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财色 >

第1303章

财色-第1303章

小说: 财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航空母舰。

综合考虑,海军现役兵力共有三十万人,其中包括海军航空兵两万五千人,海军岸防部队两万五千人,海军陆战队四万人。海军的作战单位为北海舰队、东海舰队和南海舰队以及海军航空兵和海防部队。

中国海军的装备也不断地走向现代化,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海军的对外交往越来越多,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一九九七年二月月,中国海军两支舰艇编队同时走出国门,走向远洋,先后出访美洲四国和东南亚三国,总航程三万多海里,两支远航舰艇编队的领队就是素有中华第一舰之称的新型导弹驱逐舰“哈尔滨”号及其姐妹舰“青岛”号。

“哈尔滨”号和“青岛”号是中国海军第二代导弹驱逐舰,属“旅沪”级,是目前中国海军最新、最先进的驱逐舰。

一九九四年,“旅沪”级导弹驱逐舰首舰“哈尔滨”号建成服役,满载排水量四千两百吨,采用了柴油机—燃气轮机联合动力,航速三十一节,续航力可达到五千海里,装备了“鹰击—1”反舰导弹和“海响尾蛇”舰对空导弹,并装有两架舰载直升机。

国际上流行的隐身技术在该级舰上也得到了应用,使该级舰的隐蔽性、生存能力大大提高了。为了充分发挥各种先进武器装备的效能,该级舰还装备了能将十多个武器系统连结成一体的作战指挥中心。作战系统能做到早期预警、适时判断、集中指挥、分散控制、快速反应、软硬武器综合使用。

中国的常规潜艇也早已由购买阶段、仿制阶段而进入了自行研制并全部采用国产材料及设备的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导弹化、核能化已成为海军装备发展的趋势。

早在八十年代初,海军长征三号核潜艇在长达数月之久的深海航行中穿峡谷、走暗流,打破了美国鹦鹉螺号核潜艇最大自给力八十四天的纪录,充分显示出中国核潜艇良好的机动性、隐蔽性、适航性和动力系统运行稳定可靠的优点。

目前部署在北海、东海和南海三大舰队的主要大型作战舰艇有导弹驱逐舰二十三艘,导弹护卫舰四十艘,常规潜艇七十艘,大型坦克登陆舰十六艘,核潜艇六艘。

“听起来似乎是不错,数量也不少,也曾经创造过一些辉煌的记录,但是实际情况就让人有点儿担忧了。”陈广益先给范氏父子讲了一通儿自己的家底儿,然后就开始叫苦了。

范无病认真地听着陈广益在那里抱怨,脸上带着微微的笑容,不过心里面还是重点关注了一下困扰着陈广益的那些难题,装备陈旧、技术升级的资金匮乏、训练方式老旧、官兵素质偏低,当然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目前国内连一艘航空母舰都没有。

“没有一点儿拿得出手的东西,我这个海军司令也是不好当的啊!”陈广益可怜巴巴地跟范亨说道,但是目光却是总围着范无病在打转。

“你这家伙呀——”范亨哪里会不明白陈广益的意思,只是笑着指着他说道,却不肯接着他的话茬儿继续谈论这个问题。

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老陈的抱负

范亨不接这个话茬儿,是因为这种事情的投入实在是太大了,自己也不可能慷儿子之慨,毕竟范无病的范氏投资集团虽然庞大无比,可是要养活上百万的员工,每天的消耗也不是一个小数目,不可能没事儿帮海军打造全套装备。

再说了,范氏投资集团每年缴纳的税款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了,你总不能够要求人家在合理的纳税之外,再平添无数的负担吧?更何况,目前范氏投资集团在公益事业方面的投入已经很大了,范亨也没有觉得还可以再挖掘出多少余力来。

最重要的一点,范氏投资集团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完全是私人性质的跨国公司,并没有义务为哪一个国家的武装提供武器装备,这才是关键问题。

