砺刃-第3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块,迅速解决掉叛军的指挥系统,到时候,战局就由我们掌握了。”
阿马拉一边认真地听着,一边仔细地观察着战场上的情况,现在还轮不到他们动手。阵地进攻战并不是雇佣军的拿手好戏,也不属于特种兵的主要作战方式,不过在特殊的时候,这仍然是一种必须要采用的战术,因此现在也正是熟悉该战术的最佳机会。
果然如同凌天翔所分析的一样,第一轮爆炸产生的烟尘还没有消散,第二批大概30枚左右的自制炸弹又被引爆了。这次爆炸距离叛军防线更近,不到50米。凌天翔都暗暗吃惊,开始埋设炸弹的时候,他最多就到达叛军防线外100米左右的地方,真不知道顾卫民那伙人是怎么摸到叛军的眼皮子下面埋上炸弹的。
“进攻开始了。”阿马拉提醒了凌天翔一下。
爆炸声刚刚传来,一伙穿着平民服饰的武装人员从硝烟里冲了出来。凌天翔立即拿起了单目望远镜,立即发现那些人并不是游击队员,而是穿着游击队员服饰的特种兵,正是顾卫民他们。
爆炸声还没有完全散去,一发拖着长长尾焰的火箭弹就击中了被放置在防线上,用来充当固定火力点的装甲车上。随即,更多的火箭弹从硝烟中窜了出来,击中了叛军的机枪堡垒、装甲车辆,还有那些半固定式火力点。
“真痛快,这么一来,叛军恐怕很难坚持到天黑。”阿马拉也兴奋了起来,现在他恐怕有点后悔当了狙击手。
“没那么容易。”凌天翔还在继续观察着战场上的情况。“叛军的防御是针对比自身强大的敌人设置的,而且叛军已经知道是我们在甘勃卢,一直都保持着高度警惕,并没有丝毫的放松。眼前的混乱只是暂时的,而且顾队他们还没有攻到叛军防区的腹地,更没有打掉叛军的指挥所,只要叛军反应过来,并且迅速重新组织起防线的话,那后面的战斗就艰难得多了。”
阿马拉仍然有点不敢相信,至少到现在为止,叛军仍然没有进行任何有效的抵抗。
“突击作战的重点是战术上的突然性。”凌天翔看了眼身边的搭档,笑着说道,“而战术上最大的突然性就是让敌人不知道我们的具体实力,让敌人以为我们很弱小,很容易被击败,然后突然给敌人沉痛的打击,一举击败敌人。可现在,叛军明显知道我们的实力,所以就很难达到战术上的突然性了。”
“可是现在叛军根本就没有任何反应……”
阿马拉的话还没有说完,战场上就传来了机枪扫射时的声响。这不是军团里广泛使用的Mk46或者Mk48轻机枪发出的声音,而是俄制重机枪发出的沉闷声响。两人的目光再次被吸引到了战场上,而阿马拉也闭上了嘴,战场上突然出现的变化已经证实了凌天翔的分析。在经过了战斗爆发时的混乱之后,叛军已经反应了过来。
重机枪的压制能力远好于轻机枪,特别是12。7毫米以上的大口径重机枪的火力压制能力是非常恐怖的。在野战战场上,一般的岩石,弹坑,或者是临时挖掘的单兵坑都可以应付轻机枪的压制火力,却很难挡住重机枪子弹,特别是在500米的范围之内,重机枪射出的子弹甚至能够击穿很多装甲车辆的钢板。这种在战场上避无可避的感觉给士兵造成的心理压力是非常巨大的,在一些偏远地区的非正规战斗中,重机枪的扫射甚至能够摧毁一支武装力量的士气。
战斗也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转折,顶替游击队第一批冲入叛军阵地的队员们迅速找到了隐蔽的地点,很多队员都被叛军设置在第二道防线上的机枪火力压得抬不起头来。凌天翔竭力想找到顾卫民,他知道,顾卫民肯定冲在最前面,而不会留在后面指挥其他队员冲锋。如果无法突破叛军的火力封锁的话,那就无法抓住机会,只要叛军重新部署好了防线,那么就将进入真正的阵地战了,到时候兵力就将决定一切,特种兵的战斗力很难在阵地战中发挥出来,也就很难击败叛军。
“妈的!”阿马拉已经架起了狙击步枪。
“别开火,距离太远了!”凌天翔立即制止了搭档,“根本就打不中,而且我们现在还不能暴露,顾队那边也有狙击手。”
阿马拉咬了咬牙,松开了压着扳机的手指。凌天翔笑着摇了摇头,相对而言,1200米的距离确实有点远,但并不是无法命中。不管是700PDM,还是AWP,在这个距离上都有着致命的威力,而且精度也不算差,但这只是针对固定目标而言,子弹飞行1200米需要大概4秒钟的时间,而战场上,稍微有点经验的士兵都不可能在任何一个位置上,特别是在暴露的情况下呆上4秒钟。
为了尽量加强东线与南线的力量,正规的狙击手都被分配到了这两条防线上,顾卫民那边只有一些新招募的狙击手和几个临时客串狙击手。这些狙击手都被部署在了战线的后方,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打掉叛军的机枪手,支持进攻部队。
当第一名叛军的机枪手被射倒的时候,战场上的局势再次发生了变化,跟着,又有好几个机枪火力点变成了哑巴,这让叛军意识到战场上有狙击手在活动,好几个机枪手甚至丢掉了机枪,躲在了掩体里面。这绝对是一个致命的错误,临时构置的掩体能够挡住子弹,问题是能挡住火箭弹吗?
