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误入官场 >

第37章

误入官场-第37章

小说: 误入官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是因为多出了二万多元,侯立华才有底气的将豆腐用上包装。同时朱代东还建议,豆腐厂可以购买一台发电机,农村停电是很普遍的,特别到了夏季,就更是如此。而豆腐厂的生产是一天都不能停的,虽然这又要花掉一万多元,但侯立华还是连眼睛都没眨一下就同意了。
    另外在厂房的顶上还建了个水池,豆腐厂的用水量很大,总不能靠人工提水吧?因此一台抽水机也是需要的,豆腐厂将成为侯家塘村第一个用自来水的地方。
    朱代东正在与侯家塘村的会计侯峰核算着成本,也正是这个时候,他接到了袁平的通知,让他马上回乡政府。乡政府的工作才是朱代东的本分,他不敢耽搁,马上骑着新买的自行车回了乡政府。
    “乡长,你找我?”朱代东到袁平办公室时,发现袁平很少见的站在屋中央,来回的踱着步,眉头微蹙,不知道在想什么事。
    “小朱,侯家塘的豆腐厂搞得怎么样了?”袁平见到朱代东,久违的笑容浮上了他的脸庞。
    “正在建厂房,明后天村上就会派人去市里买设备。”朱代东说道,既然乡长相问,他也就把这一阶段在侯家塘村的事做了个简单的汇报。
    “还是侯立华有魄力啊,金沙村的老胡就不行,错失良机。”袁平点了点头,这是变相的肯定朱代东。
    “胡支书的优点就是行事稳健,毕竟是老支书了,不像我这么毛糙。”朱代东笑了笑,袁平可以评点胡支书,他可不行。今天的袁平有些反常,可能说是一反常态,朱代东不知道他找自己什么事,拐弯抹角的,这不像袁平的风格啊。
    “小朱,上次见你销酒的时候,好像搬了几十箱酒在办公室吧?”袁平很随意的问了句。
    “是的,当时香山山庄只要五百箱,我想反正企管费也收回来,也没必要再为了几十箱又去找个买家,干脆就准备留下来自己慢慢喝。”朱代东解释道,他很奇怪,袁平怎么还会问及这件事。党委会可是有决议,我可以全权处置那些酒,只要能收回今年的企管费就行。现在企管费已经收回来了,这些酒可以说是自己的。
    “我只是随便问问,你不要多心。”袁平微笑着摆了摆手,“小朱,那些酒你能卖些给乡里么?”
    袁平可以说是鼓起勇气才说出这句话,原本他是领导,朱代东是下属,完全可以把这个当成指示,让朱代东去完成。可是党委会上形成的决议,让他作茧自缚,在朱代东面前有些心虚了。


