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军神-第2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刘涚的表情,吴阶心中突然闪过一丝恍然,道:“刘涚啊,听说那义军首领王重阳,跟你私交甚好,他的师傅还治好了高宠的腿。”
“确有其事!”
这件事情江湖上人人皆知,毕竟不是谁的双腿断了都还能重新走上战场,而敢于从金国大国师身上骗取灵药,也不是随便哪个人都能做到。
故而吴阶这样问的时候,并没有半点质询刘涚的意思,反而是带着淡淡的关切,虽没有明言,却也算是在暗示刘涚不要太伤心,毕竟清虚散人和王重阳武艺高强,不是那么容易就死在乱军之中的。
“或许襄阳城破了也是一件好事!刘涚啊,前些时日你不是接受了襄阳城的部分义军么,若是王重阳师徒能够重新归顺我朝廷,那些士兵你就还给他们,到时候本官再向朝廷争取个名分。”
应该说吴阶这话已经表达了足够的诚意,他甚至大包大揽的承诺,只要王重阳师徒能够归顺于朝廷,不仅既往不咎,还能摇身一变成为朝廷的官员,若是一个普通的义军首领能够得到如此承诺,怕是当即就拜倒在地了。
然而刘涚却知道,这不过是吴阶一厢情愿罢了。
首先一点来说,王重阳是绝对不会随意向别人妥协的,其性格之孤傲,也就刘涚心中清楚。其次,王重阳和清虚散人本身也没有多大的野心,襄阳城破了也就破了,刘涚相信王重阳绝对不会再去打一个襄阳城下来当什么首领。
所以对于吴阶的这种承诺,刘涚只能是报以苦笑,道:“大人,若是有机会的话,我一定会将大人的好意转达给重阳,不过如今人踪渺渺,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清虚散人在江湖上的声望之浓,本官虽不是江湖人,但也有所听闻,其实朝廷对清虚散人的期望很高,若是散人他有意的话,皇上甚至愿意封他一个国师的头衔。不过,罢了,闲云野鹤,其心境确实不是我等凡夫俗子可以揣测的。”摆摆手,吴阶的口吻像是有些自嘲,在场的将领到是纷纷点头,好像很赞成吴阶这话。
“大家还是说说,若是金兀术来犯,咱们该如何迎击?光是依靠弓弩防御,怕是有些被动了,刘涚,本官听说,你有些好东西?”
说罢咸阳城的事情,吴阶话锋一转,又落到了刘涚头上。
“大人实在是抬举了,末将能够拿出什么好东西来!”刘涚当真是哭笑不得,怎么吴阶就往自己身上打主意呢,他可真是个穷人呢!
“刘涚你就不要谦虚了,本官听闻你麾下有个火枪队?朝廷那边的匠作营也有火枪,不知道跟你的相比,谁的比较厉害一些?若是火枪配合弓弩,又能不能比纯粹的弓弩更有杀伤力呢?”
要说吴阶也是个心思活络的将领,否则也不会在这样的场合之下公开询问刘涚火枪的事情。毕竟弓弩已经用了上千年,非常的成熟,但火枪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还是个完全簇新的玩意儿,究竟可靠不可靠,绝大多数人心中都没底。
“大人,应该说我研发的这种火枪,其实也是受到了匠作营的启发,对他们制造的原型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良,并不是完全新鲜的东西,比如说他们用的是竹竿,而我用的是青铜管。”
“哦?什么时候也让我们大家见识见识火枪作战的威力,若是可行的话,本官也向上报朝廷,让朝廷来批量制作,用于抵抗金兵!”
上报朝廷,批量生产?
刘涚听到吴阶的话,顿时头都大了,也开始暗暗埋怨自己不够小心,怎么就让火枪的消息给走漏了呢!其实到目前为止,刘涚从不曾想过要将火枪这种划时代的武器交给朝廷,因为他还指望着将来靠先进的火枪打天下呢!
要知道火枪这种远程兵器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即便是只受过简单训练的平民,也能很快的形成战斗力。
“刘涚,你别低着头啊,成和不成,你倒是给句痛快话啊!”
