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鬼喘气 >

第43章

鬼喘气-第43章

小说: 鬼喘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豆腐倒抽一口凉气,道“咱、咱们要不要救人?”

    我没吭声,一脚踢开林胖子拽着豆腐的手,捡起地上掉落的手枪,直接朝着他脑门上补了一枪,一道红浆喷射而出,林胖子眼一瞪,头一歪,断了气。

    豆腐受了很大的刺激,我一路扯着他回到之前的扎营地,这小子都还没缓过来,哆哆嗦嗦的说道“老陈,你、你杀人了。”

    我踹了他一脚,冷冷道“我就算不开枪,他也活不了,我这是在做善事,送他上路,反而少受些折磨。”

    豆腐估计也明白过来,于是也没有在我开枪的问题上纠结,他脸肿的老高,一副心有余悸的模样,道“那姓任的,居然……居然对自己的同伙都能下手,她到底有没有良心。”

    我看着豆腐大受刺激的模样,不由道“在利益面前,良心算个屁。人就是这样,相安无事,能互相帮助之时,可以称兄道弟,呼朋唤友;大难临头,觉得你累赘无用之时,就能踢飞在一边,该怎么捅刀子,就怎么捅刀子。那女人的举动,也在我的意料之中,她要是会救林胖子,那才叫意外。”

    豆腐神色已经缓了过来,闻言看了我一眼,慢吞吞的说道“你这个想法太偏激了,也有人是不计较利益的,人之初,性本善嘛,你的说法有点儿心理扭曲,我要反驳你。”

    我道“反驳无效。好了,咱们不要为那两个人伤脑筋,这不关咱们的事儿。时间不多,还是赶紧上路,争取在入夜前翻过山头。”

    我和豆腐没再继续想林胖子的事情,开始攀登眼前巍峨的青山。豆腐平日里很喜欢瞎扯,今天估计是受了刺激,一路上闷头赶路,一声不吭。临近入夜时,我们到达了山顶,但此时已经天昏地暗,朝凤凰转颈处望去,只余下黑幽幽一片,什么形势也看不清楚。

    我俩在山洞处发现了一个背风的凹陷处,升起篝火准备过一晚。

    我平时嫌豆腐话多,这会儿他一声不吭,我反而觉得不习惯了,刚想开导他两句,便听豆腐一本正经的说道“老陈啊,你这个思想不行,你得阳光点儿。”

    我心说,原来这小子还在琢磨白天的事儿,不等我开口,豆腐看了我一眼,嘀咕道“你白天这么一说,我心里有些毛森森的。”

    我有些不解,心想这小子又在瞎琢磨什么?于是问道“你干什么亏心事了?”

    豆腐哭丧着脸,道“无法提供帮助,又总是当累赘,我怎么感觉,你说的是我。”

    我忍不住被他气乐了,道“原来你还是有自知之明的,既然不想当累赘,是不是该表现一下?”豆腐道“怎么表现?”

    我抬了抬下巴,示意那只刚捉回来的山鸡,道“把鸡杀了,让我省省心,吃顿现成的。”

    豆腐看了看那山鸡,又看了看我,最后盘腿而坐,双手合十,念道“阿弥陀佛,出家人慈悲为怀,不杀生。”对于他的秉性我太了解了,不错,他从来不敢杀生,但吃的时候绝不嘴软。

    我心知靠他是靠不住的,便自己割了鸡脖子放血,开膛破肚,洗剥干净,架在火上烤起来。虽是夏日,山顶夜间却十分寒凉,我俩填饱肚子,便轮流休息。

    守上半夜的是豆腐,我一躺下,就睡的天昏地暗。白日里的疲惫,让人在睡梦中完全放松下来,对于身外事一概不知。也不知多久,豆腐摇了我几下,将我摇醒,示意要换班了,我看了看腕上的手表,是凌晨两点钟。接过豆腐的班,便坐在火堆旁烤火,豆腐一倒下便打起了呼噜。

    ps昨天的书评活动奖励,将于今天中午统计发放,各位拿红包的小伙伴们开心不?


