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财色 >

第508章

财色-第508章

小说: 财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的实力。

范无病对于老姐和老哥的好意,自然是不能够推辞的,况且这个荣誉不但是属于范氏投资集团的,也是属于中国人的,尽管自己有时候要拿那个所谓的外资幌子来打掩护,用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但是从实际上来讲,自己的企业还是地道的国内民营企业。

但是也不是只有好消息,沈盈打过来了国际长途,问候他近期的情况。

自从两个人挑明了关系之后,沈盈会不时地打电话过来,跟范无病聊天儿,虽然国际话费高昂,但是对于他们根本就不是问题,不过打的多了,沈盈也会小小地抱怨一下,说是今天的花费又因为电话而超支了。

虽然沈盈是个小富婆,而且她不时地还在搞一些稀奇古怪的小发明来骗外国人的钱,每年的专利费用收入大概就能有几百万元人民币,但是能够省钱的话,她是不介意用省下来的钱给自己再买点儿小饰物和新衣服、化妆品什么的。

“快啦,相信用不了多久,我们就可以使用电脑网络来聊天了,费用会便宜许多的。”范无病对沈盈说道。

虽然国内的第一条INTER专线才接通,速度也不快,但是这毕竟已经开了一个好头儿,美国人一旦松口,中国的网络时代就会快速地到来了,范无病眼下正在让卫星通讯服务公司方面跟美国人谈判,准备接入INTER,并申请CN顶级域名服务的权力。

范无病相信,只要政府方面不反对,国内的信息高速公路发展会很快的,唯一的阻力,大概也就是在邮传部那里,毕竟这一块儿是属于他们的蛋糕,那几个保守的老头子们,很难放开这个口子,让私人来共享这一部分的利益的。

自然,邮传部最拿的出手的理由,就是网络没有监管的话,会对国家信息安全产生危害的,而政府方面对此也深感忧虑,面对自己未知的领域,总得需要有专业人士来为他们出谋划策,但是很可惜,现在国内还没有相关方面的专家,因为这块儿基本上就是纯粹的空白。

而要谈到邮传部的问题,范无病就不得不面对另一个比较麻烦的人物,就是欧阳晓薇的父亲,邮传部现在掌握大权的叶部长。

这个关系让范无病感到有些纠结,虽然自己跟欧阳晓薇之间的关系始终理不清楚,但是中间毕竟隔着一个正牌儿未婚妻沈盈,叶部长不可能让自己的女儿这么不明不白地跟着范无病厮混,而范无病若是要通过邮传部这一关的话,又不可能不面对叶部长。

想一想真是令人纠结啊!范无病挠了挠头,觉得自己以前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么棘手的问题,也不知道如何才能够绕过这个最大的障碍,达到幸福的彼岸?

而沈盈也吞吞吐吐地向范无病说了一个不太好的消息,“无病,有件事情,我不知道该怎么跟你说——”

“有话就说吧,有什么不好说的?”范无病的兴致也不是很高,但还是温和地回答道。

“我父母他们好像正在搞一个稀土企业,这事儿你知道吗?”沈盈问道。

范无病点了点头道,“嗯,这事儿我知道的,上次在你舅舅家里遇到了,谈起了这件事情。”

说起这件事情来,范无病虽然觉得有些不爽,但是看情形应该是有军方的背景在其中的,毕竟让范无病一个人掌握这么大的一块儿战略资源的话,确实有点儿不放心。而沈家跟高层的关系也有点儿不一般,所以军方很有可能为了搞平衡而推出了沈家来跟范无病分庭抗礼。

假如是随便一个人的话,范无病都不会没有对付的方法的,无论是明的或者暗的手段,都可以将对方的稀土企业给搞垮,但是现在沈家出面,他就有点儿难以动手了。

毕竟那是沈盈的父亲,自己未来的老泰山,怎么可能为了一点儿蝇头小利,就大打出手?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估计沈盈的父亲沈培明也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但是这种事情也只有他出面才能够解决,至于背后究竟有什么内幕交易,就不是范无病所能够猜测得了的,而且他也不方便再多问这其中的事情,知道的越多,麻烦也就越多。

