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醉枕香江 >

第140章

醉枕香江-第140章

小说: 醉枕香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代表团的成员一个个表情严肃,都听得很认真。

老人谈了大约有二十多分钟,然后代表团的团长和两位副团长各提了一个问题,会谈就此结束。

大家起身鼓掌,邓公挨个走过来和代表团成员握手,眼看着就要轮到自己,林宥伦的心在胸膛里跳得那么厉害,仿佛百米冲刺刚刚结束似的。

他心绪沸腾,怀抱巨大的希望,深深吸了一口气,成败就在此一举!

“这位相比就是载誉香江的林大才子吧?”邓公人还没有走到面前,爽朗的笑声已经传了过来。

见邓公伸手过来,林宥伦赶紧迎上前一步,把手递了出去。

握手时,邓公笑呵呵地说道:“我听说了你不少的事迹,还看过你的写的小说和电影,果然是年少俊杰!”

“感谢首长关心,真希望您有空能到香港来看看。”

林宥伦这话,仿佛触动了老人的一些心事,他表情微微一凝,而后轻叹一声:“等回归之后,一定会去看看!”

“这样啊?”林宥伦脸上露出些许失望的表情,嘴里喃喃自语道:“就不知香港电影还能不能撑到你到香港来的那一天……”

邓公正准备和下一人握手,听到林宥伦这话停下脚步,意味深长地看了林宥伦一眼,却没有再说什么。

林宥伦心里被一股巨大的失望所笼罩,眼看着老人转身离开的背影,他心里不禁再想,难道这样就失败了?

从钓鱼台国宾馆里出来,坐上返程的汽车,林宥伦都还没有想明白,老人明明注意到了他说的话,可为什么对此毫无反应?

回到酒店,林宥伦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想了一整天,依旧没有任何头绪。

在傍晚的时候,酒店里来了一位身份特殊的客人。

来人四十多岁的模样,个子很高,身体很壮实,穿着一身灰布制服,讲其话来干脆利索,看起来像个军人似的。

最让林宥伦惊讶的还是对方的身份,邓公身边的生活秘书,这个身份可不简单!

“我是余明,林先生想必已经猜到我的来意了。”

林宥伦心头狂喜,表面却还能勉强保持镇定,“是因为早上我和首长说的那句话?”

余明点点头,“有些情况我需要向林先生了解一下,希望林先生可以配合。”

“余秘书请讲!”

“听林先生早上那话的意思,香港电影产业在回归前会出一些变故?”余明盯着林宥伦,一字一句地问道。

“余秘书觉得,香港电影产业现在状况如何?”林宥伦反问道。

余明显然有些不习惯这种突然转换的谈话模式,停顿了一下才说:“很繁荣!”

林宥伦抱起手,身子靠进沙发里,“如果我说这种繁荣就像一个美丽的肥皂泡,随时都有破灭的可能,余秘书肯相信吗?”

余明沉默不语,他对香港电影了解不多,不好妄下结论。

“香港现在每年差不多会出产200部电影,其中很大一部分收益都来自海外,一旦海外市场发生变故,香港电影只依靠本土市场,根本没有抵御风险能力,随时都有崩塌的危险。”

“不知林先生所说的这种变故,是来自于政治方面还是经济方面?”余明一下子看出了问题的关键。

“如果中央政府真的能够贯彻‘一国两制’和‘港人治港’的方针,政治方面问题我并不太担心,我说会发生变故,主要还是来自经济方面的担忧。东、南亚部分国家现在的经济增速很快,但这种增长不可能是无休无止,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出现类似日本现在这样的经济停滞,甚至可能是倒退,海外市场经济不景气,香港电影肯定会被波及。”

余明紧盯着林宥伦的脸,“别的国家经济要出问题,我们也控制不了啊?”

“外部市场不可靠,所以就只能依靠自己人了。”林宥伦耸耸肩,“我希望大陆可能适当的放开引进港片,还有合拍片的限制,这样背靠大陆市场,香港电影才能更有底气的去发展!”