第六十六章 掌手



    此刻正是凌晨,万籁俱静,黑夜里传来各种不知名的鸟叫。夜晚寒气很重,豆腐那小子估计守夜的时候将火烧的比较旺,因此现在柴火有些不够。

    我想着上半夜也没出什么事故,便准备去附近寻些柴禾,免得烧到中途断了火,那可就遭了。

    这里是山顶,没有什么高大的树木,以灌木居多,山洞外不远处便是灌木丛,柴禾收集起来很方便,唯一让人觉得很不舒服的便是这里的蛇很多。

    我以前经常进山,对各种蛇虫鼠蚁并不陌生,但我从没有见过哪座山里有这么多蛇,仅仅是收集柴禾的功夫,就见到了两天小蛇,盘庚在灌木下,树丛一动,便呲溜溜的爬走,不见一丝踪影。

    这种情况有点不太正常,我不由想起了关于鬼王遇龙墓的事。

    按照姓任那女人所说,拥有八鲤斗蛟镇海石的,乃是明朝一位名叫格格尔的外族陪嫁公主。而这个公主墓,又为什么被称为遇龙墓?

    民间将蛇又称为小龙,当初制作鬼王遇龙杯的人,难道并非指真龙,而是指这里的蛇类?

    这些蛇,和公主墓又有没有联系?

    看来,事情的真相,或许只有卫光头清楚,毕竟当时只有他看懂了鬼王遇龙杯里的信息。那姓任的女人,虽然杀死了林胖子,但根据他们当时在金脉里的对话来看,她手底下应该还有人,或许正朝着这个地方赶过来,我现在毕竟和赵二爷是一伙儿的,这个格格尔公主墓,又事关诅咒,若被那女人破坏,事情就不妙了。

    这些念头在脑海里转过,我大脑也更加清醒起来。越是这种时候,便越觉得耳聪目明,忽然,黑暗中,我仿佛听见了一阵脚步声正朝着我靠近。

    那声音很远,起初我甚至以为是幻觉,但随着脚步声的不断逼近,我不由清楚的意识到,真的是有人来了。但如果是有人,在这么黑暗的环中,他肯定会带着光源,比如打着手电筒,甚至举着火把。可是,我的前方,声音传来的方向,却是漆黑一片。

    不过我确信那脚步声不是我的幻听,此刻情况不明,我心下不由警惕,当即熄灭了手电筒。光芒消失的刹那,我听到前方传来一个声音,显得很痛苦,抽了口气,闷哼一声便没有响动,随后便是砰的一声响,似乎是人倒地的声音,紧接着,就再也没有动静。

    我等了半晌,不见醒动,心知那人应该出了什么事,当即打开手电筒,向前摸过去,顺着手电筒的光芒看去,只见前方十来米开外的地方,伏趴着一个人。

    走进一个,那人不是卫光头,而是一个我完全没有见过的人。

    我将他翻过来,只见此人身形消瘦,面色枯黄,年约四十岁左右,最奇特的是他那一双手,手掌同样消瘦,但十根手指都很长,每根手指,都可以轻易的看见发黄的老茧。

    我虽然不认识这个男人,但就凭这双手,也猜出了他的身份。

    盗墓是个技术活。陵墓的选址、构造、机关都需要付出很多心血,而盗墓贼要想取得墓中的宝物,就要了解陵墓的选址秘诀,建筑结构,甚至得会制作和破解机关。这机关的破解,是一门技术,熟通这门技术的,行话叫‘掌手’。

    掌手和掌眼不同,掌眼懂的东西更多更杂,而掌手只需要懂一样,那就是机关。

    近代最出名的一位掌手,是洛阳的孙财神,我爷爷笔记中曾提起过一件关于孙财神的趣事。孙财神有一双号称为‘半毫’的手。

    有人可能觉得奇怪,人有绰号就算了,怎么手还有绰号?这个故事特别有意思。这孙财神也是个盗墓挖蘑菇的,不过他一般不单干,都是找人搭伙干,在队伍里主要负责破解机关,他那双手,任何机关一摸就透,十分灵巧,据说他所摸过的东西,就会过手不忘。

    摸一只碗,那么这只碗的大小、尺寸、重量、甚至表面瓷绘的花纹,都能了然于心,不会忘记。他这人是个妻管严,怕老婆,但色心不改,总是背着老婆去逛窑子。

    他老婆哪里不知道他的性格,一直想教训教训他,但苦于没有证据,老话说的好,捉贼拿赃,捉奸捉双。他老婆想了个主意,到了翠云楼盯梢。

    很快,孙财神晃着八字步,去找他最喜欢的小桃花开房谈心,他老婆收买了小桃花,自己钻进了被窝里。孙财神进门一看,嘿嘿淫笑,说“小美人,你可真心急,我才刚来,你就在床上等我了。”说完色眯眯的跳上床,房间里光线昏暗,他也没看清对方的脸,上去就扒衣服,一把握住了对方的**。

