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醉枕香江 >

第195章

醉枕香江-第195章

小说: 醉枕香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说他是拒绝了?”邵毅夫对此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还是感到一些失望。

“他并没有直接拒绝,只不过提了一个条件。”芳逸华为难地看了邵毅夫一眼,因为她觉得邵毅夫根本不可能答应林宥伦的要求。

第317章来势汹汹

“未来十年增持成为无线的第二大股东?”莉智扶了扶脸上的黑框眼镜,身上穿着乳白色长袖丝质圆领衫,黑色及膝裙,标准白领打扮,两腿修直,膝盖并拢微曲而坐,显出丰盈性感的臀部曲线。

林宥伦手搂着莉智纤盈堪把的细腰,感触着丰盈弹实的触感与温热。莉智端庄优雅的表情在林宥伦伸出手搂住她的腰那一瞬时就彻底溃散,媚得可以滴出水的眼睛,让她平添了无限的妩媚,愈发让她的容貌完美无瑕、诱人之极。

“电影市场变数太大,而电视市场却非常的稳定,不然以‘六叔’的精明,也不会让邵氏减产,将经营重心转向无线。”无线之于香港娱乐圈的重要地位无需赘言,有这样一个未来可入主无线的机会,林宥伦说不心动绝对是骗人的。

“那六叔会不会觉得你贪心不足啊?”莉智说这话,身子却动情地紧挨着林宥伦。这些年无线的控制权一直被邵毅夫牢牢抓在手里,这次能主动向林宥伦打开一个缺口已经是很不错了,林宥伦提出了这样的附加条件,在莉智看来,邵毅夫十有八九是不会同意的。

“六叔今年80岁,方小姐63岁,十年之后,这两位怕是有心也无力再继续掌控无线了。”林宥伦搂紧了莉智,“而且十年之后,回归后的香港是个什么情况,谁也说不出清楚,在回归前香港肯定会有一股撤资潮,六叔肯定能看到这一点,当然也会给自己准备一条退路。”

“香港回归的事情,别人都很紧张,你就一点都不担心?”莉智抬起头看了林宥伦一眼。

林宥伦伸过手,把莉智鼻梁上那副略显老气的黑框眼睛摘掉,仔细地端详了一阵,自顾自地说道:“这样就好多了,以后在我面前不许这么正经严肃。”

莉智脸颊上泛起丝丝红晕,白了林宥伦一眼,抗议道:“哪有你这么霸道的人?人家又不是你的秘书……”

她话音刚落,屁股上就被林宥伦轻轻地拍了一巴掌。

“那今天你就做我的秘书好了。”林宥伦蛮不讲理地说道。

“人家正经和你说事呢。”莉智撅了撅嘴,眼眸里却已经是春情荡漾。

林宥伦晚上还约了人见面,这时候却不好再过分地挑逗莉智,撇撇嘴,正色说道:“香港回归已成定局,只要大陆政局稳定,这边就不会出什么大的问题,倒是东南亚的经济形势在这十年里可能会有一次大变。”

林宥伦并不觉得自己可以阻止十年后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但是提前开始做一些准备却是可以的,不过这话没法在莉智面前说透,所以话题还是回到了无线电视台上。

林宥伦并不掩饰自己对无线的野心,邵毅夫显然也看到了这一点,他所犹豫的不过是答应林宥伦的条件之后,对无线能有多大的好处。

从对港姐赛制改革提出的种种建议来看,林宥伦对香港电视产业的关注显然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而邵毅夫相信,林宥伦只需要将其在电影领域的“妖孽”表现转移一部分到电视上,足以让无线彻底垄断整个香港电视市场。

在十年的时间里让林宥伦成为无线的第二大股东,本质上并没有触动邵毅夫在无线的核心利益,而十年之后,是继续执掌无线,还是将股权转给他人,主动权还是在邵毅夫手上。

如果到那个时候继承人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将无线卖给林宥伦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正是拿捏准了邵毅夫的这种心态,林宥伦这才显得信心十足。

讨论完正事,莉智往沙发上一靠,将两条被丝袜包裹的诱人的长腿交叠着放在茶几上,似笑非笑地看着林宥伦,说道:“你今晚……”

