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色-第6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领导交代的——”两名空姐有点儿忐忑地回答道。
范无病听了之后真想问一句,要是领导交代你们,让你们陪我上床,你们是不是也要坚决执行啊?不过想了想还是算了,这么说的话,实在有点儿没水准了。
范无病赶到自己公司在磐石建设当中的汽车制造厂之后,就发现军方的高层已经恭候多时了,这一次为了近万名复转军人的安置问题,军方特意过来了两名军委委员,都是挂上将军衔儿的,算是对此事的高度重视了。
因为这事儿,范亨也特意赶了过来,他现在是中央委员,而两位军委委员同时也是中央委员,三个人倒是同级别的领导,这么接待也说得过去了。
两位上将跟范无病也是见过数次了,都没有什么隔阂,鉴于范无病跟军方已经密切合作过多次,双方都有良好的收益,他们这一次过来,还给范无病带过来一些用部队战士们在业余时间里自己做的小玩意儿,很有意思。
“这就太客气了,实在是不好意思,受之有愧啊。”范无病看着那些用弹壳制作的战争场面模拟场景,心里面还是非常喜欢的。
在将近三米见方的沙盘布景上面,全金属弹壳拼接起来的坦克,自行火炮,还有装甲车什么的星罗棋布,闪着金属光泽的士兵们,非常的生动。
“部队里面能人多啊!”范亨看了之后,也忍不住夸了一句。
对于儿子范无病一下子接收上万复转军人进入新建的汽车制造厂这件事情,范亨还是有点儿诧异的,又有点儿怀疑,很怀疑他的这种行为是否真的对汽车制造有利?
一位军委委员就说道,“部队里面能人多,闲人也多,现在又该需要精简了。”
范无病点了点头,心知对方这话倒是有缘由的,而且精简的对象主要就是陆军。
战争年代包括建国后的大部分时间里,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陆军的规模及人员数量一直居高不下,最多时有数百万人之众,这不仅意味着陆军的地位作用十分重要,而且也意味着这将占去军费预算中的大部分。对当时的中国来说,尤其在面临的陆上威胁十分严重时,这种现象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特别是进入八十年代之后,国内面临的来自陆上的大规模入侵的威胁已经减小,而来自海、空方面的威胁在不断增大。
海湾战争及其以后的几场局部战争也表明,现代战争中,陆军传统的老大地位开始动摇,海空军的地位作用正直线上升,在很多情况下,已取代传统陆军成为战场的主角和决胜力量。于是,从八十年代特别是一九八五年的百万大裁军起,在精兵合成、注重质量建军方针的指引下,陆军特别是其中的臃肿部分成为历次裁减的重点。
有数据表明,三年之内,陆军将裁减五分之一左右,开始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从人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同时,重点要加强海、空军以及第二炮兵部队的建设,以使得三军的比例和结构变得更加合理,整体作战能力大大提高。
范无病就是在这个节骨眼儿上,一举为军方解决了上万人的就业问题,自然是获得了军方上下的一致好感,尤其是军委的一帮人,对于范无病的重视程度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我们这一批送过来的复转军人,在部队上已经经过了简单的职业技能培训,进了工厂之后,至少不会一头雾水,彻底抓瞎。”另一位军委委员对范无病说道。
“是吗?那可是再好不过了——”范无病对此倒是感到有些惊喜,毕竟一群完全没有接受过工厂概念的军人,和一群已经简单地接触过工厂环境,并且懂得一些基本技能的军人,那是有天壤之别的。
事实上,最近几年当中,因为就业形势不好的缘故,军队上也在为复转军人考虑出路,在很多地方,都有为军人开设的职业技能培训班,让他们可以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项目来学习,这样也算是让他们有一技之长,将来走向社会之后能够有糊口的本事。
虽然在目前,很多军人复员转业之后还是由国家来安排工作,但是已经有一些有远见有魄力的军人开始在谋划自己的未来,想要通过自己的奋斗,打拼出一片新的天地来。
范无病在各地的分公司和企业,目前已经消化了近万名复转军人,大多数都是从事安全保卫工作,这一次更是接收了上万名复转军人,更是好大的手笔,因此军方觉得,不应该让范无病太吃亏,所以就特意选择了一批经过了职业技能培训的复转军人来交给他,算是一点儿心意了。
范亨倒是对于这些人进入磐石感到有些高兴,如今的磐石,百业俱兴,最缺少的就是人口了,一次性增加上万人口,以后随着他们安家落户娶妻生子之后,间接增加的人口总还有好几万人,这都是在为磐石的发展壮大做贡献啊!
