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查1938-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杭毅被堵住:“可能没有,也没人说,你正调查宣案,我自个儿想的。”
武伯英一笑:“你也没想错,刚才我说他毒杀何金玉,光说因为街坊所托。也是我自个儿想的,何家在平民坊,应该和宣侠父失踪有点关系。要说起你不愿牵扯政治,那为什么要监视宣侠父,你可是监视人中最重要的一个。”
杭毅脸色非常不好看:“谁给你说的?”
“你都不告诉我,我也不能告诉你,按你说的不想牵扯你。”
杭毅思索了良久,终于怕了威胁:“好吧,我决定帮你,但还是不想牵扯其中,帮你也是想洗脱自身。我让最得力的手下,去搜寻抓捕洪富娃,但是只限于他。只限于侦缉大队长师应山,只限于追查何金玉之死,只限于抓捕洪富娃。别的那些乱七八糟,我不会再与你合作。”
武伯英点头:“这也就够了。”
武伯英知道师应山,职任警察局侦缉大队大队长,侦破刑案是个行家,全城闻名。他办过的一些案例,已经成为茶余饭后的街谈巷议,百姓对离奇案子总有不尽的好奇和热情。师应山被越传越神,几乎成了公案小说中的断判清官,省内发生的疑难案件,都要请去参与和指导。侦缉大队独立于警察局大院之外,在西大街北侧的大清真寺旁边,以便衣侦查为主,为了隐蔽自成一统。它是全局重点部门,编制、人员和任务相对保密,专破刑案、大案,办理难案、疑案。大队长师应山在警察局有着特殊的地位,虽然级别不甚高,地位却重要,超过了各个分局长和县局长,和副局长平起平坐。侦缉大队编制庞大,下分各式小队,可以满足破案的各种需要。人员都是警察精英,与一般的镇长、甲长、巡官、警佐不同,皆是探长、探员等便衣警察。
马志贤当局长那段时间,武伯英记得侦缉大队头子不是师应山,正是这两年被杭毅重用。他能在浙人治陕时期居于警察系统要位,一定有非同寻常的能力,而且不仅是破案能力。百姓对于警察局的评价,看的还是侦破刑案的水平,杭毅深知这一点,所以他再给警察局安插亲信,却从不动摇师应山的地位。并且局内自己之下谁和师应山作对,局外不管是谁和师应山为难,他都要偏袒以保住这个标杆,给自己赢来官声。
杭毅给师应山打电话召唤,回音出去办案。杭毅双手一摊,无奈道:“这个人忙得很,不过我会给他特别交代,放开手中其他案子,全力协助你抓捕洪富娃。这样吧,等他回来,我就叫他明早来局里等你。你明早再来,我当面给他交代,把你的事情办好。”
武伯英道:“那倒不必,杭局长你交代好了就行,我明早不来打扰了,直接去侦缉大队,和他面谈。”
杭毅迟疑了一下,点头应允:“这样也好。”
十三日吃过早饭,武伯英带着罗子春到了侦缉大队,师应山已等候多时。他身材不高,长相憨厚,神气里却透着精明。特别那双眼睛,武伯英感觉似曾相识,眼角上挑,眼线很长。他先自在腹中笑了,戏脸可不就这样,不管生旦净末,都是这种丹凤眼。师应山说西安腔带着点鼻音,去除不掉的陕北印记,尽管很轻,却也难改。
宾主寒暄落座,喝了两口茶,师应山笑道:“武专员,不记得我了?”
武伯英拧眉微笑,搜索了一遍记忆,从未打过交道。“实在想不起来。”
“你当调查处长时,我在马局长手下当警员,见过你几次。当时你官高名气大,一定不记得我了。”
武伯英朗然一笑:“你现在,才是官高名气大。”
“浪得虚名。”师应山并非谦虚,真情实意笑道,“不过有时也有好处,有些案子我一插手,罪犯害怕,破起来就容易些。除了这个,再也没啥好处了。”
武伯英评价:“师大队长果然是实在人。”
师应山收笑答:“还是做实在人好,你看你武专员,虽然事变后落寞了,机会一来又被重用。我也是,当时跟着马局长,不愿参与军特处,倒没有光明正大的理由。实在人的实在想法,就是抓闹事学生,抓共党分子,看着都不是坏人,心中不忍见。一心扑在破刑案上,果然就得了好报,机遇所致做了大队长。”
武伯英似曾相识的感觉又有递进。“我有个老部下,也姓师,陕北人,你知道吗?”
师应山愣问:“谁?”
