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破茧成蝶 >

第197章

重生破茧成蝶-第197章

小说: 重生破茧成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桐打开了爷爷的日记,这本日记是爷爷来江西以后断断续续写的,夹杂了对吴明伊的那种绝望的思念和对现状的焦虑,那个时候文革还没开始,夏世轩还敢在日记写写真话。

夏桐往后翻,1965年十月夏世轩住进了罗水莲家,当时,罗水莲的父亲是村干部,夏世轩在罗家湾这边进行勘探工作,一直到1966年4月初不慎被蛇咬,五一时跟罗水莲结婚,婚礼还是蛮正式的,在厂子里办的。

夏世轩以平淡的口吻记录了这一事件,无悲无喜。不过文中倒有不少对罗家湾风景的描述,尤其是傍晚的曲江,夕阳西下,让他想起了康桥的落日,这个山清水秀的地方还是让他渐渐感觉到了一丝温暖。

另外还有一本日记,是大学时代的,夏桐粗略翻了翻,写的是两人在燕园的生活片段,以及后来吴明伊走了之后夏世轩的思念。

夏桐放下日记,箱子最底下居然是厚厚的六本集邮册。原来爷爷还是一个集邮爱好者,夏桐对邮票没有研究,也不知这邮票有没有值钱的。想了想,把这几本集邮册搬了出来,翻开第一本的扉页,用毛笔写着“赠吾儿宁远,山高水远。莫忘故国家园。父夏培文于1920年宁远出国前夕。”

毛笔字的下面又有一行钢笔字:“转赠吾儿世轩,汝祖酷爱集邮,不乏精品,四十年前留与吾,嘱吾在外以解思乡之愁,今吾将吾四十年所集之珍品。留与吾儿在乡野之间闲暇翻阅,吾儿的快乐乃为父之快乐。父宁远于1964年8月。”

夏桐这才知道自己的高祖叫夏培文,看了这段留言。夏桐知道这些邮票肯定非常值钱,便放了回去。夏桐不打算卖,是高祖留下来的,一代一代传承过来,该留给夏樟。

夏桐合上了箱子。想了想,翻开了父亲的那个樟木箱子。父亲的箱子里面有几卷字画,夏桐打开一看,有祖父的,还有曾祖和高祖的,高祖的书法最好。还有一幅泼墨山水画也很不错,看起来豪迈粗犷颇有意境,夏桐仔细看了印章,也是高祖留下的,夏桐这时才觉得夏培文这个名字有几分熟悉,应该是清末民初的一个小有名气的书画家。

不得不说,罗水莲虽然没有文化,也不知道这些东西值多少钱,但是因着对丈夫和儿子的热爱,她把东西保存得很好,樟木箱子放这些东西,正好没有虫子咬。

字画底下是一方砚台,这砚台夏桐还有印象,说是爷爷留下来的,后来父亲走后,婆婆把它收了起来,夏桐这会拿起来一看,居然是一方端砚,刻着云龙纹,还有字号,是乾隆年间的东西,应该也是高祖用过的东西,夏桐猜测这端砚现在的价格至少在数十万以上。

除了端砚,还有一副雕刻用的东西,那是夏桐的爸爸用来挣钱的工具,夏桐还有模糊的印象,爸爸拿着刀在窗户前一点一点地刻画打磨。

最下面,也有四本厚厚的集邮册,夏桐打开一看,这里的邮票明显年代偏后,这是爸爸妈妈共同的爱好,如果没有猜错的话,应该是这个爱好让两人先熟悉的。

“姐,你在干什么,这半天还不下来?”夏樟在楼下喊,边喊边上来。

“姐,我们家什么时候有集邮册?”夏樟对父母是一点印象没有。

“这是爸爸妈妈留下来的。这些东西以后给你留着,好好保管。”

夏樟随手拿起一本打开一看,“姐,这是猴票,居然是四方联的猴票。”

“猴票?”夏桐也仿佛有点印象,猴票是值钱的。

“你懂邮票?”夏桐问。

“懂一点,我们老师喜欢集邮,说邮票里有不少学问,可惜他没有什么好邮票,倒是跟我讲了哪些邮票值钱。”

“是吗?那你看看有值钱的吗?”

夏念从初中毕业开始收集邮票,每年的生肖邮票都买两套四方联留着,也是巧合才有了两套猴票,夏桐猜他应该没有多少贵重的好邮票,因为受条件限制,也没有钱,只是镇上邮局有什么邮票他都买两套,别的就是些从别人的信封上收集来的,估计没有什么精品。

可是关荷不一样,关家有钱有地位,关家来往信件比较多,还有不少文革时期发行的成套邮票,夏樟也不知道值不值钱。

“姐,你从网上搜搜不就知道了,我帮你抱下去。”夏樟说。

“好吧,我们下去吧,婆婆该等急了。”

吃完饭,夏樟上网查询邮票,夏桐帮罗水莲收拾东西。

“婆婆,我刚才在爷爷和我爸的箱子里发现了不少值钱的东西,家里没有人,这几个箱子怎么办?”

