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唐-第4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看着吧,不出半载,江南必定。”
房遗直犹自不太明白,而房彦谦,也没有再解释。
许久之后,他轻声道:“是时候做出决定了!想必那个小子,也快要抵达襄州了……”
说着,房彦谦脸上,不自觉露出一抹奇异笑容。
只看那位尚书令大人,会有怎生的手段?
第二二章 都棱镇(一)
武德三年十二月,天策大将军,尚书令李世民在夔州发动了数次试探性的攻击。
战况并不激烈,也使得萧铣产生了一丝松懈。
十数万大军屯驻于江陵附近,做出要与李唐决战的姿态。
同时,由于房玄龄占据了京山,命杜伏威和谢映登两人将李道玄死死牵制于襄州。
双方自十一月起,交锋十数次,可谓平分秋色。
李唐方面,李道玄名义上为荆襄道都督,襄州总管,节制荆襄道各路兵马。可实际上呢,他却是完全放权,把兵权交由徐世绩和苏定方两人,自家坐镇襄阳,对战事不理不问。
历史上,李道玄是一个极其勇猛的人。
每战必冲锋在前,斩将夺旗,颇有武勋。不过,也正是因为他的勇猛,才造成了后来的阵亡。而今,李道玄在巩县数载,被李言庆潜移默化改变了许多。虽然依旧喜欢冲锋陷阵,但是却格外谨慎和稳重。什么时候该亲自上阵,什么时候放权,李道玄分得很清楚。就比如这一次荆襄道的征战,李道玄很聪明的把兵权下放。
徐世绩和苏定方轮番上阵,与杜伏威、谢映登斗得难解难分。
至于房玄龄,则无暇留意荆襄道的战事。他更关注荆州反面的情况,甚至在十二月初上书朝廷,请萧太后与萧铣说项,让后梁让出荆门,改由房玄龄负责镇守。
只可惜,李世民数次出击,麻痹了萧铣。
当得知萧太后想要占领荆门之后,萧铣立刻表示反对。
甚至在十二月中,萧铣命董福珍出兵占居荆门,以提防房玄龄出其不意的偷袭。
……
“公子,前面就是都稜镇了!”
就在江南战火如荼,紧张万分的时候,一叶扁舟自郁水溯江而上,悄然过江。
这郁水,是邕州境内一大河流。
由左溪和右溪两大支流汇聚而成。在邕州境内,名为郁水。但是顺江而下,过永定则名蛮水。于是乎,永定县也就成了邕州和钦州两地界城。同时,也是汉、俚混居的重要地区。
“邕州,以汉人居多,着汉服,言汉语,听从朝廷的调派。”
一行人从船上下来后,向都稜镇行去。
由于道路崎岖,且颠簸不平,故而他们选择了当地颇为流行的山轿。
一个青年坐在山轿上,一袭白衫,风度翩翩;在山轿旁,则跟随着一个壮年男子。
看年纪,大约在三十上下,体态略显单薄。
不足七尺的身高,使他在这一行人中,显得并不抢眼。
但却流露出一种沉稳之气,举手投足间,更显出不俗的风范。
“到都稜镇后,让大家休息一下,弄清楚这里的状况以后,再做计较……”
青年一路欣赏着两边风景,一边做出若无其事的模样发出命令。
“柳青!”
“小人在……”
壮年男子立刻应命,唤来一个青年扈从。
“带着人,去都稜镇做些安排。
不要太张狂,这里毕竟不是咱们的地盘……找个僻静之处安置,不要惊动当地官府。”
“可若是他们询问……”
“你就说,是吴县张氏的公子前来打理一桩生意。”
壮年男子有条不紊的吩咐下去,说着还取出一块腰牌,递给了青年。
青年呵呵一笑,“沈大哥放心,柳青一定把此事处理妥当。”
说罢,他带着几个人匆匆离去。
而山轿行进不久后,在路旁的一座亭子前停下。
青年从山轿上下来,活动了一下腿脚,迈步走进凉亭。
不晓得,舅舅是否已抵达番禺?算算日子,也差不多该到了……但不清楚那冯盎,究竟会是怎样的打算!
