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科技强国-第6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因很简单。
“付皇妃,这些磁悬浮通道都是机器人们走的,只要我们的工厂一开动,机器人就会源源不断地从生产出口走下来,然后经过分类,走上相对应的磁悬浮通道。每一条磁悬浮通道的尽头都连着一个航空港的登机口,在那里,这些机器人将登船运往四面八方。”
汪大海倒是人精,付会语皇妃只是望了一眼那些奇怪的磁悬浮通道,他就急忙介绍道。
张蜀生笑笑,他倒是知道这些东西的用途,也不说破:“会语,等会儿生产线开动,你就会看到非常壮观的一出景象。”
不时,一行人来到了观礼台上,除了厂方的管理层外,还有几百名工人代表,从考虑成本的角度,机器人工厂还是采用了大量工人的,机器人缺乏人性逻辑能力,许多工作还是需要用工人。
剪彩的仪式早就准备好了,张蜀生等人刚一到场,热烈的掌声就响了起来。
“陛下万岁!”
整齐的呼声过后,张蜀生走上台前,发表了简短的讲话,“今天我很高兴来到这里,亲眼见证我国第一个、第一批机器人走下生产线。
众所周知,在高度科技化的时代,机器人将最广泛的用于各行各业,能否制造优良的机器人,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
现在,我们即将打破零的记录,未来,我们将有十个甚至百个机器人工厂开工,它们将极大地弥补我们在人力方面的不足……”
讲话很短,几分钟而已,这也是张蜀生自己一直坚持推行多务实少务虚的政策。
汪大海也讲了几句,不过陛下都只讲了几分钟,他讲了几句话后就宣布剪彩开始。
张蜀生带着付会语一起,先是剪断了彩带,接着来到了一台全透明的光子笔记本电脑面前。
“会语,你来按下生产键吧。”
“嗯!”
付会语有些激动,她对科技方面的东西懂得不多,不过基本的还是知道,看到光子电脑的屏幕上有一个确认框,她就点了下去。
“轰隆隆……”
一阵非常低沉的声音在整个厂区接连响起来了,这代表着整个机器人制造中心都已经开动起来了,工人就位,设备启动,原材料也被机器吞入,精炼,锻压,成型,冷塑,布线……
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生产出口,按照之前试生产的情况,大家都知道机器人马上就会出来了。
果然,仅仅是两分钟不到,一个泛着金属光泽的人形机器人首先出现在生产出口,然后双眼中的红光微微闪动后,机器人直接迈动自己的双腿从出口走了下来。
在它的身后,是一个又一个机器人……
1个,10个,100个……
源源不断地机器人从生产出口走下来,排着整齐的十几个长队,按部就班地走到广场上。
原本空旷而巨大的广场,开始出现一个巨大的机器人方阵。
“黑色金属光泽,光光的头,正常人的身材,稍微有些机械僵硬感,慎行,这些机器人和我们买回来的一模一样。”
付会语激动地说道,身边也没有其他人,几个皇妃一直称呼张蜀生叫“慎行”。
“嗯,都是标准工业化生产出来的机器人,设定的程序而已。”
张蜀生解释道。
每一队机器人走到标准位置后,会有一个整齐的转身动作。
这个动作是最后的检测关口,因为,这个动作不是由程序设定的,而是由机器人根据自己芯片中的指令做出来的。
如果它能顺利走下生产口,并且顺利作出转身动作,那它就是一个合格机器人了。
机器人身躯的问题好检测,仪器一扫就知道有没有问题,而机器人是否行为正常,符合出场的基本规定,则需要执行这个程序后,才能判断。
这个办法非常简单。
“机器人的动作真规范。”
付会语开心地看着第一列机器人走到红色粗线的位置上,然后整齐地转了一个身,无误后,整队机器人自动走上磁悬浮通道,直接通向太空港装船。
“呀,慎行,你看,那一个机器人转错方向了。”
第二列出了一点小问题,一个机器人转错了方向,由向左转变成了向右转,这就说明这个机器人出现故障,是次品需要返厂维修。
