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晚唐 >

第186章

晚唐-第186章

小说: 晚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碰上那样的傻球,李衙内当然答应了。听我那老乡说,李衙内当场提拔了那个叫什么李阿三还是李阿四的驴球为伙长。另外赏钱照给六百贯,还赐了一套铁甲和一张长弓。听说,李衙内见那李阿三穿着一双草鞋,还当即把李老夫人帮他纳的靴子赏了他两双。现在这好运的驴球在沙门镇城中还得了一套前后三进的海草大房子,李衙内还派人去辽东接他家人去了。驴球玩意运气太好了。”那伙长忍不住叫骂道,他也是伙长,可这境遇相差太大了。他现在在团结兵中,连正式的饷钱都没,只有每月两贯的伙长津贴,加上一天二升的口粮。连装备这些玩意,都是自己村里当初凑钱买的。他们一伙的那六头驴,每月的草料钱,还得自己出呢,营里每月只垫给一半的钱。

旁边的诸多团结兵都是充满感叹和羡慕,既羡慕这李阿三的好运,但又感叹这人的勇猛,一个战俘叁加,居然一夜中射杀了三十七个敌军,简直他娘的不是人。

“伙长,你老乡现在跟着李衙内肯定混的不错了吧。”

那伙长当即十分自豪的道:“那是当然,当初我那同乡正好分在了李衙内的那队里,自那时跟着李衙内到现在,现在已经是副队头了,昨晚上他们队还立下不小战功,估摸着回头就能升上队头。他前些天刚在镇城中分了一套三进的宅子,这些天正派人回老家去把老父老母和兄弟都接来呢。他现在手底下管着近百号弟兄,一个月饷钱和津贴就有差不多十贯钱。还不算打仗剿匪的赏钱,就他媳妇知道不,原来也不过是乡下种田的黄脸婆,现在都在工坊里混上了小管事,一个月也能拿五贯钱了。”

说到这里,他不由啧啧出声:“你们是不知道啊,刚才我那老乡带着他媳妇来送了些吃食,好家伙,穿的跟那官夫人似的,咋一看就跟咱们乡上的员外夫人一样。满头珠翠,戴金镶银,差点就认不出来了。人家那两孩子,现在都进了学堂跟着先生识字学文呢,据说连李衙内都还经常去给他们讲课。好运的两小子啊,现在都是衙内的门生了,以后前途肯定比他爹还要好哩。”

几个团结兵都被说的充满向往,其中一个道:“伙长,那你就没托你老乡想点办法,把你也调到沙门镇来啊。你看这沙门镇军,一个都就分了一头猪和两头羊,还有人人两斤美酒。听说这还不是只有庆贺时才有的。据说平时里,他们伙食标准都是每都每两日一头猪。好家伙,一个都两百人,算下来,每天都能有差不多半斤肉吃。你看咱们,一个月只有十天吃一次肉,每个人分下来也才五六块,剩下的只能骨头敖点汤喝,根本没法比啊。”

那伙长抬头看了看左右,轻声道:“说了,哪个会没说哩。不过我那老乡说,沙门镇现在兵多,轻易不招兵了,都得是那种勇猛无双的,要是举不起三百斤的石担,开不起一石的强弓,射不中六十步外的靶子,根本就不要。你们是不知道,现在想到沙门镇当兵的都想疯了,好多沙门镇上军官的子弟打破了头都挤不进去。不过我那老乡也说了,说是帮我看着,一有机会就向上头推荐我哩,让我静心等候。”

听到伙长有这样的机会,一群人都是羡慕万分。“伙长,你要是进入了沙门镇,那以后也得想着点我们弟兄啊,有机会也把我们举荐一下,带我们进沙门镇军吧。”

伙长充分的享受着众人的请求,笑眯着眼睛道:“要得,要得,不过沙门镇军可不要甭货,要想进,你们还得练好手上本事才行的。”正说着,码头上的本队队头向他们大喊,召集他们上船。伙长起身拍了拍屁股,充满留恋的看了一眼码头上沙门镇的那猎猎旗帜,有些不舍的一步三回头的带着手下一伙弟兄上了船。

和这伙士兵一样想法的人还有很多,几乎这次前来的两千余人,各个都有这样的想法。沙门镇军的待遇太好了,好的让他们眼红。可沙门镇军也太难进了现在,听说每周都有考核,每半月都有一次营级考核,每一个月还有一次全军考核。考核成绩好的可以晋升,可如果考核不好的,连续三次营考核不及格者就降级,从军官降为士兵,甚至从主力营降为后勤营。而如果连续三个月的全军考核成绩不及格者,就会留军察看,半年不及格者,就行被清退出伍。

