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好莱坞-第5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伊战、反恐战争同样给美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而这种影响给政府和民众之间带来的却是裂痕,虽然远未到越战那种严重程度,但好莱坞影视作品对战争的负面表现已经出现了。
《谎言之躯》、《引渡疑云》质疑美国的反恐政策,《决战以拉谷》、《勇者之家》直接描述战争给退伍军人和军属带来的创伤,《节选修订》、《拒绝再战》更是高举反战大旗,对联邦政府进行直接抨击……
这些影片虽然没有成为占据好莱坞的主流影片,却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如今联邦政府正在极力挽回战争给民众造成的不良影响,重新恢复政府的信誉,这些“不和谐”的影片自然不是主流意识形态希望看到的,而《拆弹部队》恰恰走了一条跟这些影片完全不同的路线,它貌似“反战”,实则“主旋律”,迎合了主流社会的迫切需求。
同样,如果不想被主流社会边缘化,政治正确是最基本的立场,面对这样一部点映的影片,即便是那些与瑞恩、与迪士尼不对付的职业影评人,依然要大唱赞歌。
“一部伟大的电影,也是一部巧妙的电影,娜塔莉·波特曼交待得很清晰,让我们知道具体哪个人是谁、他们在哪里、他们正在做什么和为什么那样做。”
面对这种性质的影片,根本不用迪士尼公关,罗杰·艾伯特乖乖打出了十分!
“当观众终于得以从《拆弹部队》那亢奋的副驾驶座位上下来,他们一定是在颤抖着,仿佛触电一般,他们很有可能会急切地想要再看一遍。”
“紧张、勇敢、害怕,这将是二十年后人们从在伊美军身上所了解的事。这部电影是娜塔莉·波特曼的经典之作,如果有观众觉得时下的无情暴力是空想的话,这部电影就是强有力的证据。”
“娜塔莉·波特曼制作了一部一流的战争片,一个生动的又充满危机的城市战争发生在伊拉克,最重要的是,这是一个即时经典电影,演示了一个残酷炎热和尘土飞扬的实验室战争环境。”
曾经的主流,如今边缘化的影评人纷纷为电影亮出了十分,这些人虽然影响不到好莱坞的主流商业片,但在奥斯卡上面,还是有一点发言权和影响力的。
相比于这些影评人,迪士尼旗下的媒体则向全社会发动了类似洗脑般的宣传大战。
前知名影评人托德·麦卡锡主持的ABC电视台的电影推荐栏目,就深刻剖析了娜塔莉的导演手法,并且给予了高度赞扬。
“《拆弹部队》具有记录的价值,但是整部电影的美学手段不是基于摄像机的纪录性,不是为了‘完整地’捕捉对象的存在,它是基于某种心理主义,基于战场上的人对战争的感受方式。”
“用庞大数量的超短镜头来组成一部电影,镜头之间必然有一定的剪辑逻辑,在某些情况下,镜头模仿的是拆弹队员的目光,当詹姆斯拆弹时,其他队员必须密切注意周围环境的变化,他们的目光必须时刻变换,迅速转移。这样的镜头背后反应的是战场上人物的心理状态。”
“波特曼导演将这样的镜头扩大至整部电影,不仅是拆弹过程中,队员们在军营里休息时,甚至詹姆斯和卖DVD的伊拉克小孩玩足球时,用的也是这种高度变化的短镜头。”
“这样的运用,其心理效果是惊人的,战场的紧张感已经退至其次了。娜塔莉·波特曼导演用这样的镜头和剪辑暗示的是人物心理的失常状态,他们无法以正常的方式完整地注视事物了,他们的注意力被迫不停地转移、分散,一切都是片段的,不连续的,他们无法对周围的存在产生整体感……”
最后,托德·麦卡锡总结式的说道,“好的电影,要求形式和内容完全融合在一起,完美地为主题服务。我认为波特曼导演在《拆弹部队》中近乎完美的实现了这一点。”
第825章 名利的吸引力
按照一般的理解,口碑如此爆棚的影片,票房也应该大卖才对,但从九十年代开始,影片的专业口碑和票房数字,就变成了几乎不存在多少联系的两码事,而《拆弹部队》这种专门为了迎合奥斯卡而制作的高冷题材,也确实不怎么招普通观众喜欢。
