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继室千金 >

第84章

继室千金-第84章

小说: 继室千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之就是,林四少爷会跟端王世子的人打起来是因为端王世子做了坏事,而林四少爷是为了救人。林四少爷刺中端王世子,也不是故意想要杀害端王世子,是端王世子自己突然发疯冲上来的。

事涉皇孙,顺天府尹不敢擅专,立刻将这一家人的供词报到了皇帝那里。

而自这一家人来击鼓鸣冤之后,后面就几乎一发不可收拾,之后几天,便又陆陆续续有人前来击鼓。但这些人却不是来给林四少爷喊冤的,而是来告官说自己曾经受过端王世子的欺压的。

端王世子平日自仗着皇孙的身份,霸道和无法无天惯了的,受他欺负过的人还真不少。而这些击鼓的人,虽说对林弘熙脱罪不一定有用,但却成功的将舆论往有利于永宁侯府的方向引导,至少现在外头说端王世子是罪有应得的人就多了起来。

王檀听浩哥儿说完,开口道:“这击鼓的一家三口也不知道是谁的手笔,这么粗糙的手段,看着倒是不像林家伯父所为。”什么击鼓鸣冤,这一听就像是有人刻意安排的。且一般的小老百姓,遇到这样的事情,中间还死了一个皇孙,早就可能吓破了胆,然后一家人卷包袱逃命去了,哪里还敢出来说什么替“恩人”击鼓鸣冤。

浩哥儿道:“不是林伯父,是熙哥儿在外面的一帮朋友为了帮熙哥儿做的。熙哥儿在西城有一帮混混朋友,他们见熙哥儿有难,所以才想出这样的法子来帮他。”

同时浩哥儿还告诉她,当日熙哥儿的这些混混朋友找到那一家三口的时候,他们确实正准备收拾包袱逃跑的,他们用性命相挟,才让那一家人肯去顺天府尹击鼓。他们原本还想让那一家人直接去皇上面前给熙哥儿作证的,但奈何皇宫他们进不去,皇上又不从皇宫里出来,所以才选择了去顺天府击鼓。

王檀对此点了点头,接着又问起林弘熙的身体来:“熙哥儿的伤如今怎样了?”

浩哥儿道:“他被林伯父揍出来的伤倒是好很多了,如今也能下地行走了,只是如今林伯父将他关着,不许他出门。”

王檀点了点头,然后从身上拿了一个护身符出来,递给浩哥儿道:“这是我昨天跟姐姐去寒云寺求来的护身符,我现在不好去永宁侯府,你下次去看他的时候将这个带给他,是保他逢凶化吉的。”

浩哥儿“哦”了一声,然后将护身符收了起来。

#####

朝中为该如何惩罚吵了近半个多月之后,皇帝终于出面为此事对永宁侯府做出了处罚。

永宁侯教子无方,罚俸三年,在家自身三个月。林弘熙杀害端王府世子,本应处死,但念其年幼且是错手,而端王世子在此事中也有一定过错的份上,免其死刑,改为杖责三百。

王檀听到三百这个数字的时候,很是吸了一口气。

平日在家中,裴氏和蒋氏等人惩罚家中的丫鬟婆子,五十板就已经能将人打得一命呜呼了。而林弘熙今年才九岁,三百板子下去,哪怕他身体再强,也不一定能扛下来。这让王檀很怀疑,皇帝虽然面子上说是免了林弘熙的死,但却是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要林弘熙的命。

不过结果是,林弘熙最终还是扛下来了,但三百杖扛下来之后,林弘熙却也只剩一口气在了。听说打完之后,奄奄一息的林弘熙被永宁侯抱回府中,有一度差点就没了呼吸,后面用了一根千年的人参才将命吊了回来。

而这一边儿子的命刚刚从鬼门关上拉了回来,另一边永宁侯又马上给皇帝上了道请罪折子,道臣教子无方,令小儿做出伤害皇孙之事,心中实在惭愧。皇上宽宏,饶稚子一命,臣心中万分感激。但为能令小儿长住记性,亦为了平息端王之怒,臣愿意将小儿送完边关磨练,待十日后小儿伤势稍好些,便送小儿上路。

皇帝在折子后面朱批“准”字,然后发还永宁侯。

永宁侯主动上折请求将儿子送往边关之事传出来,人人皆道永宁侯心肠冷硬。而此时永宁侯府,因为这道折子之事,同样是烽火连连。

林太夫人将手中的茶碗扔到儿子身上,大骂道:“你是不是想让你儿子去死,哪有像你这样当爹的,你瞧瞧熙哥儿被打成什么样了,他是从鬼门关里走了一遭才回来的,你这个时候送他去边关,根本是等于让他去死。你不如连我也一块儿杀了算了。”林弘熙闯下大祸,差点连累了整个侯府,林太夫人对他不是不生气的。但等孙子被打得奄奄一息送回家里,林太夫人马上又是心疼占了上风。

