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北侯 >

第136章

北侯-第136章

小说: 北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减少,军士们的生活状况很快就得到改善,他们这些斥候游骑,是都是军中精锐的精锐,人人都是千中选一,新式火器在还未装备全军的时候,他们已经每人各配四枚掌心雷,一什更配备了轻便的虎蹲炮一具,备弹四枚。

李从年当时建议研发火箭炮的时候,更多的强调了多管齐射时的火力覆盖,忘了单兵作战时的火箭筒,可是军械司的工匠们增加了护虎蹲炮射击的准确度,尽管射程缩短些却加强了单兵作战的实力。如今明朝的火器制造,发射药与炸药都问题不大,最重要的是没有撞击引火药,现代枪弹中,是以撞针撞击,引发火药的,也就是常说的雷酸汞。因此,也就无法研发铜壳子弹,当然机械加工能力也是一大问题。

“王顺陈五你俩照顾所有坐骑,随我居中。其他人脚踩雪橇,周边两里范围,搜索前进。”刘峻站在首位上,不断吩咐道:“弟兄们,都明白了吗?遇敌,不得擅自行动,立刻回报。”

“是,明白了。”诸人纷纷答道。

踩上雪橇的诸军兵,每人身披一件白斗蓬,唰唰唰……,只撑得几下,已滑出十数丈外,与刚才的迟缓形成了鲜明对比,很快就与这白雪皑皑融为一体,消逝在森林原野。

☆、第二百零一章 平淡日子(1)

第二百零一章 平淡日子

李从年在京师每天都过着中三六九朝会日的日子,闲时回家陪着家人,这种充实平淡的李从年心里十分的满意。

现在国事已经慢慢走上了轨道;而且崇祯现在每天文华殿和内阁共议国事批阅奏疏,晚上回到乾清宫仍会批阅奏疏,而平日更是需要日讲学习经典,与日讲翰林们探讨历代的兴亡得失,如果碰到国事紧急,或是陷入一些战略性思考时,昼夜不息也是经常的事情。

对于崇祯来说,声色欲也是有着不小的诱惑。这不,晚膳急急忙忙用罢,就赶着往慈宁宫而来,要去探望后嫂懿安张皇后,诸人劝阻“时辰已晚,此举不合礼法”,却是拦都拦不住。

“不知皇上亲临,妾身有失远迎,乞请恕罪。”懿安张皇后刚用完膳,正要卸妆休息,就听人来报“皇帝要来”,忙再重新补妆,却又实在猜测不出这位“叔叔”的用意,“是朕唐突了,还望嫂嫂不要怪罪。”崇祯忙虚空手扶,不敢生受眼前这位美女嫂子的大礼。

“朕这个时候来,是有件要事要与嫂嫂商议。这件东西可是嫂嫂的?”崇祯说着,自袖口内拿出一样似是玩具的东□□。

“是啊,是妾身送与宫女们玩耍的。”张皇后见崇祯拿出一个鲁班锁来,这让她有些诧异。

“嫂嫂也会玩这个么?”崇祯摆弄着手中的鲁班锁,已经捣鼓半天了,拆开就再也装不上去了。

“这是先皇送与妾身的。”张太好想起天启帝来,心中不免又泛起一阵凄苦。想当年天启帝荒疏朝政,专注于木工匠作,为让她也能对木工感兴趣,就特意送了几个鲁班锁与她玩耍。

崇祯登基后,宫内开了个“西苑女会”,很是让宫庭沉闷的气氛为之一振,日子似乎过得也不再那么无聊了,这个女会是当今皇帝选秀侍寝的,她这个先皇的皇后自不好亲身参与,但看着那些妙龄妃嫔宫女们热闹,她也不由得心痒,就拿出这个鲁班锁来设置了个题目。天启先帝的皇后要出个题目娱乐,女会的组织者自是不能拒绝,而且这个题目也确实不错。

鲁班锁也有叫孔明锁是中国古时的一个儿童玩具,相传是鲁班所创,为了让学徒熟悉木工的榫卯结构,寓教于乐而设计的。当然这并不见得就是鲁班或孔明发明的,很可能是后人发明,只不过是附会先贤而已。

“哦,朕就是想与嫂嫂说说这个。”崇祯摆弄了几下实在是装不上这个鲁班锁,干脆放在桌上不理了。

“妾身送这个与宫女们玩耍,可是有什么不妥吗?”张太后的声调不觉有些提高,她虽不喜欢天启帝沉迷于木工,但如今就只留下这么个念想,难道仍有人看不顺眼嘛!正值青春年华的她有些沉不住气,看崇祯怎么都安装不上去,顺手拿起来,不过十几秒钟就组合完毕,纤纤玉指穿插腾绕,很是有韵律感。

