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行-第1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置信的神色,面色铁青的喃喃自语着。
这是他这辈子遇到过了最不可置信的事情,一支号称大明水师的军队竟然向他们开炮了。
“东家,快趴下!”
这时,一旁的副手一把扑倒了正在发愣的东家,俩人一起卧倒在了甲板上,当他们卧倒后一连数颗铁丸就劈头劈脑的落在了船上,六七斤重的铁丸裹挟着强大的动能砸在了船的甲板、船上砸得木屑横飞,不时还传来水手们的惨叫声。
“咚”
一颗铁丸正好砸到了一根桅杆上,足有海碗粗的桅杆被当场砸断,长长的桅杆轰然倒塌,上面的风帆连同沉重的桅杆也砸到了船舱上,引发了一片混乱。
“东家,不能再这么下去了,在这样下去咱们会被打沉的。”孙老二拉着东家跑到了船的另一侧后焦急的向东家建议:“咱们不能再跑了,他们可是把咱朝死里打啊。”
“那你说怎么办?”东家此时也没了主意,适才的嚣张气焰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剩下的只有满脸的惊慌。
“东家,赶紧停船吧,否则再晚我们就全完了。”
“好吧,停船!”东家咬着牙脸上的肌肉一阵乱抖,不过他还是很快在要钱还是要命这个简单的选择题中选择了后者,毕竟要钱不要命的人还是很少的。
随着船东命令的下达,一名水手冒着危险爬到了主桅杆上刮起了一张硕大的白旗,在海风中猎猎飘扬的白旗同时也是给其它海船的命令。
伴随着东家的命令,这五艘船只慢慢的停靠了下来,与此同时,原本密集的炮声也停了下来。
“大人,前面的船只停下来了,李统制询问我们该怎么办?”这时,一名穿着水手服饰的年轻人跑到庞刚跟前询问。
“笨蛋,这还用问,赶紧把船靠上去,把他们都抓起来啊,这还用我教吗?”看着眼前这名兴奋中带着一丝颤抖的年轻人,庞刚很是无奈的骂道“解金天,你这个水师千户还得好好磨砺一下啊,这么简单的事情你也要报告吗?”
庞刚看着面前这位才二十来岁,参加训练不足半年的年轻人,心中一阵无奈,如果他参加的是自己的陆军,作战时要向自己这么这么请示的话早就被自己一顿鞭子给抽打趴下来,但这是水师,也是他们第一次用实弹向海上的船只开炮,谨慎些也是好的。
想到这里,庞刚就有些愤愤不平,要是训练陆军半年的时间已经把军士们训练成了一只令行禁止的部队了,怎么到了海军就这么麻烦,半年过去了,学员们出了正常的开船操帆外,作战方面的本事却没学到多少,这也是庞刚让他们向那些海船实弹射击的目的之一。
“人家后世那些索马里海盗都知道等到目标一停船就开始登船抢劫,老子的兵怎么就这么笨呢。”看着正匆匆向炮位跑去的谢金天,庞刚心里不禁有些小小的郁闷,看来这些人还是需要多加练习啊。
“走,咱们也靠上去!”庞刚一摆手,就命令旗舰向前方靠了过去。
等到庞刚靠近那五艘商船时,这五艘商船已经被青州的战船们团团围了起来,此刻正陆续有持枪的军士上船检查。
第两百四十章 这就是天意吗
一连五天,原本船来船往的杭州码头上往来的船只骤然减少,因为在这五天里所有往来于杭州的船只无不受到那支徘徊在入海口处的舰队的拦截。
“所有往来船只,无论货物多少,都要征收二成的税款!”这是那支来自青州舰队的口号。
没钱不要紧,把货留下两成也行。无论是粮食、瓷器、丝绸甚至是牲畜他们都要,只要你乖乖的留下货物或者交了银子,他们就会痛快的放行,若是死撑着不交银子,下场就如同那位梁老板一般,最后连船带货都被没收。
这几天,杭州城里最悲痛的估计就是那位梁老板了,起初他仗着有杭州官府衙门的撑腰,死也不交税款,在等了两天之后,那位来自青州的定远将军二话不说,立马把他的那五船丝绸拉回了山东贱卖,原本价值一百万两银子的丝绸被他“挥泪大甩卖。”只叫价五十万两银子,结果不到两个时辰,那五船的丝绸就蜂拥而来的客商抢了个精光。
最后,得到了消息的梁老板硬生生被气得吐了血,现在还躺在床上起不来,这个结果震动了整个江南,现在谁都知道杭州府来了一个二愣子将军,连浙江巡抚都被他搞得灰头土脸。
在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虽然有明朝自永乐殡天之后就渐渐实施了海禁,号称不许寸板下海,但是事实上明朝民间的海上贸易并未随着禁海而萎缩,反而越做越大,到了明朝末期,海上贸易的规模甚至超过了宋朝,每年的贸易额达到了五千多万两银子。
但为什么明朝的文人集团要誓死喊着禁海呢,归根结底还是利益二字,永乐年间,永乐大帝五次北征蒙古、南征安南(越南)、疏通大运河、迁都并营建北京,编修《永乐大典》,这些事情任何一项所要花费的资金都是天文数字,但是为什么永乐一朝的财政不但没有崩溃,反而愈发的盈余呢?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它得益于郑和七下西洋所带回来的庞大的资金和物资,就是郑和七下西洋所带回来的资金在支撑着明朝那庞大的支出。但是郑和七下西洋的贸易并没有给大明朝的官员和江南的士绅带来任何实惠,因为那些银子最后都流入了朝廷的国库,这下那些官员和士绅富户们就不干了,你吃肉不要紧,可连口汤都不给我们喝,太过份了吧!不行,老子要禁海!
