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次兵 >

第17章

次兵-第17章

小说: 次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邵姑娘道:“此地西行一日半,到梓州梓潼郡。此郡西南,再行走半天,到益州蜀县。县以西百里就是。路上有盗匪,你须小心。可记住了?”语气中微有不舍。落缨一遍复述给她,又将那些她因自己而愧疚之事,一一说来,款款道歉。邵姑娘这才知他心细如针,忽生感动。
  这两人在离别之际暂生情意。落缨晓得她心事后,一直还有个微不足道之愿,他不好意思的说:“邵姑娘,我……能不能抱你一次?”只见邵姑娘想也不想,扑到他怀里,双手紧抱,是谢意是情意。
  一旁的钱姑娘阵阵鸡皮疙瘩,催说道:“师姐!阿离!你们好了,再不走,人来把你们两个都抓了!”落缨松开手笑道:“也一并把你抓去。跟你邵师姐用心学武,记住,不要大小姐脾气对你邵师姐!”她点头,笑笑而过。
  邵姑娘笑着,于袖中拿两本书道:“落缨,这两本书分别是双武庄剑法、次兵。周师伯教我给你,是因你救我一命,也因你让他刮目相看。他说,你或许能因这些剑法而另创剑术——真不知道你有此本领。”
  落缨接过书笑道:“邵姑娘,以后不要这样夸我。怕我会情不自禁。我也没甚么本领,起码,现在连你都敌不过。好了,这便走。替我谢过周大伯。来日有期,后会再聚。”转身即走,不留丝缕伤感。
  两人均说:“路上小心!”钱姑娘多了一句:“阿离!我一定会改好,等着!”落缨亦不为所动。试图强制着压住情意,却突然想起,曾对杨傲雨他们说过的男女婚嫁之话,因而想通了:见所爱之人,因缘关系,不能比翼人生,虽难也应放下。强按自己意愿胡来,所追求向往的美好,会变为炼狱。不如赤心再觅,留香候人寻。
  半天到镇上拿马匹、剑鞘。这剑鞘出小钉子外,全是木头,做工细滑,钉得精致。按他的要求,并未多加什么饰品、图案。提剑入鞘,紧度刚好,倒拿不会掉地上。再用自己那破布衣包紧剑鞘,增加手感。不甚喜欢细腻手感,怕滑掉。再裁下破衣服的厚衣边,钉上剑鞘头尾,当是背带。一个棕色剑鞘便好了,破衣服给他糟蹋完。
  乍看这背剑平平无奇,不甚招人眼红。深深谢过木匠师傅,即告别。心中激昂的相会之情,充溢周身,化为不朽之力,如获新生,策马西去。府衙差人见沈师傅狡猾,叫上山门差人,搜拉半日,无果而回。
  几十里地就到午时,才过驿馆,无处歇。找个遮阳地儿坐下,掏次兵来一书,边吃东西看。扉页书着:‘次兵,为第二把兵刃’‘情志亦情绪,是为一种奇妙之力。此情至深时,偶可控剑飞空’——落缨明白了什么,也许是这些情绪之力使自己在中游魂时突然能动了——修习次兵,必得先勤练凝运先天之气,此为根基。而若化成次兵,必先运化五行流。
  一、察知情志
  人之情志可分七类,即喜、怒、忧、思、悲、恐、惊。喜可使人心神舒杨、笑颜逐开、怡然自乐……是为高兴、快乐;怒为心中不平,多为尊严受辱而怒。如勃然大怒、怒火中烧、怒气冲天……一切令人气愤之事物;忧使人心绪烦闷,忧烦苦恼、多虑某事而愁眉不展……所有使人发愁之事物;思,心中挂念、过度恋想,昼夜无休……让人深深思虑之事;悲致人伤心哀痛。
  天下生灵皆有恐惧之情,惊慌害怕,栗栗危惧,惶惶不安,丧胆亡魂……惊与恐相与近似。此两者在足够地人生阅历之下,可以制止因此而发生的失控之态。
  两情相似者,还有忧与思,皆为心中之事而渐生焦虑之情。故恐与惊两情合而为一取恐情、忧与思合取思之情志。如此,所剩五类情志喜、怒、思、悲、恐,五者皆与五内脏有气机关联的五志代表。五情过极则伤身,是为禁忌,勿要纵情志。
  二、 五志五脏五行
  五类情志相对应于五脏为:喜对应心、怒对肝、思对脾、悲对肺、恐对应为肾;而五脏皆有所属之五行,分别是:心所属五行为火,肝属木,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其五行又有相生相克之道,若是相克必无益处,然五行相生却是百益无一害。是以,五行相生为: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
