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一点儿也不靠谱 >

第47章

三国一点儿也不靠谱-第47章

小说: 三国一点儿也不靠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次又是诸葛亮出手,司马懿过来抵挡。诸葛亮这边统三员大将,王平、高翔和吴班。司马懿那边也是三员上将,张郃、郭淮和费曜。

此外,这一次诸葛亮还动用了高科技技术,使用木牛运输粮草。

木牛,实际上就是一种小推车,这种小推车,发明者也不是诸葛亮,而在诸葛亮的家乡,这种车就有很多,当地称土牛。诸葛亮将其改良,提高了其技术含量,因而命名为木牛。但还有一种说法,说土牛其实就是木牛,是诸葛亮在西蜀的发明,流传回到了南阳。总之,土牛也好,木牛也好,就是辆手推车。

战役开始,诸葛亮先是带人去打祁山。于是司马懿就带了人急忙赶来,到达上邽城。

听说司马懿来了,诸葛亮狂喜交加,曰:“司马懿,你总算来了,这次不打你个满脸是血,我诸葛亮就没法混了。”

留下王平继续攻打祁山,诸葛亮率主力人马,狂袭上邽,去找司马懿单挑。

收到诸葛亮来袭的情报,司马懿悄悄把情报藏起来,不给排在末尾的费曜看。不给人家看也就算了,他还把费曜叫过来,忽悠曰:“老费,你很能打,我看好你。给你个轻松活,你守在这里,我率主力人马,去祁山单挑诸葛亮,这次不打诸葛亮个鼻口喷血,算我没说。”

费曜不知自己被卖,激动的替司马懿数钱,说:“领导,你放心吧,反正有你在,诸葛亮也不敢来这里,我会带领群众搞好秋收的。”

司马懿带张郃、郭淮,还有曹丕派来的监军贾诩,率主力部队出城,向东而走。当时诸将大叫:“错了,走错路了,祁山在西南,怎么走到东边去了?”

“快跑啊……”司马懿大叫一声,打马狂奔:“诸葛亮马上就来了,谁跑得慢了,被他逮到,可别怪我……”诸将全都傻了眼,才知道诸葛亮就快要到了,不敢怠慢,急忙跟司马懿比速度,三军拼命奔逃。

司马懿逃走不久,诸葛亮就到了,费曜不知来的是诸葛亮,还带了四千人出城,比拭了一把,结果被打得飞跑回去,关紧城门,坚决不出来了。

诸葛亮趁机将上邽城周边的麦子全部收割。割完麦子之后,诸葛亮愉快的同城上傻兮兮的费曜打招呼:“小费,我看好你,你站在那别动,敢动我就攻城。”

费曜果然站在那里,一动也不敢动。而诸葛亮驱动大军,不回祁山,沿东追击司马懿。司马懿急忙逃到险要之地,躲起来不吭声,诸葛亮只好再往回撤。

等诸葛亮走了,司马懿从隐蔽的地方钻出来,跟在诸葛亮身后,又蹑手蹑脚的跟到了卤城。突然之间诸葛亮的部队猛转身,向司马懿冲过去,司马懿大叫一声:“大家快逃啊,逃慢了被逮到可别怪我……”他一马当先,逃到了山顶上,魏兵的大队人马,也跟在他后面,稀哩哗啦的往山上跑。

到了山顶,贾诩第一个愤怒了。他是曹操时代的老人,有资格气愤。只听他破口大骂道:“司马懿,拜托能不能别这么不要脸?你害怕诸葛亮,怕得有点过火了,这事传出去,我看你还有什么脸混。”

张郃、郭淮也气愤的道:“对啊,一将无能,累死千军,你看我们被你折腾成什么样了?你要是实在害怕,就一个人蹲在山上,我们下去打。”

司马懿问:“你们真的要打?”

张郃、郭淮:“那能假得了吗?”

司马懿叹息一声:“真要打的话,我可提醒你们一声,诸葛亮是天下罕有的奇才,如果战事不利,大家一定要保存实力,可千万别……”

“你别说了……”愤怒的魏军,狂吼一声,居高临下俯冲入诸葛亮的阵营之中。

【9。顶级智力对撞】

上邽激战,正式开始了。这是诸葛亮与司马懿,三国末期两个智力绝顶的对头,历史性的交手。

时在建兴九年五月辛已。

此役,双方投入的兵马总数,应该超过十万,诸葛亮这边应该不低于七万,司马懿那边应该比诸葛亮这边更多。是役也,十数万人马扎堆在一起,不要性命的狂砍,直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这场战役,对于魏国监军贾诩来说,是一个超过他承受能力的刺激。