打听到沙门镇诸多严厉的规矩之后,不少老兵油子都不由的打消了进沙门镇的念头。他们这个样子,已经混的太久了,根本无法适应沙门镇的这种朝气蓬勃的气象。

码头上,李璟和一众军官站着目送着梅根带镇海营的舰船护送着这批援兵返回。虽然抢先一步占领了大谢砦,现在又成功的把宋希给送回了登州,但李璟明白。他想要真正控制这块地盘,还不是那么容易的。就算是现在和他站在同一阵营的宋温,都不会愿意看他轻易的占据这块肥的流油的地盘。

不过不管如何,至少这第一步,也是最至关重要的一步,他已经成功的迈出了。大谢砦已经被他实际控制,宋温他们就算不肯承认又如何。他料到,最多宋温有可能不给他兵马使的名头,到时派一个兵马使下来。不过那样他并不担心,他也知道自己现在资历不够。不过只要他手上有兵,实际控制着大谢砦,那么不管谁来,他都可以把他给架空。

“回吧,送走宋希,咱们还要接着摆宴,迎接李灵甫的到来。”

李璟笑道,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他已经从李维那里得到了李灵甫他们的详细战果。几乎彻底歼灭了联合舰队,虽然还剩下了两千来人,可这么点人和十几条船的联合舰队,已经完全没有什么威胁了。想要恢复到之前的实力,就算以都里镇的钱财实力,没有个一两年的时间,也根本不可能。

没了联合舰队的都里镇,那就是一块不设防的大肥肉摆在面前。

任谁看了,都不免心动,想要咬上一口。

大谢砦已经基本掌控,现在李璟是时候,也有能力把目光瞄准都里镇了。

兵马使府大厅之中,刚刚的酒宴残席才撤下去,后勤营的厨子们又立即开始烧制菜肴,侍女奴婢们如蝴蝶穿花一般的开始上菜上酒。

李璟亲自在码头迎接得胜归来的白胡子等怒涛营军官将士,还有远道来援的青泥浦李灵甫父子等人。

“季玉兄,都里镇联合舰队已经覆灭,我们何不趁此机会杀上门去,直接端了都里镇。”李灵甫一见面,立即高声道:“打下都里镇,城池地盘归我,所有人口钱财归你,如何?”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有诱惑的提议。不过没有丝毫的考虑,李璟心中就否决了这个提议。都里镇的舰队虽然没了,可都里镇的兵马依然还有两万余人。更何况都里镇可是辽东第一大城,城中常住人口就过二十万,加上往来不断的商人流动人口,加起来有三四十万人,如果再算上下面其它乡镇堡砦的人口,都里镇是一个超过五十万人口的大势力。更何况这是全最有钱的人掌控的势力,打他们,那可不容易。

“仲谋老哥,弟兄们得胜归来,眼下正是疲惫之时。不如先让弟兄们放松一下,解下盔甲,放下刀兵,痛快喝上几杯美酒,大块吃上几大块烤肉,先恢复一下精气神如何?”李璟拉着李录甫的胳膊笑道:“咱们哥俩也得好好喝上几杯,我已经让人备下酒坊中最好的五粮玉液,咱们今日先庆贺此次大捷,痛饮快哉,回头再议他事如何?”

“也好,那就先吃好喝好,稍后再谈。”李灵甫没有多做坚持,当下也握着李璟的手,两人携手共进,一起走入厅中。对于李灵甫的这次来援,李璟是真心感激不尽的。虽然没有李灵甫来,沙门镇的战果也不会有多大变化,最多是不能歼灭都里镇的舰队而已。但无论如何,李璟给李灵甫送去信件,只是通知了他都里镇舰队的动向,并没有直接请他出兵来援。可他仍然义不容辞的来了,这份豪情义气不容忽视。在眼下的局势下,有这样的一个盟友,李璟十分珍惜。

“来,我沙门镇诸将士,咱们先起身为李灵甫将军的仪肝义胆,率兵来援的义举先敬上一杯,以表谢意!我先干为敬!”李璟仰脖一干而尽,这次他没有用果酒代替,而是实实在在的一口气喝干了一杯三两的五十二度五粮玉液。酒入喉咙,如烈火燃烧,可却让李璟越加的高兴。乱世之中,充满尔虞我诈,难得能碰上一个值得信任的朋友。

真算起来,崔芸卿和于琄、李汭他们能算上半个,因为师生情谊的后面,其实也还夹杂着不少的利益。与林威和王重林武他们差不多能算是,可如今沙门镇势力渐大,李璟与他们又都亲上加亲,可几个人的感情反而不如最开始结交时的那么纯粹了,有了上下间的距离。