影片以可怜的4家院线在北美点映,首周3天拿到了14万5352美元的票房,单馆票房超过了3万美元。
这个数字看上去似乎还不错,但北美专门放映文艺片的独立院线,大多数都是可以容纳超过500人的大型影院,而娜塔莉的上一部影片《黑天鹅》以更大规模在北美开画,却拿到了单馆过9万美元的成绩,从这方面来看,《拆弹部队》的票房表现注定很渣。
到了第二个周末,《拆弹部队》的放映规模扩大到了60家影院,单馆票房迅速滑落到了1万美元左右,这个周末的三天,仅仅从北美收获了62万美元多一点的票房。
这可以说是冲奥影片最大的悲哀,想要收回投资,那就依靠漫长的时间积累吧。
经过两周的票房走势观察,迪士尼和米拉麦克斯也大体估算出了影片最后的北美票房数字——1500万到2000万美元之间。
想要指望票房拿回投资,迪士尼和米拉麦克斯可以死了这条心。
“还需要我做什么?”娜塔莉问瑞恩。
为娜塔莉的杯子斟满红茶,瑞恩靠坐在单人沙发上,看向对面,“艾莉森,你不是自称对公关很有心得吗?你可以说说看。”
“当然。”
泰勒放下手中翻看的文件,将蜜糖金的卷发顺到脑后,不紧不慢的说道,“娜特,我要做你的老师了哦。”
“亲爱的。”
从茶几上的果盘里拿起一个橘子,娜塔莉直接丢了过去,“你尽可以说。”
“谢谢。”
接过橘子,泰勒又随手扔给了瑞恩,“这就开始了。”
“争奖最大的忌讳就是自视甚高,也不要把自己的电影说得有多高端,要全程展现出自信可亲又谦虚的一面,这样最能得学院成员的欢心。”
瑞恩和娜塔莉不为所动,这种事基本所有圈内人都知道。
“还要频繁出席洛杉矶的各种派对和活动,增加自己的曝光率。”泰勒继续说道,“虽然我们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但必须刷脸,刷存在感。”
对娜塔莉来说,这没有任何难度,她本就居住在洛杉矶。
这也可以算是想拿奖的基础条件之一,外地的影星往往在颁奖季都会暂时定居洛杉矶,比如前几年所有人都认为丹尼尔·戴·刘易斯会拿下最佳男主角,他的优势确实也很大,但即使性格孤僻、几乎与好莱坞格格不如,这位混混演员仍旧在颁奖季时搬到洛杉矶生活,出席各种颁奖礼展现对奖项的竞争和渴望,最终才能顺利得奖。
“此外,我们还要防止别人泼黑水。”
说到这里,泰勒看向了瑞恩,“虽然没几个人愿意冒着他暴怒的风险这么做,却也不得不防,毕竟这个奖项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
“这方面交给我好了。”瑞恩主动揽了下来。
如果说靠自身推销和努力刷脸还算是良心型争奖的话,那没有公关会承认自己做过的手段——向对手泼脏水,这算是近几年奥斯卡争奖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事情,当中受害者也不少。
今世虽然很少有人敢于直接如此挑战迪士尼的影片,但瑞恩前世看过的传闻一点都不少。
比如学院成员艾里克·帕特森2008年出书揭秘,称《断背山》最佳影片征途是毁在两个资深电影人托尼·柯蒂斯和恩斯特·博格尼尔手上的,两人在福克斯新闻台向观众表示——“这种同性恋牛仔故事我们看都不想看,相信假如霍华德·休斯、约翰·韦恩还活着的话,肯定也不会看这种电影。”
虽然说这不是《断背山》落败的主要原因,但一定程度上肯定影响倒了结果。
还有前世的《拆弹部队》与《阿凡达》之争。
虽然詹姆斯·卡梅隆对于跟前妻竞争最佳导演几乎没任何兴趣,但两家制片方为了争夺最佳影片,阴招频出。
《拆弹部队》的制片人梅根·埃里森不顾违规风险,写拉票邮件发给大量学院成员,号召他们不要给《阿凡达》投票——我们业界需要给《拆弹部队》这样的小成本独立电影肯定,而不是给全球票房几十亿的大片。
与此同时,媒体流传大量有关《拆弹部队》中军人的作战方式不真实的报道,虽然二十世纪福克斯从没承认这是他们放的料,但明眼人都知道谁在兴风作浪。
还有,前世他看过的最后一届奥斯卡,伍迪·艾伦的前妻米亚·法罗及其儿子罗南·法罗在媒体上旧事重提,称伍迪·艾伦多年前曾猥亵米亚·法罗的女儿,几十年前已经盖棺定论的旧事为何会突然闹得轰轰烈烈?