永宁侯连忙对林太夫人解释道:“娘,我这也是为了熙哥儿好。皇上虽说恕了熙哥儿的死罪,但对熙哥儿还是心中不满的,这个时候只能先平息了皇上的怒气,这样才……”

林太夫人却不等他说完便打断他道:“我不管,有我在,你们别想将我孙子送走。熙哥儿是有错,但打也打了,罚也罚了,连命都送进去半条,还想他如何。再说了,那端王世子究竟是怎么死的还说不清楚呢,怎么能全怪到熙哥儿身上去。”

永宁侯有些无奈的喊了一句:“娘。”

旁边的陈氏也跟着劝道:“娘,我们就听侯爷的吧,侯爷是熙哥儿的父亲,总不会害他。”

林太夫人听后,又马上将怒气喷到了陈氏身上:“这是你一个当娘的该说的话吗,你不跟着我一起劝老大就算了,你还同意将熙哥儿送走。那个可是从你肚子爬出来的,是你亲儿子,你简直连后母都不如。”

正在这时,林弘熙却被两个小厮扶着,半拖半走的从屋子里出来,对林太夫人道:“祖母,您不要怪爹和娘了。孙儿这次闯了大祸,差点连累了家里,孙儿知道错了,孙儿愿意去边关。”他昨日的时候刚刚醒来,如今整个人都还虚弱得很。脸色苍白,说话也是显得有气无力的。

林太夫人看到他被小厮扶着出来,连忙站起来道:“你怎么出来了,你的伤还没好呢,你不要命了。”说着又对扶他出来的小厮骂道:“谁让你们将小少爷扶出来的,快快快,将小少爷扶回床上躺着。”说着又连忙跟着一起进了屋里,而永宁侯和陈氏也是连忙跟着进去。

小厮将林弘熙扶到了床上,林太夫人一边心疼一边对小厮叮嘱道:“小心些,别碰到伤口,让他趴在床上。”

等他在床上趴好之后,陈氏看着儿子脸上疼得直冒冷汗,脸上也是难掩的心疼。陈氏走过去,拿着帕子帮他擦着脸上的汗,开口问道:“伤口很疼?”

林弘熙一边咬紧牙一边摇头,又强挤出笑容来对陈氏笑了笑,安慰他道:“娘,我没事,一点都不疼。”

陈氏这下子却是终于忍不住落了一滴泪下来,半气半心疼的道:“混小子,生你出来简直是来挖我的心肝的。”

林弘熙道:“都是儿子不好,老是闯祸,老是给你和爹惹麻烦。”

陈氏道:“那你以后就乖乖的,少闯一些。”

林弘熙道:“我知道了,娘,以后再也不会了。”他吃力的将话说完,接着又转向林太夫人的方向,道:“祖母,孙儿愿意去边关。”

林太夫人一边心疼得落泪一边道:“你说什么呢,你伤都没好,怎么能去,只怕走到半路,命就得丢了。你就乖乖的留在家里,好好的养伤。”

林弘熙道:“祖母,您不是从小就教我,男孩子就要有担当吗。我做错了事,就应该承担后果。”

林太夫人道:“那也没有拿命去担当的。”

林弘熙道:“祖母,我知道您担心我。您放心,我一定会让自己好好的。等以后,以后我回来,我还好好的孝顺您。”

林太夫人道:“祖母不用你孝顺,祖母要你好好的。”

永宁侯看着这副画面,心里也难受得很,不由跟着叹了两声气。

正在此时,门外的小厮突然进来禀报道:“太子驾临。”

永宁侯听了,伸手抹掉两只眼角的眼泪,接着便出去迎接太子。

太子已经被人请进了花厅里,永宁侯进来时,他正背着门口,站在花厅中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永宁侯走过去跪在地上行礼:“叩见太子殿下。”

太子转过头笑了一下,然后伸手将他扶了起来,喊了一声:“姨父。”

永宁侯连忙道:“不敢当。”

太子笑了笑,却也未再说什么,转而问起林弘熙:“熙哥儿的伤势如何了?”

永宁侯回道:“昨日已经醒过来了,太医说已无性命之忧,只是如今还下不得床。”

太子又问道:“我可能去探望他?”

