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财色 >

第1104章

财色-第1104章

小说: 财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范无病也觉得自己需要几个专职秘书了,毕竟名下的财产太多了,产业也太多了,有些大事儿自然不能够假手于人,但是一些琐碎的事情,确实是需要有人来帮忙管理的。

只是长期以来,范无病自己的隐私太多了,有些事情是不方便让外人知道的,即便是现在沈盈跟他结婚了,有些事情她也是不清楚的,当然这并不是范无病不告诉她,而是沈盈表示两个人的产业独立管理比较好一些,混在一起就失去自我了。

找几个秘书固然比较简单,但是能够对自己忠心耿耿就不容易了,具有这样能力的人不难找,但是符合自己要求的人就不好说了,范无病考虑了一下,还是觉得比较困难。

很快,宋晴和沈盈就端了几道菜出来了。

第九百六十四章 惊人之语

“你们那两大油企的事情搞得怎么样了?”范无病少不得要关心一下老爸的工作。

目前而言,关系最为重大的,无非就是两大油的改革了,一方面牵涉到的人员众多,另一方面这里面的经济利益也相当关键,很有可能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所以一直就是高层最为关注的事情。

“书面上的事情,都做得差不多了。”范亨回答道。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范无病坦言道,“你们的改革纲领性文件,最好明确一点儿,即便是短时期内有点儿损失,但是从长远来看不会吃亏的,如果仅仅是为了贪图眼前的一点儿小便宜,以损失大多数人的利益为代价来进行改革,怕是到头来头痛的还是自己。”

“这个我们也充分考虑到了,但是中央也不可能把工作做到确定每一个员工的补偿款那么详细吧?如果真的能够做到这一点,还要地方政府做什么?你是不知道,我们一天的工作究竟有多少,而且都是那种不能够放松的工作——”范亨对此也感到有些无奈。

范无病对于此事比较关心,也有他的切实感受的,在他重生之前的经历当中,也就是在新世纪之初,中油的各级地方领导层以极为卑劣的手段诱骗七十多万员工买断,采用的手段是欺哄、威吓、威胁、顶风违纪,大量裁员,在国务院一再强调非破产企业不允许有偿解除劳动合同的政策中敢为天下先,致使自己的员工被驱逐出中油,把责任推向了社会,给社会造成不和谐隐患。

而在此过程之中,绝大部分中油的地方企业领导借机铲除异己、聚敛国有资产、巧取豪夺、买官买官,不公开有偿金的发放标准,胆大妄为地贪污中油下拨的买断金,可以说是丧尽了天良也不为过。

改革么,终究会有一部分人受益,一部分人倒霉的,这也是历史必然,假如不是因为现在这件事情是老爸范亨在直接领导过问的话,范无病也没有那么多的闲心去关注这件事情。

就算是在这一次两大油企的改革中有很多人受益,很多人受损,但是跟全国十几亿人比较起来,那真的可以说是极少数人了,这也难怪有位领导说过,再大的一件事情,放到十三亿人的身上也是小事,再小的事,放到十三亿人的身上也是大事。

究竟是大事还是小事,无非就是看你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哪里了?

如果说真的以老百姓的利益为重,那么只要关系到民生,再小的事情也是大事。

“其实,这里面还是一个如何落实监督的问题——”范无病对老爸范亨说道。

“嗯,人手不够啊——”范亨有些无奈地回答道。

“这个简单,开通网上举报通道嘛,只要是实名举报,或者联名举报,一律严查。”范无病毫不思索地回答道。

“这个自然也是可以的,不过我担心会引起连锁反应。”范亨想了一下之后,有些犹豫地说道。

“专项工作试行办法,你又不打算推广,怕什么?至少没有人能说你这是在胡乱搞,如果真有人公开表示反对的话,那你就可以质疑他的用心了——”范无病说道。

“嗯,让我仔细考虑一下。”范亨想了想,然后低头吃东西。

事实上,范亨对于这个网络监督的作用,也是比较感兴趣的,因为当时在江南省的时候,就是通过网上举报的通道,一举解决了当时震动中央的江南省贪腐大案,奠定了范亨主政江南省的基础。

