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醉枕香江 >

第444章

醉枕香江-第444章

小说: 醉枕香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照电话里提供的地址,周游找到了位于台北市郊的这栋看上去已经有些年月的居民楼。

昏暗狭小的楼道、斑驳的墙壁,无一不显示出居住在这里的人生活十分窘迫。

周游用手帕捂着鼻子,绕过楼道口摆放的垃圾桶,找到了那个编剧住的203室。

开门的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女人,头发乱糟糟地披在肩膀上,脸色有些发白,眼眶周围有黑眼圈,一看就是经常熬夜才会有的样子。

没等周游开口,对方就先说话了。

“你是来拿那份解说词的吧?200台币,先把钱给了,我再让你看稿子。”

周游没有开口,却先上下打量了对方一眼:“我找柴智萍小姐,请问你就是吗?”

“你找我?”女人下意识地用手指了指自己。

“这么说你就是了。”周游松一口气,从包里拿出一张名片,递了过去。

柴智萍犹豫着接了过来,只看了一眼,然后啊的大叫一声,赶紧用手捂住嘴。

周游的名字,柴智屏入行这么多年,怎么可能会不认识,只是她完全没有想到,周游会亲自找上门来。

身为家里的独生女,陪伴柴智屏童年最好的朋友就是电视,后来上大学,就理所当然的选择了戏剧传播系。大学毕业之后,她才发现这个专业很难找到相关工作。

为了养活自己,柴智屏只好四处找工作,只要有人给她钱,那怕是几百字的解说词,她都去干,有一次在报纸上看到招聘戏剧编剧的小广告,她去面试,却发现原来是写三级片。考虑再三,她还是选择了做这份工,作为接触这个行业的,然后耐心等待适当的时机。

在这之后,柴智萍替人当枪手写过电视剧本,写过电影,有时候那部戏火了,别人赚大把大把的钱,而她只能拿到可怜的糊口钱。

“我来找你主要是想找你确定一件事。”周游从包里拿出一个剧本,“这里面后半段的剧情是你写的吗?”

柴智萍翻开剧本看了两眼,立刻就确定这是她不久前当抢手接下的一份工,但她并不知道这个剧本是周游负责制作,对方只给了她前半部分剧本和一笔钱,要她准时交稿。

“是我写的,可是……”

周游不等柴智屏把话说完就打断了她,“好啦,没有什么可是,这个剧本要重写,现在我给你一个机会,如果你能交出让我满意的作品,你不但可以得到这个剧本的编剧署名权,而且我还可以给你在我的制作团队里提供一个职位。”

柴智萍呆愣愣地站在门口,钢笔从手里滑落,摔在地上都没有注意到。

周游见柴智萍不说话,马上又追问了一句:“怎么,你不愿意?”

回过神来的柴智屏赶紧把头摇得像个拨浪鼓似的,可这一举动却把周游搞得更糊涂了,这究竟是算是答应还是不答应呢?

“我愿意!”柴智萍赶紧补充了一句。

周游满意地点点头,同时也不忘提醒柴智萍笔掉地上了。

趁着柴智萍蹲下去捡笔的机会,周游瞥了一眼柴智萍住的这间房子,其实就是一个小隔间,放上一张单人床和一个写字台之后,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这样的环境连周游都有些看不下去了,柴智萍捡起笔后请她进屋坐,然后被她拒绝了。

“你一个女孩子住这样地方,我都替你父母担心,这样吧,公司那边还有空着的宿舍,你收拾一下东西跟我搬过去住,我车就在楼下,很方便的。”

“这怎么好意思……”

柴智萍扭捏了一下,其实心里是很乐意的。

周游又怎么会看不出柴智萍心里的想法,“年轻人嘛,都有一个起步的阶段,要是以后你发达了,不要忘了阿姑我就行了!”