☆、第二百零一章 平淡日子(2)

崇祯看得有些眼花撩乱还没反应过来,鲁班锁就已完好如初,摆放在桌面晶莹剔透的纤纤玉指也收了回去。看得有点傻眼的崇祯,想想自诩聪明的崇祯摆弄大半个小时还没个眉目,不由得有些自嘲地嘿嘿笑了两笑道:“还是嫂嫂厉害啊,皇兄当年……”崇祯张太就把这个鲁班锁玩得这么利索,想必更是厉害得多了。

忽然提起天启帝,刚刚还有些愉悦的气氛,此时不觉有些僵化,崇祯看看眼前的这位盛装美女,很有些同情年纪轻轻就只能守寡终身,终日只能在这寂寞深宫度过,比之后世的青春丽人,生活过得实在是索然无味,“朕不是为这鲁班锁而来,倒是朕登基年余,却未能为先皇兄有所作为,实在是愧对先皇兄的恩德。”崇祯想起自己的大哥天启皇帝,眼眶里顿时有些丝润。

懿安张太后听到这里,仍是弄不清这位皇叔来的目的,只是静静地看着这个小叔子,以前有的那种亲切感,现在似乎有些感觉不到了。“先皇兄谥号为‘熹’,实是群臣的误解,朕今日越来越感觉到先皇兄在这中间的深意。先皇兄生前沉迷于木工匠作之学,以实学探索复兴大明的道路,群臣不明真相未能给予支持,出师为捷身先死,以致事业中途夭折。”崇祯见眼前美女一脸惊异的神情,同时又透着一股茫然,知道这番言论是有些让人接受不了,同时他自己说的时候,也觉着有些理不直气不壮。

“朕为继承先皇兄遗志,欲成立大明皇家科学院’,深研实学匠作之学,为民谋利,中兴大明。朕为天下百姓,恳请嫂嫂能助朕一臂之力。”说到为民请命的时候崇祯的语气这才更加得坚定了些。

崇祯和李从年原本商议建立大明军皇家科学研的事情,崇祯一直在考虑该找什么借口提出开设大明皇家科学院的事,毕竟大明一直以来工匠的地位十分低下,如果贸然提高工匠地位,恐怕大明官员和百姓神经也扛不起这么大的冲击啊!

“一定要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这是崇祯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直到今天晚膳时,关心地问了问获得优胜的美女有哪方面的特长,在哪个项目中获胜,脑海却总想着一个合理的借口。

“爱卿!你说怎么到底应该找个什么的借口啊!”在文华殿里满脸苦恼的走来走去,这几天崇祯想了无数的借口,却始终想不出一个合理的借口,所以他才召集李从年来商量一下,想要相出一个完美无缺的借口来,堵住这悠游天下之口。

“其实,皇上何不采用尊崇先皇,纪念天启皇帝的借口呢!”李从年皱着眉头,想了想,却是列落出这样一个借口来。就是借用怀恋天启皇帝的借口,建立大明皇家科学院:“对啊!朕怎么没有想到啊!”听见李从年的话崇祯皇帝眼睛一亮,对啊!他可以借用的天启皇帝的名声啊!而且他也可以好好缅怀一下召自己的天启。

“好!朕就用这个建议!”崇祯面上大喜,在第二早朝之上把这个主意提出来交给内阁大臣和讨论,果然出乎李从年的意料之外,那些大臣听见崇祯举起怀念天启的旗帜,那些内阁大臣哪能轻易反对,这倒是出乎冲着李从年的意料之外,没想满朝文武那么好说话。

其实崇祯和李从年都想得太多了,崇祯提出来这些光明正大的借口,那些内阁大臣那敢提出异议啊!要知道崇祯提出这个属于孝道,满朝文武那个敢说什么。

而自内阁辅臣会推完毕后,李从年却有提出《富民》的政策,这令大明地方原本已非常激化地方的阶级矛盾,强烈的阶级对立情绪得到了缓和,,朝野间的形势与争论也更趋复杂,但也让底层民众看到了一线希望,尤其是深受连年大旱的北方地区民众,对朝廷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已经破灭的期望。