眼下碰到李灵甫这样一个当世枭雄,本身就让李璟敬仰之人,眼下更是表示的相当义气,这让李璟感到十分激动。与青泥浦的关系,一开始也纯粹只是为了利益,既想找一个贸易的对象,也想找一个帮他牵制都里镇的盟友。却不曾想,这份盟约,比他预料中的更加珍贵,沉重。

“干了!”李灵甫也毫无二话,相当豪爽的举杯一饮而尽。一亮杯底,李灵甫大笑道:“季玉将军这回干的漂亮,神机妙策,决胜千里。这让老哥佩服万分,两个犬子一开始还置疑老弟的安排,现在,他们算是彻底的服了。来,居义、居礼,上前来给季玉将军行礼,喊叔父!”

“居义、居礼,见过叔父大人!”两兄弟没有客气,出席来到李璟座前,直接下跪,行了一个大礼,口称叔父大人。

李璟愣了一下,他和这兄弟俩差不多年纪,现在却被叫了叔父。而且后面不加了一个大人,这可是非常的尊敬用语,一般也就是对父亲和至亲长辈使用。心里震惊之余,他目光望向李灵甫,目光瞬间接触,李璟突然明白,李灵甫这算是与他拉近关系了。他两个儿子如此称呼他,那他和李灵甫可就是兄弟了。

以后兄弟如有事,李璟岂能不帮忙!

第259章 一厢情愿

于幼娘跪坐在沙门镇新镇城中的沙门寺的释加佛金身铜像前的蒲团上,双掌拿十,十分虔诚的闭着双目祈祷着。殿中十分安静,这只是一个偏殿,神龛里的佛身也只是等人高的铜像。偏殿外站着两名侍女还有两名退伍的伤残老军,殿中安静无人打扰。

一边念着祷文,于幼娘一边手中缓慢的轮转着手中的一串檀香佛珠。

这串檀香佛珠是李璟上次从辽海回来后送给她的礼物,她和郡主还有萧玉娘一人一样,郡主的礼物是个玉如意,萧玉娘的是一颗东珠,她则得到了一串檀香佛珠。这串佛珠十分珍贵,一百零八个檀香木佛珠上面,居然绘着雕刻着一百零八座不同的佛陀,栩栩如生,法相森严。

虽然这串佛珠肯定无法和郡主的玉如意与萧玉娘的那枚硕大的东珠相比,但在她的心里,这串佛珠却特别得她喜欢,一见到就有种舍不得离手的感觉。自此天天带在身上,每日早晚必要持佛珠诵经祷告。

“求佛祖保佑师兄能带兵打败来犯的贼人,保岛上军民百姓安全。”稍顿了一下,她又轻声道:“也求佛祖千万保佑师兄得胜归来,平安无事。”

手中的佛珠转动,突然手指间摸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东西。

她低头观看,却是怔怔发愣。

那是一枚戒指,大唐称之为指环。黄金为环,上面还镶欠着一枚硕大耀眼的金刚石。这枚指环也是上次李璟从辽海带回来的礼物,做为众多的礼物之一送给了妻子桂娘。李璟当初一眼就为这枚戒指上面的好颗巨大的钻石所惊叹,如此完整硕大的天然钻石如果放在后世,那绝对是无价之宝。不过唐时,钻石似乎只是一样很普通的宝石,甚至还不如翡翠石。

李璟高兴的将这枚钻戒送给妻子桂娘,谁知桂娘并没有多少高兴。她反而把那些极为普通的钗簪步摇等饰品喜欢不已,偏偏这钻戒一点也不喜欢。最后甚至都没问过李璟,直接把这枚钻戒送给了于幼娘。

事后王桂娘回答李璟,只说指环和耳环一样本都是胡人习惯的饰品,汉人并不喜欢用这些饰品。李璟问了半天,才知道,原来耳环和指环这两样饰品,在唐时汉人中佩戴着很少。汉人因儒家所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因此穿耳这样的事情,就不赞扬。一直以来,唐以前的汉人很少佩戴耳环,穿耳更是做为一种刑罚。戴耳环的不是南方的蛮子,就是北方的胡人,这些蛮夷胡番在汉人的眼中,才会男女不分的毁坏身体,穿耳戴环。

指环也同样如此,汉人中很少戴耳环,也少戴指环。盛唐之时,胡风大盛,流行穿胡衣,上层的贵妇和青楼乐坊中的歌伎舞姬也开始佩戴起耳环和指环。不过到了中晚唐时,唐朝的皇帝又开始崇尚起汉之服章,几次下旨要天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