周游说这话本意只是为了给柴智萍一个台阶下,柴智萍也是被感动得一塌糊涂,两人都没想到这番话居然一语成谶,不多久之后便真的应验了。

第683章站在历史的阴影里

1992年1月底,台湾立法院三读通过《有线电视法》,开放有线电视。2月中旬,一家名为“联意”制作公司在台湾商务司登记成立,即将开播的tvb自制之节目均以此名来冠名制作。

这一切,都比林宥伦记忆中的“历史”提前了一年多,而他这只小小蝴蝶扇动翅膀带来的改变还不止这些。

与台湾隔海相望的大陆最近也发生了一件大事,退居幕后的老首长低调南巡,引来全世界关注的目光,而他抵达鹏城的日子,也比林宥伦记忆中晚了一个多月。

林宥伦通过电视新闻转播,看到了老人到达鹏城火车站的画面,老人头戴铝灰色鸭舌帽,身穿深灰色呢大衣,围着一条白色围巾,健步走出车门,与在车站静候多时的当地政府官员一一握手的同时,也不忘朝两边欢迎的人群挥手致意。

《明报》特派记者用照片记录下了这一场景,第二天这张照片出现在了《明报》头版最醒目的位置。

到达鹏城的第一天,老首长兴致勃勃地乘车在市区转了一圈,最后车子来到皇岗口岸,老人站在深圳河大桥的桥头,久久地眺望着对岸的香港。

“等香港回归之后,我就是坐着轮椅,也要到对面去看一看。”

这话只是老人对随行人员所说,所以并没有出现在正式的新闻报道中,不过老人的心愿,倒是被很多人有心人记了下来。

老人或许不知道,他在鹏城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同样也牵动着对岸香港无数人的心,这一天香港所有的媒体报纸上,几乎都是在讨论这件事。

更早一些时候香港媒体曾猜测,老人可能会在鹏城接见香港的工商业界代表,但最终这个安排并没有出现在老人的行程表上,外界广泛认为,老人这次“南巡”,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国内面临的一些问题,而香港问题并不是他此行的重点。

林宥伦此前被外界认为是香港最有可能被接见的工商业界代表人物之一,因为在1986年香港工商业团地第一次访问大陆的时候,林宥伦就曾得到过老人的单独接见,内地放宽对香港电影的引进限制、两岸合拍电影制度据说都是这次见面的成果。

而在刚刚过去的91年,林宥伦在华东水灾捐款的上的一系列行动,特别是智基金的成立,也从侧面证明了他和大陆政府良好的合作关系。

正常情况下,老人到鹏城视察,林宥伦即便是以个人身份,也应该出现在车站迎接老人的人群中,但媒体记者并没有在现场看到林宥伦的身影。

不少人感到奇怪,当然也有人猜到了这其中的原委。

tvb刚刚获准在台湾开播,作为该公司的最大股东,林宥伦这个时候如果和大陆走得太近,必然会引起台湾当局的一些顾虑。

在老人递到鹏城的当天晚上,林宥伦现身中环某酒店,与友人聚餐,证实了此前外界的猜测。

第二天上午,老人按照既定的行程计划,在省、市负责人的陪同下,来到鹏城国贸大厦。

作为国内第一高楼,国贸大厦在建设期间曾创造了“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老人乘坐电梯来到顶楼的旋转餐厅,临窗而坐,俯瞰鹏城市区全貌。8年前他曾登临国商大厦,在国贸大厦面前已经变成了“小弟弟”,曾经的矮房窄巷也湮没在高楼大厦之中,远处高楼林立,马路纵横,全是新建筑,鹏城的发展速度让老人很是欣慰。

离开国贸大厦,老人一行又乘车去鹏城先科激光公司参观。

先科激光公司引进荷兰飞利浦公司的先进生产技术,是目前内地惟一的生产激光唱片、视盘和光盘放送机的公司。

车子到达先科激光公司的时候,先科公司董事长叶明华等人在已经等候在办公楼门前,车子一停稳,所有人都迎了上去。

叶明华是红色后代,他的父亲是著名的叶挺将军,老人对他有些印象,握手时很亲切地问:“你是叶老二吧?”

