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启大明 >

第751章

重启大明-第751章

小说: 重启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五章 君临(二十)
    杜子腾听着感觉到无比的头痛,因为跟着丁一十来年,他太了解丁一的性情了。绝大多数时候,丁一是能听得进别人的建议;但如果某件事丁一确认一定要这么干,那再怎么劝说,也没有意义了。
    这种情况很少,十来年里,杜子腾记得也只有那么两次。
    当初拟定二三百骑,去把英宗从猫儿庄弄出来时,杜子腾记得,丁一就是这个态度;
    还有就是建立舰队扬帆出海的事情上,也是如此的坚定不移。
    尽管这两件事看起来,丁一的决定都是正确的,但谁敢保证,这一次仍然也是正确的?
    当年去救英宗,所涉不过二三百个从卫所里,被丁一收为弟子的军户。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那时大伙只有一条命,也没现在这么多的知识,只觉得不死就能搏个荣华富贵,要是死了,也算是把这条命报答了先生。
    现在,可就不一样了,现在大家都是穿鞋的啊!丁一关系着的,也不仅仅只是二三百人,甚至不止两三万人的事。丁某人一旦有个闪失,那只怕华夏本地,被此牵连的,就得以百万人计了。
    而这时曹吉祥送上来一封信,是法王路易十一送来的。
    他得悉了穆罕默德二世和丁一决斗的事,他提出愿意担任丁一的决斗助手。
    这个年代的法国本身就是决斗流行的欧洲大国,路易十一世自然也对两国君主的决斗,很感兴趣。所以他愿意为之见证。便给丁一捎来了这么一封信,称呼丁一为“亲爱表亲”又说了一些诸如“我们由于各自的皇位而似兄弟……如果能作为这场勇敢者的游戏的见证者。是我的光荣……”之类的话语。
    丁一的答复再一次教刘吉和杜子腾都反应不过来:“祐之,告诉他。如果他想担任我的见证人或决斗助手,这同样也是荣幸。不过我希望贞德这位伟大的女性能被封圣,这样更能让人信服,法国人的正直。”
    刘吉这奸臣都忍不住开口进言:“先生,这样只怕不太妥吧?”
    贞德此时已经平反,但还没有封圣。丁一提出这个事,无非就是嘲讽法王,认为连贞德这样,为了法国付出所有的女人。都能被出卖,他根本就不相信法王的人格或者信用,怎么可能让他充当决斗见证或助手呢?
    因为刘吉跟在丁一身边这么些年,对于西欧的历史和文化,也有着颇为深足的认知了,毕竟学霸出身的奸臣嘛。所以一听就不对劲了,难道这时候要来撩拔法国人?这明显是不智的啊,那有这么四面树敌的?
    “就这样回复他,没有不妥。”丁一仍然没有听从刘吉的劝说。
    因为这个世界只有他才知道。贞德在四五百年以后会被梵蒂岗封圣。
    而在被封圣之前,也就是再过百来年开始,伏尔泰、马克吐温、萧伯纳等等都创作了许多关于她的作品,以至后来成为法国的一个象征。
    “先生。如果插手他国事务,只怕会引起法国朝野上下的反感。”杜子腾觉得不能就这样沉默下去了,他认为有必要尽一个被委以重任的大臣、被称为心腹的学生。去进行必须的劝说,以让丁一改变主意。
    这比决斗更为严重。因为在这个时代,武装到牙齿的新军或者说罗马帝国禁卫第一师来讲。这个君主之间决斗只是极为不智罢了。事实上,如果穆罕默德二世敢于离开君士坦丁,出发去巴黎,如果走海路,不消说,正如威尼斯人所说的,地中海已是大明的澡盆;如果走陆路,试制成功的枪管钢,让有着接近近代水平的狙击步枪,已经装备到了警卫团的每一个班的精确射手了。
    当然,这么干之后,会名声狼籍。谁在意?人们根本就无法找到凶手,正如石璞的死。
    但是要求贞德封圣的事情,可能就会给新生的罗马帝国,在欧洲树立起一个敌人。
    会让欧洲各国感觉到,丁一的手伸得很长,直接干涉到他们国内的事务。
    甚至梵蒂岗也会认为丁一切始插足宗教事务了。
    很可能会让西方的基督教国家,联合起来对搞丁一,这绝对不是一件正确的事。
