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黄巾张狂 >

第168章

黄巾张狂-第168章

小说: 黄巾张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富也是张狂手下的老人了,从当年还打着“天平军”旗号的时候,就是军中的骨干。不过,当张狂手下汇集的猛将越来越多,心思机灵的沈富,自知自己武力不足,难以与那些猛将争锋。在来到太行山之后,他便主动的向张狂提出,退出军队的战斗系统,转向后勤辅助那一块。
    当时张狂正愁手中可用的文吏不足,沈富这么一说,张狂立刻就对他委以重任。说来也巧,“沈富”这个名字,还真是取对了。在管理辎重后勤这一块上,沈富所展示出来的才干,让泰大师、陈大师等人,都纷纷赞不绝口。
    可以说,张狂这一次出征并州,基本没有受到后勤供应上的困扰,与沈富的事先准备充分,也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当沈富一到美稷,立刻就被张狂任命为美稷县长,兼度支从事,全面负责太行军治下,数十万百姓的过冬问题。
    在沈富的指挥下,有三十多万头羊,和两千多头老牛,被流水价似的屠宰。它们的皮毛用于制衣保暖,肉和内脏被曝晒和风干,作为过冬的干粮。
    外加上张狂按照事先谈好的协议,从太原和河东一带的世家豪族那里,高价购买的二十万斛杂粮,他对于带领手下二十多万军民度过这个冬天,心里算是有了把握。
    就在张狂指挥部众,热火朝天的展开大生产,以奠定未来霸业的基石之际,一封来自汝南葛陂的信笺,被负责太行军情报联络的韦笑,十分郑重的送到了张狂的案几之前。
    韦笑是“地公将军”张宝的入室弟子,在张宝假死隐退之后,归附到张狂部下,为张狂掌控天下间的谍报信息。前一段时间,太行军能够提前得到,弹汗山鲜卑大王和连率军来犯的消息,就是韦笑的功劳。
    经历了“黄巾大起义”失败的洗礼,如今的韦笑,比起从前,越发的黑瘦了。只是,从他那看似迷茫的眼神里,不时透出的一点儿精光,有效的提醒着其他人:
    ——此人不可小看。
    “葛陂太平道已经聚集起数万人马,声势浩大。不过,汉室正准备派出西园军,去镇压他们。他们目前的形式,并不是太妙。”
    张狂一边听着韦笑的提醒,一边将帛书铺在案几上。几眼看完葛陂黄巾军的来信,张狂的心里,不由得升起了一股怒气。
    作为连汉室都放下面子,半推半就招安了事的太行军首领,张狂完全有资格被称为一方豪强。如今太行军又接连大破南匈奴和西部鲜卑,张狂的威势更胜从前。就连并州刺史丁原,在与张狂的公文来往中,都要尊称张狂一句“张太行”。
    然而,在葛陂黄巾军的来信中,居然毫不客气的称呼张狂为“小帅”。这种统领几百上千人的中级头目,在葛陂黄巾军中只怕是车载斗量。被如此称呼,自然而然的,张狂就被葛陂一方,摆在了下级一方。
    这些虚名,张狂倒不会太在乎,最多皱一皱眉,就会丢到一边。但是,在信笺中,葛陂黄巾军对张狂所提的要求,根本就是让太行军无法接受的。
    说起来,葛陂黄巾军大首领黄邵的要求,倒也简单,只有一条。可就是这一条,完全违背了张狂与程昱定下的未来三年发展策略。
    葛陂黄巾军的要求,就是:
    让太行军立刻起兵造反,呼应葛陂黄巾军!(未完待续。。)
    ps:  居然有书友给本书投了月票,感动中。
    不过,咱扑街也有扑街的自知之明,知道那个榜单咱没有戏,就不在这里向各位看官讨月票了。倒是推荐票若是有的话,请给几张。没办法,看着推荐数量有点儿不好意思罢了。
    感谢书友“沈杨”的厚爱,万分感谢!