“好像,目前日本人正在跟他们谈生意。”沈盈有些迟疑地在电话中跟范无病说道。

她实在是有点儿担心,本来范无病是要统一稀土产业的,可是沈家突然插进来,显然是破坏了他的计划,这种变数,实在有些难以处理,她很担心范无病一时冲动,做出什么不理智的事情来。

不过范无病的反应显然比沈盈所预料的要好很多,他只是微微地怔了一下,然后就笑道,“这个你不用担心了,放心,我怎么可能跟老丈人起冲突?关于这件事情,我会有很好的应对方法,大家的利益都不会受到损害。”

沈盈听了范无病的话,又认真地问了他几句,直到确认了范无病并非言不由衷之后,才放下一颗心来,“说实话,我真怕你们起冲突,到时候最惨的就是我了。”

作为一个女孩子,如果父亲跟自己的未婚夫发生了矛盾,确实是非常痛苦的事情,沈盈虽然是个天才的女孩子,但是遇到这种事情,并不比其他人更多一些主意,因此范无病的态度如何,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放心好了,我真的有办法的。”范无病见沈盈始终不能放心自己,便对她说道,“事实上我统一稀土产业,不过是为了改变系统产业中的无序竞争而已,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国家搞战略储备,同时抬高国际市场的价格,不能让外国人廉价收购我们的资源,现在既然出了这种状况,我就可以单方面地全部转入储备,不再进行销售了。”

实际上这个决定是范无病早就开始酝酿中的一个解决方案,原本他统一稀土产业,也需要在战略储备的同时进行销售,此时不过是沈培明接替了他的对外销售工作而已,自己虽然不能出口了,还要在每年付出一大笔费用进行战略储备,可是这种维护国家整体利益的行为,怎么也不会是无用功的。

高层方面不可能看不到自己做出的贡献,其中的损失,可以在其他的方面得到补偿。

而现在范无病最期望的一条,就是自己能够成为国内的第一家互联网服务商,当年瀛海威们想做而没有做成的事情,自己完全可以把它顺顺利利地做成了。

第一百五十七章 迅驰的内存条

范无病花了好几天的时间,泡在内存生产线上,来了解目前的内存构架。

作为个人计算机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核心部件,内存的发展可以从侧面反映了整个个人计算机的发展史,内存从规格、技术、总线带宽等方面不断更新换代,基本上也代表了个人计算机的更新换代。

王世汉所领导下的内存生产企业,主要就是生产EDO内存,它是用在486及奔腾级电脑上的普通内存,有72线和168线之分。5V电压,数据宽带32bit,速度基本都在40ns以上,由于奔腾以上级别的CPU数据总线宽度都是64bit甚至更高,所以EDO RAM必须成对使用。

但是范无病知道,随着微软公司WINDOWS95操作系统的即将推出,个人计算机的应用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而各种大型的应用软件和计算机游戏也将应运而生,在这种情况之下,内存的大小和速度就成为制约整个计算机系统的重要因素。

在这种条件下,就必须要开发新构架之下的内存技术,生产出大容量高速度的新型内存,这样才符合市场的需求,EDO内存已经是日薄西山了。

因此范无病对王世汉的要求,一个是需要加大力度去研发新型的SD内存技术,另一个就是全力开工,将目前的所有内存生产线都利用起来,开足了马力去生产EDO内存,以期收回目前建厂所花费的资金。

因为范无病知道,最先出现在市场上的SDRAM属于Intel PC—66技术规范。如果当主板的外频由66MHz提升到100MHz时,这个变化就是PC架构的一个质的飞跃。

当然烦恼也会接踵而来,问题的根源就是INTEL的PC—100技术规范相当严格,其标准无论对芯片厂家还是内存条制造商均提出了很高的技术要求,而且现有的集成电路封装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高速芯片的工作要求,需要厂家对原有设备进行更换,这势必会使厂商的成本提高。

范无病在大学里面学的是计算机及应用专业,虽然当时并没有学到什么东西,但是计算机发展史还是比较熟悉的,什么硬件、软件、数据库原理、系统结构、软件工程之类的都是学过的,他计算了一下新内存构架的出现,大概要在一年半到两年之后,这么一段儿时间,足够王世汉他们推出基于SD内存技术的产品了,至于说未来的DDR内存,那还是至少十年之后的技术了,现在还没有必要去考虑。

