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农女的田园生活 >

第104章

农女的田园生活-第104章

小说: 农女的田园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荷儿,看到大哥就想不起姐姐了,我可是给你带了很多礼物哦!既然你都记不起我了,那这些礼物我还是给小包子好了。”苏菱开玩笑的说道。

“怎么会!我可是天天都念叨着姐姐呢!可是姐姐太坏了,既然都不带我去京城看看。”苏菱从苏东的怀抱中挣扎着要下来转向苏菱的怀抱。

“荷儿,不可胡闹,你瞧瞧你这胖嘟嘟的样子,姐姐怎么可能抱得了你。”苏东将她放下,也不准苏菱抱她。

苏菱根本就没有要抱她的意思,看看这丫头,才多久没见啊!就庞成这样了,看来以后要叫刘婶少做一些肉给她才行,要不光长肉都不长个了。

屋里的苏母也出来,指挥着下人正在搬苏菱二人的行李,见苏荷闹着要苏菱抱她,“荷儿,姐姐赶了一路的车,累了,让她先回去休息一下,好么?”对于儿女,苏母都是十分疼爱的,也没有对苏荷呵斥什么的,又考虑到大儿子和女儿赶了一路的车,肯定累坏了,让他们赶紧进去休息。

苏菱见到苏母,激动的喊了一句“娘”。或许是太久没见了,也或许是在京都呆久了,她真的很怀念这个温暖的家,没有争吵,有的是暖暖的温馨,幸福。

苏荷见苏母这样一说,也不敢胡闹了,但是那亮晶晶的眸子就那样盯着苏菱看,好像在诉说着,“赶紧告诉我京都有什么好玩的一样。”

看到苏荷这样子,苏菱笑了。

“好了,赶紧进屋,这东西让他们收拾就好了,你们两个一定又饿又累了,让刘婶给你们准备些吃的,吃饱了好好休息一会。”苏母见天气寒冷,催促两人进屋取暖。

苏菱和苏东也不坚持,反正姹紫嫣红两个也知道哪些东西是需要轻拿轻放的,随即吩咐她们两个道,“你们两告诉秋月他们几个,让她们将东西安置好,你们也赶了一路的车了,赶紧进来让刘婶和熬碗姜汤喝,去去寒。”对于手底下的人,苏菱还是十分心疼的。

------题外话------

OK,过年之后就会立即的转变时间,写到女主长大,期间会发展她的事业。

一百七十四章 种植

第二天就是除夕了。

苏家的这个年过得特别的安静,老宅分家了,苏母也不在介意那点小东西,给老宅和几个兄弟家的礼都是极其厚重的,即使是旁人看了也挑不出什么错误来。

而那些长工,家里远的,早在两天前也结清了银钱回家过年了,而酸菜坊这一年生意也是极好的,李婶她们几个的月钱也都涨了,连带着村里的一批在酸菜坊帮工的妇女也赚到了过年的银钱。

村里的人都在感叹,因为苏家,他们今年能过一个好年了,村里的很多汉子,也有再苏家做短工的,或是在池塘帮忙,或是在养殖场帮忙,也有是在地里帮忙的,而妇女也有很多是在酸菜作坊里工作的,所以说,苏家算是支撑起了整个花溪村的经济发展了,苏家的繁荣与否直接影响了花溪村人民的生活水平。

对于这种状况,村长可谓是喜忧参半,村民能过上好日子,他当然乐于成见了,但是这好日子是靠苏家得来的,他又怕会不小心得罪苏家,紧接着村民受到影响,还好这苏家的老二是个好说话的,人也实诚,没有那么多的花花肠子,人对他一分好,他绝对会十倍还回来,这也让他心里安慰了不少。

苏家老宅分家之后,除了老五家的日子越过越差,其他几家倒是也过得越来越好了,对于苏勤,苏父可谓是用咬牙切齿来形容都不为过,而苏爷爷对他则是彻底的不抱任何希望了。

苏勤脱离了苏爷爷的掌控,刚开始的日子不可谓过得不潇洒自在,天天流连于勾栏瓦肆当中,自诩为文人墨客,但是当分家的拿点银两花光了以后,连饭都吃不成了,更是回去逼着梁氏又给了他几次银子,每次都发誓一定会改,但是不到两天就原形毕露,把梁氏压箱底的钱都搜刮完之后,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就将主意打到了冯氏的身上,将冯氏的首饰当的当,送青楼女子的送,两人大干了一架,冯氏终于是忍不下去了,带着孩子回了娘家,他又跑到冯氏的娘家苦苦的哀求冯氏回来。