“师孟,如今在行营电讯处。”
师应山立刻否认:“不认识,陕北姓师的人多了,师姓之望郡。老辈人说过,似乎有个朝代,师家祖宗迁到陕北驻防。带子弟兵过去的,陕北后代很多,各县都有。”
武伯英捕捉到他的一点不自然:“师姓人稀少,我就有了这个推测。”
师应山干笑着转到主题上。“杭局长给我交代了,帮你抓捕洪老五。上峰有命,我自然会全力以赴。我和这种人打交道日久,有自己的暗路子黑索子,对他倒很熟悉。这种地痞流氓,平时犯的那些事情,还到不了我这里。但我一直在暗中看着,因为很多刑案,都是这种人的恶行发展来的。这次他弄死何金玉,背后原因我不知道,也属于我的职责所在。民不告官不究,何家不出首,我准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听说洪老五,还与宣侠父失踪有关,我就有些不想管了,政治这东西,向来敬而远之。”
武伯英翘眉追问:“一个绑架,一个毒杀,你又能把政案刑案,咋完全分清?”
师应山苦笑点头:“是呀,很难分。如果不是你武专员,就算杭局长亲命,我也有办法推托。你就另当别论了,我们是老缘分。我已经决心协助你,这个尽可放心。洪老五这段时间,确实有变化。要是半个月前,你说抓洪老五,我现在出门,半个小时后就能绑回来。但是现在,好些日子没他踪影了,最爱在街上显摆,突然就不见了,屠夫吃素、妓女从良一样,很反常。”
“那也正说明,他心中有鬼。”武伯英分析道,“师大队长,你说洪老五,会因为财物袭击宣侠父吗,仅仅为了钱财?”
“不会,他们是坐地贼,不是流窜犯,不干这种事。抢人再多能抢多少?坏了规矩,误了庄稼,划不来。”
武伯英很欣慰他能说实话:“以前半小时,现在给你五天,只要能抓住洪老五,很多问题将迎刃而解。”
师应山盯着他探询真实目的:“武专员,最近我听你的事,比较多。看来你本就不打算在西安长干,因为我听的,都是在和蒋主任作对。如果你和他为难,把杭局长和我拉进来,恕我直言,爱莫能助。你也清楚,我是局长提拔的,局长是蒋主任提拔的。”
武伯英盯了他片刻,感叹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蒋主任不明白,你们也不明白。我的举动,正是在洗清他的冤屈。你们破刑案,也讲究从有罪向无罪调查。”
“你是说蒋主任有罪?”
“不是,蒋主任有可能。”
师应山嘟嘴想了一会儿,手指弹了下桌面。“好吧,五天之内,把洪老五一定给你揪出来。”
武伯英转头看看罗子春,然后道:“这是我的手下罗子春,一直喜欢探案,我也想让他长点见识。这几天跟在你身边,亲眼看看高手破案,也学些本事。”
师应山明白监督之意,看了看罗子春,“行,可以,就留在我队上。”
武伯英驾车回到新城办公室,安排赵庸四个分头朝四面行动,秘密打探洪富娃下落,做了明暗两手准备。吃过午饭他小憩一阵子,前往杜斌丞府第。今天是举办爱国募捐茶会的日子。蒋宝珍一定会参加,武伯英很在意,两天没再照面,想着能会面。她大前日还热情似火,这两日突然寒冷如冰,就像给铁器淬火一样。
武伯英感觉,是沈兰自己不愿意回来,其他都是借口。这是老花的弦外之音,语外之意,他不认为自己想多了。这个打击不轻,他不断反思和前妻感情生活中的过失,覆水难收,不可挽回。越反思越觉得很多地方做得不对,于是在怠慢蒋宝珍的态度中,也发现了很多不对。似乎自己对所有女性的态度都有问题,以前不觉得有问题的地方,都有问题。孔圣人将女人和小人归为一类,自己曾是他的信徒,从根本观念上就有错失。轻看女人,平面化、种类化、概念化,很多错误借此产生。对沈兰已无法弥补,那么对蒋宝珍呢,还是可以改良态度。他有些前怕后怕,以为对男女私情已经免疫似的不为所动,但是蒋宝珍不时跳入脑海中来,搅得人心神不安。不得不承认,蒋宝珍很有魅力,集合了沈兰、吴卫华、黄秀玉的优点,也同时集合了缺点,吸引力和破坏力都是三倍数。
