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泱泱大唐 >

第234章

泱泱大唐-第234章

小说: 泱泱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臣也附议,吐蕃使团在朝堂上失礼,陛下不给予重责,已经是对其宽怀了,吐蕃人不但不领情,还派军队公然进犯我大唐,我大唐必须得强力回应才是…”特进魏征出列奏道。

“陛下,臣觉得必须应战。”刑部尚书、江夏王的李道宗昂首出列,“臣当年跟随李老将军出征过青海,对高原地形颇为熟悉,就让臣领兵出征,将来犯的吐蕃人全部消灭”

接着长孙无忌、王珪、高士廉、唐俭等朝中重臣都出列表示支持出兵。

其余的武将也全都群情激昂,支持出兵,请求带兵出征。

面对吐蕃人的大举进犯,朝廷是否出兵的事儿,朝堂上第一次出现一面倒的情景,没有反对的声音,没有人提议与吐蕃人议和。所有身居高位的文臣都支持,这也是近年来少见的事儿,连一向反对兵事的魏征都支持出兵,更是前所未有。

看到没有人反对,李世民龙颜大悦,立即决定,将举大军迎击吐蕃人的入侵,并马上严令松州至青海一带的边关,严加戒备…

第七十章 请战未果

“晨阳贤婿,早料到我大唐与吐蕃将有兵事,今与朕,此战要如何打才好?”两仪殿的偏殿内,李世民问询单独召见的王易

王易本就想私下向李世民提一些建议,今日得李世民单独召见,知道这个皇帝丈人肯定会问询他关于征战吐蕃的事,早已经考虑过与吐蕃之间战事的他,挺是欣喜,当下马上作礼应命,“陛下这般问询,臣也就斗胆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朕知道早就考虑过与吐蕃间可能的战事听,把想到的都出来,朕今日洗耳恭!”

“陛下,臣觉得,对吐蕃人进攻的迎击,不必举相当数量的大军迎战,只要派一支数万的精兵,以我大军快速攻击能力,对犯边的吐蕃人进行突然的打击,在吐蕃人没有防备之前,将其击溃,并寻机将其大部歼灭!”

“哦!?”李世民随口应了声,不置可否,用淡淡的口气道:“若我大军不能快速突进,被吐蕃人事先发现了行踪,以劣势兵力迎敌的我大军,很可能会遭受吐蕃人的重创,那如何是好?再得,吐蕃高原气候环境恶劣,相比较吐蕃人,我大军更难适应那一带的环境,若与吐蕃人正面交锋,必定会处于下风,万一不敌,那如何是好?”

因为与吐蕃人从未交过手,再加上素闻吐蕃高原环境、气候恶劣,李世民虽然下了决心,举兵还击吐蕃人的入侵,但这场战如何打,要派遣多少人马,让何人领军,他还是没个定数。

在此前讨论中,王易提出的许多不同于一般人的见解,让李世民意外之下也对他有了一些别样的期望,在朝会后,马上将王易留了下来,单独问询。

王易所提,让李世民有点惊异,但王易没有用充足的理由服他之前,李世民是不会表态的,而且他还要提很多问题,让王易来解答。

在王易刚刚了个开头后,李世民也以两个“那如何是好”来表示他对王易刚刚所提的意见并不是完全认同。吐蕃高地不同于其他地方,人马行进困难,我大唐军士除了在青海之地有过征战外,还没在其他条件恶劣的高原地带用过兵,而吐蕃高原比青海一带,环境可是要恶劣上多倍的。

李世民的置疑让王易挺是意外,他在看了两眼注视着他的李世民后,收神定气,挺直身子,很坚定地道:“陛下,弃宗弄赞既然要攻到长安来,逼迫陛下许嫁公主,那就让他来进攻我防守严密的坚城,我军不必进入吐蕃高地,与其正面作战…吐蕃人进入我边州一边,必定被我边关的坚城所阻,我大唐驻有高大城墙的边城必定可以迟滞他们的行进速度,让他们疲于攻城的行动中…”

王易这话让李世民眼神一亮,却没有问询什么,示意王易继续。

王易察觉到了李世民神情的变化,心下大喜,赶紧接下去:“陛下,臣觉得,此战我大军不必进入吐蕃高地,与吐蕃人寻机决战,只需要集结在松州、叠州、青海一线,在边军依据紧城死守,拖住吐蕃大军的同时,寻机而动,以我军灵活机动的能力,给予吐蕃人以突然的打击…”