就在叛军的机枪停止射击的时候,数名队员翻身从隐蔽的地方跃了起来,接着,数枚火箭弹呼啸着飞了出去。第二批冲出来的队员全都用上了枪榴弹。叛军的几个重机枪火力点首先被火箭弹击中,由岩石、沙袋构成的防御工事在火箭弹面前就如同是面包一般的脆弱。跟随火箭弹的威力,几发枪榴弹也盯上了叛军的另外几个轻机枪火力点。
爆炸的烟尘来不及完全散开,进攻就再次开始了。刚刚组织起来的叛军官兵根本就没法迅速重新构置新的防线,当三十多名端着轻机枪、自动步枪,甚至是大威力霰弹枪的突击队员从烟尘中冲出来的时候,那些还没有完全进入掩体内的叛军官兵,只能成为活靶子。战斗完全一边倒,虽然不时有队员被子弹击中,但是很少有突击队员负伤倒地。而中弹的叛军官兵却非死即伤。叛军没有钱给每一名士兵都配备防弹衣,而凌天翔却给手下的每个队员都买了一套最好的防弹衣!
“打得好,这下叛军完蛋了。”阿马拉再次兴奋了起来。
这次凌天翔没有开口,他拿着望远镜朝叛军指挥所的方向看去。准确的说,是一辆指挥型的装甲车。叛军并没有设置固定的指挥中心。那辆装甲指挥车的外形非常醒目,非常容易辨认,比起别的BMP…1型装甲车,可以通过车尾上的鞭状长途电台的天线,以及其他的好几根天线进行辨别。
要使叛军陷入混乱,并且迫使叛军向甘勃卢方向靠近,那就得尽快打掉叛军的指挥中心,到时候,群龙无首的叛军就将向四周散开,只要凌天翔、袁德良、肖遥负责的三条防线上都完成了任务,那么被打散的叛军就只能向甘勃卢方向靠近。想到这,凌天翔迅速扫了一眼战场上的情况,顾卫民肯定正在设法靠近那辆装甲指挥车,说不定,已经准备好了火箭筒。
短短几分钟之内,就已经有五十多名叛军伤亡,叛军的士气已经开始崩溃了。战场上,游击队也发动了进攻。比起顾卫民亲自指挥的突击部队来说,游击队的进攻最多只能够起到牵制性的作用。与当初几个人分析的一样,就算获得了更好的武器装备,游击队也只是一群乌合之众,即使在叛军阵脚大乱的情况下,都不是叛军的对手。可这点牵制性的作用已经足够了,叛军不得不将更多的兵力用来对付从西面冲来的游击队,而忽视了那支只有大概40人左右的突击部队的威胁。
当突击部队靠近到距离叛军的装甲指挥车不到300米的时候,叛军的指挥官好像意识到了什么,开始指挥人员加强西南方向上的防御,好几挺机枪都用在了这个方向上,可没多久,那几名机枪手就被飞来的报销了。
“该来狠的了!”凌天翔低声嘀咕了一句。300米的距离,对“铁拳”、AT…4这类火箭筒来说已经不算太远了。
叛军的机枪刚刚哑火,四名扛着火箭筒的队员几乎同时冲了出来,半跪在地上,四具“铁拳”火箭筒全都瞄准了那辆装甲指挥车。见到这阵势,凌天翔都有点肉痛,“铁拳”火箭筒是德国生产的,是现今世界上威力最大的反坦克火箭筒之一,能够从正面击穿大部分主战坦克的装甲,而从黑市购买的价格是50万美元一具,一辆BMP…1装甲指挥车的价格还不到50万美元呢,有必要用四枚火箭弹对付一辆装甲车吗?