  三.控五志联五脏运五行
  所谓控五志,是为察知自身情绪变化之时,可控使此类情志持稳并可逐渐增强之态,此极为重要。不仅如此,更要懂得将浮动情志制止,使情绪恢复平静。
  所谓联五脏运五行,须在此复加赘述:现以上半段身为虚画,五行标记,胸脯中央为火;火之周围几寸是金为肺;其金右下紧邻木;木之左为土脾;水之肾位于后腰。金、木、水、火、土五行位照此定位。
  以先天之气为引,意若其舵,牵五行循相生之序而运。如悲之情志当显,悲属金,则引气沿相生之序运始为:金、水、木、火、土,照此法,其它某一情志显现如此运行。又:水、木、火、土、金;木、火、土、金、水;火、土、金、水、木;土、金、水、木、火。共有五种运行之路,先天之气流经五内之后,变而为五行流。切要谨记所述运法,若反运五行,将伤及五脏。而一般所练,为三类情志:喜、思、悲。怒之情志,难以控制,可不必习之。恐之情,则是无法驾驭,不能练之。则一运行之路:水木火土金,勿再练。
  四、五行流
  意引先天之气流经五内,绕运一周方化为五行流。但,初始练时,五行流甚难化成。欲要察知是否化出五行流,只有一法,便是悉细感受体内有无一股方寸涓流。其似温似凉,抑或时温时凉。有此奇异之象,是因万物均有阴阳对立面,似凉似温皆是时辰差异而发生的阴阳变化。化出五行流绝非一蹴而就,行之过激,反受其害。勤习苦练为正道。
  五、五行流丝
  先天之气化成五行之流,其方寸之面不能流走于经络间,便无法达致预期之点。故先暂时运化五行流为若丝状,方适合经络间运走。熟习如下法决,五行流便可化作若丝:凝聚心神,动体内之意,意牵五行流之首,渐引渐行,直若成丝,再引丝入天池穴。该法决亦须勤苦习。若要消去,可以意控五行流丝自行散消。本是体内之气所化,不会损及自身。
  六、经络当渠 象隐五行流
  天池穴、天泉穴、曲泽穴、郄门穴、间使穴、内关穴、大陵穴、劳宫穴、中冲穴共九处穴位为一经络。手握兵刃,引五行流丝穿行九穴,于中冲穴运出指外,经刃柄均匀流附在兵刃之上,现象近若隐隐流水。更有奇妙之处,可仿制手中兵刃之形,成于刃旁。此为匿次兵。
  七、匿次兵游离
  此时象隐已非流态。因仿兵刃之形,便浑然成了一物,不再附于兵刃上!自然而然成形第二把兵刃:匿次兵。可在本兵任何一旁化成次兵。其尺寸大小依照本兵实体而定:长不过手中本兵,短不可小于本兵刃身之宽,厚不可过本兵,皆以本兵为准;
  八、匿次兵定尘彩 次兵方成
  无论何物,都有属于其自身特征,以便区分。匿次兵成形之初,状似明澈,好比无相之人。需虑以尘彩。所谓尘彩即是颜料。若不予其尘彩,二次运化象隐将吸附兵刃之色。尘彩为本门独有,颜料取自红尘天地间,并非稀有贵重之物。
  匿次兵首化,穿行尘彩。定以何彩,由天而定。不以多色存在,至今未有。尘彩方定,其色淡淡。到此,次兵方为化成。其刚韧之度亦以本兵为定。次兵虽自离兵刃之身,但无法断却握兵人之意志,手有此兵刃之人,可随己之意操纵匿次兵游离在本兵刃之旁,犹如精灵一只。
  天地万物皆有其限制。随己意驭控次兵并不完全随之。次兵源自五行流,五行流来于自身先天之气。因此于人为根本。次兵于本兵侧边任意点化成并欲控其游离,则顺此本兵之纵横两面,既游离之限:横不过握本兵之人的身面宽度,既次兵顺本兵横向游离,最宽不超人自身宽度,是为肩宽,名为横限;
  纵为人自身高度之长。次兵在剑身之首或剑尖可游离的最远之距,为本人自身的高度,名曰纵限。这便是限制,合称纵横大限,是次兵最大游离自由度。
  划分纵横两面,此处以剑为例:次兵朝刃缘两面来回游离为横面;剑尖或剑柄为起始,为纵面。在纵横大限范围之内,可控次兵在此间自如游离,此时后话。次兵初成,只可控其依剑直线游离,不可越剑,不可横行,不可朝己。若朝己运驭,稍有不甚,或将危及性命。此三不可为初习者限制。
  绝不许在散消次兵之时运驭次兵游离,否则将反噬经脉。因次兵动,是有行动之力量,又恰与五行流相接,次兵便顺五行流而攻入经脉。是为次兵大禁忌。
  落缨思理数回,乍一看,算得复杂。这书说难也似不难。就是内五行依照五行相生之序引气流走,成了五行流,附于兵刃之上。渐渐化出匿次兵,过以尘彩,次兵方成。
             