“吐蕃境内没有大的城池,他们基本不据城而守,这也可以明,吐蕃军队善长奔袭战,面对面的马上拼杀,但他们不擅长于攻城和守城,他们没有什么攻城和守城的经验。而吐蕃人的弱项却是我边关最擅长的长处,我军据坚城而守,在面对没有攻城经验的吐蕃人攻我边城时候,可以凭借边城的高大城墙而守,以最的代价,最多地杀伤敌人!面对我边关的一座座边城,吐蕃人不可能用很快的速度攻击下来,即使他们集大部的人马攻一城,只要我们的边军坚守不出,他们也不一定奈何得了我军…”

“而我各边城是吐蕃人攻入我内地必经之路,他们几十万大军不可能通过其他地方进来的,沿途的边城是他们必取之地,因此只要我方探明吐蕃人攻击的方向,加强这个方向边城的守卫,同时派出数万精兵,隐伏在这座边城周围,在吐蕃人忙着攻城,却久攻不下,疏于防备之际,趁机对其大营发动攻击,以我军强大的战斗力,只要不被吐蕃人事先探明行踪,一定可以给予吐蕃人重创,甚至全歼入侵之敌的!陛下,臣以为,如此可以轻松地击败入侵之吐蕃大军…”

王易一通猛讲下来,只觉得口干舌燥,在李世民听完他这话沉思之时,端起面前的茶杯,犯饮了两口,润润口后,准备继续往下。

李世民想了一会,终于露出了笑容,颌首称赞道:“的不错,非常有道理,以逸待劳,确实是个不错的主意…”

“多谢陛下不责臣乱语之罪!”王易松了口气,看来这番话有点打动李世民了,接下来好像不需要再摆事实讲道理去服面前这位皇帝了。

李世民是个著名的军事家,非常懂得用兵之道,这些道理他肯定会明白的。

“那与朕,吐蕃人会往哪个方向攻击,青海?叠州?松州?雅州?”

“陛下,松州,臣敢肯定,一定是松州!”王易以非常肯定的语态,出了他的判断。

“为何这般认为?”李世民继续追问。

“青海方向是最利于如此数量大军攻击前进的,但从青海方向而来,要走上很多弯路,再者我大军前几年刚刚平定吐谷浑,在那里驻扎了重兵,并随时可以从鄯州、凉州方向予以支援,所以臣以为,吐蕃人不可能从青海方向攻击的,除非他们是想取青海,而不是想到长安来迎娶公主!叠州方向,路途难行,有大山作屏障,如此多数量的大军展不开,吐蕃人也应该不会从叠州进的…而从松州方向,自古就有通道前往吐蕃地,许多商施行人会从此道进出吐蕃高原,从逻些城出发,经松州往长安,可以是距离最近的一条线,因此臣以为,吐蕃大军一定会从松州方向攻击的…”

王易这般认定,有一个最重要的理由他没有讲出来,那就是历史上吐蕃攻击我大唐,就是从松州方向进攻的,虽然历史上发生的那次战事,与现在时间上已经有偏差,但王易依然固执地认为,吐蕃人还是会从松州方向进的。只不过这个因为他是穿越人,而对原来历史的洞悉,不可能当作一个理由讲出来的而已。

“朕也认定,吐蕃人会从松州一向进攻!我们可是英雄所见略同!哈哈…”李世民着得意地笑了两声,看向王易的目光也充满了赞赏。

王易彻底松了口气,看来今日所的,非常合李世民的意,李世民应该会采纳他的意见了,当下也趁热打铁,马上把他早就想好的一个建议了出来,“陛下,臣觉得,苏定方将军所领的特种作战人马,应该在这次战役中露露身手了,这次战斗力远非其他一般军队可比的人马,若让他们出征,臣敢肯定,他们会给陛下带来惊喜的!”

“的这个提议,朕许!”李世民几乎没作考虑,就同意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样一支战力出众的军队,朕一定会派他们上战场的,希望他们能取得让朕惊喜的战绩!希望一战能将吐蕃人的主要力量歼灭,消除我大唐最大的边患!”

“陛下,一定会的!”王易心内的热血在沸腾,一种历史的使命感涌上心头后,马上站起身,昂首高呼,“陛下,臣愿领兵出征,为陛下扫除我大唐的边患,请陛下恩准!”

满以为马上会答应他请命出征要求的王易,却看到了李世民很坚定地摇摇头,“不,此次朕不会让出征的,朕答应过长乐,以后不会再让出征了!”