第14节 难现太平齐
    “黄邵这是疯了,还是傻了?”
    张狂将帛书在案几上一推,含怒骂道。
    韦笑扬了扬眉毛,苦笑一声,说道:
    “我跟他不熟。这封信,只怕是黄劭被汉军给逼急了,病急乱投医罢了!”
    张狂平静了一下怒气,沉声说道:
    “笑话!黄邵不过是当年‘震’部张曼成大帅手下的一个小帅,居然敢这样呼喝我‘太极’部!传扬出去,他就不怕丢脸吗?”
    所谓“震”部,“太极”部之类,是当年张角还在之时,对天下的太平道分支进行的一种管理划分。
    张角借鉴太极八卦之意,将坐下八大弟子,按照传教区域所属的方位,划分成“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部,又将直辖于自己的太平道道众,统一划分为“太极”“阴”“阳”三部。
    张狂自认为他是张角的亲侄子,向来理所当然的以太平道核心道统——“太极”部自居。而张狂的那些部下,哪怕其实并不信奉太平道,也都对张狂属于“太极”部一事坚信不疑。
    当然,并不是所有太平道残余部分,都承认张狂的“太极”部身份。不过,在拥有了目前势力最大的并州太平道郭太的支持之后,其余太平道残部,一般也就只好装聋作哑,并不对此直接否认。
    向来以太平道正统自居的张狂,面对葛陂黄巾军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的贬低,心中极为不满。但是,若是要为此就怎么怎么样,张狂还不至于如此冲动。
    “瞧瞧这句是什么?‘若背道令,天下共击!’黄邵这小子,好大的口气!”
    看到最后结尾的两句。张狂反而不再愤怒,看着韦笑,苦笑道:
    “没想到,这么快就要做个了结了……”
    韦笑耷拉着眉毛,轻声说道:
    “你不是早就料到了这个结局的吗?”
    两人所说的事情,是关于太平道内部的分裂问题。
    早在“大贤良师”张角时期。太平道就是一个结构组织相对松散的教派。别的不说,张角坐下的八大弟子,各个都独霸一方,拥有一伙自己的死忠。只要想想,并州太平道郭太,居然可以拒绝张角“八州并举”的起义号令,蹲在并州就是不动,便可以看出一斑来。
    自从张角病死,张梁、张宝相继战死以后。残留下来的太平道,更是完全失去了统一的指挥,纷纷各行其是,堪称是一盘散沙。
    期间,也有像青州太平道首领管亥这样的大豪,曾经出面,想要召集太平道残部,再建一个统一的教团。只是。管亥的这次行动,不但没有成功。反而让分散各地的太平道余众,彻底显露出了独立势态。所谓的太平道,其实早就已经四分五裂,只是维持着表面的统一了。
    如今,伴随着太行军接受汉室朝廷的招安,其他太平道残部。终于找到了名正言顺的理由,在大义的名分下自行其是。那只葛陂黄巾军,是如今势头最大的黄巾军。伴随着自身实力的扩大,葛陂黄巾军的首领,终于忍不住。想要尝试对太平道余部发号施令了。
    而这种胡乱的发号施令,张狂就算用脚趾头去想,也能推测出来,这样做的唯一结果,就是太平道各个残部之间,彻底的翻脸,连表面的统一,怕是都保持不下去了。
    ——太平道,终于要成为历史了吗?
    张狂这样幽幽的想到。好在太行军内部,这几年一直在用对张狂的个人崇拜,来缓缓取代对太平道的信仰。要不然,在太行军决定招安的时候,那些坚定的太平道信徒,必然会在那时闹出难以收拾的大事情来。
    不过,忧伤感慨什么的,不是张狂的性格属性。仅仅片刻之后,张狂就从葛陂黄巾帅黄邵的来信中恢复过来,口授了一封回信给黄邵,让韦笑抄录后送到葛陂去。
    没办法,作为后世的电脑打字高手,张狂就连钢笔字都写得不怎么样,何况是用古代的毛笔来写字呢?再说,他就算是不怕字丑,想亲自动手写,只怕有很多字,也不会写。
    谁让张狂在后世,一直生活在使用简体字的社会里呢?
    张狂的回书,虽然有专人送信,依然花费了差不多一月的功夫,才被送到葛陂黄巾帅黄邵的面前。
    其时,黄邵正带着一帮汝南的黄巾小帅,齐心合力,击败了汉室朝廷派出的征讨军,西园军下军校尉鲍鸿所统领的五千汉军。在这个志得意满的时候,黄邵对张狂的回信,只是略微过了一眼,就冷笑着扔到一边。
    “‘汉室会当有变,年内可期’?哼哼,果然是叛徒的口气!”