四枚火箭弹几乎同时射了出去,只有一枚打偏了一点,命中了装甲指挥车后面的一辆卡车,另外三枚火箭弹全都打在了装甲车上。别说只是一辆装甲厚度只有10多毫米的装甲车,就算是最坚固的坦克,面对这种进攻,也会被炸得粉身碎骨。
被炸飞的装甲车还没有落下来,十多挺轻机枪的密集火力完全覆盖了装甲车附近的其他目标。靠近装甲车的几辆卡车首先遭殃,在轻机枪的密集弹雨下,那几辆卡车自叹命薄,只求烈火中永生。
“弹药车?”阿马拉一眼就看了过来,满脸惊讶。
“叛军大难临头了,这只能怪他们自己!”凌天翔冷笑了起来,将指挥车与弹药车放在一起,这绝对是一个致命的错误。
前线进攻的突击队员也立即发现了叛军的致命缺陷,一般情况下,指挥系统是最容易遭到打击的,因此根本就不应该将弹药物资与指挥车放在一起,这是最低级的错误。很快,其他的队员也纷纷投入了战斗,又是几枚火箭弹飞了出去,击中了其他几辆卡车。失去了统一指挥的叛军根本就无法组织起任何有效的抵抗,战场局势继续向进攻一方无可逆转的倾斜了。
在外围进攻的游击队也受到了莫大的鼓舞,在此之前,游击队恐怕还在怀疑这伙突然杀出的雇佣兵的战斗力,可是当他们发现叛军在这伙雇佣兵面前根本就没有还手之力的时候,游击队战士脑中所有的问号都被拉直了,对游击队来说,这是对付宿敌的好机会,同时也是获得更多武器装备的好机会,因为按照凌天翔与他们的约定,战斗结束后,将由游击队负责打扫战场,并且所有的战利品都归游击队。
当突击队员开始展开,扩大进攻正面的时候,战斗已经没有任何悬念了。正如同之前所预料的一样,失去了指挥的叛军开始向各个方向突围。
第四十四节 关门打狗
两点不到,在30分钟的战斗中,叛军的士气已经彻底崩溃,加上失去统一的指挥,以及游击队更为猛烈的进攻,叛军崩溃的速度比之前凌天翔他们预料的还要快得多。可对手毕竟是叛军的主力部队,而且之前一直在缅甸中部山区对付游击队,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大部分士兵都是老油条了。当发现对手强大到是他们所无法战胜的时候,叛军官兵首先想到的就是保命、突围,而且都迅速判断出最佳的突围方向是北面,而不是南面。
“002,叛军朝你们那边去了。”
凌天翔朝北面看去,果然,有至少一个营的步兵正沿着公路向北突围,那正是袁德良负责防御的方向。等了一阵,耳机里仍然没有传来袁德良的声音,凌天翔不免有点担心,一个营有300多名官兵,而袁德良那边就只有10名队员,如果叛军疯狂突围的话,恐怕袁德良他们根本就挡不住。
剧烈爆炸声算是帮助袁德良作了答复,如果说凌天翔是业余的爆破手的话,那么袁德良就算得上是职业爆破手了。以往,一支特种大队里有好几个兵种,比如狙击手、突击手、爆破手、通信员、电子战军官等等。可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加上实战对战士的要求越来越高,特种大队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有队员也都要求一专多能,甚至要求具备好几种专业技能,达到多专多能,而最终剩下的就只有两种队员,狙击手与突击手。突击手不但要求擅长近距离战斗,而且还要求具备其他的作战能力,而爆破就是最基础的能力之一。
与顾卫民他们在进攻时采取的战术不一样,袁德良采用的战术更为灵活。
首先突围的一个步兵排直接撞上了袁德良他们设置在公路上的炸弹陷阱,7枚2公斤重的炸弹被引爆后,只有不到10名士兵还能够勉强爬起来,而迎接这批叛军官兵的是从公路左侧的密林里射出来的机枪子弹。两挺机枪形成的交叉火力几乎覆盖了整段公路,而光秃秃的公路上根本就没有地方容叛军官兵藏身。从爆炸算起,仅仅两分钟不到,一个排的步兵就被彻底的解决掉了。
紧随其后的另外两个排的步兵开始沿着公路右侧的密林前进,避开了公路左侧密林里的机枪火力,可这些叛军并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