果然,一个工厂立刻用手中的射线枪对着它一照,启动了机器人腿上的备用芯片,这个芯片专门在这时候起作用。
故障机器人便木然地走向工作人员,然后踏上一条地面水平高速电梯,直接送回维修车间。
每一队机器人100个,张蜀生特别留意了一下,十队机器人一共出现了3个故障品,一个转错方向,一个原地不动,另外一个直接跑了。
“良品率还不错,比我想象的好很多。”
张蜀生在脑海中对张兵说到,此时张兵正化身为数据,藏在张蜀生体内的梦想系统中。
“嘿嘿,老板放心吧,制造机器人是小意思,有我修改过的生产线主控智脑,负责生产是绰绰有余。”
张兵自信地说道。
张蜀生倒是认可,生产线原配的智脑太垃圾了,早就被升级过了,核心程序正是由张兵出手修改的。
“天啊,这样生产机器人真是太快了。”
付会语在一旁看着广场上越来越多的机器人,心情也激动不已。
任谁看到一排排机器人走出生产口,转瞬过后,甚至直接从生产口走出十几条长龙的机器人,转眼就生产出了几百上千个机器人,都会感觉到不可思议。
但这就是机器人生产线的最大特点,效率极高,次品率很低。
付会语忽然想到了什么,对张蜀生附耳说道,“慎行,你说这些机器人如果叛变怎么办?我看星球大战里面,机器人就叛变了。”
张蜀生微微一愣,随即想起了星球大战系列的电影。当时宣传部要动用太空军和机器人拍一系列反映宇宙,反映未来的电影,就用到了机器人叛变这个题材,张蜀生也顺便就敲定了片名,就叫星球大战。
“不会的,这些机器人永远不会叛变,那不过是电影里面演的而已。”
张蜀生也没有给她解释那么多,难道说这些机器人的芯片中有自己和张兵联合写下的特殊命令?
最高命令和自毁命令,都是由张蜀生掌控的,智脑可以在几乎零时间的间隙里发现机器人哪怕是不可能存在的异动,然后毁灭。
目前外星一些发展到很高文明的国家也没有出现机器人叛变的事情,倒是机器人程序紊乱,误伤人的事情发生过,一些国家专门成立了转播作乱机器人的部门。
张蜀生的办法就是将每一个机器人的芯片和智脑连通起来,实时监控,一旦出现紊乱,直接由智脑启动程序灭杀。
至于张兵,则只是系统的一个管家,张蜀生才是系统的主人,根本不存在这个问题。
第599章 帝国的科技和工业现状
“……大帝亲自前往外蒙古为机器人制造中心正式生产剪彩,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我们的机器人生产线,令人难以置信,这些机器人自己从生产线走了下来,经过最后一道自检程序后,它们踏上磁悬浮通道,直接前往太空港登船……”
电视画面上,随着主持人激动的声音都在颤抖的解说,观众们看到的是黑压压一片从生产出口走下来的机器人。
集中,有序,全自动,仿人的外形和动作,这一切都是那么新鲜,密密麻麻摆满大半个广场,进行自我检查后排队登上磁悬浮通道离去的机器人们,给了观众以最大的震撼。
大帝府上,张蜀生一边以超快的速度处理着需要他签字的文件,一边看着付会语和澹台在那里看电视。
女人就是爱看电视,付会语一天起码有五分之一的时间待在电视前,澹台下班回家也陪她一起看,两个人是典型的家里蹲美女。
“小妈,你当时看到这么多机器人,是不是很兴奋呀。”
澹台很羡慕付会语能够经常和张蜀生这里走走那里看看,她本来也可以有这个待遇,但封帝的时候,她坚决反对公主的称号,所以现在她算是家里唯一没有头衔的人了,不过,张家规矩倒是不大,平日里依然称三人为大妈小妈。
“嗯,到了现场亲眼看到,才能体验到那种震撼,是吧,慎行。”
付会语一边说自己的感受,一边望向张蜀生。
“是啊,光是道听途说,普通人不太容易感受到星际时代这种恐怖的生产效率,只要原材料跟得上,故障处理及时,这种生产中心一天最多可以生产超过30万具机器人。”
张蜀生感慨道,现在帝国已经先后建成了战舰维修中心,新能量制造中心,超级机械制造中心,机器人制造中心等若干个巨型星际时代标准的高科技制造中心,每个制造中心面积都比一个小城市还大,但是,其他的制造中心和生产基地,不如机器人这么直观。