假如有可能的话,范亨真的很希望范无病多开办这么几家大型企业,那样磐石的人口就会噌噌地上涨的,只有具有了一定的人口规模,磐石才能够真正地成为一座大城市。
军委的两位领导将在磐石停留一周左右,他们要看着这些复转军人们安定下来之后,才会回京城去复命的。
范无病和范亨父子二人自然是对此表示了欢迎,有两名上将坐镇此地,接收工作就不会有什么障碍了。
第三百零六章 千里送糕点
转眼之间,一九九四年的日历就被翻了过去,而一九九五年对于范无病而言,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年份。
不为别的,就是因为划时代的Windows 95操作系统要发布了。
历史还是由于范无病的出现发生了一点儿小小的偏差,作为微软公司的重要股东,范无病掌握着大量的微软股票的同时,也为微软公司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在他的帮助之下,Windows 95提前半年多的时间出现了。
在一九九五年的元旦,微软公司的Bill Gates亲自主持了WIN95操作系统的新品发布会。
Windows 95操作系统使得PC界面一下子变得友善起来,初学者可以轻松地掌握电脑的基本操作。蓝天白云的启动界面对于很多人而言,已经在某种意义上成为电脑的标志。
尽管后来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从Win95发展到Windows 98、Windows 2000、Windows XP、Windows Vista等,但是Windows 95还是具有自己重要的地位,不论是对于微软,还是对于普通电脑用户而言。
微软在Windows 95开发上投入了很大精力,技术人员在开发过程中一共消耗了两百二十八万三千六百杯咖啡,同时还有四千八百五十磅的爆米花。
对于微软和整个IT业界来说,这都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在一九九五年的元旦这一天,微软用盛大的庆祝会正式推出了他们新款操作系统Windows 95。发布主会场位于微软Rdemond园区十二英亩大的运动场,超过两百名员工为此做了二十天的精心准备,发布会由Bill Gates亲自主持,同时发布会的信号还在全世界四十三个分会场同步播出。
Windows 95发布会的主会场吸引了超过五百名记者,更重要的是吸引了两千名IT界的重量级人物到场。除了以外,还有超过七万名相关人士通过卫星观看了现场直播。
出席发布会的人员获得了一份特别版Windows 95。微软为Windows 95举办的发布会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二十多个国家的杂志将其列为封面新闻,一万三千份报刊有相关报道,同时还有八百多个广播新闻和两千条电视新闻与此相关。
微软为了Windows 95的发布特地制作了专门的网站,网站为当时的电脑爱好者提供了众多信息,其中包括产品演示版、免费的IE浏览器以及大量的技术信息。
此时的网民数量还很少,网站也不多,但当时为数不多的网站和在线服务商如AOL等也都挂上了Windows 95发布的广告。微软为了宣传Windows 95付出了接近两亿美元的电视广告费用,同时还为滚石乐队的《STARt Me Up》一曲付出一千两百万美元。
当然,Windows 95的推出也令范无病感到非常高兴,一个是自己可以告别原先的简陋界面了,另一个就是自己的微软股票市值又翻了一倍。
虽然范无病并没有应邀前往美国参加微软的新品发布会,但是礼数不可废,他给盖茨送了一只黄金打造的聚宝盆,里面有九十九枚金币,单从黄金的价值来看,也超过了十万美金,更不用说其中所蕴含的中国式祝福的吉祥寓意了。