这不知道还好,谁也没当回事,陡然知道自己家原来藏着一堆宝物,夏桐的心里反而不踏实了。

“值钱的?不就几本旧书几张字画吗,那是你爷爷自己的,能值多少钱?”罗水莲不懂。

“婆婆,我爷爷那方砚台至少十万,还有那些邮票,我都不知值多少,还有我们夏家高祖的字画,我估计上百万是没有问题的。”

“啊,真的能值这么多钱?”罗水莲惊呆了,迟疑了一下,什么也没有说。

“还有谁知道咱们家有邮票吗?”夏桐问,就怕被有心人惦记上了。可惜她低着头收拾东西,没有注意到婆婆的神色,错过了一次机会。

“没有,你爷爷走的早,他的东西我早早收起来,连你老舅公都不知道,他以为是几本旧书和几件旧衣服。倒是你爸爸上中学时有一次翻了你爷爷的东西,所以跟我要钱买什么邮票,这事你大表叔知道,他总是嘲笑你爸爸没钱还弄这些败家的玩意。”罗水莲心里已经平静了下来。

“我爸给表叔他们看过爷爷的东西吗?”

“没有,我跟他说过,不许给别人看。”罗水莲边回忆边摇头。

“姐,姐,我查到了,妈妈这有一套梅兰芳的小型张值十几万,还有几套文革的也特值钱,猴票四方联妈妈也有两套,姐,我们有钱了,能有好多钱。”夏樟兴奋地跑了过来。

“小点声。”夏桐示意他。

“多少?”罗水莲再一次蒙了,做梦也想不到,不光丈夫,就连自己儿子的这点遗物居然也能换这么多钱?当初只是想着给后人留一个念想,那时罗水莲怕自己哥嫂嘲笑,说什么也没把这几本邮票拿出来,不能当钱花不能当饭吃,也不舍得拿去卖了,还不如自己悄悄地收起来,哪里知道歪打正着了。

家里有这么多值钱的东西,夏家三口第一次全体为了钱发愁了,罗水莲再三叮嘱夏樟千万不能跟任何人往外说去。

“婆婆,我明白的。不怕贼偷就怕贼惦着,我已经长大了,家里的事情从来不往外说,他们问我姐挣了多少钱,我都说不晓得。”夏樟少有的严肃。

“这样吧,我们先把东西还放箱子里,箱子锁上,外面放一堆棉絮被子以及碎布条,这些东西就不带到县城去吧,毕竟搬箱子还是目标太大,谁也见了不得问一声,是什么好东西。”罗水莲说。

夏桐一时也没有好的办法,罗水莲说的有道理,现在的乡下人也不怎么喜欢用樟木箱了,嫌笨重不好看,除了老一辈的人手里还有几个这样的箱子,现在年轻一代家里都找不到了。可是这些东西最好还是保存在樟木箱子中,否则还要担心被虫子咬坏了。

“婆婆,我想买几块樟木打几个小箱子。”夏桐想起来这些东西要带到北京去,也不能把这几个大箱子搬过去,她想起来程毓装吉服的那种樟木小箱子。

“家里倒是还有几块樟木,看看你老舅公家还能不能凑几块。”罗水莲说。

“那就等过年回家再说。”夏桐想的是大坚会做木工活,就找他吧,也许他家也会有樟木的,山里人家谁家不存几根木头?

正文 第二百八十八章 、新家

夏桐和夏樟把邮册放回去,从罗水莲的老式衣柜里找到几把锁头,是以前那种旧的横插铜锁,夏樟第一次见这种东西,觉得好玩,拿着摆弄了一会。

“姐,你说这个会不会也是古董?”夏樟蹲在地上举着锁头问。

他今天受到的刺激太大了,刚知道家里原来有这么多值钱的东西,除了邮票,还有字画还有砚台,另外还有几块他父亲收集的石头,夏桐说也能值点钱。所以他看了这铜锁以为这也可能是个值钱的物件。

夏桐听了拍了一下他的脑袋,说:“还不赶紧把箱子锁上,还有的是事要做呢。”

“姐,问问也不行吗?”