现在如果再发挥这个优势的话,范亨觉得至少可以对各地混乱的两大油企改制工作起到有效的监督,最大限度地遏制这件工作当中的腐败行为。

不过正如同刚才范亨自己所说的那样,他对于这件事情还是存有疑虑的,万一这个事情被人利用了,制造一些人为的障碍,最终导致高层里面有人站出来表示质疑的话,问题就比较难办了。

毕竟,这个开通网上举报通道确实能够起到将一些事情的真相直达天听的效果,但是这么一来,也会使得各级政府部门感到恐惧,毕竟,地方上的事情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大家都是清楚的。

一旦查处了各种问题,你到底是处理还是不处理呢?如果说真的出现了全阶层的贪腐行为,你到底去处理谁呢?怕是大家都会惴惴不安的。

目前而言,也就只能在局部上进行一些外科手术,如果说真的要下猛药的话,怕是整个人就会因为元气不足而一命呜呼了,这才是范亨最为担心的!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呵呵——”范无病忽然笑道。

范亨考虑了一阵子之后,终于决定道,“仅限于中油改制这项工作内部来试用的话,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我也想要看一看,这究竟对于实际工作能有多大的助益?”

“效果应该是不错的,至少能够让很多人忌惮,不敢把手神的太长。”范无病回答道。

范亨点了点头,然后大家继续吃饭。

“葡萄酒实在是口味儿太淡了,我柜子里面有特供的茅台,你去拿两瓶过来喝吧——”范亨喝不惯这种洋酒,他还是比较喜欢喝点儿白酒。

范无病答应了一声,然后就上楼去范亨的柜子里面翻了翻,拎了两瓶茅台出来。

“果然是特供的好喝啊——”范无病一破开封口的泥封,一股浓郁的香气就布满了餐厅里面,众人都是精神一振。

“这可是正儿八经的五十年陈酿,不是市场上供给的那种速成酒,当然有些不同了。”宋晴在一旁解释道。

“大家都来点儿吧,我也没有几瓶存货的,剩下的留着过年喝。”范亨说道。

正吃着饭呢,宋晴忽然接到了一个电话,转身到一旁接了,过了几分钟才转回来。

“有个朋友移民新加坡了,打电话过来说是临走前大家聚一下。”宋晴解释道。

范无病和沈盈听了之后,表情都非常古怪,有些忍俊不禁的样子。

“怎么了?你们这是什么表情?”范亨感到有些奇怪,于是就问道。

沈盈笑道,“没什么,只不过觉得最近移民的人太多了,我一个同学最近几天正准备移民呢——所以,听了之后有些感慨——”

“呃——”范亨听了之后,觉得有些费解,“最近这些人都是怎么了?我就不明白了,难道外国就有那么好?前一阵子的时候,朱老板大力呼吁海外留学人员回国来发展,现在国内对于高技术人才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干嘛一个个非得要移民呢?”

范无病喝了口酒,他还是不大喜欢喝茅台,老白汾酒是他的最爱,不过给正国级领导人特供的茅台显然不能用普通的形容词来描述,这个还是值得肯定的。

“移民的好处很多啊——”范无病说道,“最起码有一点,我不是你管辖的人了,到时候就算回国来发展,那也是外宾,要享受发展特权的,你难道没有听过那句话么?一等洋人二等官,三等少民四等汉,人家就算是假洋鬼子,可是拿上了外国护照,回来之后照样是吆五喝六的!”

其实这个事情也是无可奈何的,当前这阵子,还是热衷于引进外资发展的,也正因为这样,对于国内国外的企业的政策是不同的,外企所享受到的优惠条件,远非一般企业可比,在这种条件之下,国内的一些民营企业能够发展起来,确实是很不容易的,也可以说,每一家民营企业的发展史,都是一部血泪史。

作为民营企业,不但要面对各种政策面上的歧视,还要面对各级官员的盘剥,还要应付无处不在的国内关系网络的开销,同时还要保持自己在汹涌的市场大潮中屹立不倒,直到引领潮头,确实是相当不容易的。

