计划”。“布尔什维克应当掌握技术。已经是布尔什维克自己成为专家的时候了。在改造时期,技术决定一切”。“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五十年到一百年。我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一段距离。或者我们做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被人打倒”。
在《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中谈到,苏联在1933年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时,已经从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工业产品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经增加到了70%。
在《联共历史画册》“中,有这样几幅图片很生动地反映出了上述苏联的经济成就:(1)《五年计划四年完成》——反映出苏联当年掀起经济建设“大…跃进”和提前完成五年计划的宣传口号。(2)《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从该图可以看出,在短短的四年时间里,苏联已经初步建立起了自己的重工业体系。主要包括冶金、农机、汽车、化工、机床、电力、石油和煤炭等领域。这也是苏联初步完成工业化的标志。(3)《苏联与西方工业国家的比较》——该图生动地反映出,在133年的经济萧条期间,西方主要工业国家无一例外地出现了经济滑坡。而苏联的经济发展水平却翻了一番。(4)《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宏伟蓝图》——在1933年至1937年的第二个“五年计划”中,苏联版图上的工业布局已经是“星罗棋布”。无论是在西部或中东部,都建立了配套的工业系统。尤其是冶金和机械制造业,更是比比皆是。毫无疑问,这种深谋远虑的工业布局,为后来苏联成功地阻止和击溃希…特勒的军事进攻,奠定和提供了雄厚的军事工业基础和后勤保障能力。
各种文献中关于引进技术和人才的情况只字未提,仅仅把当时苏联的经济飞跃归功于国内政策的正确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是非常可笑的。
仔细分析一下,就知道苏联为何十几年的时间里,就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工业国家,并且在二战打败了德国人,征服了欧洲。
自1921年结束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