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戈壁水世界 >

第21章

戈壁水世界-第21章

小说: 戈壁水世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法解释。

闹了一会,黄教授对李大山说:“大山,刚刚张副秘书长打来电话,说何书记和古市长下午一点在市委小会议室召集会议讨论你的农场选址的问题,要你和李贺参加。这次草原市对你可是高度重视,虽然是因为我的引荐,但是你可要选好地点,省得日后砸了我们两个的牌子,那样我们在这里就混不下去了!”

对于李大山过去的成就,黄教授很佩服,但是也担心他能不能在别处复制奇迹,所以有些忧心的提醒道。李大山也明白他的心思,稳重的点点头:“放心吧,黄爷爷。虽然这里我不熟悉,但是这里的自然条件和灵远那边差不多,就是冬天冷点、长点。我对在这里发展很有信心,我已经决定把所有的资金都投进去。请你相信我!”

“那就好。我可是一直看好你的,我信你能再创一个奇迹!”黄教授看他有了决定,相信一定有办法,不然他不可能把所有的钱都投在这里。!

第032章 选址会议

等到下午一点左右,李大山等一行来到草原市委会议室,张副秘书长已经等候在那里。由于会议还没有开始,领导们也没有来。李大山也就和张副秘书长闲聊。互相表扬对方喝酒、待人、创业上的长处,把昨天酒桌的兄弟之情重温了一下,感情比初识时又密切了一些。

开会时间一到,何书记带着昨天晚宴时的部分领导就进了会议室,时间拿捏得就像是空降来的一样。不过那个冷淡的屈副书记这次没有参会,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不属于他的分管工作而没来。

何书记也没有了昨天的随和,一脸严肃,就好像不认识黄教授和李大山一般。李大山也觉得这个场合太正式,不能随意开玩笑,同时也对领导艺术的认识深了一层。

等到众人落座,张副秘书长把会议的主要内容通告了大家,接着就请何书记讲话。

何书记也没有跟大家寒暄,直接说事:“同志们,我们今天这个会议就是研究李大山李总选址搞戈壁滩综合治理和开发的事情。可能在座的很多人都很疑惑,为什么给一个投资总量并不大的项目这么高的接待规格。请大家放心,这并不是因为他是我最尊敬的老师介绍来的,也不是因为我和李大山有什么特殊关系,而是李总kao自己治荒滩、建农场的业绩争取来的。”

“李大山李总是个很不简单的人。他本是个孤儿,高中毕业就独自到省城闯荡,从建筑工地小工干起。短短五年时间,建起了自己的公司,拥有了五百多万的家产。但是他没有留在大城市享受,而是带着创业的五百万元,回到自己的家乡,治理戈壁滩,回报自己的乡亲。他承包了五千亩戈壁滩,吃住都在戈壁滩上,栽防沙林,打水井,挖鱼塘,建草场,都是他自己一手策划,一手实施。一般都认为,戈壁滩治理不难,但要保持和产生经济效益却很难。但是你们知道不知道,李总用了多长时间,治理好了戈壁滩,同时创造了年产值二千多万,净利润一千多万的奇迹??”

见大家都摇头表示不知道,何书记也达到了目的,继续说道:“三年。他只用了短短的三年!”听到这话,会场中顿时喧闹起来,大家都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这时大家都顾不得主要领导在场,因为这个数字太令人震惊了。

看气氛差不多了,何书记咳嗽一声,大家就都安静下来,乖巧得像幼儿班的小朋友。何书记接着说道:“我们草原市地域辽阔,但是土地贫瘠,物产稀少,可供开发的戈壁滩有近六万平方公里,占到我市国土总面积的45。大家想一想,要是我市的戈壁滩都能达到李大山的农场那个样子,哪怕只有十分之一,百分之一,我市的经济发展就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同志们,我市工业向来十分薄弱,这么多年来招商引资的情况也不理想。不是因为高污染被我们拒绝,就是因为低利润被企业放弃。这么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我们不在农牧业上找办法,下功夫,那么我们市的经济将很难走出低迷不振的困境。”