“有些情况,你可能不是很清楚。”既然提到了这个事情,范无病自然也不能不说明白一点儿,于是他斟酌了一下,就对陈广益说道,“目前范氏已经跟军方有一些合作项目,但是都没有对外公开,所以你不知道也是应该的,比如说航母,比如说潜艇,再比如说舰上火控系统和防御系统等等,这些都已经在实验室中搞了很久了,之所以没有装备,一个是因为有些设备还存在瑕疵,另一个就是因为高层有高层的考虑,不愿意贸然掀起亚太地区的新的军备竞赛。”

陈广益听了之后,果然是有些惊异,之前他并不是核心成员,自然不知道范氏的实验室中已经在搞这些项目了,而且他不知道的更多,比如说范无病又从俄罗斯拿回来一批航母项目的技术资料等等。

国内的海军一直是比较弱的,在中国管辖和拥有资源主权的海疆内,国土东南部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有着辽阔的海疆,长达一万八千多公里的海岸线,沿海星罗棋布着的六千五百多个岛屿,并且通过第一岛琏与马六甲海峡直接与太平洋及印度洋相连。

这一切不仅有通航贸易之利,而且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生物及矿产资源。因此,充分利用、开发海洋资源,保障海上贸易,是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但事实上,先于共和国而成立的中国海军,从它在江苏白马庙成立那一刻起,就面临着严酷的生存环境,白手起家带来的除了令人可敬的勇气外,就是国民党海军留下的型号杂乱、而且破烂陈旧的欧美及日本小型舰艇。

好不容易接受了一艘英制轻巡洋舰“重庆”号,却因国民党空军疯狂轰炸而不得不自沉。金门之战所带的沉重教训之一,就是在海空战斗力方面的几近空白。

为此,共和国高层痛下决心,喊出了一定要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与空军这样的口号,并着手通过设立在香港的招商局,与英国达成购买包括轻型巡洋舰和驱逐舰在内的一批在当时还不算落后的舰艇,准备经过短暂的卧薪尝胆而再攻金门甚至台湾本土,以此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但是朝鲜战争的提前爆发,割裂了这一计划。

随着美国海军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巡逻,原来与英方已经基本谈妥的购舰计划也一并付诸东流。为在朝鲜战场上,反击美军对志愿军后勤补给线的狂轰滥炸,又为保卫东北地区重要能源与工业基地安全,国家花巨资从苏联进口了数量比先前计划更多的战斗机、强击机和轻型轰炸机等空军装备。

这使得本就非常有限的经费必须用在用在空军的装备建设上,而陆军的装备经费则是雷打不动的占据首要位置。另外,从威胁的程度方面考虑,由于苏联海军当时还存在于旅顺基地,美国也不想因此对东北地区发动海上攻击,因此共和国海军的装备建设也就只好停留在纸面。

但是,海军并没有因此无所事事,而是积极地争取国民党海军起义、投诚,除了装备补充急需外,还使这些受到相对正规化教育的专业人员发挥其业务上的特长,为日后的正规化训练充当种子作用,创办海军学校、开展后勤保障力量建设,默默地等待着大发展阶段的到来。

朝鲜战争结束后,年轻的共和国开始从整体上制定规范化的国防战略规划,而海军的正规化建设也同时起步,最初主要敌人是国民党及其支持者美国的海空军,到六十年代初,由于中苏反目,前苏联海空军也成为主要敌人,这一时期两面受敌,相当危险,此时主要战略构想就是防止敌对势力对我沿海实施大规模登陆作战。

到了七十年代初,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出于其自身利益的考虑,为遏制当时军力接近鼎盛的前苏联对他们传统势力范围的威胁,采用了联合中国共同防御前苏联的战略,在军事领域方面有限度、有条件地给予中国一定的支持,并且双方也开展了较为积极的合作。与此同时,对我海洋方向国土的威胁大大降低,而这个时期中国海军所制定的战略方针,也相应地调整为主要针对前苏联。

到了八十年代,随着一批新装备的投入使用,同时也随着与西方海上强国海军交流加深的影响,海军战略在总体上已步入近海御阶段。

需要注意的是,这期间由于政府已将主要精力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国民经济的得以复苏与增强,相应的对能源的需要也日趋扩大。