话题讨论到这里,已经不是余明能够做决定的了,他起身去外面打了一个电话,回来时告诉林宥伦,晚上9点,最高首长有20分钟的时间可以单独接见林宥伦。

相隔不到半天时间,林宥伦在中南海又一次见到了邓老。

“你这个小娃子,一开始我还看走了眼,没想到你脑瓜里这么多鬼主意!”一见面,邓老就笑骂道。

林宥伦讪讪地笑了笑,恭敬地站在那里。

邓老手里点了一根烟,指了指自己对面的沙发,示意林宥伦坐下。

“你的想法,小余都已经跟我说了,我们的国家的改革开放,现在还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放开大陆市场,意识形态上的冲突怎么办?”邓老一口浓浓的四川口音,如果不是有后世记忆的帮忙,林宥伦都不一定能完全听明白。

“我觉得改革开放一直这么深入下去,外来意识形态的冲突就不可避免,这是改革必然要付出的代价,而大陆电影市场总归是要打开的。同样是资本主义,首长是希望看到美国的电影带着美国人的意识形态进入大陆,还是希望看到香港的电影带着香港人的意识形态进入大陆?我觉得对中央政府而言,这不是一个如何避免的问题,而是一个如何选择的问题。”

邓老猛抽了一口烟,抬头看着林宥伦,“美国人的电影,真有你说的那么厉害?”

“美国在经济上的强势,决定了其在文化上的强势。好莱坞这些年一直在以电影的形式向全球输出美国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其实也就是在对别的国家进行文化侵略。这种文化入侵短时间内看不到明显的影响,但潜移默化的改变才最让人担忧。凭借着先进的技术和雄厚的资金,好莱坞可制作出超一流的电影,然后轻易打垮别国的电影,一旦银幕上充斥的都是美国大片,而那么看着这些电影长大的年轻人,不知不觉就会受影响。”

“香港电影在你手上不是已经把打到美国内部去了嘛,你怎么还那么担心美国?”

林宥伦苦笑道:“那是因为香港电影还没有对好莱坞产生足够的威胁,而且香港电影能做到现在这一步已经很不容易了,想要在北美地区打败好莱坞是不可能的。好莱坞拥有北美市场,而香港只是一座城市。香港电影现在就像在走钢丝,稍有不慎就摔下来。”

邓老前额上的两道浓眉微微跳动,“大陆市场一下子就向香港电影打开不可能,但我可以找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商量一下,看能不能先引进一两部香港电影试试看,倒是在合拍片方面,大陆可以给与香港更多的便利,具体的事项,后面会有专人来和你谈。”

第235章找错车,遇对人

最高首长亲自过问,广电总局这边立刻就做出了反应。

中南海之行的第二天,黄立成就主动到酒店拜会林宥伦,征询关于香港电影进口与合拍的实施细则。

“我希望中央政府能够出台关于支持香港电影发展的特别条例……”

林宥伦见黄立成听到“支持”这个词语时,表情明显也有些不自然,随后便改口用了“合作”这个词语,果然黄立成皱紧的眉头立刻舒展了许多。

“合拍条例可以先出台一个草案,比如在人数,两边不需要再有对等的人数,各方面都可以慢慢放宽,根据剧本的需要,可能内地的演员,或者工作人员多一点,或者香港的多一点,都无所谓,不用再像一开始那么严格的规定。”

林宥伦点点头,合拍条例只是方便香港电影人北上,他真正更关心的电影进口的问题。

“我们部门内部讨论的结果是,可以先进口两部香港电影,上映之后不出什么问题,就每年定额的从香港迎进一些优秀的电影作品。”黄立成解释说。

引进两部,这样的结果已经让林宥伦很满意了,不过在选送哪两部电影上,却让林宥伦花了一番脑筋。

黄立成很明确的告诉林宥伦,进口电影必须先通过内地的审查。来北京的飞机上,吴思源也曾和林宥伦说起过大陆电影审核方面的一些规定,很多内容情节是不能在电影里出现的,比如内地警察不能是坏人,公检法不能碰,少数民族的题材也不能碰,宗教不能碰,婚外情不能碰,有些道德问题的东西也不能碰。

这样一来,选择范围一下子就小了很多。

最后林宥伦选择了《真实的谎言》和《秋天里的童话》这两部电影,一部商业片,一部文艺片。

《真实的谎言》15亿港币的造价和2亿美元的票房,都足以使其成为香港技术大片的里程碑,这部影片在海外上映的盛况,《人民日报》海外版都做了报道,通过审核应该不成问题。