“李总的成绩证明,他对治理开发戈壁滩有一套比较先进而成熟的办法。我们现在就是要像引智一样把李总引进来,留下来,发展好,进而带动我市戈壁滩治理开发及落后地区农牧民拖贫致富。所以,这既是一项招商引资工作,又是一项民生工程,所以我和古市长才这么重视李总来我市发展。大家一定要认真领会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在后续工作中,既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又尽力帮助李总把地址选好,企业建好,争取早日产生经济效益,以推动我市农牧业的转型升级,引领当地农牧民改种改养,增收致富。”

何书记的讲话把李大山的各方面情况讲清楚后,又强调了他来草原市投资的前景和意义,并要求各部门给予政策倾斜和关照,以后李大山的发展就得到了全面照顾,各种事情都将会非常顺利的办成。李大山也是这时才发现,草原市对他高看一眼,果然是有更大的目的。虽然自己没有特别高尚的想法,不过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当地农民也是自己非常乐意的。

何书记讲完以后,古市长又开口了:“何书记刚才讲的,我完全赞成。事前,我们也商讨过这个事情。说实话,对李总能创造这么好的业绩,我也感到怀疑。但是知道帝豪大酒店的黄河鲤就是李总的农场供应的以后,我就深信不疑了。我想在座的各位如果吃过哪里的黄河鲤,也一定会同意我的看法。”

听到帝豪大酒店的黄河鲤是李大山卖的,在座的领导果然都lou出“原来如此”、“确实厉害”的表情,算是认可了李大山的本事。

古市长接着说道:“李大山并不是非来我们这里不可。我们草原市的条件在北庭省都算是比较差的,更不要说在全国了。李总之所以能来我们这里,全是因为黄教授给他推荐,说我们这里虽然条件差点,但是好在领导非常重视农牧业发展问题。这样人家李总才愿意来我们这里发展,所以以后你们一定要关心、帮助、全力支持李总在我们这里创业、发展、壮大,体现出我市对人才的重视,对戈壁滩治理工作的重视,对农牧业和农民增收致富工作的重视。”古市长说完,李大山这事也就板上钉钉了。两个主要领导表态支持,各部门再也不能讨价还价,只有全力配合的份儿。

张副秘书长继续主持会议:“选址工作是决定戈壁滩治理开发工作成败的关键,农业局、林业局和国土局也做了大量前期工作。下面就由国土局柯局长介绍几块备选地址的情况。”

国土局柯局长显然早就做好了准备,拿出厚厚一本打印文稿,开始介绍起来:“这次,我们几个部门的同志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对下属六个县区较大面积的荒滩戈壁进行了比选。根据权属和地理条件,最终确定了三个候选地块。第一个是罗平区的兴路镇,面积六千多亩,80属于国有土地,只有少部分是村集体的荒地。离城市较近,地理条件较好,荒漠化情况不是很严重,如果解决水的问题,发展起来会很快。第二个是格格县的五宫镇,面积一万亩左右,70属于国有土地,其余为村集体的荒地。这里的水源也不是很缺,附近有个水库,但是用水季节常常会发生争水事件,所以才会有这么大面积的荒滩。如果市里面能够协调,这里的发展基础会更好。第三块是长风县的原跃进农场,面积三万亩。这个国有农场一度非常兴盛,但是二十多年前开始,农场内的一个大型湖泊慢慢干枯,多次打井找水也没有大的起色。农场因为缺水也就衰败下来,最后农场解散,人员都已经分流。现在这个农场也退化成了荒滩,不过产权非常明晰,全是国有土地。”

何书记听到前两个还点点头,表示认同国土局的推荐,但是听到第三个,何书记就不高兴了,那地方他打小就知道,找了二十多年的水都没有找到,一个兴旺的农场活生生就那么倒下,附近的老百姓都非常惋惜。现在把这个地方也推荐给别人,这不是把人往火坑里推吗?

“老柯,你把这跃进农场也拿出来做什么?你又不是不清楚情况,这地方来了多少专家都没有办法解决水的问题,不然那么好一块地,我们忍心把它荒弃在哪里吗?”

柯局长听到领导批评,脸色有些尴尬,不知道怎么继续下去。李大山心里一亮,同时看柯局长为自己的事情受批评,赶紧打圆场:“何书记,冒昧打扰一下。我觉得这跃进农场条件也很不错,关键是产权明晰,省去了征地程序,很快就能开工建设。虽然缺水,但是我有一些独到的找水方法,不如明天我们实地去看看,如果我也找不到水,再换其他地方,您看怎么样?”