恰恰此时正缝能源危机余波的后期,各个国家对海洋中愚蠢着的丰富生物/矿产等能源表现从前所未有的关注。因此,以前被掩显住的与海洋方向邻国的领土争端被放大成为现实的问题,因此,海军的假想敌除了前苏联外,也包括了上述地区的这些国家。

进入九十年代后,为反分裂和捍卫主权为主,随后增加了捍卫国家海上通道安全,经济秩序安全等。在对待国产新武器方面的态度上,海军务实地抓住一些稍纵即失的机会,来获得少量经费,研制出一些看似技术水准不高但也堪用的新装备,用以填补差距。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及海军装备论证中心的建立这一不为人重视却又非常至关重要的举措。海军装备建设是一项及其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武器装备系统的发展来说,论证研究首当其冲。现代科技要尽快运用到海军建设领域,就需要一个专业机构进行研究。

实际上,海军建设曾走过许多弯路,吃过大亏,高层正是意识到这些,才不遗余力地大力扶持发展论证中心,使其成为决策层的智囊。也因为这一点,海军在装备建设与发展方面所走的弯路是三军中最少的。

在武器装备上的变化与发展的同时,由于对外交流和海军装备论证中心的双重影响,当时中国海军战场体系的建设也有了明显的提高,随着导弹驱逐舰、核潜艇等新型舰艇相继服役,建设大型舰艇基地就成为一项突出任务。这些舰艇基地有的是大型洞库工程,有的则需要建造多个深水泊位,加上大量配套项目,工程规模相当宏大,海军工程保障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与此同时,还陆续开工建设了一批指挥所、长波台、侦察站、雷达站、观通站、水声站、导航台等指挥通信工程,其中长波台的建设占有突出的地位,它的建成与投入使用,为核潜艇的战斗力形成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当新世纪来临时,中国海军所面临局势更加的复杂与尖锐。

在南中国海特别是南沙群岛主权范围内,南海周边国家不断地挑衅我海洋主权,掠夺该海域丰富的石油、渔业资源。在东海方向,日本和韩国也在钓鱼岛、春晓油田等海域侵占海洋领土,并且加紧海军力量的建设,以达到武力对抗的目的,当然在面临各种的对手背后,还有美国海军对中国各种形式的战略打压。

同时,也恰好在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实力经过近三十年的高速增长,而西方世界横亘着的坚冰又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而逐渐消熔着,世界工厂慢慢形成在珠三角、长三角。由于制造业的兴起,需要进口的大量的能源及原材料还是大规模的商品出口,其最方便最廉价的运输方式就是海运。

近年来我国的国民生产与对外进贸易对海洋运输依赖日夜巨大,必须拥有一只强大的能够在远洋遂行任务的海上武装力量来保障其畅通。

在另外一个方面,中国资本日益融入世界金融体系,投资国外的各类商业项目也是最近一段时间来的热点,随着投资规模的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海外利益也呼唤着强大的远洋海上武装力量为其保驾护航。

因此,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已经是当务之急了,远远超过了对于陆军和空军的期望值。

陈广益正是有鉴于此,才希望通过自己的上位,联系范无病,打造出一支强大的海军来,让中国海军真正地在世界上挂上一个符合中国大国形象的号牌。

至不济,中国海军也要在质量上超过英法这样已经趋于二流的国家吧?

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要把持住了

陈广益之前并没有在海军军备建设上有过多的了解,此时听得范无病说起来这些事情,心里面顿时有了几分底气。

说到底,作为一个海军司令,手里面没有几支航母编队,就根本没有跟世界海军大国对抗的底气,倒不是说没有胆色,而是海上作战模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没有一个综合性海上指挥及舰载机平台,想要打一场大海战,那是不可能的。

就以国内现在的海军所有家底儿而言,应付近海冲突都困难,不要说什么走出家门外线作战了,即便是俄罗斯,现在这方面也是比较弱的,世界上也只有美国人的航母编队才能说是海上作战综合实力最强、最有战斗力的一支队伍。

但是说实话,以范氏投资集团现在的实力,虽然在技术上已经可以造出航母来,但是在一些具体实现上,还是比较困难的,尤其是范氏以前并没有建造大型船舶的经验,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