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时雨如霖-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步流星地走进卧房,将她在床边放下来,他然后才终于开口,道:“把拖鞋穿上。”她只觉有些好笑,心里却又是暖暖的。穿好鞋,她没有立即站起来,依旧在床沿边坐着,微微仰起脸问他:“今日怎么回得这般早?”他也坐下来,直言不讳道:“不放心你。”
如蕴笑了笑,邱霖江继续说道:“顾妤缦那里近来事情有些多,你也去帮帮忙,可好?”她依旧微笑着,淡淡地说:“过些天再说吧,最近这么热,不太想出门。”
他沉默,静静地望着她。其实,他怎会不曾料到这个答案。自从上回的事情之后,如蕴虽然每日照旧吃饭、看书、睡觉,却忽然一下子变得格外安静,也只有与他在一起的时候才会有些神采。她的消沉,邱霖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又不知该如何妥当地同她说,生怕适得其反。
就这么顿了好一会儿,他忽然霍地站起身来,说:“收拾几件衣服,我们等下便出去。”她睁大眼睛问他:“这么突然,要去哪儿?”他已然向前迈了两大步,听到她的话又微微回过身来,不容置喙地说道:“我们回双梅。”她腾地一下也站起来,惊讶极了:“现在?怎么突然要回双梅?”他的眼睛很亮,目光却又沉静而坚定。扯唇微微笑了笑,他不回答地转头便走。
尽管听得一头雾水,但如蕴还是依言收拾了几件近日穿的旗袍。刚刚用小皮箱装好,邱霖江便回来了,一边替她拉起皮箱的拉链,一边笑道:“已经同双梅宅子的齐管家说好了,我们这就开车回去。”
她仰着脸望着他,乌黑的眸子攫住他的侧脸。他被她看得转过头来,哂然一笑,道:“看我看得这般入迷,晚点让齐管家给你加菜。”她“噗嗤”一下笑出声来,渐渐地,神色慢慢敛了不少,柔和着目光,缓缓问他:“霖江,其实你是想带我散散心,对不对?”
他恰好拉上小皮箱的拉链,偏过头,微笑地注视着她。伸手揉了揉她的发顶,他说:“别再东想西想了,走,出发吧。”
夏季的双梅其实是避暑的好去处。邱霖江自己开的车,到达双梅的时候已是六点钟的光景,远处落霞满天。朱雀金的余晖给车窗玻璃都染上了一层色,带着炎热的暑气。
齐管家果真早早的就候着了,一直等在老宅的大门口。见到凯迪拉克由远及近地驶过来,他激动地一边打开另一侧的大门,一边唤道:“二少、二少奶奶,你们可算到啦!”邱家因着现如今大多在上海,老宅平日里便只是齐管家与他的老伴儿一块儿看守。
邱霖江停好车,走到另一侧,打开车门将如蕴迎下来。齐管家眼疾手快地拎起了小皮箱,热切地笑道:“我那婆娘早就在准备晚膳,你们去房里放好东西就能开饭。”邱霖江微笑着点点头,道:“辛苦你们了。”齐管家忙摆手:“二少这是哪儿的话!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双梅的老宅自然不比上海的宅子,但沉淀了邱家几代人,处处都透着厚重与风霜感。邱霖江从前的卧房在楼上,他一手拎着小皮箱,一手牵着如蕴的柔荑,慢慢地往卧房走去。看起来,床单应是下午刚换过,被褥毛毯也是簇新的。如蕴拉开窗帘,推开床尾旁边的窗户,深深呼吸一口,空气里四溢的全是玉兰花的香气与树叶的味道。
除了过年的时候,这是如蕴第二回与邱霖江回来老宅,因此心里头还带着一丝新鲜感。她从窗户边走回他身侧,问:“去上海之前,你一直都住在这间房里头么?”他轻轻一挑眉,道:“怎么,不像么?”她故意将双手背过去,微微一抬颔,状似撇了撇嘴,说:“白色的窗帘、黑色的衣柜,这样单调的卧房,除了你怕是再没有旁人住得了。”他似笑非笑:“居然嫌弃起来了?”她笑吟吟,拉过他的手臂,道:“我们下楼去吧,齐妈怕是已经等很久了。”
