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未来接收器 >

第441章

未来接收器-第441章

小说: 未来接收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发帖的人,还特意的标明了每门考试的时候。刘士卿所用的时长。

这个帖子一出,就有人闲的无聊,开始验证刘士卿答卷的正确性了。刘士卿的计算能力很强,记忆力远胜常人。何天豪又在考试之前,把考试的大致范围告诉了他。可想而知,刘士卿的试卷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于是,下午两点钟,刘士卿继续考试的时候,就已经有不少燕京大学的学生跟帖,称呼刘士卿为超级大牛了。这件事也传到了水木大学,孟娇恩在游逛燕京大学校园网的时候,发现了这条消息,她先是在水木大学的校园发了一个盛赞刘士卿的帖子田径之王再造辉煌,一天十二门,全优惊燕大。

发完帖子后,孟娇恩跟班里面的同学打了一声招呼,然后带着人,就往燕京大学赶,准备给刘士卿加油助威。

下午的考试,刘士卿一共用了五个小时。答完了剩下七门功课的试卷。这些功课都是相对比较容易的,要么就是纯粹靠死记硬背的。要么就是没什么技术含量。对刘士卿来讲。都没有什么难度。刘士卿提议把它们集中安排到了下午,一起答。

傍晚七点左右,刘士卿把笔往桌子上一丢,长长的伸了个懒腰,“嗯,总算是考完了

这时候,围在考场外面的人。已经超过了两百多人,都是闻讯赶来看热闹的。监考老师把刘士卿的试卷收了起来,然后握了握刘士卿的手,“我们教了十几年,二十几年的书了,还从温到讨你妆样的学不愧是尖年的仓国高考状飞人不佩服都不行呀

刘士卿拉着郭倩蓉的手,在杨诺婷等人的簇拥下,出了教室。网出教室的门,那些围观的学生就拍起了巴掌。也许会有人不屑于刘士卿一天考十二门的举动,但是同样也有人会对刘士卿的这个举动表示钦佩,此时在这里围观的,大部分都是这种心态。其中有一些还是刘士卿在燕京大学的同班同学。

孟娇恩他们从人群中冲了出来,“班长。你太牛了。一天考十二门,门门优秀,这可是开天辟地以来,前所未有的大事情。不行,说什么。你也得请客

刘士卿揉了揉额头,“拜托。你怎么每次见了我,都嚷着让我请客吃饭呀?难道你是饿死鬼投胎?。

“什么饿死鬼呀?咱们班同学在这里守候了好几个小时,就为了你从考场出来后,能够第一个像你表示祝贺。我们这么大的诚意,难道班长你不应该请我们吃顿饭吗?。孟娇恩振振有词的说道。

“好,算你说的有理。

走吧,也不管你是不是我同学,谁想让我请客,就跟着我来吧刘士卿笑着说道。

孟娇恩他们当然不会和刘士卿客气,生力约;班的同学大部分也都跟着刘士卿走了,那些在教室外面围观的。也有一小部分。放下了矜持。跟着刘士卿去了。刘士卿是来者不拒,反正大家都是燕京大学的学生,说不定以后就是银河实业招募的对象,今天请他们吃顿饭,也算是有了一次交往了。

最后,跟着刘士卿一起去吃饭的,除了郭倩蓉、杨诺婷她们不算,还有一百多个人。刘士卿到燕京上学以来,就属这一次请客请的人多。刘士卿也是饿惨了,饭菜上来后,先是狼吞虎咽的吃了个半饱。下筷子的时候,这才慢了一些。也有心情有听一听周围的人都在谈论些什么了。

因为再有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就耍开始放暑假了。很多人都在讨论着暑假要做些什么。有的要回家,有的想去旅游。有的打算利用暑期的时间。打打工,或是为了赚钱。或是为了增加社会经验,不一而足。

在这些人中,孟娇恩无疑是最为引人关注的一个,她非常骄傲的宣布她今年暑假不回家,而是要到银河实业,参加由银河实业总部组织的大学生实习活动,全世界一共一百个名额,她是其中的一个。

自从银河实业准备组织中学生夏令营和大学生实习活动以后,单单提出申请的大学生,就将近七百万人。而银河实业提供的实习名额一共只有一百个”孟娇恩能够得到一个名额,可以说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也难怪她宣布这个消息的时候,语气那么的骄傲,旁边学生投向她的目光。也多是羡慕和嫉妒。