茶会杜斌丞没参与组织,完全由夫人带着妇救会承办,一帮子太太小姐风风火火搞了起来,像模像样。杜斌丞、冯钦哉、杨虎城、孙蔚如、武士敏,是歃血焚香结拜的异姓兄弟,十年前风光了起来,其中杨虎城的权力名气最隆,其他几个既依靠也辅佐。五人从来不讲地位只讲手足,可惜西安事变时,冯钦哉潼关临阵倒戈,武士敏在南京被捕,都归附了蒋介石,兄弟自此破散。如今杨虎城出国、冯钦哉外任、孙蔚如出关,留在省里的也就只有杜斌丞,出任省政府秘书长一职。杜是元老,光省秘书长一职就任了八年,都知他和共产党关系密切,也无人敢撼动,蒋鼎文兼任省主席后,也是靠他来行政。陕甘两省秘书长是杜斌丞的特殊经历,当年杨虎城大军入甘肃平乱,赶走了苟延残喘的吴佩孚,保荐杜当甘肃省主席。蒋介石怕他们坐大,降任了甘省秘书长。共产党和东北军来陕之前,杨虎城有个设想,自任陕省主席,杜任甘省主席,武任绥远主席,抓住政权。西北军两个如集团军一样的大师,冯和孙各任师长,抓住军权。再把宁夏、青海的二马团结进来,抱成一团想干啥能成啥。可惜人心不比筷子齐,老蒋也不愿看到西北形成铁桶局面,设想从设想之日起,就一直只是设想。
武伯英三点半到杜府,茶会定在四点半暑气始消时正式开始,早来了一个小时。向门子递上请柬,在签到本上留字,交上募捐之物。杜府是老宅子,建于何时难以考证,起码是清中期。武伯英一进院子,就被一个少妇接过陪伴,签到时写了破反专员职务,估计她也是这个级别官员的夫人。杜家正房前悬挂了标语,厅堂腾开空地,摆上茶桌。几家大员的用人仆子都被凑到了杜府,往来穿梭,布置支应。抗日主题很突出,厅堂正中的楼梯下,悬挂巨大的抗日形势图,沦陷区被统统涂上黑墨,地名都用红漆书写,如鲜血般凝滞沉重,黑地红字更具亡国灭种的危机感。东北、华北全部涂黑,东南只剩几小块白色区域,而中南被涂成淡黑色,预示着武汉会战前途之未卜。
武伯英被少妇引到西花园,已有了不少人,掌实权的大官没有,架虚名的大官很多,皆由妇救会的夫人们分别陪着说话,也有互相熟稔的,三五成群凑在一起闲谈。他和几人打招呼,都是事变前在政坛军界厮混的熟人,大部分人不认识,都是抗战爆发后新上任的官员。蒋鼎文主政陕西,很多人跟到西安荣升,形成了一个浙江派。走到树荫下落座,陪伴的夫人无话找话,问了很多事情,武伯英都简单作答,有来问没去问,断断续续,寡然无味。他原来倒是想和她说些话,但见谈吐趣味真是个官太太的水平,也就懒得说,有些半冷场。
四点钟光景,蒋宝珍在西花园月门出现,梳了个发髻式的发型,倒像个夫人。白色短袖旗袍,显得身材非常精致,白皙的胳膊露在外面,就像两只莲藕,无领的夏令旗袍更显脖子纤长,与美丽的头脸联动,越发好看。精心挑选的旗袍,起着大片银色花纹,细看却是树叶。显得清爽而整洁,不艳不俗却不平淡。一样的白色色系,一样的真丝质地,只有稍明稍暗的差别,分不清是白底子银花纹还是银底子白花纹。
蒋宝珍站在青砖镂雕的花园门口,环顾一圈发现了武伯英。他冲蒋宝珍笑笑,她假装没看见,无有回应。喜欢玩弄头发的小毛病却暴露了内心的紧张,扬手按按发髻,按了又按,担心盘得不紧,又担心是否好看。因为未婚,第一次梳妇人发式,更新鲜也更妩媚,把众女宾都比了下去。蒋宝珍就近凑入一个谈话圈子,她是蒋鼎文侄女,众人都赶紧讨好打招呼。武伯英边说话,边不时偷看她,话突然多了起来,句句都很有趣,故意为之,惹得身边的官太太不停娇笑。蒋宝珍应付着身边的人,透过花枝藤条,穿过往来的用人,也不停偷看他,也故意显得十分健谈,兴奋地说话。二人目光都有所回避,回避不了就胶着在一起,互相瞪几眼。陪伴夫人发现异样,循着目光发现了蒋宝珍,远远打着招呼起身走了过去。武伯英非情愿又非不愿,跟着她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