大明皇家科学实学院,在崇祯的想法中,它既是研究高新技术的地方,也是培养高精尖人才的地方,虽然大明皇家实学院还未建立,急不可待的崇祯已经召见工部所属的各方面能工巧匠,确立了各个重点研究方向,蒸汽机纺织机自行车仿制钟表水泥玻璃等具体产品,自然是要开始研发的,许多基础理论的总结与探讨,这是崇祯更为看重的,因为这才是未来发展的动力源泉。

而李从年作为后世之人,他知道要想引领这个时代的科技发展,永久保持地保持领先地位,这才是李从年考虑的问题难点,后世西方创设的“专利权制度”,虽然较好地保护了专利权人,但也为科技的快速发展设置了障碍,在市场经济的社会基础下,各专利权人间的协调是件极为困难的事情,即使为了某重大科技发展协调成功,其耗费的人办物力也是不可想象的。

后金的威胁近在眼前,西方的船坚炮利也并不遥远,李从年认为,现在必须集中大明的一切可能集中的人力物力,集中攻关拿下最急需的高新技术。以提高生产力的方式,在较短时间内改善大明的局势,为解决大明的内部根本问题赢得时间。

☆、第二百零二章 科技所有权(1)

第二百零二章 科技所有权

对于科技所有权,李从年提议把科学院研发的出来的科学技术所有权利,都归于大明皇室所有。而这些科技,他人不得模仿复制,当然是可以有偿使用,而李从年记忆里的那些知识与技术,李从年也可以借助科学院的名义提出构思,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加快技术革命的进程。

后世中国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其中一点就是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新中国的两弹一星就是实证,又比如1980年代初下马的大飞机运十,当时只花费5亿人民币,用了十年时间即设计制造试飞完成,且所有的零部件都是自行设计制造的;而后来21世纪再立项的大飞机项目,计划投资在千亿人民币以上,同样是规划十年后首飞,但是关键部件却是全球采购,发动机等仍无法自行制造。

为何以前5亿即可圆满的工程,后来千亿却无法全部完成?其中涉及知识产权的交易协调,就占了不少部分。因为以前完成一个部件的设计制造,只需一个电话一纸介绍信,各单位都会通力协作,提供最好的工程技术人员,用于协作沟通的时间与成本几乎为零。而后来的大飞机项目则完全不同,虽有国家的统一规划协调,社会环境却已完全变样了,已不可能达到如此低成本的社会化大协作了。即使是这样,中国的大飞机研发模式,也不是如印度等能做到的,即使发达如日本也造不出大型飞机。

但是后世的知识产权制度,其优越性也是明显的,就是能够较长时间保障发达国家的领先地位,但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就是严重的障碍了。中国的产业每向前跨一步,每向各个方面前进,都要向发达国家缴纳巨额的专利费。虽然发达国家需要付出科技探索的成本,但对于后进国家来说,尽管能从中得到借鉴,可是有些技术路线却是无法绕过去的。

中国古代社会的技术,主要是依靠民间自然发展进步的,师傅带徒弟模式,虽保障了技术的传承,但也限制了技术快速进步。皇家朝廷的组织,多用于大型工程或是江河治理方面,从未在新技术研发方面有组织的进行,而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匠户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匠的自由,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更保障了技术的传承与进步,使得明朝的科学技术仍然全面领先西方世界。

明朝从建立到灭亡所拥有的各种科技与工艺,而满清三百年未见有何方面的超越,甚至华夏千百年的有些工艺技术反而被鞑子三百年的文字狱弄得是华夏倒退了好几百年,明朝有些科学技术即使是应用现代科技,也不是很容易复制成功的。明代瓷器类的高超工艺暂且不说,就是武当山顶的金殿,各铜制零构件间的焊接技术,现在也没研究清楚当时是如何完成的,就是按照现代的焊接技术,也不见得就能达到那种完美无缺的工艺效果。

☆、第二百零二章 科技所有权(2)

皇权制同样也可以集中全社会的力量,但在明朝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如果照搬后世的知识产权体制,各自拥有专利权,那么在建立整个知识技术体系的时候,集中力量进行技术攻关的时候,如何协调各方的利益,几乎就是不可能完成的,朝廷也不可能强制,更没有许多的银子用于赎买。

尤其是现在朝廷财政窘迫的情况下,应用后世的先进技术赚取足够的利润以保障,避免走不断加征派税的老路,毕竟收税多是从普通百姓那里收取,而新产品的享用多是有钱有权之人,赚取有钱人的银子有利于社会财富的再分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