长达十年的盈利期,足以让范无病从内存生产上门赚到大把的金钱,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行业培养出一大批自己的芯片研发技术人才来,为以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王世汉倒是对范无病的高瞻远瞩和对业内熟悉情况感到大为吃惊,如果是一个业内人士,或者对于内存构架比较了解,可是范无病学的是国际贸易,而且平时都不在校园里面,就这样都能够如此熟悉内存行业,就有点儿令人难以置信了。

但是不管怎么样,第一批的课投入使用的内存条已经下线儿了。

范无病拿到了条子的样品之后,首先将王世汉办公桌上的电脑机箱打开,然后熟练地拆下了原来的内存条,然后将新品插进去,然后通电,测试,开机,一系列的动作如同行云流水一般,令办公室里面的众人都赶到无比惊讶。

虽然他们是搞这个的,但是拆装机子这种小事儿却不怎么熟练,一般都是工人们代劳的,这样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活儿,自然不需要他们动手操作,但是范无病这一套动作,可就熟练极了,倒好像是他曾经给人干过装机工作一般。

机子开启之后,范无病立刻运行了几个大型的软件,果然觉得速度有了很大的提升,看来王世汉手下的这批技术人才们的功夫还是过硬的。

范无病冲着大家笑了笑,然后翘起大拇指来说道,“不错,技术堪称一流了。”

见到老板首肯之后,众人顿时欢呼起来,还有些活跃的员工就鼓动着让老板请客发红包。

王世汉也松了一口气,虽然说前期测试已经做了很多,但是也不排除偶尔会出现一些瑕疵品,万一范无病从生产线上随便挑过来的是那种不完美的瑕疵品,可就有点儿落人面子了,幸好,这一次的实际试用,效果完美。

随后的一天当中,公司的另外两大股东,王荣昌和马克西莫斯也飞抵杭州,同范无病会面,同时准备出席新产品下线儿的庆祝活动,三个人见面之后,自然分外高兴,去年的一番计议,在今年总算是获得了成功了。

随同他们而来的,还有百十名技术人才,这大概已经是王荣昌将台湾掘地三尺拉拢过来的,要是再找这么多人,都是相当困难的了。

“这也是台湾政局不稳,上上下下狗咬狗,我才捡了这么一个便宜,若是搁在平时,绝对不可能拉出来这么多人马的。”王荣昌笑着对范无病和马克西莫斯说道。

范无病也非常满意,非产关切地问王荣昌道,“王公,这事儿对你的影响有多大?继续在仕途上面混怕是有些不利吧?”

王荣昌就有些不屑地摇了摇头,对两个人说道,“这年头儿,如果我还局限在岛内发展的话,那才是鼠目寸光呢!”

如今的局势非常明朗,台湾岛内的政治乌黑一片,黑金政治非常严重,很多黑道大佬们都开始洗白从政了,在这种情况之下,他们这些比较清白的生意人,哪里还有什么好路子可以选择?

再说了,王荣昌虽然也算得上是海基会的高层,但是这个组织终归还是民间组织,即便是行使了一些半官方的权力,归根究底还不是官方组织,因此王荣昌对于投向大陆发展也不存在太多的顾忌。

既然大陆有钱赚,发展前景好,那么自己为什么还要在台湾岛内恋栈不去呢?

老头儿虽然年纪大了,可是人并不糊涂,既然大势如此,他自然是要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的,来大陆建厂无疑是明智之举,而更让他感到欣慰的,就是找到了范无病这个强势的合作者,自己的财路当然是一片光明。

“范总,叔叔,马克西莫斯先生,如今我们的产品也下线儿了,是不是应该起个响亮点儿的名字?”王世汉对三位老板说道。

“那是一定的,马克西莫斯先生,你有什么提议?”王荣昌问了下马克西莫斯。

犹太老头儿摇了摇头道,“我只关心能赚多少钱,至于叫什么名字,你们比较拿手吧,毕竟这里是中国大陆,而我们的主要销售对象,也是中国大陆的用户。”

王荣昌见马克西莫斯没有什么意见,于是就问范无病道,“范总,计算机是比较时尚的东西,这个名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