是呀!冯氏不在家的日子,他连吃的都没有,老宅那边,苏爷爷已经警告过他,不许他再进入了,身上又没有银子,他只能是恳求冯氏的原谅了。

好歹也是多年夫妻的情分,冯氏当然不忍心看到苏勤这个样子了,在他心里,苏勤再怎么变,但是在她眼里还是当初那个风度翩翩,救她于水火之中的书生,所以又带着孩子回去了。

没想到苏勤这次更是变本加厉了,以前或许只是偷拿她的东西出去典卖,现在竟然打她,特别是醉酒之后,还拿孩子出气,冯氏又怎么能忍得下去,又带着孩子回了娘家。

苏勤就一直的醉生梦死,梁氏看不过去,始终是自己的儿子,再怎么有错也是从自己肚子里出来的,每天都会偷偷的拿些吃食给苏勤,苏爷爷当然也是知道的,不过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总不能看着自己的儿子活活的被饿死吧!

只不过经过分家,又因为苏勤的事,苏爷爷明显的是被气着了,身体已经不在像从前那么健朗了。

而美味点心的规模也扩大了,苏花和小草都是能独挡一面的了,苏菱在县城开了一家美味点心的店,原本想让苏花和小草过去管理,但是苏花考虑到县城里花溪村比较远了,顾没有过去,她留守青石镇的店铺,小草管理白县的美味点心。

对于苏花这个做法苏菱表示谅解。她大伯一家没有儿子,苏花留在青石镇还能就近照顾,而且她也要及笄了,及笄过后就是婚配了,她不想离双亲太远。

开年之后,苏父又投进推广地瓜的紧张工作中,要知道,过年期间,连轩辕老太爷也没有会京都,从这就可以看出陛下对这件事是有多么的重视了。

好在,几个人的努力都没有白费,半个多月地瓜秧出苗了。

天气还是十分的严寒,苏菱效仿现在的大棚技术,弄出了一个简易的大棚,效果肯定没有现代的好,但是也已经足够,地瓜移栽下去,会这样做无非是想要提高地瓜的增产,现在这个季节还不是十分的适合育地瓜秧,但是苏菱想试试看一下一年能不能种植两季,这一批地瓜秧下地后,另一批的育苗也进入了紧张的工作,后一批还好,工作量没有那么大,也不需要各种保暖措施。

此刻京都的轩辕墨也十分的恼火,南王的事件过后,大臣们各各都小心翼翼的,没有半点过错,但越是这样就越是证明有问题,之前他查到的种种迹象都指明着百里家,而南王除了寿宴上的事,其他事都没有和东夷合作,这就说明了东夷国在保护另一条大鱼,这条大鱼逃了,现在肯定还在背后偷笑他们,只是可惜他们打草惊蛇了,要想他们再露出马脚就难了。

要说这东夷国也是厉害,这段时间以来,他们威逼利诱不知道多少次了,但是他们就是不吐出这幕后之人,当然,现在皇甫天也不敢对东夷皇子和东夷公主痛下杀手,一旦动手的话,到时将是两国的战争了。

在京都多次查访之后任然是没有结果,他只能返回他么经常联络的根据点,想要重新找出心的有力的证据。这个根据点就是青石镇。

地瓜的推广很顺利,轩辕墨到了青石镇之后,暗地调查皇帝的任务,白天和端木玉一样帮着端木老太爷办地瓜推广的事宜,人多力量大,包括他们自己买的地,或是愿意种植地瓜的他们都算上了,当然,青石镇这一片的种植地也不可能全部种植地瓜,毕竟地瓜的产量虽然是很高,但还是不能完全的代替其他粮食的作用,所以愿意种植的话,每户按照他们土地的五分之一来进行种植,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少种。

当然除了地瓜种植之外,苏菱也在试验其他品种的种植,有了皇甫天的吩咐,她知道自己是真的要拿出一些真材实料了,像是玉米,但是玉米还没有进行推广,她进行种植也不过是在自家的土地上,好在上一年挣了不少的钱,大部分她都拿来购买土地了,也种上了一大片的玉米。

三月份的时候,她还特地的跑了一趟潼南,潼南属于整个皇甫帝国的南边,那里的天气不想北方那么寒冷,适合水稻的种植和生长。她到潼南去当然也是希望能提高水稻的产量了。

只不过她是初到者,即使说她有增产的办法,也是不会有人相信的,她只能自己购置田产,在那进行生产,相信到丰收的时候,大伙看到她田里的出产,到时不用她宣传都会有人上门询问了。