何书记只是为李大山着想,现在李大山自己愿意去看,他也不好拒绝,随后点了点头:“那也行。说不定,你能再创造一个奇迹!”

柯局长见李大山为自己解围,投出感激的目光。李大山现在深知,中国的事情,没有地方政府及主要领导的大力支持是肯定搞不好的。同样的,那些重要部门的领导也能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自己不能事还没有办成,先把这些地方实权掌管者得罪了。现在柯局长明白了自己的好意,以后一定不会使绊子。

由于李大山明确表示了自己的兴趣,何书记也同意了,会议进行到这里也就差不多该结束了,接着张副秘书长又安排了各个部门的责任分工,就宣布散会。

大家就都开始为明天的实地考察做准备。!

第032章 实地考察

长风县位于草原市的西南部,已经很kao近定远山。w w w。QΒ五。 cOm 如果李大山回东风村,直接走长风县还近些。跃进农场就位于草原市中心城区罗平区到长风县的省道正北面,整个农场与省道平行。农场距离罗平区八十五公里,距离长风县城三十公里。这里交通非常便捷,从省道到农场还有当年修建的长约五百米的四车道公路,保存也较完好。

由于路途并不远,路况好,加之出发早,李大山、李春花、李贺、黄教授以及昨天参会的一群领导,上午九点三十分就到了跃进农场。何书记和古市长当然就不可能再陪同了。

一拐进农场的专用道路,李大山就被这里的规模震撼了。确实就像他们原来介绍的一样,长约五千米、宽约四千米,多达二十平方公里的一块平整土地铺展在面前,那气势确实很惊人。李大山想到,这么大的一块地得种多少粮食,养多少牲口,以前这里一定非常兴旺。整个农场被用作隔离带的防风防沙树林带,把整整三万亩土地完全包围起来。这些树木都生长了几十年时间,已经非常高大,只是因为水分不足,看上去已经有些枯黄,不过李大山有信心让它们重新焕发新春。

跃进农场的大门已经锈迹斑斑,但是宽达五米的两扇大门仍然在诉说着曾经的辉煌。里面守门的老人使劲的推开大门,就像打开一本尘封已久的历史画卷。农场里的一切都是静止的,好像人才刚刚离去。办公楼、住房、篮球场、仓库、晒场、牲口圈等生产生活区域的设施虽然有些破旧,但是并没有大的损坏。应该是当年修建质量很好的原因,不然二十年的日晒雨淋、风吹雪压,早就成腐朽一片了。

李大山本来心里就存了一点期盼,看到这些建筑物,他几乎可以确认这里就是海市蜃楼幻境里面的景象。自己本来还想有时间的话去西北各地找找,没想到这个农场竟然就在草原市,而且就在自己农场的备选地址之中。李大山相信,冥冥中自有天意,该他的,任何人也夺不走,而且正在那里等着他的到来。

从大门就直接走到了这片农场最重要的区域。但其实生产生活区是单独用砖石围墙围起来的,要到农场还要经过一道铁门。走出铁门,李大山等人见到了和自己那引以为豪的小小农场完全不一样的景象。一眼望不到边的荒原直接印入眼帘,在荒原中间,竟然还有一座小山!从荒原的沙漠化程度基本上可以看出,那一块原来是种的粮食,那一块原来是放牧用的。而其中一些低洼点的地方以前可能就是水塘,只是岁月变迁,已经干涸了。

李大山对荒原中间的小山“非常熟悉”,而且很敢兴趣,因为这小山虽小,但却是海市蜃楼里面最有代表性的地貌特征了,这样的环形山坡在草原市这样的地方其实很少见。

而且越是往前面走,李大山越是觉得山坡那里存在着比较浓密的水灵气。为了一探究竟,李大山决定过去看一看。投资方要看,这些市里面的领导当然同意,一行人坐上汽车,向小山开去。

在车上,李大山向柯局长打听那里的情况:“柯局,这里怎么有座小山啊?”

“这山本来就一直在的。而且农场赖以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