但是就从现在来看,单纯地引进外资的意义已经不是很大了,唯一的好处,就是可以增加地方官员的政绩,某某地方引进外资多少多少而已,成为他们升迁的通道基石,对于已经发展起来的国内经济,大量地引用外资并不是什么好事儿。

尤其是在对方利用国内外企业优惠政策上的差距大做文章的时候,一味地引进某些非高技术外部企业的进入,就是很糟糕的事情了。

“不管怎么样,有些国家的发展环境还是很不错的,比如说像是新加坡,现在就是很多人的移民首选之地呢。”沈盈在一旁说道。

宋晴听了也点了点头,表示她的朋友也是移民新加坡,就是听说那边儿的秩序井然,而且环境超好,居民的法律意识比较强,社会秩序良好等等,而且发展机会也更多,只不过就是移民申请很难通过罢了。

“别的国家不说,但是要说新加坡的发展环境好,我却是不同意的。”范无病又口出惊人之语道,“那个弹丸小国,不就是靠洗黑钱发展起来的吗?!”

第九百六十五章 简单的方法

“唉,你又口出大言了——”范亨不由得摇了摇头道。

对于范无病的话,范亨也是只能选择听其有用的,对他那些类似于愤青的言论,范亨自动选择了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否则的话,大脑内存被浪费掉的实在是太多了。

新加坡在过去几年也成为国内富豪青睐的理想之地,尤其是据说新加坡正打算取消遗产税,这对对国内打算移民的富豪们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

与加拿大不同的是,新加坡对移民没有居住时间的限制,因此许多获得新加坡绿卡的中国富豪仍可以持续在国内经营企业,这点也对国内业务存续的企业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许多国内的富豪们都在新加坡的商业中心地带乌节路购买公寓房,或者是在圣淘沙购买别墅,形成了一个新的生活圈。

投资移民这一群体在技术移民的印象当中,是封闭而光鲜的,他们完全就是两个世界的人,这些投资移民们从不参与任何华人社团活动,全都住在当地高端社区,有的甚至把名字都改了。

前一段儿时间看过一个专访,一位移民律师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他曾被国内某部门要求配合调查他的一名客户,据说此人出境后,被查涉嫌挪用上亿公款,当时这位律师就拒绝了,他表示保护客户的隐私是律师的义务,这一点不会因为政府部门有要求据违反原则。

其实在技术移民的世界里,他们首先得适应谋生的艰辛与社会地位的落差。

各国在制定技术移民政策时,都将本国急缺的人才类型作为优先考虑对象,如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现在比较青睐IT工程师和会计师等。

但是由于两国各大公司只认可本国及北美的工作履历,大多数来自中国的技术移民都无缘从事原先的职业,这就使得大量技术移民在国外的生活虽然平稳却远不如国内光鲜,在遥远的异国他乡,他们中的大多数需要褪去在国内成功人士的光环,回归普通到平淡的生活。

也不是每个技术移民都想得开,去年,让加拿大移民圈内轰动的两起事件,一是某省前理科状元读完博士后,只在一家工厂找到一份体力工,于是选择跳楼自杀,另一名中国博士在被公司辞退后,选择跳桥自杀,可以说是殊途同归。

“我觉得新加坡挺好的——”沈盈对于范无病的话显然比较反对,“前一阵子我去新加坡,就发现那里的城市环境非常好,而且大家的法律意识相当浓重,违法犯罪的人很少,如果说有什么缺点的话,就是城市规模太小了。”

“那是你不了解他们的发展经历——”范无病晒然道。

“新加坡被标榜为全球化的成功故事,但事实上,新加坡的成功主要来自为印度尼西亚贪官及商人洗黑钱,现在印度尼西亚已经无黑钱可洗,所以新加坡正在盖赌场,以吸引他国的贪污资金。”范无病对众人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本身,这个方圆几十公里的城市国家,混合了最为离奇的社会特征,一方面,它的经济自由度很高,在广受关注的美国传统基金会的全球评比中,连续多年蝉联亚军,仅次于香港,另一方面,它在新闻自由和政治民主方面表现得相当落后。”范无病对大家说道,“新加坡只有两大媒体集团,报业控股、新传媒。这两家传媒中,一家以报纸为主,一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