于是在永乐死了以后,不明白海上贸易重要性的大明继任者们被那些文官集团搬出的那一套我天朝地大物博,不应与民争利的学说给忽悠了,到了明朝中后期朝廷干脆就连普通百姓出海打渔也给禁止了,就这样原本轰轰烈烈的官方的海上贸易运动就这样被禁止了,取而代之的是民间的海上贸易。
但是民间的海上贸易毕竟是民间的自发行为,得益于明朝那低得令人发指的商业税,虽然民间同海外的商业往来出奇的繁荣,但朝廷并未从中获得任何利益,以至于明朝中后期的皇帝们一个个都勒紧了裤腰带过日子,最惨的是还是崇祯皇帝,为了筹集军费,连自用的镶金夜壶都拿出去偷偷变卖掉。
与朝廷的拮据相反,江南的士绅们却每天都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在崇祯皇帝在为每年四五百万两银子的军费发愁的时候,在苏州、扬州、杭州这些沿海城市里随便从街上拎出一个稍微有点身份的商贾身家都可以支撑朝廷一年的军费。
在后世,每当读到这段历史时,庞刚都会不由自主的长叹,一个连商业税都不收的朝廷是多么的愚蠢和无知啊。
于是为了验证自己在后世读到的这段历史的真实性,庞刚同志开始客串了一把税务官,这可真是不做不知道一做吓一跳。短短的五天时间里,庞刚率领着舰队拦截了不下二十支船队,共收得款项两百多万两银子,相当于大明朝半年的财政收入,这个结果不单是把庞刚,连同舰队内所有的人都给吓坏了,以至于负责点收银子的青州知事林峰差点被当场吓傻。
“这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坐在大厅里,带着从青州紧急赶来的十多名账房正在紧急盘点的林峰看着汇总的账目双目发直喃喃的自语着。
而庞刚看了看林峰送上来的总账饶是以他粗大的神经也不由得咽了咽口水,这个税务官貌似油水太大了,而且还不用什么成本,只要把船和打炮往港口码头这么一架,那银子就如同流水般哗哗的往怀里流,怪不得后世的美国佬说什么也要保持一直强大的海军,感情堵人家家门口的感觉是如此之爽啊!
不过开心之后就是一阵恐惧,林峰有些担心的问道:“大人,此次收获如此之多的银两固然是好事,但是也引起了整个江南的敌视,若是拖得太久了对我等恐不利啊!”