    无论是杜子腾还是刘吉、曹吉祥等人,都很一致的这么认为。
    “我意已决。”丁一没有再解释更多。
    而这封文书只好这么被发出去,杜子腾极为紧张地开始了军队的训练。
    刘吉也发疯一样,组织能说希腊语的士兵,开始去士麦那日以继夜的进行宣传和煽动工作。他恨不得捉住每一个士麦那的当地人,向他们进行演说:“所有的贫穷和疾病,都是因为剥削,这是阶级之间的矛盾!你不明白什么是阶级?人生而平等!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不论是你、是我,还是伟大的陛下……”挑明阶级之间矛盾,宣传人生而平等,毫无疑问,对于大多数的贫苦的底层百姓来讲,不论在东西方,都有着一样的共鸣。
    哪怕穆罕默德二世算是一个开明的君主,奥斯曼帝国里,希腊人的普遍来说,也仍好不到那里去。在这种连续不断的宣讲里,在诉苦大会上面声音泪皆下的同鸣里,至少士麦那这座城市,已渐渐地认同了丁一。
    “我们应该活得有尊严,我们应该拥有自己的土地,自己的财产,那怕是一幢破败的磨坊,风可进,雨可进,王不能进!这就是尊严!我们想要信仰什么宗教,就应该可以信仰什么宗教,这是我们的自由!”很多前世莫须有的心灵鸡汤,例如磨坊的故事,都被一一地上演了,因为不是在华夏本地,粗糙地说,刘吉和他的宣传官吏们,扯蛋起来一点心理压力也没有,反正大明离此万里海路,难不成还真担心这士麦那的百姓,去华夏看看,是不是真有那么一座在东华门外、大明天子不能拆去的磨坊?
    “你们在恐惧,其实真的不用太担心。”丁一很温和地对着他的弟子们这么说道。
    因为恐惧,而让杜子腾和刘吉他们,恨不得一秒钟变成两秒钟来用。
    连最不长进的钱初九,到了士麦那也根本不敢去猎艳,而是跟着刘吉的宣传队,四处的宣讲,甚至钱初九开始主动地早上起来出操,练习射击和投弹。
    战争的威胁,还有丁一宁死不退的个性,一旦暴发起战争,那么没有谁能幸免。
    这比任何教育都更有效地让钱初九振奋起来,他对刘吉说:“孩儿还是得练些保命的功夫,为了这诸藩的佳丽着想啊!若是孩儿有个什么三长两短的,谁来呵护这诸藩众多美人?”
    于谦从苏伊士运河衙门,连接发了几封信过来喷丁一,连本来卸任,准备回大明养老的许彬,也直接被于谦扣下,不许他回华夏本土,游说他过来士麦那喷丁一。
    许彬听着也觉得自己是必须跑这一趟的,所以带着于谦的书信,就到士麦那来,见着丁一就喷:“国虽大,好战必危!陛下先陷奥斯曼之名城,现又挑衅法王,实为不智,岂不闻,合纵联横!”
    但对此丁一并不担心,反正远道而来的许彬,身上还有着大明光禄寺卿衔头的许彬,直接被丁一任命为罗马帝国士麦那总督,而于谦则被加衔为执政官——加衔是华夏习惯,执政官倒是古罗马重要的官职,当真中西结合,不伦不类。刘吉如果不是忙于去搞文宣工作,大约会苦笑不已,总之,就是捉到能用得上的人就用,丁一是打算坚定不移延续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作风。
    如果说这段时间里还有什么好事,那么也就是穆罕默德二世不再派一兵一卒向士麦那进发。不过根据杜子腾那边侦察分队的报告,奥斯曼的军队调动很频繁,很明显在士麦那的周围,都开始有重兵屯集。
    法王的信件,终于在士麦那紧张的氛围里,再次到达了士麦那。
    所有人都被吓呆了,因为法王诚挚地表示,就他个人来说,很赞同丁一的意见,并已将这件事,提请给教皇。
    “这怎么可能?”杜子腾几乎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甚至要求检验这份由法王路易十一世发来的书信真伪。而曹吉祥和刘吉都不会说话了,因为相比之于杜子腾,他们更熟悉西方的文化。
    一封私人的书信,干涉法国这样的欧洲大国,对刚被平反的历史人物,进行封圣。
    要知道,基督教的正统教义认为基督以后没有神迹,要对贞德封圣,难免涉及这个历史人物的一些被称为神迹的事件。
    许彬更是拈断了好几根胡须,惊叹道:“四海宾服,莫过如斯!陛下神威,诸蕃俯首!”