能够到银河实业实习的,需要符合很多个条件,不会因为你是燕京大学或者水木大学的学生,就可以直接获得实习的资格。今天在场的人。有一半多点,向银河实业提出了电子申请,但是只有孟娇恩一个人中选,其难度就可见一斑。

刘士卿他们也不动声色,听着周围的同龄人是怎么评价的。这种活动。自然是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但是总体来讲,还是称赞的居多。那些说不好的,也主要集中在银河实业提供的名额有限,还有什么参加活动,费用自理不好等等之类的话,也有说银河实业这次筛选,有可能存在暗箱操作的问题,倒是没有人说银河实业搞这种活动不好的。做为大学生来讲,还是希望国内能够有更多的企业,向银河实业这样,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好让他们能够尽快的熟悉社会。

吃完饭后,刘士卿就和同学、校友们告辞了。孟娇恩再三炼嘱刘士卿。汽蚓刃班这学期结束的时候。打算搞一个集体活动,请刘士卿这个大班长务必要参加。

刘士卿问了一下时间,大概在“提取大气中二氧化碳”科研工程取得了关键性成果之后,也就答应了下来。

考完试了,也吃饱了喝足了。刘士卿却没有办法休息,他要做的,还是继续搞他的科研工程。现在,科研工程在实验室阶段。已经到了收尾的时候,再有两三天时间,就可以开机做实验了。这次的开机关系重大,前期的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入,是否没有白白投入,马上就要见分晓了。(未完待续)

第615章成功

票票呀!

。旧年6月刀日,这一天距离香港回归十七周年纪念日,还有三天的时间,距离莫斯科世界气候大会召开,还有整整十天的时间。这一天,对很多国人来讲。都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但是自从力旧年之后这一天的意义就变得不一样起来。

经过两个多月的奋战,两亿多资金的投入,包括刘士卿、卢永祥等人在内的上千国内顶尖科研工作者,牺牲了节假日和每天的睡眠时间。终于在实验室内,组建了一个小型的实验装置。这个装置是刘士卿经过复杂的计算后,把他所知的那条干冰生产线,进行了相应缩小之后的产物。这条小型的实验装置,如果一天开机二十四小时,满负荷运转的话,每天可以生产一点五吨的干冰,一年也就是五百多吨的样子。这么一点生产能力,对于全世界每年高达**十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来讲,一年仅仅将五百多吨二氧化碳转化成干冰,无疑是杯水车薪。不过如果试验成功了,就表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问题,将在某种程度上得到缓解。

万日下午三点钟左右,实验装置进行了开机之前的最后一次检验,刘士卿亲自带队进行检测,不肯放过任何一个有可能出问题的地方。在这次检验前,已经进行了三次检验了,都发现了一些问题,谁也不敢马虎。第四次检验,非常的不错。刘士卿这个总工程师兼总设计师,一点毛病都没有查出来。

刘士卿站在高台上,高声道:“验收合格

围在周围的数百人,一起欢呼了起来。两个多月的辛苦,终于获得了初步的认同。

卢永祥走到刘士卿身边,“刘总,今天时间还早,我看咱们不妨开一下机。让它运转一下,看看它是不是能够达到我们的设计要求?如果运转正常的话,咱们就可以向中央首长报告这个好消息了。



刘士卿想了想,也就点头同意了。他这两个多月也累水了,也盼着能够早点结束这个项目。只要这次的实验成功了,刘士卿就可以从这个项目抽身了。有了这两个多月的实践,华夏科学院的这帮人基本上已经掌握了流水线的制作方法。如何大型化。对他们来讲,根本就不是什么难题。何况,他们要是有什么不懂得。照样可以向刘士卿请教,他又不是说完全不管“提取大气中二氧化碳。科研工程了。

“同志们,都静一静。刚才我和刘总商量了一下。决定现在就开机进行一下实验。赶快通知档案室,让他们派人带着摄像机、照相机过来。把这个值得纪念的时刻记录下来。”卢永祥吩咐道。