只有看到铺天盖地的机器人走下生产线,人们才会感受到那种星际生产的强大魅力和威力。
其实帝国修建在南海靠近越南地区的海湾上的战舰维修中心也非常庞大,拥有同时维修两艘战列舰以及更多小型舰只的能力。
“一天能生产30万个机器人……”
两女都被这个恐怖的数据吓住了。
“平均生产速率是一分钟200多个,除去残次品回炉重做外,只要原材料充足,一天生产30万个机器人完全没有问题。可惜的是,我们现在的原材料有限,生产机器人所需要的35种金属,地球只有15种,太阳系总共有22种,加上三叉戟星系和阿凡达—长庆星发现的矿藏种类,也只有27种,剩下的8种材料完全需要从外形进口。”
材料不足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张蜀生。
虽然这次大采购归来,大部分的短缺问题解决了,一些损耗性装备也都采购了一大批,但是唯独制造机器人所需的材料,没办法买太多。
如果按照一天30万个机器人全马力开动生产,一年就会生产出1亿个机器人。
如果假设这些机器人都是人形机器人,一个机器人的重量平均为85公斤,这就需要85亿公斤的总材料。一共是850万吨材料。
地球能够自行冶炼和提供的材料,只有最多550万吨,也就是还存在至少350万吨的材料缺口,而且基本都是比较珍贵的金属。
张蜀生准备是在下一次出门贸易的时候,采购完剩下大半年时间的材料缺口。
“小八,你把这些文件收拾一下,交给田秘书。”
张蜀生总算是忙完了事情,眼看午饭时间到了,也就让家里的机器人佣人收拾下文件。
这种拥有生物皮肤的女机器人佣人,做事非常细致,高效,又能确保私密,按照编号,最早的两个机器人分别是张一和张二,负责管家和伺候茶水之类的,张八则是负责收送整理文件的。
午饭是一家人一起吃的,皇室基金会的办公室就在汉京山,未来皇宫建成后也将和政务院和军务院比邻。
午后,张蜀生来到办公室,政务院左相周国来,军务院右相蒋百里,宣传部长韦三才帝国科技部部长茅以升,工业部长刘奇,大帝办公室主任茅云先等人都准备好了,下午将召开一场高级别的科技和工业会议。
会议很开开始,左相周国来亲自主持,主要是由科技部长和工业部长汇报工作。
“陛下,各位同事:
因为有科技委员会的巨大支持,目前我国的重大科技项目攻关顺利,我简单汇报一下部分重大项目的进展情况。
第一,在“999”特大科技项目方面,目前有13个项目取得了重大突破,已经可以用于运用。
比如飞船技术方面,目前我们已经可以制造巡逻飞船的引擎,也就是100以上500以下飞船的引擎。飞船材料已经可以满足1000米级驱逐舰的技术要求,不过成本还降不下来。飞船能量护罩发生器的仿制也取得了重大突破,预计年底就可以仿制出小型发生器。除开主炮和部分副炮,在其他15个类别的武器系统方面,我们已经能够小规模生产,当然,成本依然偏高,但相信会很快降低。
而与飞船技术息息相关的通信技术,探测技术,雷达制造,艇壳模块化成型技术等方面,我们都取得突破。
……”
科技部长茅以升的发言很长,但还是通俗易懂的,张蜀生不时发言补充几句,在座的人中哪怕不太懂这些科技项目的,也能够听得懂。
目前帝国的特大科技项目方面,说到底是飞船相关技术、新能量技术、机甲技术、机器人技术、量子与光子等计算机,以及其他包括冶炼,材料,基础学科等等在内的一大批项目,都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在张蜀生看来,这些项目能够快速取得突破,除了因为科技人员的脑域开发速度和开发程度正在加快和扩大外,有现成可参考的科技资料和实验数据,有强大的智脑,以及地球人的脑域开发潜力巨大这三个因素是最重要的原因。
严格来讲,现在进行的这些重大项目,有详细的技术资料和实验数据,说到底都是一个剖析和实用化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