第280章 胡马阴山,一枪当关(上)
第280章 胡马阴山,一枪当关(上)
面对吴阶毫无掩饰的单刀直入,刘涚此时连眉头都不敢皱一丝一毫。
英雄不一定是名将,但名将都是英雄。像吴阶这样子的人物,别看他现在极重视刘涚,哪怕刘涚做再出格的事情他都可以替刘涚兜着,但真要是刘涚在执行他命令,甚至是像现在他亲口向刘涚提出要求时,刘涚表现出推三阻四的样子,恐怕直接就会将刘涚打入“冷宫”去了。
所以刘涚不敢皱眉,他脑子里急转之后,道:“大人,火枪我可以提供,但如果数量大的话,需要朝廷的协助,光是依靠刘家庄里的那些人和物,根本无法大批量的制造。”
“这个肯定啊!”
吴阶大笑起来,顺手拍打着刘涚的肩膀,“只要你不藏私,匠作营那边我自然会去说明,实在不行,咱们还能先收拢益州的能工巧匠,至于说需要的材料方面,唔,没关系,我跟刘子羽说,让他来负责这件事情!”
“那样的话,也需要时间来生产的。”刘涚原本想说现在的火枪还不够完美,他还在让人继续研究升级当中,但转念一想,既然吴阶都提出来了,不如就按照目前这个样子交给朝廷,也好给自己留个念想。
多年之后,刘涚回想此时,才觉得自己当时的那一点点“自私”是多么重要。
“那就这样说定了,走,看看火枪的威力去!”
果然,吴阶就连刘涚麾下有火枪兵这个事情他都知道,可想而知,刚才如果刘涚真要推三阻四的,结果怕就真会很难堪了。
因为火枪还没有最终定型,所以刘涚身边的火枪兵数量仍旧保持在五十个以内,虽说五十个人五十条枪,在大规模的战役当中几乎发挥不出作用来,但是按照胡立等人的想法,这五十条枪,基本上能够保证刘涚在战场之上的安全了。
刘涚自己之所以不愿意用火枪,实在是因为如今制造出来的火枪给他的手感太差,还不如用三棱刺来的爽快。
既然吴阶提出要求,刘涚也没有理由不满足,噼里啪啦的开一阵火后,吴阶却是对火枪的杀伤力表示满意。
“虽然不如优秀的弓手,但胜在可以以量取胜,刘涚啊,这样一杆火枪,制造出来要多少成本?”
“成本?”
刘涚其实很想说,真正的成本是体现在研发阶段,产权你懂么?可惜知识产权这种东西,吴阶恐怕还真是不懂,故而刘涚也只能是苦笑着道:“大人,一杆火枪差不多就是五十两银子,如果能够批量生产的话,价格应该可以降低。”
“五十两,倒是不便宜啊!”
确实是不便宜,然而吴阶却能看出火枪对于如今朝廷的重要性,一杆火枪,就能让一个从未经过训练的平民迅速形成战斗力,只要有数量上的保证,那么对抗金兵完全不是问题。
所以吴阶很快就决定,不管价格高低,一定要向朝廷提出要求,大批量生产火枪,装备部队。
第二天,吴璘就带给刘涚一句话,说吴阶已经上奏了,提醒刘涚,刘家庄那边一定不能再明目张胆的制造火枪了,以免造成麻烦。
这话其实说的很隐晦,不能明目张胆,难道就不能偷偷的生产?反正刘涚一直都是在偷偷的干这件事情,所以吴璘的提醒,他也就是点点头算应承下来,至于说会不会这样做,显然不用问了。
虢州被破,紧张的可不仅仅是南宋朝廷。
或许说一个虢州对于南宋来说并不算什么,如果是被金人拿下,恐怕朝廷都不会当成一回事,问题就出在拿下虢州的是伪齐,也就是说,在金弹子的统领之下,伪齐的实力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与此同时,金国上下也很震惊,毕竟一个过于强大的伪齐,并不符合金国的利益,因此,原本打算继续南侵的金兀术,也不得不停下脚步,开始跟吴乞买磋商,要如何来解决这个事情。
如此一来,几方之间的战斗就陷入一种相对停滞的状态,在接下来的两个月时间里,除开极小的摩擦之外,几乎没有发生大型会战,大家都在暗暗积攒着力量,争取在下一波的战斗里夺取更多的利益。
国家势力之间的消停不意味着刘涚就可以偷懒。
吴阶上报的奏折很快就得到了朝廷的批复,然而批复的内容却让吴阶很失望。火枪这宗东西对于朝廷来说也不算是什么新鲜玩意儿,用朝廷里那些大人物的话说,这玩意儿耗费高,效果低,使用性并不强,如果吴阶要求的话,匠作营可以制造一批,但绝对不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对于朝廷的批复,吴阶只能是叹息着骂了一句“鼠目寸光”,就是谁脸上长着鼠目,吴阶就没有点明了。
“大人,这一批大概是多少杆?”