这青年,正是奉命都护岭南的李言庆。
悄然离开长安之后,他带着人途径郑州的时候,专程去拜会了言虎。
自从中原战事结束之后,言虎就变得无所事事。每日调教寺中武僧,过的百无聊赖。
李言庆这次拜会,就是为了请言虎出山,说服冯盎。
根据他的调查,冯盎这个人并不好对付。他坐镇岭南,山高皇帝远的,是个名副其实的土皇帝。冯家在岭南地区,可谓是一言九鼎,实力极为雄厚。哪怕是本地的俚僚,也不敢触冯家的锋芒……毕竟这冼夫人的威望,非比一般人可比。
岭南人视冼夫人为神灵,故取岭南,必先取冯氏。
冯氏不低头,岭南就不可能真正的归顺。李言庆已经记不清楚,历史上这冯家是如何归附李唐。不过现在,他可以觉察到冯盎的态度,正处于左右摇摆之中。
因为历史上,并没有出现萧隋朝廷。
单纯一个萧铣,不足以让冯盎低头。可是如今,萧隋的出现,使得冯盎有些难以抉择。
冼夫人是隋室的诚敬夫人,隋文帝也好,隋炀帝也罢,对冯氏待遇优渥。
否则,以冯盎这种没有任何资历,身处偏远蛮荒的人,又岂能做到十二卫大将军之职?
所以,李言庆可以肯定,冯盎对萧隋有感情。
同时他也知道,冯盎不是看不清楚局势。只是由于这时局不定,让他做出决断。以至于左右摇摆,不仅令岭南的局势错综复杂,同时也使得李言庆感到头疼。
冯盎是个念旧的人!
而言虎和他,偏偏又交厚。
李言庆不需要冯盎立刻做出决断,他如今所需要的,只是让冯盎保持中立即可。
可即便是这样,如果没有一个够份量的人出面,还是难以成功。
言虎,是最佳的人选……
由于荆襄道处于警戒的状态,房玄龄也好,萧铣也罢,都不可能轻易放李言庆过去。
所以,言庆在抵达襄州之后,就做出了安排。
他让朵朵留在襄州,率领阚棱等三百万胜军,以期吸引房玄龄的注意力。
李言庆相信,房玄龄一定会得知自己的存在。
有他这面旗子插在襄州,足以对房玄龄造成巨大的压力。哪怕是牵制房乔一部分的兵力也好。
而后,李言庆则带着沈光、雄阔海等一干人,化妆为商人,悄然抵达岭南。
他到岭南的目的,并不是要立刻解决问题,而是想设法了解这边的局势,以图后续安排。根据他模糊的记忆,江南之战并没有持续太久。最多半年,就会平息。
李言庆到岭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平抚岭南,使冯家归顺。
同时,找到宁长真,为母亲报仇雪恨……
“未曾想到,似邕州这般偏僻之所,居然会有这么好的路。”
沈光走到李言庆身后,发出一声低低的感慨。
他口中的‘好’路,自然无法同中原地区的道路相提并论。不过相比较岭南其他地区的道路,自郁水下船,经都稜镇到邕州治所宣化县城的这条路,堪称优秀。
“麦子仲也算了得。”
对于沈光的赞叹,李言庆倒是没有反驳,还发出一声感慨。
因为他早就得到了消息,这驻守邕州的太守,正是昔日曾与他并肩作战过的麦子仲。
不过,麦子仲这个太守,可不是李唐所封。
准确的说,麦子仲是隋朝的官员。同样,邕州地区所尊奉的,依然是隋室朝廷。
“邕州贫乏,人口稀少。
能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修建这么一条道路出来,足以见麦子仲是花费了心思。”
沈光说:“要想富,先修路。
麦公子倒是和公子您学了个十成十……只是,他这一条路修建出来,等同于把邕、钦两地连为一体。公子若要设立安南都督府,除了宁长真,还要小心麦公子才是。”
“麦氏一门,尽忠烈啊!”
