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的明朝生涯 >

第290章

我的明朝生涯-第290章

小说: 我的明朝生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能这样……这不是抢钱嘛!”
  “该死的奸商……我带的这点银子才购买几斤米啊!”
  周围的人群里顿时传出了一片哀嚎声,人们在纷纷痛骂这些奸商的同时也在细数着口袋里的铜钱和碎银,计算着能买多少大米。
  虽然群情汹涌,但这位胖掌柜却丝毫不担心,只是用两只胖手抱着肩膀斜眼看着这些衣衫褴褛的百姓,眼中露出了不加掩饰的鄙夷和贪婪,在他看来全京城就这么些米店,价格也是他们统一定好的,这些刁民除了在他们的米店里买米之外根本就没有别的地方可以买到粮食了。除了乖乖的递上手中的银子任由他们宰割别无他法。
  只是这位胖掌柜却是高兴得太早了些,正在这时一名穿着短衫的精瘦少年突然从不远处跑来大声对正排队打算买米的人群喊道:“诸位老少爷们各位父老乡亲,京城里又开了十多家米店了,他们的大米才卖一两二钱一担呢,大家赶紧去啊,去晚了就没米了!”
  “什么?一两二钱一担米?”
  “真的假的,你小子不是在糊弄我们吧?”
  “哪跑来的野小子,竟敢来消遣你家大爷,我看你是不想活了吧?”
  周围的百姓开始自然是不信了,一两二钱一旦米那得是多少年前的老黄历了。现在还有这么便宜的大米吗?这小子别不是来消遣大伙的吧。
  看到众人那怀疑的目光少年急了,他一跺脚就差没发誓诅咒了,“各位大叔大伯,谁骗你们了,要是我骗了你们让我不得好死,大前门左拐的茶叶铺旁真的开了一家米店,那的粮食真是这个价,你们要是不信可以自己去看嘛!”
  众人面面相窥,乍一听到这个消息他们内心里是不相信的。可又架不住这个少年信誓旦旦的述说,万一这名少年说的是真的他们要是再来买这里四两银子一担的粮食岂不成了冤大头吗?
  最后还是刚才最先说话的那名中年人将信将疑的说道:“罢了,这小子我还是认识的,就是我家旁边老魏家的小子。这种事他是决计不敢骗我们的,咱们就到了大前门去看看,若是真像他说的那样咱们今儿个说不定还可以买到便宜的粮食呢。”
  “对……看看又不少块肉,大伙都去看看啊!”
  人都是盲从的动物。看到不少人都这么说周围的人也都心动了,纷纷转身朝大前门跑去,时间不过一会原本人头涌涌的米店门前就只剩下了大猫小猫两三只。
  胖掌柜看着冷清的门口。忍不住使劲揉了揉自己的眼睛,确定了门前真的空无一人后才气急败坏的跳脚骂道:“丫丫个呸的,到底是哪个天杀的家伙这么不懂规矩,竟敢平价卖粮,他就不怕遭到众商家的抵制么?”
  就在胖掌柜跳脚的时候,在大前门一家茶叶铺的旁边,一家新开的米店店门大开,米店的牌匾上写着“兴隆米店”四个黑色的大字。一名长得慈眉善目的中年人带着十多名伙计站在店门口笑着迎接闻讯赶来的人群,在他的身后一块被涂成了黑色的木板上清晰的写着一行大字“今日米价一担一两二钱”
  此时米店前围满了围观的百姓,不少百姓看着十多名穿着皂色短衫打扮的伙计心里很是有些发怵,好些名百姓隔着人群大声询问道:“掌柜的,你们米店前写的米价到底是不是真的,这年头竟然还有平价米出售,我这不是在做梦吧?”
  这名掌柜笑眯眯的对着周围的人拱手道:“诸位……诸位……在下是这兴隆米店的掌柜,这米价呢已经写得清清楚楚,绝对是童叟无欺,谁要是想买的可得趁早了。”
  看着这些诶慈眉善目模样的掌柜,周围的人都有些懵了,一名百姓试探着说道:“掌柜的,我这里有三两银子,你全部给我换成粮食吧。”
  “不好意思!”这位胖掌柜又笑了:“咱们米店由于新开张,所以东家新立了个规矩,所有人只许买十斤米,多了咱们还不卖,所以啊不好意思了您呐,您的银子我还不能全收。”
  “嘿……还有这规矩,这可是新鲜啊!”众人都有些乐了,这卖米的还玩起限量销售了。
  众人面面相窥起来,对于这名掌柜的话还真有些怀疑,不过这世上历来就不缺乏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很快刚开始的那名中年人就站了出来说道:“掌柜的,这是一百二十文钱,你给我来十斤米!”