永宁侯道:“自然可以。”说着便将太子请进了林弘熙的院子里。

太子去看过林弘熙,关心了几句他的身体,接着又叮嘱他一些好好养伤之类的话之后,紧接着又与永宁侯一起去了外院的书房。

等进了外院书房,太子问永宁侯道:“侯爷可怪我不曾替熙哥儿说过话?”

永宁侯连忙道:“臣不敢。熙哥儿所受是其咎由自取,且殿下也有殿下的为难之处。”

在熙哥儿一事上,太子和皇后皆不曾为永宁侯府说过话,倒是陈贵妃跪在皇帝面前求过情。但在这件事情上,太子和皇后却也确实不好开口说话。熙哥儿虽算是太子的表弟,但端王世子却是太子的侄子。太子给熙哥儿求情,结果不一定有用,却会让皇上认为太子没有兄弟骨肉之情。而皇后则是端王的嫡母,她若开口为熙哥儿说话,同样会引起皇帝的不满。

太子道:“侯爷不怪我就好。”接着又道:“我宫里有西域进贡来的上好伤药,治棒伤尤其有用,我已经让人将药带了来,侯爷拿给熙哥儿用吧。”

永宁侯爷拱手道:“多谢太子殿下。”

太子又问道:“熙哥儿去边关,身上又还带着伤,这一路上只怕会不太平,侯爷准备让谁跟着熙哥儿一起去?”

永宁侯自然听得出来太子所指的不太平是什么。端王世子是在熙哥儿手上死的,哪怕端王心知肚明幕后的凶手非熙哥儿,但却也会将一切怪在熙哥儿身上。去边关的途中,端王只怕会派出人来暗杀熙哥儿,好为子报仇。

永宁侯道:“我府中养着有两个人,他们原是我请回来教庭哥儿和熙哥儿武艺的,身手不错,我准备让他们两人带一些人随熙哥儿一起去。”

太子道:“我再送个人给侯爷吧,那人原是帮着我做事的,武功和心机皆不错,让他跟着熙哥儿去,至少能顾得熙哥儿几分。”

这个人只怕是太子秘密培植的人之一,太子既然道他能顾得熙哥儿几分,显然是有些本事的,永宁侯连忙道谢道:“多谢太子殿下。”

太子点了点头,接着又道:“侯爷也无需太过担心,等以后……”说着顿了顿,又接着道:“总有让熙哥儿回来的一天。”

永宁侯自然知道太子所指的这一天是哪一天,等到太子登基,他自然便能召熙哥儿回来。永宁侯连忙道是。

太子拍了拍永宁侯的肩膀,然后又与他继续说了一会熙哥儿的伤,接着便打道回宫了。

#####

进了九月,京中已经簌簌的有了凉意,花草渐枯,树叶掉落。

而这种时候,总是特别能令人惆怅,倘若再遇上离别,那就更令人伤感了。

到了九月初十,永宁侯打点好了车马和护送的人,将小儿子送出了门。

林弘熙离京那一日,王檀跟着泓哥儿和浩哥儿一起去城门外给林弘熙送行,就连玉臻也一起跟着来了。

林弘熙的伤养了十日,有太子给的好药在,如今已经好了许多,至少能让人扶着在地上走了。

浩哥儿平时跟林弘熙最好,看着被人扶着站在马车旁的林弘熙,很是伤心道:“早知道你会离开京城,我一开始就不应该跟你好的,省得我现在舍不得。”

林弘熙看着他一副伤心得要落泪的样子,开口道:“别这样伤感行不行,我以后又不是不能回来。说不定等下次你见到我的时候,我已经当成了大将军了,到时候你就以有我这个朋友为荣了。”

浩哥儿道:“你真的是太讨厌了。”说着又轻轻锤了锤他的肩膀,叮嘱道:“去边关的路上要小心一点,我可不想听到你死在半路上的消息。”

轮到泓哥儿跟他说时,泓哥儿则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叹了口气,然后道:“路上小心,一路顺风!”

而玉臻跟他说的话,则就带着风凉味了。

玉臻用眼睛瞥了他一眼,道:“当初第一次认识你时我就知道,就你这样调皮捣蛋又胆比天大的性子,迟早有一天要出事的,结果,哼哼,果然是这样吧。”

林弘熙瞪了他一眼,怒道:“我出事都是你咒我出来的,你等着,等我回来,看我要你好看。”

玉臻很是不屑的道:“等你有命回来再说。可别半路上就让人给害了,做了孤魂野鬼。”

林弘熙道:“你放心,我命硬得很,算命的说我有九条命的。”

玉臻道:“那就好。”

最后轮到的是王檀。

但没等王檀开口说话,林弘熙看着她,却突然眼泪吧嗒的哭了起来,一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