    “这只是一场政治博弈。”丁一和他的心腹大臣,私底下很坦白地直击事件的核心。
    但对于欧洲各国来说,大明靖海郡王、新罗马帝国的皇帝,君临天下之势,已不可拦!(未完待续。。)
    ps:  下一章 欧洲

第六章 欧洲(一)
    丁一敢于这么做,不是因为他是妄人,也不是因为他被自己十来年以来,一连串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他见过远超现在炮火威力的火炮,他知道漫游太空并不是靠把火箭绑在身上。同样的,他比任何人都知道贞德在法国的微妙的地位。
    她生前也许只是一个英雄,但在她身后,她可以讨好所有人。
    现时的法国,基本是分为三个等级的,僧侣为第一等级,国王和贵族为第二等级,其他为第三等级。前两个等级大约就二十万人左右,也就是法国人口百分之一。僧侣更是对于司法、政治、财政都有着特权,甚至他们拥有全国十分之一的土地。
    因着贞德出生于卑微平凡的家庭,这就让她得到占着全法国百分之九十九的第三等级的人士推崇,一个出身平凡的英雄,用现代的话说,她于平民之中,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这一点后来到大革命时期,也同样被自由派所强调;
    而不论是长袍贵族还是宫廷贵族、乡居贵族,则就强调她对国王的支持;
    对于僧侣来说,平反后的贞德,毫无疑问,她的言论足以让她成为宗教上正面的存在,例如:“若我还未在神的荣耀下,我希望天主能赐予我,若我已身处其中,我希望天主仍给予我。”
    至于她后世为人讴歌的民族主义,暂时倒还不太突出。
    但总之,在她身后,无论哪一个等级的人。都喜欢她,都能在她身上。找到符合自己的利益。
    “更重要的是,现在的教皇是庇护二世。”丁一伸手示意许彬喝茶。笑着这么说道。
    “君士坦丁堡的沦陷,正如索非亚所说,足以让西方警醒了。庇护二世不可能坐以待毙。”
    其实在君士坦丁还没有陷落,庇护二世就召请基督教各国君主到曼图阿开会,研究对策。他在规定日期到达该地,发现并无一人如约而至,然后各国君主才姗姗来迟,却又纷纷争论,唯恐自身利益受损。庇护二世努力展开外交周旋。但是收效甚微。
    当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三世和勃艮第大公菲利普三世保证予以支持,庇护二世决定不再等候王侯们的支持,亲自组织十字军,希望这样会给王侯们树立一个好榜样,但是所有的人都试着劝阻教皇,何况教皇这个时候的健康状况很差,病势已重。
    原本的历史上,庇护二世接着派出了一支杂牌军,然后孤立无援的东行。
    而现在。他选择向丁一求援。
    “因为庇护二世不希望这件事公诸于世。”丁一拈起茶杯,对许彬解释道,“事实上,公开他向我求援的事。也不会对我们有什么正面意义。毕竟我不打算让咱们的军队和百姓,去信奉基督教。”
    许彬点了点头,丁一分析了这么多。他终于明白了:“陛下……”
    丁一连忙制止了他,很诚挚地对他说道:“称我的字就可以了。养浩先生不要太过客气。”
    不为别的,就为他七八年在埃及修那条运河。绝对是功在千秋,当得起丁一的尊敬。
    “如晋的意思,是教皇会同意法王路易十一世的提请?”
    “我不知道。”丁一很坦白,因为他真的不知道。
    “不过,这件事不论做不做得成都好,至少我知道,不会有什么坏的影响。”
    许彬抚须叹道:“如晋真雄主哉!纵横之术,匪夷所思!”
    他倒不是马屁,那是真服气,治大国如烹小鲜,但对国际形势的把握,他真是觉得这已不是新军战力惊人,船坚炮利这一层面的事了,这完全超越这境界,丁一在开始用他的影响力,在国与国之间政治上,进行博弈了,极为大胆,重要的是,他从一开始,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这就不由得许彬不服气了。
    丁一笑着摇了摇头,他对许彬说道:“如果没有苏伊士运河,这一切没有那么容易实现。”
    如果大明的舰队绕到休达之后,再通过地中海进欧洲,丁一绝对没有底气,至少在现在这个时代,他绝对不会这么干,无论是恢复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2 1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