永远不要小看了名利的吸引力!
瑞恩始终都谨记着这一点,他的公关团队在颁奖季也不会放松。
“再就是针对性的公关目标。”泰勒拿起了刚才翻看的那份文件,“我这里有最新的统计,学院成员中白人占了百分之九十五,男性所占的比例为百分之八十一,五十岁以下的成员不超过百分之十一,学院成员平均年龄为六十四岁。”
她撇了撇嘴,还是无奈的说道,“这就是决定奥斯卡提名、获奖的人群。也就是说,学院中的老男人是奥斯卡结果的主要决定者。”
“他们也就是我们要想方设法要拉拢的目标。”
“亲爱的。”瑞恩剥开那个橘子,分给了泰勒和娜塔莉,“你分析的很正确。”
“听说除了我们的公关团队外,”泰勒扔了一瓣橘子到嘴里,“哈维还雇佣了丽莎·塔贝克为娜特公关?”
“这是这样。”瑞恩点了点头,“我们占据了绝度优势是没错,却容不得任何放松。”
目前好莱坞最负盛名的颁奖季公关就是丽莎·塔贝克,而她的前一个职务,则是米拉麦克斯影业的公关部门负责人,运用一系列手段帮米拉麦克斯让《恋爱中的莎士比亚》打败《拯救大兵瑞恩》,夺得当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奖,造就影迷心目中公认的最近20年奥斯卡颁奖史上最大的“冤案”,就是丽莎·塔贝克最典型的战绩之一。
她以前就是哈维·韦恩斯坦在公关上的左右手和直接执行人。
虽然后来独立创建了公关公司,但她合作最多的还是韦恩斯坦兄弟,她和她的团队在过去几年里帮米拉麦克斯影业拿下过近三十个奥斯卡奖提名。
丽莎·塔贝克和她的公关公司,可以算是瑞恩为明年奥斯卡加的又一道保险,毕竟他要做的是一件创纪录的事情。
对于年迈保守的奥斯卡来说,改变有时真的是最困难的选择,必须加强说服他们的力量。
随后,公关派对和拉片会之类,瑞恩完全交给了娜塔莉和她的公关团队,谢莉夫人也再次飞来了洛杉矶,尽管对女儿极其不满,但娜塔莉是她唯一的女儿。
在瑞恩的授意下,迪士尼准备的十万份豪华光碟,早早就发到了学院评委以及所有与奥斯卡有关的人手上,伴随着光碟的,还有迪士尼精心制作的《拆弹部队》版汽车挂饰和钥匙扣,这些看起来并不值钱,却是独一无二的版本。
当然,类似于香槟、鲜花、纪念品等小礼物,更是层出不穷。
就算是这样,也无法保证那些像瑞恩一样喜欢用脚投票的评委们,能真正看过《拆弹部队》。
这件事上,丽莎·塔贝克和她的公关公司就发挥了作用。
丽莎是好莱坞中最早使用“Phone banks”手段的人,丽莎和她的团队几乎每天都会打电话给学院成员,“你看了我给你寄过去的《拆弹部队》的DVD了吗?你真要快点看看,这片真的很好。”
等确定学院成员看过电影后,丽莎又会继续电话轰炸,“大家都觉得这片特别好,你不觉得娜塔莉·波特曼该得奥斯卡么?”
此外,哈维·韦恩斯坦还请来了担任过奥黑炭总统助选的公关经理统筹米拉麦克斯方面的公关事宜,为《拆弹部队》发邮件给迪士尼以外的媒体,里面写满各种有关娜塔莉执导的如何出色,平时又是多么的才华出众等等,以便透过媒体向学院成员‘洗脑’。
这还不算,米拉麦克斯影业甚至请来查理·卓别林的两位孙女举办派对招待业内人士,向业界传达影片有多好。
同时,瑞恩这边也在行动,他请来了乔治·卢卡斯、詹姆斯·卡梅隆和史蒂芬·斯皮尔伯格一起办了一场大派对,招待众多导演、影星和制作人为电影造势,同时还请了萨默·雷石东、鲁伯特·默多克和唐·洛根等掌握媒体话语权的人来观影,
与一路走低的票房完全不同,《拆弹部队》的宣传公关声势惊人,甚至在媒体上的曝光度几乎比得上《阿凡达》了。
后者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准备期,即将登陆全球各大院线。
第826章 破灭前的呐喊
一个没有大牌明星出演的、讲述未知外星生命的原创故事,并且不是任何电影的续集,标价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