  掌柜的一看到中年汉字手中的铜钱立刻就露出了习惯性的笑容,“好咧!给这位客官来十斤大米!”
  随着掌柜的话音落下,旁边立刻有一名年轻的伙计伸手接过中年人手中的铜钱,仔细数了一下确定无误后立刻接过中年汉字手中的米袋熟练的舀了几大勺的大米很快就秤好了重量,将米袋递给了他:“这里是十斤大米,您收好咯,要是不放心重量您可以再秤一遍。否则出了我们的店门我们可不认账。”
  汉子打开了袋子看着白花花的大米脸上笑开了花,他颠了颠米袋笑了起来:“哈哈哈……不用了,这已经是**不离十了,即便是没十斤也差不了多少。”
  伙计撇了撇嘴,心道这是什么人啊,怎么说话呢。
  既然有了第一个开头的,后面自然就不用再用人动员了,一群人一蜂窝的涌了上来。
  “给我来十斤……快点!”
  “草……别跟老子抢,否则老子跟你急……”
  眼看着就要乱了起来,原本站在店门口的伙计立刻就围了过来。
  “大伙都排队……都他娘的别挤了再挤就不卖米了。赶紧都排好队,快点!”
  这种吵吵嚷嚷的场面在北京城十多家新开的“兴隆”米店里上演,北京城虽大,但消息的传递也是相当的快,很快这个消息在短短不到两三个时辰的时间里就传遍了大半个京城。
  “啪……”
  一记响亮的耳光在一间书房内响起,与之同时响起的还有一句怒吼的咆哮声。
  “竖子欺人太甚……”
  一名身穿朱色蟒袍的中年人站在一名胖胖的掌柜面前大声的咆哮着,嘴里喷出的唾液不停的喷到对方的脸上,可怜的胖掌柜只能低着头一句话也不敢说。
  这名中年人中等身材,年纪约三十七八岁左右。长着一张国字脸,乍看起来确实是官威十足,尤其是现在生气的时候看起来更是骇人。
  这名官威十足的中年人不是别人,却是当今的京营都督第十二代成国公朱纯臣。
  第一代成国公名叫朱能。跟着朱棣造了建文帝朱允文的反,后来造反成功了,论功行赏的时候封了个成国公,随后便一代代传了下来。传到朱纯臣的时候已经是第十二代了。
  明朝的国策就是重文抑武,那些开国的武将们自然是一个比一个厉害,可到了明末后。这些武将的后代却是黄鼠狼下崽,一窝不如一窝,如今这些贵戚们除了捞银子基本上已经把祖宗的技能全都丢光了。
  如今的京城里粮食一般都控制贵戚们的手里,他们把持着大量的粮食,却很有默契的用提高米价的方法来赚取百姓们的血汗钱。按理说官价粮是每担米一两二钱银子,可如今全京城的人都知道官府开设的米铺已经不知多少年没有开门卖米了,有米卖的米店全是那些贵戚们开的,这也是他们赚钱的主要手段。
  朱纯臣身为成国公,自然是要掺一脚的,如今的京城里光是他家开的米店就有十多家,原本想趁着灾年的光景多赚点银子,可这个梦想却被人给打破了。
  “你说……那个兴隆米店确实是那个人开的吗?”朱纯臣的声音此刻十分的阴沉,脸色黑得仿佛能吃人。
  这名胖掌柜就是适才卖高价米的米店掌柜,看到自家老大问话,把头点得如同小鸡啄米似得,“回公爷的话,小人已经打听过了,那些粮店确实是那个人开的,粮店里无论是伙计还是掌柜全都是讲着山西口音。”
  “好你个汤护,上次要买你的粮食你不肯卖也就罢了,本国公看在你背后主子的份上本想放你一马,可你倒好,竟然要蹬鼻子上脸了。本国公要是不发火你是不是把我当成病猫来欺负啊?”
  看着盛怒的朱纯臣,胖掌柜不敢吭声,只是恭敬的站在一旁聆听吩咐。
  发了一通火后,朱纯臣一挥手示意这名掌柜出去,随后叫进来了一名身着青色长衫管家模样的老人吩咐道:“三管家,你马上手持我的令牌去一趟军营告诉王允,让他带领上一些弟兄去把那些叫做什么兴隆米店的东西全都给我砸啦,不要怕闹大出了事我兜着!”