齐妈确是准备了许多菜。红枣南瓜蜜,酱油白斩鸡,香菜干丝,清汤鱼丸,山药小排汤,以及她最拿手的红烧狮子头。看着摆得满满的一桌菜,如蕴惊叹:“这么多菜,我们两人如何吃得完?”邱霖江已然先坐了下来,道:“慢慢吃,不着急。”
他舀了一碗小排汤,摆在她面前,说:“来,先喝点汤。”见她拿起勺子,又补充了一句:“仔细烫。”齐妈的山药小排汤煲得极好,鲜而不腻,如蕴喝下好几勺,抬起头迎上邱霖江关切的目光,只觉那热气不单单暖了她的胃,更暖了她的心。冲他浅浅一笑,她说:“盯着我做什么,你也快吃吧。”
这顿饭吃得如蕴极窝心。夜色的幕已经拉了开来,用完晚膳,邱霖江与如蕴外出散步消食。这晚的天色极好,星子格外清晰,碧玉盘也格外清亮。抬头看到圆圆的月,如蕴不禁感慨:“又是月半,下个月便到中秋了。”
她犹记得,去年中秋的时候,与家里人走散的她同他在街上不期而遇,于是见识到了热闹非凡的小东门。彼时,他们还形如陌生人。而现在,他却是最令她安心温暖的枕边人。
他接过她的话茬,道:“今年中秋,想不想自己做几个月饼?”她双眼一亮:“你会?”他失笑:“我哪里会,不过,我可以跟你一块儿学。”此事便这么记下了。
修长的手指紧紧扣住她的,他们走得很慢,悠然地迎接晚风的触摸。暑气还未完全消退去,一阵一阵地蒸腾上来,叫她走着走着有点闷。他注意到了,问她:“可要回去?”她摇头:“难得回来一趟,已经许久不曾见到这些熟悉的夜景了。”
就这么漫无目的地走着,到最后他们竟来到了小河边。河边的一草一木都还是如蕴记忆中的模样,那株粗壮的桂花树也依旧在夜色中沉默地伫立。现在还未到八月,因此桂花的香气还不曾逸出来。
踩在草地上,一阵又一阵悉悉索索的“沙沙”响声。邱霖江先在草地上坐下来,然后拍拍身侧,示意如蕴道:“坐会儿吧。”她依言坐下,双臂环住自己的腿,他则揽住了她的肩。“从前,其实我也常来这里,有时候有些想不通的事,在这儿坐着坐着,吹吹风、看看远处,好似也就慢慢想通了。”
她笑了:“想不到,这河边竟有这般大的用处。”她打趣道,“若是哪天我不小心告诉了哪家报社记者,登出来之后怕是这里的草都要被游人踩平了。”他握起她的一只手,带到自己跟前,指腹暖暖地抚着她的手背。嘴角噙着笑,他转头看向她说:“那,若是哪天报社记者说想要我的居家相片,你也会去提供?”她笑吟吟地点头:“当然,为何不?”
他倏地俯下身,凑近她的耳边,轻声问:“真的?”温热的呼吸洒落在她的耳廓,她痒得往后缩,然而他却紧紧地禁锢住她,不许她往后缩半点。如蕴终是禁不住,痒得咯咯笑出声来:“好好好,不给不给,快放开我!”
他没有放开她,但也不再故意对着她的耳朵呵气。幽黑的眸子底都是笑意,他的声音低沉而清冽,说:“如蕴,只要你欢喜,我做什么都愿意。”凝睇着他,她只觉得他的眼睛里仿佛都要耀出光来。许久,她从喉咙眼里低低地应了一声“嗯”,鼻子却好像有些酸了。
他低头,鼻尖轻轻触碰她的,面上的神情那样柔软。想起第一回在雨夜巷子里遇到时,他冷着面沉着目光的神色,又想到梳妆台前他最坦露的告白,她的眼睛终是忍不住红了。
闭上眼,她主动将自己的朱唇送上前去。
晚风依旧轻微,但先前的闷热似乎已然被一扫而空。沿岸的垂柳丝绦轻扬,桂花树的叶片也随风发出阵阵的沙沙声。
纵使旁的都是假的,但她晓得,他永远都是真的。
夏日,天总是亮得特别早。才九点多钟的光景,外头已经艳阳高照。大抵是邱霖江平日里甚少放假,如蕴已经醒了好一会儿,他却依旧睡得很沉。
再睡不着,她索性侧过身,这样近得仔细端详他。他脸上的线条从来都很紧绷,即使是睡着了也不放松。幸好,闭着的双目到底柔和了好几分。他的发很浓密,额头很宽,鼻子很挺,嘴唇很薄。都说嘴唇薄的男人薄情,但他似乎就是那个例外,她在心里偷偷想。
伸出手,她轻轻地按着他的眉心,试图抚平他紧绷的线条。按揉了好一会儿,他依然睡得很沉。如蕴忽然抿唇笑了,手指从他的眉心撤开,却是轻轻捏住了他的鼻子。不一会儿,他便开始皱眉头,脸转动了好几下之后,终于睁开了眼睛。