“这个不值钱,才几十年历史,不过这个可真有点价值。”夏桐指着柜门上那个大大的铜板说。

这枚铜钱直径应该有二十厘米左右,上书“顺治通宝”四字楷书,夏桐知道当地人有在门上钉铜板的习俗,越大越好,从以前村子里的老房子可以看出一二,当然,夏桐她爸爸这一辈就已经很少见了,因为也找不到铜板了。

据婆婆说是为了辟邪,还有财源进的意思,不光门上,老一辈的女孩子出嫁,在红嫁衣的前后正中位置也会各缝一个铜板,这铜板最好还是顺治朝的,意思是嫁过去后会顺顺当当的。

这个衣柜是罗水莲母亲的嫁妆,年代比较久,看着像好东西,首先这油漆不错,这么多年了还黑亮黑亮的,听老舅公曾经自豪地说是川漆,现在想找也找不到了。而且这木头看着也好,纹路细密。没有一点裂缝,另外,夏桐还记得搬家时有人说过,这个柜子相当的沉,是好木头,可惜夏桐不认得。

“姐,家里这么多好东西也不能拿去卖了,有什么用?”夏樟看了看这铜板,嵌进了木头里,想抠出来似乎有些费劲。

“别没出息了。这些东西是一种传承,好好留着,将来再留给你的子孙。不许拿去卖了。那叫败家。”夏桐叮嘱夏樟一句。

“我不要,都给姐。”夏樟豪气地说。

“干活吧,那是给夏家子孙留的,你只是一个保管者。”夏桐接过他手里的锁头亲自把箱子锁上。姐弟俩又把没有用的旧家具什么的堆了不少进去,而且这几个箱子放到了床底。旧旧的,也就不显眼了。

弄好这一切,夏桐带着夏樟从网上查询夏培文的资料,果然找到了。夏培文是晚清的举人,清末民初著名的山水画家、书法家和雕刻家,祖籍江宁。也就是现在的江苏南京,是真正的书香世家,祖上乾隆年间官至翰林院侍读。

夏桐明白了为什么自己的曾祖和祖父都热衷于书法的练习。原来也是为了一种传承,至于夏念,应该是为了追逐他父亲的脚步,那时没有网络,资讯很不发达。夏念应该不知道夏培文是谁吧?毕竟历史教科书里是找不到夏培文的资料。

夏念的书法成就不如夏桐,因为他只是自己临摹和习贴。而夏桐是得到了慕容凤的指点又研习了不少名家名帖和拓本,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夏桐把自己今天查到的资料发给了吴怀和吴仁越,吴怀知道了悲喜交加,没想到活了这么大岁数,终于找到自己的根,说实在的他都想放弃了,因为他雇人查了几个月,只查到了夏宁远入境香港的记录,别的什么都没有。

吴仁越听了则打算这一两天飞井冈山,他想看看爷爷还留下了些什么线索,夏桐知道他主要是想看看老人家留下的日记,因为他的剧本才有了一个大纲。

夏桐一听发愁了,不是发愁让他知晓有什么好东西,而是发愁怎么把他带进家门,这左邻右舍看见了,夏桐怎么解释?总不能又说是来吃农家饭的吧?

可是夏桐没法拒绝他,知道他着急写剧本,只得先应下了他,到时找个借口带着夏樟回来一趟。

这一晚上,夏家三人挤在了罗水莲的床上,为楼上那几个箱子的财物发愁,也为即将到来的新生活和新环境而生出一丝不安与期许。

第二天一早,老舅公领着大表叔一起过来了,罗水莲把鸡鸭装进了竹笼,让夏樟送了过去。

东西不多,可是零零碎碎一收拾也不少,罗水莲和夏桐最后检查了一下门窗,把几个房间的门都锁了,临出门,罗水莲走到三张遗像前看了一眼,这才出门。

“姑,你们去城里是享福去了,你怎么还不舍得这些个旧东西。”罗发根见车里除了衣服被褥,还有竹编的小东西,小笸箩和小竹篮等,不光这些,罗水莲一大早还去菜地摘了许多菜,又杀了一只鸭子,因为她知道到城里什么都要花钱买,今天还要请娘家哥哥和侄子吃一顿饭。

“用习惯了。”罗水莲淡淡一笑。

“姑,你不喜欢城里?”

“这里住习惯了。”又是一个习惯。

夏樟见婆婆不是很欢喜,便扯着罗水莲的袖子问,“婆婆,姐姐说,给你买了好多个花盆,说你肯定不舍得养花,要用来种菜,婆婆,你是种菜还是养花?”

“花盆里还能种菜?”

“怎么不能,辣椒,葱、西红柿,我看别人种过。”罗发根说。

罗水莲一听这个,心里有点盼头了,她就怕一天到晚什么事也没有,等吃等睡,肯定用不了两天就会憋出毛病来。

“婆婆,杨老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