“不是,我是老四。”叶明华激动地握着老人的手,并伸出四个手指回答说。

“我记得你,一转眼都快40年没见面了。”老人感慨地说了一句,然后又问起了叶明华弟弟的情况。

叶明华一一作答,完了领着老人进到公司的贵宾厅,老人一边听取叶明华关于公司情况的介绍,一边兴趣盎然地观看激光视盘的特性、音响效果、功能和检索能力的表演。

用来展示激光视盘的资料片正是前段时间火遍全球,在华人世界引起巨大反响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老人之前已经看过这部片子,再看的时候依旧兴致勃勃,还对坐在身旁的粤省书记说:“这部片子拍得很好,每次看都能让人食指大动,不要说海外华人看到这部片子会被勾起乡愁,连我看完之后都有些想家了。”

老人的二女儿这时候插了一句:“这部纪录片是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拍摄技术拍摄的,转换成普通格式效果差了很多,在香港科技馆有一个专门的放映厅,在那里看这部片子才是最佳的效果体验。”

“别急嘛,首都科技馆很快也会建这样一个放映厅,到时候不用去香港也可以看了!”老人笑着说了一句。

“那个放映厅也是林宥伦捐的吧?现在国内一些报纸上说他立场不坚定,从他拍这部纪录片,还有去年华东水灾捐款这些事情上看,我觉得他还是心向着大陆的。”粤省书记接了一句。

老人点点头,“香港回归之后要想保持繁荣稳定,如果像他这样的人多一些,我们就可以放心睡大觉咯!”

看完产品效果展示,老人又来到了激光视盘生产车间,期间经过一条30米长的过道,许多职工在过道两侧热烈鼓掌欢迎他的到来。

老人一边和大家打招呼,一边向叶明华询问了这些职工的年纪,得知他们都在25岁到30岁之间,是从全国招聘来的科技人员,老人满意地点点头。

“很好,高科技项目要让年轻人干,希望在青年的身上。”

来到激光视盘生产车间,老人边看边仔细询问公司的情况,从职工待遇到产品原料来源到生产质量,无不涉及。当叶华明介绍他们每年要生产一部分香港电影激光视盘时,老人关切地问起关于版权的问题怎么解决。

“这个问题还是让当事人来向您解释会更清楚。”叶明华将身子让开到一边,从他背后的人群中走出来一人,这人穿着先科的工装,第一眼老人都没有认出来。

负责安全工作的人员已经不动声色地将两旁不相关的人员都隔开,确认这场突如其来的见面的事情不会被不相干的人看见。

老人笑指着林宥伦、叶明华,“好啊,你们这是联手给打我一个突然袭击啊!”

林宥伦赶紧站出来解释说:“先科成立的时候我也入了一部分股,首长您来视察,我作为半个主人,当然来过来了。”

老人不以为意地看着林宥伦,“那你刚才怎么不出来?”

林宥伦灵机一动,开玩笑说:“我最近正在为祖国和平统一台湾暗中出力,要是这时候在场合出现,立场身份不就暴露了吗?”

老人听候莞尔一笑,指着林宥伦没好气地向随行的工作人员以及叶明华说:“你们看到了,这就是资本主义不好的一面,在那种环境成长起来的资本家,个个都像他这样油嘴滑舌,口是心非,我们社会主义虽然也走市场经济的道路,但我们社会主义的企业家可不能变得像他这样!”

众人都跟着笑了起来。

“好了,你既然来了,就和我们讲讲,先科在版权方面是怎么做的。”

“按照国际版权公约的规‘w…r…w…h…u。c…o…m‘定向版权方进行购买。”

老人点点头,“应该这样,要遵守国际有关知识产权的规定,不够这笔钱花费也不小吧?对于你来说,是左手出钱,右手收钱,对于我们国内的企业来说,那就是一笔不小的负担了。”

“我觉得这个问题要一分为二的来看,不能只看到企业购买版权的负担,也要看到版权保护对相关企业发展的带动作用,举个简单的例子,人们为什么要买先科的产品,目的肯定是因为要听歌或是看电影,正因为有了歌曲和电影这些资源以后,大家才会对相关产品产生购买需求,这是一个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而市场经济就是要用利益来驱动发展,如果盗版泛滥,正版权益得不到保护,那么好的电影和好的歌曲就很难被创作出来,而整个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就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之中,最后被外来文化一举打败。”

在林宥伦的讲述中,老人的表情慢慢变得严肃了起来。

林宥伦接着又说:“现在国家与国家的实力比拼,大家都只看到政治、经济、军事这些方面,而文化方面往往被忽略,中国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底蕴,要是最后还被外来文化打败,那么在后人眼中,我们这一代人就是罪人!”

第684章一句台词

从车间出来,许多员工仍在等着欢送老人,不过林宥伦的身影并没有出现在其中,最后叶明华代表先科公司向老人赠送了10张激光唱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