在当下的局势,手里但凡有些权势的,莫不起兵自立。
而麦子仲居然依旧尊奉隋室,就如同他的祖父麦铁杖,父亲麦孟才一样,忠心耿耿。
说实话,李言庆现在对平抚岭南,还没有理出头绪。
但是他可以猜想到,接下来他想要立足岭南,恐怕是困难重重。
不过,越是如此,李言庆却越是感觉兴奋。岭南虽则偏远,有这样一个好对手,倒也是一桩美事。
想到这里,李言庆深吸一口气。
他迈步走出凉亭,登上山轿。
“走,我们去都稜镇。”
暮云舒卷,断雨零星。
一行人再次启程,朝着都稜镇的方向,徐徐前进。
当初,我能够在荥阳站稳脚跟。
那么这一次,我同样可以在岭南重起炉灶……
嘿嘿,当我在岭南功成之日,想必也就是我重回长安之时!二郎,你可莫令我失望才是。
第二二章 都棱镇(二)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对张仲坚而言,这句话无疑是非常妥帖。本准备着,和李唐决一死战。可不成想,李言庆一封书信,一副地图,顿时令张仲坚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家国天下,对张仲坚而言,家永远是第一位。如何能保全家族,是他当务之急要考虑的事情。吴县张氏和中原门阀不同,有着太浓重的隋室烙印。事到如今,即便他有心归顺,也未必能得到李唐的承认。毕竟,对于中原世胄而言,吴县张氏,不过是一个地方豪族而已。若没有隋炀帝杨广的存在,恐怕至今仍是小门小户。
比家学传承,不似中原世胄那般兴盛。
比历史,也不如中原世胄那般久远;就连家族子弟,也没有中原世胄那样名人辈出。
张氏,只能紧紧依附于隋室,别无选择……
处理完了政务之后,回到家天色将晚。张仲坚草草的吃罢了晚饭,就钻进书房里,不许任何人来打搅。
书房里,悬挂着李言庆送来的那副地图。
张仲坚蹙眉沉思,久久没有言语。
他也许不愿意承认这样一个事实:李言庆用这么一副地图,轻而易举的动摇了他死战的决心。
可他又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如果他继续坚持,结局只可能是家破人亡……
李唐,未必会任由张氏生存下去!
吴县张氏,没有中原世胄那般深厚的根基,更没有那么多子弟分支。
王世充归降了李唐,深居简出,甚至不敢抛头露面。可结果呢?待中原时局稳定之后,李渊立刻外放王世充。表面上看,是抛弃前嫌,但实际上……王世充在十一月赴任途中,遭遇盗匪袭击,几乎是满门被杀。除了一个王玄恕,因为才学过人,所以留在长安没有遇害之外,余者上下数十口人,被杀得干干净净。
杀人的,正是独孤武都之子,独孤修!
其实凶手已经非常清楚,但李渊却认为是盗匪所为,没有再追究下去。
由此,王世充一支,算是从历史的长河中彻底消失……而太原王氏,也没有过于追究此事。
毕竟王世充只是王氏家族的一个宗房,当年王世充结下的因果,终究需要偿还。对王氏而言,王世充的死,算是了结了一桩心事,但太原王家并未受到太大影响。
王家可以这么做,张氏却做不得这一点。
如今,李言庆为张仲坚指出了一条出路来,让张仲坚不得不为之沉思。
笃笃笃……
叩门声传入张仲坚耳中。
他抬起头,有些不快的说:“不是说过,不要来打搅我吗?”
“老爷,萧怀静萧国公奉太后之命,前来求见。”
萧怀静?
张仲坚不由得一怔。
这萧怀静,是兰陵萧氏族人,算起来也是萧太后的族弟。
此人当年曾在荥阳出任监军一职,和李言庆配合的相当出色。李言庆迅速上位,萧怀静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李言庆易帜之前,萧怀静随尧君素一同来到吴县,并成为朝中重臣,甚得萧太后的信任。被封为中书令,上仪同,官拜谯国公……
随着萧隋在江东坐稳,其朝廷也渐渐变得周全起来。
萧怀静作为房彦谦的继任者,担负着制约张仲坚的重任。不过,他和张仲坚私交不错。特别是随着两湖局势渐渐紧张起来,这江东朝廷里,也是齐心协力,并无太多龌龊。
…文:…不过,萧怀静这时候来找自己……
…人:…张仲坚连忙道:“告诉萧大人,我马上过去。”
…书:…说罢,他整了整衣衫,站在铜镜前,看着镜中的那人。
…屋:…不知不觉,十数个春秋过去。昔日那个意气风发的青年,如今也变成了两鬓斑白。
颌下一部虬髯,依然透着威武雄壮之气。
可眼眉间,却露出了几分疲惫之色……
张仲坚长叹一声,转身迈步走出书房。昔年雄壮体魄,略显佝偻之态。即便张仲坚不愿意承认,也必须要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岁月不饶人,老了……真的老了!
而昔年垂髻童子,如今正是风华正茂。
所谓一代新人换旧人,大致上就是这么一个道理吧。
可若这么轻易让自己认输?张仲坚并不愿意。
萧怀静在客厅里,端坐太师椅上。
第一次来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