李世民的拒绝让王易很是意见,不可置信地看着神色复杂的李世民,疑惑地问道:“陛下,这如何可以,臣是武将,率军出征是武将的本份,岂可因儿女之事,而…”

王易的话还未完,就被李世民打断了,“贤婿,我大唐军中善战的将领非常多,有他们出征,已经足够了,朕还有许多非常重要的事要做,就留在长安,随时听候朕的召唤!朕已经决定了,由哪些人领军出征,就不必再请求了…”

不知怎的,请命出征的要求被李世民拒绝,王易满心的失落,见李世民的很坚定,只得垂头丧气地应承,“是,陛下!”

就在大唐朝廷决定出征迎战吐蕃人入侵之时,李世民接到了弃宗弄赞派人送来的战书,弃宗弄赞的战书如我情报人员传回来的相似,那就是李世民不许婚,他亲自提兵百万,来长安迎娶公主。

贞观十二年年底,李世民发布了举大军反击吐蕃人入侵的诏令:

吐蕃大军在攻击归附我大唐的多弥和白兰诸地的同时,还侵犯我大唐的边州,为避免松州、叠州、青海一带的百姓遭到吐蕃人的虏掠,朝廷决定举大兵反击吐蕃人的入侵。

以兵部尚书侯君集为当弥道行军大总管,检校左卫将军苏定方为副大总管并领当弥道行军总管,右领军大将军执失思力为白兰道行军总管,左武卫将军牛进达为阔水道行军总管,左领军将领刘简为洮河道行军总管,共率步骑五万,反击吐蕃大军的入侵…

第七十一章 学学老夫的样

卫国公府中,同为李靖门下弟子的候君集、苏定方、王易都来看望他们的师尊。

一身戎装的侯君集在进到李靖书房,施了礼后,马上对李靖明了来意:“恩师,弟子马上就要率军出征了吐蕃了,还请恩师对这次征战中要注意的事项指点一二!”

上次出征青海回京后,侯君集不知哪根筋搭牢,恳请皇帝李世民同意他入李靖门下,学习兵法,李世民竟然也同意了,并要求李靖将侯君集收入门下,李靖没法,只得应允。

不过李靖教授侯君集的兵法之道与教苏定方、王易时候有所不同,只是与侯君集讲解一些战例,并没有教授王易和苏定方时候那般详尽,事无巨细,都会讲到,这让侯君集有点不满。

但某一次李靖了一个寓言,就是关于一个杯子的:空的杯子可以倒进去整杯的水,已经装着半杯水的杯子最多只能倒进去半杯的水,不然就要溢出来,满的杯当然什么都装不下了。若要将一定容积的水全部装下,装有水的杯子只有把水倒空了,才能装下去。

侯君集是个绝顶聪明之人,一下子明白了李靖所的道理,自此以后没有再抱怨过,用心领会李靖所教他的那些兵法之道,并把心内不解之处都向李靖咨询。

此次作为当弥道行军大总管的侯君集,在大军将要出征前,也想向李靖面讨机宜。

李靖在几十年的征战中立正了卓著的战功,在大唐军中的威望是没有人可以比及的,即使李靖不是侯君集的师尊,作为领一道兵马出征的大将,临行前来问询李靖作战中要注意的一些细节,也是非常正常的。

李靖对侯君集的到访没有任何的意外,但在得报侯君集来访后,并没马上接见,而使人将苏定方和王易一道叫来,一些事他想和三人一道。

此次侯君集和苏定方分别以大总管和副大总管的身份领军,这其中有李靖推荐的缘故。

李世民在决定举大军反击吐蕃人的入侵后,也亲自到李靖府上来问询这位老将的意见。李靖当即与李世民了他对这次战事的看法,还提了不少的提议,在李世民问询何人可领军之时,他也推荐了侯君集、李道宗和苏定方几人,最终李世民决定让侯君集总领军事,苏定方副之。

同为李靖弟子的侯君集、苏定方领军出征,如果立下不错的战功的话,作为师尊的李靖面上也是很有光的。

听侯君集开口即这般问询,李靖在有点满意心情起来的同时,也马上开始了他的讲述。

“我大军从未与吐蕃人交过手,所以此次征战,们两人要慎之又慎!”李靖盯着侯君集和苏定方道:“不过吐谷浑人曾与吐蕃人交过人,从吐蕃与吐谷浑人交手的情况来看,吐蕃军队的战力并不怎么样,此次吐蕃大军有近三十万,而我方出征的才五万人,从绝对数量上来看,我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