    一握就绝对不对劲,叫道“不好!有点儿小,还差半毫米,不是小桃花,是我老婆!”他老婆一掀被子,揪着他的耳朵骂“好你个挖坟的老鬼,整天背着我在外面乱来,还敢嫌我小,老娘今天不打的你满脸笑春风,你就不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他那老婆五大三粗,一膀子力气,将孙财神揍的鼻青脸肿,从此有了个‘半毫’的绰号。

    这双一摸就知分寸的机关手,乃是父传子、师传徒的本事,要想练出来,非一日之功。据说练指力时,每个手指上各坠一块沉沉的铁铅,完了用这几个手指去弹古琴。

    铁铅沉重,手指僵硬颤抖,弹琴肯定走音,得练到指缠铁铅,音如流水才算圆满。

    眼前这男人,一双‘机关手’十分明显,我心中立刻有了分晓,想必此人,定是卫光头所请的帮手之一,他怎么会倒在这儿?难道是卫光头他们出了什么变故?

    我连忙伸手去探他的气息,好在还没有断气儿,伸身上也没有明显的外伤,也不知是怎么晕过去的,当即,我只能先带他回山洞。

    进了山洞,我弄醒豆腐,也顾不得跟他解释,让他开了水壶,给这机关手灌了些清水,又是掐人中,又是敲背心,半天人才缓过气来,咳嗽了几声,悠悠转醒,语气虚弱的说“哎哟……我、我这是在哪儿?”

    豆腐将脑袋凑过去,说道“我是牛头,他是马面,我们俩带你回老家。”

    机关手眨了眨眼,哪里会上豆腐的当,呻吟几声,道“我明白了,二位想必是陈兄弟和窦兄弟,幸会幸会。”

    豆腐想吓唬人,结果人完全不上当,他有些挫败,问道“你怎么认识我们俩的?”

    机关手说道“卫兄弟说了,如果遇上两个男的,一个面冷,一个面热,一个冷静睿智,一个胡闹不靠谱,肯定就是你俩。”说完看着豆腐,道“窦兄弟啊,你也太不靠谱了,就算你长得像牛头,这位陈兄弟也不像马面啊。”

    我听完,对此人好感大增,说道“看这位老哥就是明白人,你大半夜的,急匆匆上山头,又忽然晕倒在地,究竟出了什么事?”

    机关手猛的一拍额头,道“出事了,卫兄弟他们三个被困住了,我这不是逃出来搬救兵吗?”被困住?我心中一惊,心说莫非卫光头他们已经进了古墓?怎么会被困住?这么一想,我不禁道“就算是有机关,有你在,也应当无事,他们是怎么被困住的?”

    机关手神情急切起来,立刻跟我们两人说起了事情的原委,我和豆腐听完,只觉得目瞪口呆,没想到山中竟然还有如此离奇古怪之事。


第六十七章 追踪



    卫光头此行,一共带了三人,机关手姓冯,道上人称‘冯鬼手’,一双机关手出神入化;另一人身手了得,擅长使用一柄钢刀。

    这钢刀,据说还是一件辟邪的古物,不管是用来砍人还是砍粽子,都是得心应手。其主人是个倜傥利落的汉子,叫吕肃。据说他祖上还是民间抗日英雄,祖传钢刀绝技,当年用那把钢刀,砍死过不少鬼子,传到这一辈,不知为何走上了挖蘑菇的路。

    第三个人叫罗德仁,没什么特别的本事,但此人心思很灵敏,足智多谋,凭借着他的聪明,已经在道上混了十来年,大有名气。

    当时,卫光头接到消息,此次行动被一伙儿条子给盯上了,原计划是带着我和豆腐一起走,后来不得不四人临时启程,未免手机被监控,因此事后连手机都没有用。

    几人乔装打扮,改头换面,由卫光头靠着鬼王遇龙杯里的信息,带着三人一路往凤嘴村而去,这一路的艰辛自然不必说。

    三人在白天到达了凤嘴村,那是个早已经破烂不堪,连正经房屋都没剩下几间的古村。与其说是村,到不如说是遗迹好一些。

    这四人自然不懂得什么望气发墓,因此要想找到墓的准确地点,就得下探铲摸索。当然,山头那么大,也不是瞎摸索,否则到处打洞下铲,那得打到猴年马月?

    下探铲找墓,不是到处打洞碰运气,而是要结合历代的葬俗来判断下铲的大体位置。

    自汉代以后,就有葬山不葬顶,埋坡不埋岭的葬俗,包括现在都一直沿用。

    中国的葬俗,繁复杂多,涉及广泛,非一语可以言说,但总归起来,也有一套规矩,这些规矩被盗墓贼千年总结下来,形成了铁一样的定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