  “国公爷,这合适么?”这名老人明显有些顾虑,“您也不是不知道这些米店背后站着的是谁,要是他知道了咱们兴许就会有麻烦啊,要不咱们还是再和人商量商量。”
  “怕个屁!”朱纯臣一脸的狰狞,“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这小子胆敢断了我的财路,我就要让他知道什么叫做疼!今后他再做这种事的时候也会好好掂量掂量,否则没有了收入我们成国公府这么一大家子人都要喝西北风么?”
  “是!”
  看到朱纯臣心意已决,管家只能暗暗叹息了一声,转身向外走去,只是无论是朱纯臣还是他身后的那些人都没有想到,当这件事闹起来后,后果却是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六章 捣乱的来了

  “京城里有米店开始卖平价粮了!”
  这个消息如同飞鸟一般迅速在短短的半天时间里传遍了京城,不止是朱纯臣,京城里其他的贵戚自然也知道了这个消息。
  民以食为天,说粮食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战略物资是毫不为过的,从古至今莫不如此,可这样一个重要的物资竟然不是掌握在国家的手中,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悲哀。
  如今的北京城有没有粮食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只是这些粮食却全都掌握在王公贵戚的手中,他们手中的粮食足够京城里数十万百姓吃好几年,但为了利益他们就是不肯将粮价降下来,为了敛财他们已经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不把老百姓手里最后一个铜板都炸出来他们是不会罢休的。
  可是现在竟然有人要出售平价粮,这无疑是极大的触动了他们的利益,虽然此事愤怒、妒忌、恐惧等情绪充斥着他们的内心,面对这种打断了他们市场垄断地位的违规者,贵戚们自然不能容忍这样的行为,但事情既然已经发生,再生气也是无济于事,这些勋贵们虽然天天酒池肉林,一个个吃得脑满肠肥,但他们不是白痴,马上跳出来表明身份打压粮铺这种事他们是不会干的。
  其实这些贵戚哪个不是在京城里京营了上百年关系盘根错节的地头蛇,这些粮店还没开的时候身份来历就被他们查清楚了,这些粮店就是最近在整个大明朝廷都红得发紫的忠勇侯岳阳开的。
  贵戚是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祖先都是为这个国家立下大功的人,但在朝廷的政策制度和文管集团的打压下,他们全都沦落成了一群只懂得吃喝玩乐的人。不过千万不要以为他们都退化到成了白痴,正相反从小就收到传统精英教育的他们是一群很懂得隐忍的人。
  先前杨嗣昌之所以将汤护叫到国子监去购买粮食,背后就是这些人挑唆的,对于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杨嗣昌原本想一口拒绝。但实在不好开罪这些人,是以只能敷衍了事。这些人没听到杨嗣昌传来的好消息,却传来了这些米店全部开张,而且卖的是平价米的消息。消息传来,贵戚们全都愤怒了,连新米都卖平价了,谁还会来买他们的那些陈米?那些囤积的陈年糙米他们卖给谁?
  贵戚们自然愤怒了,但他们还没有丧失理智,他们还要再观察一下,因为许多人知道会有人跳出来的。事实证明他们的猜测是对的。第一个跳出来的就是占据了京城粮食市场近三成份额的成国公府。
  当一队一百多人,身穿京营服饰的明军士兵在一名千户的带领下手持刀枪木棒来到距离内城最近的一个粮店时,他们看到了这么一副景象。无数手提米袋的百姓正排着长队伸长了脖子不断的探望这前方,在米店的前面十多名伙计正在汗流浃背的舀着白花花的大米卖粮,旁边一名身材微胖的掌柜模样的人正不停的收银子,叮叮当当的金属撞击声不绝于耳。
  为首的千户看到这般情景,眼中闪过一丝戾气,恶狠狠的说道:“来人,所有人都给我听着把这间米店包围起来。所有粮食都不许卖!”
  “得令!”
  一百多名京营士兵接到命令后全都如狼似虎的冲了过去将米店包围起来,另外还有数十人手持刀枪的要驱赶这些买粮的百姓,而老百姓们看到这样的情形他们就不干了,纷纷嚷了起来。
  “你们这是要干什么?”
  “诶。你们干嘛呢,凭什么不让我们买粮,你们想干什么?”
  “就是啊,老子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