盖茨受到这只聚宝盆之后,专门找人问了这里面的意思,了解了之后感到非常高兴,特意向范无病回赠了九千九百九十九股微软公司的股票作为回礼。
当时的微软公司股价已经很高了,这些股票的市值也在百万美元之上,不可谓不厚重。
当然了,对于两人而言,这些真的只能算是小钱了,也就是为枯燥的赚钱生涯增添一点儿情趣而已。
因为接受复转军人的事情要比自己想象当中简单,范无病才有时间继续关心自己旗下各企业的经营问题,总体而言,大家的发展还是蒸蒸日上的,唯一需要花钱不断维持的,就只有自己做战略储备的稀土产业了。
一年当中,范无病要造稀土产业中赔进去十个亿左右的人民币,换一个人的话,真还是承受不起的,但是这么做的好处也是非常明显的,国际市场的稀土价格,尤其是几种战略性稀土元素的价格直线上扬,这让范无病的准泰山沈培明大赚特赚。
虽然说沈培明的身后也有利益集团,但是他自己的获利也非常丰厚,一年当中仅在这个项目上的斩获就超过了五亿元,假如不算国内的这些隐性富豪们的话,这个成绩绝对能够排到富豪榜的前五了。
因此沈培明的心情也很好,专门派人给身在磐石的范亨父子送来了他们家自己制作的梅干菜还有腊肉。
“你这老丈人倒是有心,这东西比送其他东西可是强多了。”范亨很认真地品尝了一下亲家送过来的梅干菜,又撕了一块儿腊肉尝了尝,点头称赞道,“不错,味道很正。我们需要回赠点儿什么东西才好呢?北方的很多东西,南方人也吃不惯的。”
范无病就回答道,“那倒是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他们久居北方,我们吃得惯的,他们自然也吃得惯。再说了,你一个中央委员要是亲自出手做点儿什么吃的送给他们,相信你那亲家还是非常愿意拿出去向人炫耀的。”
“你这话说的,真是有点儿太过自信了——”范亨对此很是摇了摇头,不过心想这话倒也是有些道理的,自己最擅长的自然是做一些面点了,倒是也费不了多少工夫。
于是新扎的中央委员范亨同志就跟夫人张梅一道儿,花了一中午的时间,亲自下厨房做了些北方特色的糕点出来,然后交给了范无病董事长,在范董的亲自安排下,由范氏航空的客机给沈培明送了过去。
当沈培明在家中接到准亲家派人送过来的糕点之后,倒是有点儿意外的,从糕点做好到送过来,也就是不到半天的时光,这对于相隔千里之遥的两家而言,真的算是高速度高效率了。
正好沈培明的家中有几位重要的客人,见到有人给他送糕点,就觉得非常好奇。
“唉,是我那亲家做了送过来的,千里迢迢地从磐石让人送过来,真是难为他们两口子有心了。”沈培明心中非常得意,不过脸上却是一片震惊,淡淡地对众人说道。
“从磐石送过来的?那不怕是有两千多里路吧?几天的功夫,糕点怕是早就长毛了。”有客人一脸惊讶地问道,心里面却在鄙夷沈培明的这个亲家,大概也是没有见过世面的人物吧,送什么不好,现在哪里还有隔着几千里地送糕点的呀?
其他的客人虽然嘴上没有说什么,但是心里面抱定的想法却是跟这位客人差不多,众人都很诧异沈培明什么时候有了一个亲家,要知道他就是沈盈这么一个女儿,也才刚过了十八岁而已,怎么就有了亲家呢?
沈家的家产,很多人都是惦记着的,因此打沈盈主意的人也不少,基本上觉得自己的家底儿差不多的人物,家中有年龄彷佛的儿子的人物,都想过要跟沈培明结亲,但是沈培明对此总是哈哈一笑,不肯多说,却不知道是打的什么主意?
听他今天这话,难道说,沈盈已经暗里订下了未婚夫了吗?
只是看对方送过来的新年礼物,实在不怎么样啊,估计家里面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沈兄说的亲家,是在磐石?”有人有些好奇地问道,“可是望天的那个磐石?听说那里这几年发展很不错的。”
沈培明笑着点了点头,“正是那里,这两年的发展倒是也不错,或者再过几年,也能成为一个大城市了。”
“不过恕我直言,怕是那种小地方的人物,配不上令媛呢。”有个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