“今晚王京约了我见面,要晚一些时候才能回来。”林宥伦在莉智脸上捏了一把,这才出门而去。

王京这次突然约林宥伦见面,目的却是不难猜测。

无线金牌监制之一的萧苼转投亚视,电视剧制作这一块的压力,一下子就全压在了王京老爸王天霖的肩上。毕竟是跟了邵毅夫二十多年的老人,哪怕王天霖心里已经有了退休养老的想法,也不可能在无线遇到困难的时候甩手而去,但是留下来,王天霖面临的局势也是很严峻的。

丽新集团在入主亚视之后,先是从无线挖走了萧苼,接着就高调宣布投资4000万,拍摄改编自同名小说的《搜神记》。

亚视当初不惜重金从林宥伦手上买下了这部小说的电视改编权,之后又接着给电视剧选角的名义,高调地推出了第一届亚洲小姐选美比赛,但是在那次选美之后,电视剧的开拍计划却迟迟没有推出,一直便拖延到了现在。

得知电视剧改编权还在亚视手上,林健岳立刻说服父亲林白欣,重启这部电视剧的拍摄。

《搜神记》的漫画、小说相继出版之后,影视版就成为了大家期待的焦点,早在两年前林宥伦就表示,以电影视效技术发展速度,至少要等10年后,才会考虑将这部作品拍成电影,所以改编电视剧就成了近期内大家能够看到的唯一版本。

能够借助这部作品超高的人气迅速打开局面,同时还能恶心一下林宥伦,这样的机会林健岳是肯定不会错过的。

林宥伦此前一直没有催着亚视开拍这部电视剧,也是希望等视效技术更成熟一些,拍出来的电视剧能有更好的效果呈现,没想到最后反而便宜了提前入主亚视的丽新集团。

郁闷是有一些,不过林宥伦也不是特别的担心,虽然亚视对外宣称整部电视剧投资高达4000万,但以40集的长度,特效肯定没办法做得很出色,拍出来能不能让观众买账还是未知数。

林宥伦不担心,并不意味着别人不着急,亚视这次声势弄得很大,无线这边倍感压力,王天霖更是着急上火。

《搜神记》创造的出版记录至今还没有被别的作品打破,同时期的作品从影响力上都要差一大截,而金庸、古龙这两位大师的作品,能拍的这几年都已经被无线拍完了,一时半会儿竟找不到一部作品可以拿来改编和亚视进行对抗。

在金庸封笔,古龙养病的情况下,俨然已经无人能够挑战林宥伦的超然地位。

王天霖最后没办法,就只能向林宥伦求助了,但是他抹不开那个脸面直接找林宥伦,就让王京先来试探一下林宥伦的态度。

到了约好见面的酒店,林宥伦发现王京、杜琪锋身边还站着一个人,二十六七岁的样子,脸生得很,以前没见过,不过看样子和王、杜二人关系都很熟络。

林宥伦一时间猜不透这人的身份,王京主动为他介绍说:“我说他名字你不一定认识,但他的绰号‘韦小宝’你肯定听过,当年《射雕》的剧本就他写的。”

王京这么一说,林宥伦立刻想到站在自己面前这个略带腼腆的年轻人是谁了——后世与杜琪锋一起合组“银河映像”,香港著名编剧加导演韦嘉辉。

杜琪锋这个时候已经出来拍电影,而韦嘉辉还继续在无线做编剧。

王天霖很看好韦嘉辉的才华,准备培养韦嘉辉做自己接班人,王京今天把韦嘉辉叫上,实际上也是王天霖的安排。

“这次你可得帮我老爸一把,他最近头发都愁白了好多,我看着都心疼。”王京一上来就打亲情牌。

“《搜神记》的电视改编权虽然在亚视手上,但我不认为他们可以把这部电视剧拍好,所以你让你老爸不要太紧张。”

林宥伦虽然这么说,但王京还是不放心,“你说得轻松,要不你重新写一部小说出来,交给无线来拍,这样大家就都安心了!”

林宥伦没好气地瞪了王京一眼,“你当写小说是打字啊,说写就写?”

“那怎么办?”王京可怜兮兮地看着林宥伦,“你写第一部小说的时候,还是我老爸破格同意,这才顺利拍成了电视剧,现在他有难,你可不能见死不救!”

林宥伦真为难,无意中瞥见坐在一旁的韦嘉辉,心里突然想到了一件事。

“韦先生最近有没有在写什么剧本?”