入目便是如蕴笑得极开心的一张脸,他只觉今日的天气格外好,好到他不由自主地也迷迷蒙蒙地笑了。长臂一揽,他翻转过身,将她牢牢地箍在自己怀里。下巴微微蹭了蹭,他带着浓重的睡意说:“再陪我睡一会儿。”力气敌不过他,她无法动弹,只好再次闭上眼,手却在他腰间故意轻轻地掐了一下。轻微的痛感传过来,邱霖江嘴角上扬,眼睛却没有睁开。
再睁开眼,已是十一点钟了。如蕴推开他,坐起身,说:“这么晚,用不了早膳了。你平日用饭就不够规律,仔细对胃不好。”邱霖江仍旧躺着,但已经清醒,笑着接口说:“唔,确实。谁让你这般贪睡,害得我错过了早膳。”她好气又好笑,一把掀开他身上的毛毯,道:“我这就去告诉齐妈,二少不饿,不用准备他的午膳了。”她说着已经下了床,他在她身后哈哈大笑,眼角眉梢都是光亮点点。
下午,他与她出去,四下走走逛逛。
双梅一直都是座安静的镇子,这么些年了,变化也少得很,除了近年来北郊渐渐建造了不少工厂。如蕴从前无意中听赵贺平说过,那些厂子都是洋人的,只是做苦工的,却是我们国人。
街角的这家茶馆,现如今的生意淡得如水。掀开外头的珠串帘子,邱霖江牵着如蕴走进来。老板娘听到有客人进来自然是格外高兴,一回头,见是邱霖江与如蕴,那张经历了不少岁月的脸上堆满了笑容。“这不是邱家二少么!蕴丫头,你可是个有福气的,竟能嫁给二少,这般仪表堂堂的俊小伙,多少姑娘巴巴着眼哪!”
因是旧识,老板娘一张口便噼里啪啦说了这一大通话,听得如蕴不由得都赧然起来。邱霖江微笑地问道:“可还有位子?”老板娘笑容可掬,高声道:“有,当然有!现在呀,我们这小本生意真是越来越难做了,你看看这场子,冷清得紧!”
他们挑了中间的一张桌子坐下来。前头,木头搭起的矮台上,唱苏州评弹的一男一女正在咿咿呀呀地唱着。坐定,邱霖江“咦”了一声,道:“竟还是他们二人。”如蕴微讶:“你从前也来过这里?”他觉得有些好笑:“双梅就这一家茶馆,我自然来过。”她笑道:“我总以为,邱二少是那种只晓得去洋人咖啡馆的新派人。”他一挑眉,说:“我晓得了,回上海后,你定是不想我再去露露咖啡厅给你买玫瑰起司蛋糕了。”
两人就这么说说笑笑,点了一壶西湖龙井,就着一碟云片糕、一碟绿豆糕、一碟蟹黄酥,边听评弹,边时不时地交颈细语。
今日,两位师傅弹唱的是那《白蛇传》。听着听着,如蕴的眼前忽然浮现出从前的模样来。曾经,有一阵子淑怡很欢喜听评弹,她便时常陪淑怡来这家茶馆。那时候,她们总会点一壶西湖龙井,坐在最前排的角落里,也就是现在斜前方的那张桌子。淑怡最爱听的一出长篇便是《白蛇传》,她曾经说,若是有一日她能够遇到自己的许仙,便是那法海再有本事,她都定会抗得过。
如蕴都快忘记这句话了。此刻,坐在这家熟悉的茶馆、听着熟悉的《白蛇传》,那些原来从未忘记过的记忆,慢慢地翻涌了上来。她恍惚地想,沈清赐怕便是淑怡的许仙罢,所以,淑怡甚至宁愿背叛她们十几年来那么深厚的情谊,也不愿负了她的“许仙”。
想到这里,如蕴的心一下子又沉了下去。前头的唱腔已然模糊,周围的空气也渐渐地凝固,仿佛白昼一下子灭了灯,整座茶馆都陷入了黑暗之中,暗得她一动都不敢动弹,全身却开始汗津津起来。
“如蕴,如蕴。”她侧耳,好像听到有人在唤她的名字。
“不舒服么,如蕴?”那道嗓音再次响起,近在她耳畔。她偏了偏头,视线迎上了一道关切而担忧的目光。那人梳着大背头,露出宽阔的额头,额头下的那双眼目光灼亮,只是那英气的眉却是拧着的。
他的声音仿佛是一柄巨大的桨,抑或是巨大的吊扇,起初缓慢地转动着,最后愈转愈快,终于搅动了那原本凝固的空气,叫她得以从窒息中解脱出来。原来,分明还是白日,而那两位师傅的唱腔软糯如初。
见她回过神,他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握住她的手,他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