确切的说,这根本就不是一场战役,而是一起凶残的屠杀。战役一开始,诸葛亮就挥动小旗,将他的军队七扭八摆,指挥着魏延、高翔和吴班三人,忽东忽西,忽前忽后,也不知怎么搞的,霎息间将魏军切割成零零星星的小碎块。结果魏军将找不到兵,兵找不将,建制被打残,只能任由蜀兵宰杀。幸亏司马懿在事先就提醒过郭淮张郃等人,发现这种情况之后,众将齐齐的惊叫一声:“风急,扯呼!”各自亡命而走。

数万可怜的魏军,就此全军覆没。单只是斫下来魏军将领的脑壳,就足足三千余颗。士兵就不需要统计了,会把魏国吓死的。

经过了整整一天的恶战,司马懿终于脱出重围,只带了几个亲信忽忙忙落荒而走。

诸葛亮这边兴趣盎然的统计战果,除三千余颗魏将脑壳之外,尚有五千套盔甲,三千一百张角弩。看到这个战果,诸葛亮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拜托,老说我徒有虚名,你再说一个试试,连你一块斫了。

这次战役,终于让人见识到诸葛武候的战争智慧,此前没有人比得了他,此后也未曾再有人超过他。他就是那样的伟大,虽然杀人不是件好事,可那年月,说这事也未免太不靠谱。

此后一个月,魏蜀双方没有实质性的接触。然后诸葛亮就接到了汉中留守李严的来信,信上说,由于大雨冲毁道路,军粮接济不上,请丞相撤军。

诸葛亮于是在六月间撤军,司马懿命张郃追杀,追至木门,突然间伏兵大起,乱箭如雨,老将张郃膝部中箭,不治身亡。

然后诸葛亮才回去,并惊讶的发现,所谓大雨冲毁道路之说,根本是子虚乌有,后方的粮草很充足,可是李严运输不给力,怕诸葛亮批评他,就忽悠诸葛亮回来。等诸葛亮回来后,李严又怕责罚,向阿斗报告说是诸葛亮自己回来的,目的是为了诱敌深入。

诸葛亮也不多说,他把李严前后矛盾的信件,全部汇总起来,叫来李严,让李严自己给个结论。李严耷拉着脑袋,说:“丞相,我错了,你批评我吧,我以后再也不敢了。”

诸葛亮叹息,把李严贬为平民。然后诸葛亮提拨了李严的儿子李丰为中郎将,并把李丰叫来说:“你说你这个爹,他怎么这个样子啊。当年我们一起托孤,发誓要齐心协力,你要告诉你爹,做好一个农民工的本职工作,如果表现的好,还是有可能再回到领导班子里来的……”从此李严对诸葛亮不敢怀有怨恨。等诸葛亮死后,李严嚎淘大哭,他永远是一个农民工了,再也不会有人,提拨他进领导班子了。

处理了李严慌报军情的事情,诸葛亮投入精力,为北伐的第六次战役做准备。上一次,他动用了高科技产品木牛,这一次,他又推出了新产品,流马。

流马是一种船,全称是流在水中的马,船体长而且窄,跟非洲的独木舟有得一拼,因此减少了水的阻力,速度极快,这就缩短了航运的周期。

第六次北伐,又开始了。我们知道,这是诸葛亮最后一次了。他太累了。他把他的一生,都放在给魏国添堵上了。他也未必喜欢这样做,但是他也不可能再回成都,因为和阿斗之间的关系,不好处理。如果他揽事太多,明摆着是架空阿斗。如果他少揽事,那国家要他这个丞相干什么?

他只能一步步的,走向他必然的宿命。他清楚这一点,司马懿也清楚。所以司马懿在五丈原等等着他,这是两个强者的约会。

不见不散。

【10。星殒五丈原】

公元234年,诸葛亮统十万大军,出斜谷,驻扎于五丈原。他渴望司马懿出来迎战,再把司马懿杀个片甲不留。这个游戏,玩多少次也不腻。

司马懿知道诸葛亮的愿望,而他所要做的事儿,就是不满足诸葛亮。所以魏蜀两军对恃一百多天,其间诸葛亮多次求战,司马懿都假装没听到。史书上说,诸葛亮为了激怒司马懿,派人给司马懿送去女生的露胸装。司马懿不好意思穿上,只好向朝廷上奏表,要求迎战。

明帝曹睿接到奏章,就派了怪老头辛毗,手持节符来到,下令禁止司马懿出战。

听到这个消息,诸葛亮的传人姜维气坏了,跟诸葛亮说:“丞相啊,你看怪老头辛毗来了,恐怕司马懿又有理由不出战了。”