而《秋天里的童话》讲的是香港人在美国移民的故事,既可以作为一个了解移民美国真实状况的窗口,也可以作为“反面教材”让国人认清现实,这种有特殊背景的电影过审也会容易一些。

当然林宥伦也有一点小小的私心,作为首批引进大陆的香港电影,这两部电影肯定会给内地观众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秋天里的童话》女主角是钟楚虹,肥水不流外人田。

黄立成来时就已经打听清楚,香港工商界代表团今天没有安排访问活动,眼看事情商量得差不多了,他便提出要请林宥伦出去吃饭。

林宥伦也从吴思源那里了解到,广电总局的一把手岁数已经到点了,黄立成接班的可能性很大,现在对方此时表现出愿意亲近的意思,林宥伦当然不会拒绝。

黄立成在全聚德定了一桌全鸭宴,只两个人吃饭感觉有些不够气氛,提议说把吴思源一起叫上,林宥伦也一并应允。

黄立成给吴思源打了一个电话,告诉他吃饭的地点,上车准备出发的时候,挂在腰间的呼机突然响了起来。

黄立成跟林宥伦抱歉一声,下车回了一个电话,回来时说总局有些事情,要他回去处理一下。

突然出了这档子事,黄立成只能和林宥伦商量说:“不行我先让司机把林先生送过去,我那边十几分钟就完事,回头再赶过去。”

“如果顺路就不用那么麻烦了,先去总局,我可以先在车里等着,黄局长办完事我们再一起过去。”

林宥伦主动提出,黄立成当然不会反对,“那成,就按林先生说的办!”

轿车停在广电总局的办公楼前,黄立成让司机小陈在车里陪着林宥伦,一个人进了大楼。

小陈是从部队上退下来的,不擅言辞,基本是林宥伦问一句他才说一句。

聊了一阵,小陈才想起问:“林先生抽烟吗?”

“不了,谢谢。”林宥伦摇摇头。

小陈推开车门,“那我下去抽根烟,人就在车旁边,林先生有什么需要随时可以叫我。”

林宥伦靠在后座上闭目养神,大约过了五六分钟,车外传来一阵争吵声,让他睁开了眼睛。

“韩厂长,黄局长真不在车里,你不能过去!”

“黄局长在不在车里,你让我过去看一眼不行吗?我说你这个同志工作方式怎么这么死板?”

林宥伦太严看去,只见小陈身前拦着一个人,那人各自不高,被小陈挡住,林宥伦也看不清他长什么样子。

“车里是黄局长的客人,又不是动物园里的大熊猫,让你过去看一眼算是怎么回事?”小陈这话却把坐车里的林宥伦逗乐了,这小子在自己面前像个闷葫芦似的,这会儿说起话来倒很有意思。

林宥伦摇下车窗,把脑袋伸了出去,“那位同志,我可以证明小陈没有和你撒谎。”

一看车里坐的确实不是黄立成,来人也有些傻眼。

“韩厂长现在相信了吧?”小陈往前走了一步,压低声音对那人说道:“车里坐的那位是香港来的,黄局长等会儿还要接待人家,韩厂长有事改天再来,今天真不是时候。”

那位韩厂长很不甘心地朝这边看了一眼,扭头离开。

确定那人已经离开,小陈长舒了一口气,赶紧坐回车里。

刚才匆匆一瞥,林宥伦也没来得及看清那人的长相,只是“韩厂长”让他想到了一个人,“小陈,刚才那位韩厂长,是不是北京电影制片厂的?”

小陈摇摇头,要是北京电影制片厂的厂长,他一个小司机哪敢给人家脸色看。

“这人曾经在北京电影制片厂呆过一段时间,现在是峨眉电影制片厂的厂长。”

“我听他口音好像是四川人?”

“林先生还听得出四川话来?”小陈感到有些好奇,在他印象中,香港人能听懂普通话就已经不错了。

林宥伦微微一笑,“何止是四川话,我还能听出你的口音是东北的,对不对?”

小陈脸上惊愕的表情已经证明了林宥伦的判断,林宥伦接着就问起这个韩厂长的名字。

“他叫韩山平。”

听到这个名字,林宥伦眉头一挑,难怪刚才看着有些眼熟,原来真是他!

后世中影集团的老总,现在还只是四川一家小电影制片厂的厂长,没想就这么遇上了,如果早点认出对方的身份,说不定还可以和他认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