  ☆、第十九章 次兵简易招数 剑式身法步法

  九、次兵界段 各有路数
  界段,为次兵之长、短。初化次兵,其长短只是本兵刃身之宽。欲要使次兵最终如本兵之长,亦须勤勉修习。时机一至,次兵长度自有变化,犹如人之成长。且在次兵各段,各自有招式。若满‘十’为最长,则界段细分为:
  初之段:次兵长度为本兵十之一二长。招为纵向附剑游离,可远离本兵之首或尖,称作游附。次兵攻杀速度是平常挥剑之速。若化于剑脊侧,则可作横限游离。如大概肩宽一尺四寸,横向游离两侧,最宽不超此一尺四寸。
  缓之段:十之三四。运驭次兵纵限游离,可作招弹兵击杀。即次兵于纵限之内,瞬间弹击而出;亦可作在本兵尖端、首柄端纵限斜向点游离,点之最宽边缘为横限,称斜击。又可控次兵施展纵横限双折点——双限折点击。前提为化兵在剑脊一侧。
  逐之段:十之五六。次兵可在纵横大限之内,施斩弧形跳跃,名为柳月击。
  将尽段:十之七八,此处次兵已近本兵之长。可运驭次兵作出连环流圆前进,即流圆。行攻路线诡异。
  终之段:至此,纵横大限内,可随意施展次兵攻杀之招。使得如何,全凭持剑人之意念。此外,次兵游离之速,非‘意’所能控。因次兵并不是‘意’本身,‘意’作虚念。‘意’可瞬移,而次兵近似真体,瞬移不得。再说界段之渐升,好运者可一时突破,亦可长时间才有变化。视自身情绪受控之度而定。
  十 次兵有招 一心二用
  招,攻防招数。一心二用可释作:掣本兵、运次兵一时进攻而不自乱。其难度在于本兵有招,次兵亦有套路。二者万不可顾此忘彼,必需兼顾两者。此惟有苦习熟知招数才可运用自如,无捷径可走。如若不深习一心二用,运驭次兵毫无意义可言。又若心态自傲,习得半生不熟,必致自乱招数,伤己皮肉为轻,重者手肢伤残,或命断己手。更有次兵被捕住之险,人称之捕兵。
  捕兵之法有:以交叉之招夹住次兵、以坚硬之物力摁次兵于坚硬之物上、以功力之深厚抓拿次兵;遭此类处境,次兵将动弹不得。受制于纵横大限,本兵刃仅可在纵横大限之内移动挥使。
  若次兵处在剑身之侧,尚可运五行流将其消散;若在此之外,则得靠己之智,把次兵收将而回归己控。弃剑是为不得已之选,下下策也。
  吾即为人之师,当赠真言半句:“剑与次兵,皆为杀器!出之与否,切审慎思之。出剑不行败德灭义、害人利己之事!可斩阴毒冷血,恶贯满盈之人!此为训诫,一切自当量力而行,万不可自充英雄,低估敌手。务须牢记为师之训。”
  以下为各界段进攻防守之招数:
  初之段招式:
  挥剑划兵:次兵在本兵之旁。挥剑动时,次兵亦随在刃缘外侧固定一直线滑动;如对恶敌挥剑,次兵随之滑开攻敌。此若双剑同时攻杀。亦适合近身攻打。化成之次兵,多定于刃缘之侧,即次兵刃缘与本兵刃缘直对,终究是使锋利刃缘攻去恶敌!划兵可配本门所有剑招招式,如若纯熟运使,可比一般高手;如次兵在剑脊一侧化成,可驭兵双限折点游离。
  缓之段:驭兵能纵限游离。招为弹兵,次兵纵限击杀最远距为自身高度之长。例,某人约高五尺五寸,运次兵纵限游离不超出此距!
  招式:以退为进——退避恶敌攻杀势头,趁间运驭次兵弹击以作反击。
  斜线攻杀——协以本门剑法声东击西之招。
  双限折点游离——步法鹤步轻流;为:平剑于敌前,剑抽之式一左一右而摆;剑动亦控次兵行双折点游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