诸葛亮笑道:“小姜呀,你要学会多多揣摩人的心思。这司马懿,他统兵在此,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打还是不打,这用得着千里迢迢的请示洛阳吗?只是因为如果他不打,就会被人家笑话,所以他向洛阳求助,要求曹睿给他一个借口。都怪咱们上一次打他打得太狠,让他长了心眼。”

诸葛亮的病情严重了,就派了使者去司马懿的阵营。司马懿详细的追问使者诸葛亮的生活细节:“他一天睡多长时间的觉啊?他每顿饭吃多少啊?他一天工作多长时间啊。”使者回答:“丞相睡眠时间很短,每天晚睡早起,工作上的事情非常细心,有士兵犯错,二十杖以上的刑罚,都要仔细的复审。再就是丞相的饭量越来越少,每天只吃一点点。”

司马懿听了,摇头说:身“体是打架的本钱啊,诸葛亮这么不爱惜自己,能活长久吗?”

还有一句话,司马懿应该说了,但没有记在史书上:“我跟诸葛亮啊,比的是什么呢?比智力只是低层次的,真正要比的,是寿命。”

就看谁活得更长!如果我死在诸葛亮前面,魏国岂不悲摧?铁定就被诸葛亮弄哗啦了。可诸葛亮如果死在我的前面,等我发威的时候,谁替你们保卫蜀国呢?所以一定要爱惜自己的身体。

几天之后,诸葛亮病情加重,阿斗派了尚书仆射李福来探望诸葛亮,李福和诸葛亮谈过之后,就回去了,没几天又回来了。诸葛亮说:“我知道你为什么回来,你上次问我的事情,我跟你说了一整天还没有说完,这次我可以告诉你了,蒋琬合适。”

李福问:“真的很抱歉,虽然我心里不情愿,可我必须要问,蒋琬而后,谁可继任?”

诸葛亮说:“费袆可以继任。”

李福:“费祎而后呢?”

诸葛亮不再回答。

这段问答,是李福来问诸葛亮身后之后的安排。第一次的时候,诸葛亮可能是认为自己的身体,还能够撑得住,所以拒绝回答。几天之后,李福再回来,诸葛亮知道已经是回天无力了,所以事先安排下丞相的继任人选。

就在这个月,诸葛亮殁于军中。

他死了,标志着三国分裂时代的结束,从此再也无人能与司马家族的智力相抗衡,三分的天下,势力将由这个后起的势力所取代。

这也是三国时代最迷人的地方,这个时代的历史进程,完全是靠了强者的智力优势所推动。当智者一个接一个的离开人世,这世界,终究要回复它惯常的平庸轨迹。

尾声 黯淡的落幕

【1。姜维九伐中原】

诸葛亮死了,但历史的聚光灯,仍然是打在蜀汉的舞台上。因为还有个姜维。他在,西蜀仍将他的活力,以特有的折腾方法,坚持下去。

《三国演义》说姜维九伐中原,这四个字,错了三个,只有一个九字是对的。历史上,姜维确曾有九次用兵,但地点都跟中原不贴边。

第一次,是延熙十一年,姜维申请对魏用兵,大将军费祎不乐意。费祎这个人,他的名字竟然出现在历史上,委实古怪离奇。他可能是史上最不称职的大将军,他那别开生面的死法,可以做为这个结论的一个注角。

当时有个叫郭修的人,是西平郡人氏,曾被姜维占领了西平郡,将当地的老百姓全都绑了肥肉票,绑到了蜀国纳税。这个郭修就是在这次事件中被掳来的。到了蜀国之后,他积极表态,说我热爱蜀国,并很快脱颖而出,受到了大将军费祎的信任。

一天,大将军费祎招呼朋友喝酒,酒桌上就有这位郭修,等大家喝得五迷三道时,郭修起身,将赫赫的大将军费祎,一刀捅了个透心凉。大将军费祎就这么死了,如此可知此人的水平,实在是有点不靠谱。更不靠谱的是郭修,谁也不明白他为什么要和费祎同归于尽,理由呢?动机呢?好象都没有。

现在,这个不靠谱的大将军费祎,正领导着蜀国人民奔小康,他当然不会支持姜维的军事行动,甚至当面对姜维说:“你能不能歇歇,啊?我说你能不能别闹事?连丞相都弄不明白的事儿,我们又怎么可能平灭魏国?”

最后费祎只给了姜维一万人,结果姜维出马,行至陇西,就被魏将邓艾给打回来了。

次年,费祎还是只给姜维一万兵,让姜维去打。姜维可不敢去上邽或五丈原,诸葛亮去这种地方,照例是要带十万兵马的,姜维以如此少的兵力,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