“不会超过一千,刘涚啊,这事情闹的,让你看笑话了吧?”吴阶的神色有些惨然,可不是么,当初他当真是信心百倍,认为朝廷必定会接受他的建议,谁知道却等来这样一个结果。
“一千支,大人,若是一千支的话,只要我们能够用好,配合弩弓手和其他兵种,守住着仙人关肯定没有问题了。”
“真的?”
刘涚的话就像是寒冬里突然冒出来的篝火,瞬间温暖了吴阶的心。
“那样也好,不过到时候这些火枪兵的训练。”吴阶倒也是个能接受新鲜事物的人,嘴里一下就蹦出“火枪兵”这种全新的兵种来,刘涚都还没有来得及将这个称呼教给他呢。
“等火枪送来的时候,我就安排胡立去当他们的教习,反正我的那些火枪兵,也都是胡立一手训练出来的。”
“成!没想到啊,刘涚你的部下个个都是能人,当个偏将,是不是太委屈他了?要不回头再向朝廷要个正将的名额。”
“不必不必!大人,胡立这小子性格还没有磨练出来,要他做事儿还成,距离独当一面,还需要多锻炼!”
“哦?”吴阶的眉头微微一挑,像是若有所思的看了刘涚一眼,却是让刘涚脊背上的冷汗都下来了。
这世上当真是笨人都死光了!像吴阶这样的人,每一句话或许背后都隐藏着深意,就好像刚刚,他是真的认为胡立有本事要提拔胡立么?刘涚觉得怕是不然吧,一千支火枪就足以武装一千个火枪兵,加上配合火枪兵的步兵,这可就是至少两千人的一支队伍了,若是让胡立来当教习,那训练结束之后,这支军队究竟是听吴阶的还是听胡立的?那胡立又听谁的?
“正是如此!大人,火枪兵的训练其实是很简单的,关键还是在于多开枪,多练习,胡立只需要将基本要素告诉火枪兵之后,剩下的训练就跟咱们普通士兵一样,随便一个将领都可以胜任的,未必就一定需要胡立。况且这样一支全新的兵种,末将以为,只有留在大人身边,才是最妥当的!”
“哦?你这样说也不是没有道理,那就按照你说的办罢,可惜了,朝廷竟然看不上火枪这种新鲜玩意儿,刘涚啊,以后发明了什么好东西可千万不要藏着掖着的,你要知道,这关系的可不仅仅是你自家的利益,而是整个国家的兴亡!”吴阶再度拍了拍刘涚的肩膀,随后才转身离开。
“好险!差点就让吴阶把胡立跟我弄走了!”
望着吴阶的背影,刘涚心中暗暗喘了一口气,他正想去找胡立把这件事情先说一说时,突然有个亲兵进来,说是刘家庄来信了。
“谁来的信?”
从刘家庄来的,自然是家书。
不过亲兵交给刘涚的家书却是厚厚的一叠,拆开来之后才知道,除了高玉娘和安娜写给他的信之外,里面还包裹着张汉送回来的消息。
张汉离开刘涚的时间已经很长了,如今张汉顺江而下,已经快到临安,而这封信当中,张汉主要记载的是他一路见闻,还有一些感慨。
在信中,张汉告诉刘涚,因为天下大乱,如今朝廷名义上控制的地方,当真是盗匪四起,民不聊生,除开那些有城墙保卫的地方还算安稳之外,但凡是朝廷兵力不足的区域,简直就是一片乱象。
导致这种混乱局面的原因,一个应该是时局动荡,另外一个原因则是苛捐杂税的增加。朝廷要打仗,打仗就要花钱,然而岁赋就只有那么多,没有钱没有粮食,难道让将士们饿着肚皮上战场?
为了保证军饷粮草,朝廷唯一能够想到的方式就是增加税收。
越是乱世,地方官员就越是容易变得横征暴敛,每每借着朝廷的名义,增加岁赋,鱼肉乡里,在富饶的地方还好,若是遇上原本就困难的地方,税赋暴增,往往直接就把人给逼反了。
而地方官为了自己的帽子,往往对于辖区内出现的那些盗匪不闻不问,只要不找他的麻烦,他就全当没看见,以至于这些盗匪由小变大,逐渐难以收拾。
就连韩世忠、岳飞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