不大一会儿,就有人把摄像机、照相机拿来了。卢永祥还想让刘士卿摁启动按扭,刘士卿摆了摆手,把这个光荣的时刻交给了卢永祥。

卢永祥很激动,站在了总开关的旁边。刘士卿站在摄像机的镜头外面发号施令。“接通电源。机器余热。”

有人把电源的总开关打开。电流传输到了机器之中,这条小型的流水生产线上,有多处传来了轰鸣声,机器开始预热。

五分钟之后,刘士卿开始倒计时,“十、九、八、七、六动”。

卢永祥的大拇指稳稳的摁了一下,一声更大的轰鸣声穿了起来,启动开关旁边的绿色警灯也闪烁了起来。

流水生产线的进风口处,开始从周围抽取大量的空气,然后进入到了设备的塔楼之中,对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反复的提纯,等到了一定浓度后。进入到了下一道工序。这里将对进入的气体进行不断的降温。把那些和二氧化碳混合在一起的其他气体,冷却液化,只剩下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到下一道工序。这里就是二氧化碳的冷却室,二氧化碳将会在这里冷却成干冰。

干冰将随着生产线的运动,进入到下一个环节。就是由机械手。将干冰收集起来,装入专门的超低温保温箱中,将干冰存储起来。干冰是个很危险的东西,由于它的固化温度很低。只有零下乃5摄氏度,一旦将之暴露在大气中,它就会在一眨眼间,迅速的气化。如果此时它被放置在一个密闭的空间的时候。很有可能要发生爆炸,非常的危险。所以干冰的保存,需要非常的注意,首先就是保存环境一定要足够低。其次,就是尽量把它放在一个体积比较大的容器之中,如果可以的话,也尽量不要选择那些密封性能特别好的容器,以免发生意外。

整条生产线,有很多地方都是特制的,像机械手的电机,就是采购的那种可以耐极低温的电动机。材料也是用的耐低温的材料。毕竟零下乃5摄氏度。就连南极也很难会有这么低的温度。而在南极,很多机械设备都是没有办法运转的。

当第一块干冰被机械手收集起来,装入到超低温保温箱中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沸腾了,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成功了,成功了有不少人一边喊着,一边流出眼泪来。

长期以来,干冰的制作,都是采用一种很常态的做法。就是先用经济的方法,例如殿烧石灰石。把二氧化碳生产出来,之后把这些二氧化碳收集起来,将之制成干冰。这种方法,无形之中。是在增加大气中所含的二氧化碳。

相形之下,利用“提取大气中二氧化碳。科研工程,干冰的来源是大气中本身就含有的二氧化碳。即便是制成的二氧化碳全部挥发掉。也不会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此外,如果这条生产线大型化之后,势必大幅度提升干冰的产量。在满足工农业领域对干冰的需求之余。还可以将一部分多余的干冰储藏起来,变相的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减弱大气的温室效应。

有这么大的作汇,:急而知。“提取大与中二氧化碳”科研程的意义钥口刚大就在今天,这个对全人类意义非凡的发明,由华夏人率先实现了。而他们,就是亲手把这个,科研工程,变成了现实。凡是参与其中的每一个人。又有哪个能够不激动呀?

看着一块又一块的干冰被收集了起来,卢永祥热泪盈眶,“打电话,给中央首长打电话,报喜,就说试验成功了

刘士卿忙道:“卢院长,先别着急。咱们先让生产线运行一个晚上。如果一晚上都没有问题的话。明天上午再给中央首长们打电话。要不然的话,首长们过来视察的时候,这条生产线要是撂挑子了,乐子可就大了

声永祥一听也是这个意思,便同意明天再打电话报喜。

刘士卿挥了挥手,“卢院长。现在没有我什么事情了。这段时间可把我累水了,我先回去好好休息休息,有什么事再叫我吧。”卢永祥很不想让刘士卿走。他知道刘士卿这一走,估计就很难再到华夏科学院来了。卢永祥还琢磨着怎么样和刘士卿加强合作,搞出更多的科研项目来。另外。“提取大气中二氧化碳。科研工程的产业化、规模化。也是急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这些都需要刘士卿能够留下来,“刘总,找什么急呀?一次性试机成功,无论如何,都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别走,等会儿,我请客,咱们好好的喝一杯,聊聊天,增加一下感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