    在一旁议事的另一黄巾军大帅刘辟,接过张狂的回信,仔仔细细的看了两遍,有些半信半疑的念道: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南华老仙有言,汉室会当有变,年内可期。’黄帅,听说张帅可是得到过,大贤良师传授《遁甲天书》的。听说,他的预言,向来都很准的?”
    黄邵对刘辟的话,并不正面回应,只是冷笑一声,问道:
    “一个明知道‘汉室会当有变’的家伙,偏偏就要接受汉室的招安。老刘,你就不觉得,这家伙的心思,很是不对吗?”
    “就是!不说别的,光以他接受招安的行径,就不再是以前的那个张无忌了!”
    帐中的另一位黄巾军大帅龚都,也开口否定张狂。刘辟听了只得叹了一口气,问道:
    “张狂那里,是没戏了。管帅那里,有消息吗?”
    能够被龚都这样的黄巾军大帅称呼一声“管帅”的,只能是青州黄巾大帅,曾经的“太平道第一高手”,管亥。
    管亥自从数年前,于兖州谷城县的鏖战中被皇甫嵩大军击败,就一直被伤病困扰,隐居在青州的山林里,很少出面。
    如今,各地的太平道残部,依靠被荒年饥荒逼出来的那些流民,准备再次发动全国范围内的黄巾大起义。作为“大贤良师”张角坐下,硕果仅存的两位大弟子之一,管亥在天下太平道道众心中的地位,远远高过黄邵、刘辟、龚都等人。
    黄邵摇摇头。刘辟、龚都二人都微微的叹了一口气。
    “不过,有消息说,益州的米道,好像已经发动了。”
    所谓的“米道”,全称是“五斗米道”,正式名称其实应该叫做“天师道”,由道家大师张陵所创立,在益州一带极为流行。之所以这一派道脉,会被外人称为“五斗米道”,是因为但凡入此道者,或者被道中的“祭酒”治好了病的道众,都要出五斗米,作为谢礼。
    张陵死后,“五斗米道”在张陵之子张衡手下,越发的发展壮大。
    不过,张衡在数年前已经亡故,其子张鲁年纪还小,并未掌握道中的大权。目前,“米道”的话事人叫做张修,曾经响应过中平元年的“黄巾起义”。与太平道的关系,不算远,却也不算太亲近。
    只是,益州太远,而且道路艰难,极为闭塞。固然有“五斗米道”起事,对关东的战局,也不会有多大的帮助。好在汉室的第一波讨伐军已经被打垮,葛陂黄巾军还能够拥有一段时间的发展机会。
    “仁大师那里,可有汉室的新消息?”
    这位“仁大师”,乃是太平道在京师雒阳埋藏的一颗暗子,有幸逃过了中平元年发生的那次,京师太平道大屠杀。汉室的不少动静,葛陂黄巾军都是从他那里,抢先一步得到传闻。
    不过,为了自身的安全起见,“仁大师”从来都不在别人面前露面,就连已经成为一方黄巾大帅的黄邵等人,都不知道这位“仁大师”,到底是姓甚名谁。就连黄邵本人,也只是通过一条偶然间发现的通信渠道,与这位神秘的“仁大师”接上了头。
    “汉室已经将鲍鸿那狗官下狱了!”
    黄邵能够担任葛陂黄巾军的主帅,并不是因为他有多么能打,而是因为在他手中,有一群编制完整的谍报人员。所以,在这个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的时代,每当天下发生了一些大事,其他的黄巾军首领,都要到黄邵这里来获得消息。
    这样一来,久而久之,黄邵在众人之间,就隐隐成为了领头人。
    听到鲍鸿被下狱的消息,黄巾军诸帅纷纷表示满意。不过,由于鲍鸿展示出来的战斗力并不算强,众人对鲍鸿的结局,其实并不太在意。
    在意鲍鸿将要落得个什么下场的人,除了鲍鸿的亲朋故旧之外,还有一个,却是他的老上司,大将军何进。(未完待续。。)



第15节 争权论朝堂【一】
    大将军何进作为鲍鸿的老上级,自然要为手下人的官位和安危,尽心尽力的操劳。要不然,以后那些声名卓著的人才,又怎么会来投奔到他的幕府里面?
    除了这一条,大将军何进,还可以通过观察天子对鲍鸿的处理,直接判断出天子对何进自己的态度。
    虽然通过袁绍的登门拜访,大将军何进算是暂时缓解了天子对他的直接逼迫。可是,只要现任的天子一日在位,何进就不得不一直对此小心翼翼。
    对于天子态度的转变,何氏里的很多成员,都表现得惊慌失措。
    就比如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