韦嘉辉怔了怔,根本没想到林宥伦会突然开口和他说话,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杜琪锋拿手捅了捅他,韦嘉辉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赶紧说:“正在写一个剧本,是关于豪门家族恩怨的……”

韦嘉辉说到这里却突然停住了,因为题材问题,他这个剧本并不被电视台重视,和林宥伦说一个或许根本都不可能拍成电视剧的剧本,好像有些不太合适。

“我觉得这个题材很好啊,现在古装剧和讲述家长里短的亲情剧大家都看腻了,换成这种以商战为背景的家族剧,正好迎合了当下香港股市节节高升,肯定能吸引很多观众的注意。”林宥伦这么说,让原本已经对这个题材不抱太大希望的韦嘉辉又重新看到了希望。

第318章黑色星期一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正是香港最富庶的岁月,有了更多的消费能力,大家自然就把目光转向了休闲生活的各个领域。此时,在80年代风靡一时的武侠剧已经式微,那些太平山林荫深处的豪门恩怨、商界波澜壮阔的争斗才是梦想着成为豪门一员的普通市民的新欢。

家族剧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记忆中韦嘉辉写过好几部经典的家族剧,林宥伦一时好奇,便问起韦嘉辉正在写的那个剧本讲的大概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韦嘉辉正琢磨该怎么把林宥伦对这个题材的兴趣转化成对自己支持,林宥伦主动问起这事,令他大喜过望,一口气不停地将他的整个构思说了出来。

韦嘉辉心目中的这个故事以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香港股票交易市场作为背景,以两个家族的恩怨情仇为主线,在他声情并茂的描述中,便是一开始对此并无太多的王京、杜琪锋也听得入了神。这个故事所描述的变迁时代,正好就是香港金融界风云际变的20年,王京、杜琪锋作为过来人都感同身受,特别是王京还炒过一段时间的股票,对此感触更加深刻。

自回归问题尘埃落定,香港股市楼市就开始回稳,尤其是在每年限制供应不多于五十公顷土地,使各财团意识到土地资源买少见少,最直接的争夺方法自然是收购持有土地的上市公司,市场更出现恶意狙击收购战,其中最出名的当属后世号称“女星狙击手”的刘栾雄。

刘栾雄早年靠生产电风扇起家,被称作“风扇刘”,发家之后转战金融市场,以狙击手姿态驰骋于香港股市,自1985年迅速崛起。首战收购能达,二战收购华人置业,三战狙击中华煤气,四战挑战于嘉道理大酒店,一一得手,作为新晋财阀,一时风头无两。

相比之下,林宥伦这些年显得低调很多,虽然这几年他从股市、楼市斩获颇丰,但很多时候都是隐于幕后,最广为人知的一次出手反而是1985年利用广场协定炒日元。

这段时间媒体时常拿刘栾雄和林宥伦做比较,韦嘉辉甚至坦言,他想到要写《大时代》这个剧本,一开始还是从林宥伦和刘栾雄的发家故事中得到的灵感启发。

想想后世那部《珠光宝气》可以生生将现实中的赌王和双李的生活搬上银幕,不仅叫港人看了直呼过瘾,甚至连许多富豪也会守在电视前,等候时机判断一番,这段故事影射了谁和谁,林宥伦突然有些能够理解韦嘉辉的这番说法。

这听起来很荒诞,但又让人不得不信,要不然就没法解释这部本应该在1991年才开拍的电视剧为什么会提前出现。

《大时代》可以算是家族剧中的经典代表,而家族剧在港剧中又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大时代》开始,TVB开始采取集中投入的方式,以大牌荟萃的明星阵容和纵横一个时代的家族视野,打造流水长篇的大型剧集,短则40集,长则上百集,有分量的名角至少6位,一般选在当年的台庆时播出,而且必然成为当年的收视冠军。

更重要的是,《大时代》这部电视剧在香港市民中的影响,是任何一部家族剧都未曾有过的。因为这部电视剧,还专门产生了一个叫做“丁蟹效应”的金融名词,在这部电视剧中出演丁蟹的郑绍秋,此后只要有任何一部他主演的电视剧在TVB播放,香港股市必定大跌。

这件事使得郑绍秋在整个90年代一直得不到TVB的重用,只能远赴台湾另求发展。

《大时代》提前4年出现,还会不会有所谓的“丁蟹效应”林宥伦不清楚,但这件事却给他提了一个醒,在即将到来的10月,全球股市将会发生一次剧烈的动荡,而香港更是重灾区。

王京、杜琪锋正在就《大时代》的剧情和韦嘉辉展开讨论,就在三人正议论得兴高采烈的时候,林宥伦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