“这个本官自然明白。”庞刚点点头,虽然堵人家门口的感觉是如此之爽,但他还没有昏了头,尤其是在现在实力还没强大到一定程度时,妄图向全体江南的商贾官员挑战那是非常不明智的。
“不过本官在码头上的刺杀可不能就这么算了,陈巡抚想用几个死囚来糊弄本官那可没门,所以这无本的买卖嘛咱们还得继续做下去。”
“那咱们还得在这里呆到什么时候啊,说实话卑职现在可真是有些怕了了。”骤然间得到了那么多的银子,以至于连向来爱财的林峰也有些害怕了。
听了林峰的话后庞刚却胸有成竹的笑了:“等到他们忍不住派人出来跟咱谈半为止。”
“笃笃笃!”就在这时,门外响起了一阵敲门声。
“进来。
门打开了,穿着白色七叠裙的陈圆圆迈着轻盈的脚步,手里挽着一个食盒笑盈盈的走了进来。进门后陈圆圆就含羞道:“庞将军,这些日子承蒙您收留,民女不知如何报答,这是,这是民女自制的绿豆糕,您请尝一尝。”
说完,陈圆圆把食盒往庞刚的案前一方,俏脸绯红逃似的就跑了出去。
庞刚打开食盒,发现里面整整齐齐的叠放着七块形状各异造型精致的高点,称宝塔形状叠放在食盒里,打开食盒后一股绿豆的清香扑鼻而来令人胃口大开,看得出来这些糕点的制作者花费了很大的心血在里面。
庞刚看着这些精美的糕点一时间不由得痴了……
且说陈圆圆送了糕点给庞刚后,羞红了俏脸的她回到了自己同柳如是的房间,发现柳如是正和庞将军的那位未婚妻相谈甚欢,俩人很是亲密的坐在了一起,在这些天里,性情单纯开朗的李雪珠在柳如是和陈圆圆的刻意交好下早就把他们当成了好姐妹。
看到陈圆圆回来后,李雪珠笑着说道:“陈家妹子,你来了,刚才我还向柳姐姐问起过你呢,柳姐姐说你去船头吹风了,我还想上船尾寻你呢。”
“嗯,吹风?”陈圆圆不由得惊愕的看了柳如是一眼,柳如是隐蔽给了她一个眼色,示意自己已经替自己把这个谎圆过去了。陈圆圆脸色一红,微微点了点头,心中却涌起了一股愧疚的感觉,人家把自己当成了好姐妹,自己却在挖人家的墙角,未免太不厚道了。
李雪珠并不知道陈圆圆的心事,她拉着陈圆圆的手笑嘻嘻的说道:“陈家妹子,我听柳姐姐说你做的绿豆糕可好吃了,有空你能不能教教我,我也想做给我们家老爷吃呢。”
心里有些愧意的陈圆圆能说不吗,三人又聊了一会,刚吃完午饭有些倦意的李雪珠回房睡觉去了,屋子里就剩下了柳如是和陈圆圆二女。
陈圆圆看了柳如是一眼怯生生的说道:“柳姐姐,我这么做是不是太对不起嘉怡公主了,枉她这么信任我们,与我们结为姐妹,可我却。”
柳如是轻叹了口气道:“你以为姐姐就想这样吗,还不是为了成全你这个傻丫头。谁让你看上了那位定远将军呢?姐姐就不明白了,天下的好男儿这么多,你怎么就偏偏看上他了呢?难道你不知道他已经有了一妻一妾,还有两位平妻正等着过门呢,你即便是过去也只是个妾侍的命,你真的想好了么?”
“嗯,我想好了姐姐。”陈圆圆羞涩的说道:“只要庞将军不嫌弃我是青楼女子出身,我即便是嫁与他做个妾侍又有何妨。更何况庞将军为人坚毅,带人更是和蔼,这还不够呢。”
“你你啊你!”柳如是一副被她打败了的模样无奈的摇摇头,和陈圆圆相交数载,她深知自己这位妹子由于小时候的经历而导致长大后总是缺乏安全感,她一直都想找到一个拥有强大武力的男人来依靠并保护她。成名的这几年那么多读书人愿意为她赎身却都被她拒绝了,没想到今天却在这里遇到了一个让她心动的男人,这难道就是天意吗。
第二百四十一章 谈判
就在柳如是为了自己这位闺中密友的单相思而头疼的时候,庞刚也迎来了一位他熟悉的客人。
夜幕降临,白天游曳在江面上的十艘大福船也排成了一个半圆的队形,对杭州码头形成了一个包围圈之后方才抛锚停船。各艘船上都点起了熊熊燃烧的牛皮灯笼,在无雨无风的夜晚这些灯光足可让十里外的人都看到。
戍时(十九点至二十一点)刚过,从码头的方向上就开来了一条小船,这是一条只能容纳四五个人的小船,小船上还挂着一盏红色的小灯笼,这是为了防止大船上的人误会而挂上的,也是水面上夜间行驶的规矩。一来是用来照明,二来也是为了预防发生误会。
因此当小船近大船时,就被早已严阵以待的军士们守候带上了大船,随即被送到了庞刚所在的旗舰上。
当庞刚见到这位神秘的客人时,却是笑了“哈哈,…宋大人大驾光临,庞刚有失远迎啊。”
来人见了庞刚之后也苦笑道:“庞大人,咱们又见面子。”
此时由不得庞刚不发笑,虽然他早已预料到杭州方面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