在潼南,苏菱呆了并不久,去的时候她就从家里挑选了几个长工,那里面就有是潼南,熟悉水稻的种植,就算不是潼南的,也在潼南的地主家里帮忙种植过,所以有了他们的帮助苏菱就轻松多了。

要知道潼南农民的水稻种植是最原始的方法,就是将种子直接洒下去,完全不用进行育苗,这样不仅耗费种子,得出的产量也不会高。

而苏菱进行的育苗在潼南的庄稼把式眼里就是胡搞,瞧他们的种子撒下去之后都长出嫩芽了,而苏菱,却还将那种子撒得密密麻麻的,当然也出苗了,但是田里其他的都还空着一大块。而且在他们看来,种植是他们农民的事,这个小姑娘出入都有婢女跟着服侍,怎么看都不是会种植的,所以纷纷等着看她的笑话呢!

不过苏菱带来的那几个长工,对自家小姐的种植技术可是相当的清楚,小姐让他们做什么他们就照做,旁人的话他们也不理睬,心里还暗暗念着,到时候看到我们地理的产量比你们高的时候你们一定会求着问我们的,哼哼。

可以拔秧苗种植时,苏菱就在田里指挥,还亲自下田去演示要怎样拔秧苗,而且不能把苗的根给伤到。

附近的农民看着他们折腾了这样又折腾那样,都忍不住对那几个长工说了,“我说你们,你们家小姐就一个娇滴滴的千金大小姐,怎么可能懂得种植,她胡闹也就算了,你们也跟着胡闹,这块田算是给你们毁了。”要知道苏菱买的是他们村里最好的一块田了,有十亩之大,庄稼人实诚,看不得浪费,害怕他们祸害庄稼才会这样提醒,其实也没有什么坏心眼。

他这样说,苏菱也不理会,让长工继续自己的工作,八人花了三天的功夫才将秧苗拔完,又插了下去。

刚插下去的秧苗死气沉沉的,一点生机都没有,旁边的人都等着看这位小姑年哭呢!他们可不认为这秧苗还能成活起来。

不过只有苏菱知道这样的情况都是属于正常的,不过是那种植物的移植都会有一段适应期,过了之后肯定又会生机勃勃起来。

------题外话------

这两章或三章可能都是属于过渡章

一百七十五章 发展

果不其然,几天过后,那些看起来快死了的秧苗一颗颗的又重新抬起头来了,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当然,附近的庄稼把式一直都有关注着苏菱的种植,看到这些秧苗后觉得十分的不可思议,此后每次经过苏菱那十亩水田时都会驻留一下,越看越觉得这些苗子长得比自己家的要好,想着看看他们今年的收成如何,苗子好也不代表收成就会好,如果他们收成好的话,来年还可以考虑像他们一样种植,当然了,这些苏菱都不会知道,在秧苗重新活起来之后,苏菱拿了几袋的水稻种子回了青石镇。

北方一帮很少有种植水稻的,天气太寒冷了,之前也有人试验过,苗子是长出来了,但是没有稻穗,而且还不是一个人尝试过,所以久而久之也没有人再把水稻往北方种植了,在他们的认知里,认为水稻只有在南方才能成活结成稻穗。

而只有苏菱才是十分的清楚,水稻在北方可以生长却结不成稻穗的原因,那是因为水稻的生长于天气和日照量密切相关,当然她要是向一个古人解释日照量相信没人理解,还认为她疯了,他们不能理解光合作用,所以苏菱只能是用实例来证明水稻在北方也是可以生长,结成稻穗的。

她也有向那些曾经想要把水稻引进北方的人咨询过,知道他们的种植方式完全是按照南方来的,就连时间也一样,这就怪不得结不成稻穗了。

南方的三月份已经暖和了,适合水稻的生长,到了五月尾六月初,正是太阳直射南方的时候,那会有了日光的照耀,南方的水稻当然可以结成稻穗了。

而北方三月份的天气还是比较寒冷的,水稻根本就经不起冻害,而能经得起冻害存活下来的苗子在六月份的时候也会因为光照量不足,结不成稻穗。

从潼南带回来的谷种,从浸种到下秧,苏菱都是亲力亲为的,没有经过其他人的手,这也充分的表示了她对于这次在北方培育水稻的决心。

第一批的地瓜秧也已经长成了,或许是天气的原因,让它看起来并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