第七十章 都喜欢这酒
    “乡长,乡里要用酒直接到我那里去拿就是,要多少,我给你送来。”朱代东没想到有朝一日,袁平竟然会向自己要树木岭酒。
    “那可不行,党委会已经都有决议了吧,树木岭酒的由你完全负责处置,乡里要用酒,当然得付钱。这样,你写个条子,我签字。”袁平说道。
    “乡长,当初卖酒就是为了今年的企管费,现在企管费已经收到,乡里再付钱,那不是为难我么?何况陈书记已经拿走了十箱。”朱代东坚持不要钱,甚至还将陈树立抬了出来,上个周末,陈树立说还要点酒,朱代东就和王波一起搬了十箱树木岭酒到他的吉普车上,让他带回县城。
    现在袁平也要酒,看来树木岭酒很受欢迎,这是朱代东乐意见到的,当书记和乡长都看上了树木岭酒时,树木岭酒厂重新生产新酒的提议就将提上日程。
    “书记也拿了十箱?那好吧,我就沾你的光了,说实话,现在县里的领导都很喜欢我们乡的树木岭酒,代东,这次你干的不错。”袁平微笑着道。
    “这是我应该做的。”朱代东连忙微笑道。
    朱代东的办公室原本有三十四箱原封不动的树木岭酒,另外还有一箱开动了过的,他拿了两瓶给陈树立当酒名的提字费外,就只是自己喝了两瓶。另外的三十四箱,上次侯立华来,他让侯敢搬了四箱回去。他的载重自行车后面有两个可以收起的货架,在旁边放个四箱酒,后面还可以带上侯立华。
    后来朱代东又送了五箱给侯勇,但注明,有一箱给得他留着,这是朱代东准备给无名道长的,而放在他的办公室里,他很难忍受这样的诱惑。当再送给陈树立十箱之后,就只剩下这十五箱了。
    而再搬给袁平十箱酒之后,朱代东就只剩下五箱了。可就是这五箱酒,朱代东也无法独享。就在他将十箱酒搬到袁平办公室后,李绍华通知他,电话站有他的电话。
    “朱主任好!”
    朱代东刚把话筒放到耳边,就听到一个揶揄而娇嗔的声音传了出来,对于任何声音,朱代东异常敏感。他立刻就听出来,这是唐小雨的声音,甚至他还能感觉到对方此时笑靥如花的样子。
    “你倒是什么都知道。”朱代东轻笑道,“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说吧,有什么事是我能效力的。”
    朱代东曾经与唐小雨通过几次电话,自从朱代东调到乡政府后,唐家与他唯一有联系的就是唐小雨,唐小雨并没有因为朱代东没能成为她的姐夫而与他的关系冷淡,一直到现在,唐小雨反而经常拿他当准姐夫看待,有时碰到工作和生活上的不顺心或是不开心,也会向他哭述。
    “要酒,要树木岭酒。”唐小雨说道。
    “多少?”朱代东问,他不奇怪唐小雨的消息灵通,她虽然才进县财政局没多久,但交际广泛,或者说神通广大也不过。
    “至少两箱,最好是三箱。”唐小雨倒是一点都不客气,现在香山山庄一瓶树木岭酒的售价是三十元,如果按照这个价格算,三箱酒已经过了千元。而且这还是有价无市,就算你拿着一千元在县城,也不一定能买到三箱树木岭酒。
    “你要这么多酒干什么?拿来送人?”朱代东问。
    “当然,现在这酒可是最好的送礼佳品。”唐小雨在那边点了点头,一开始她知道树木岭酒后并没有想到它会与朱代东产生联系,在她看来,朱代东只是树木岭乡的秘书,而且树木岭酒在市面上也没有卖,她也问过树木岭酒厂,树木岭酒已经全部销售一空,就算是酒厂,最快也得在半年之后才能生产出新酒来。
    但昨天她无意中得知,这酒竟然是朱代东卖给香山山庄的,现在树木岭乡的党委书记和乡长想要用这种酒,都得看朱代东的脸色。她这才去打听朱代东的事,没想到他竟然在半个月前成为了树木岭乡的企业办主任,这对于半年前才转正的朱代东来说,可是个很大也很艰难的进步。
    “好吧,我让班车带上来,你到时去汽车站去接一下。”朱代东没有犹豫,一口就答应了下来。他也很喜欢树木岭洒,但如果没有,可以用普通老白干代替,他不是那种挑剔的人。
    树木岭酒这么受追捧,朱代东也很高兴,发自内心的高兴。这说明树木岭酒已经得到了市场的认可,至少是得到了雨花县市场的认可。只要酒厂能重新推出树木岭酒,酒厂打个翻身仗就不是件难事。
    在别人看来,把酒送出去会令自己受到损失,可是朱代东却认这是一个宣传树木岭酒的机会,多好的免费广告啊。既能疏通关系,又能扩大树木岭酒的影响,何乐而不为呢?
    “那就多谢了,你放心,这酒不会白要你的,有一箱我会以你的名义送给我们局长,另外一箱送给教育局局长,以后有你的好处。”唐小雨高兴的道。
    “你们局长我又不认识,教育局那边你可别用我的名义,你懂的。”朱代东不解的道。
    “你啊,就是什么都不知道,别人要找这样的机会都找不到呢。好了,这件事交给我来办就行了。”唐小雨嗔怪的道。
    既然树木岭酒这么受欢迎,朱代东也不会白白错过这个机会。当只剩下二箱半树木岭酒后,他干脆把所有的酒全部送了出去,尽量将影响最大化。三位副乡长、两位副书记、人大主任、政协主席、组织委员、纪律委员、武装部长、工会主席,还有财政所长徐锐、派出所所长陈世杰,每人都送上两瓶树木岭酒。
    朱代东的举动立刻赢得了所有领导的好感,现在关于树木岭酒的传说已经传到了乡里,这些人正在琢磨该如何向朱代东开口,没想到朱代东就将酒送上了门。虽然只有两瓶,但朱代东可是说得很清楚,这是最后的一点酒了,乡里的领导正好每人两瓶,这让他们都觉得很舒坦,这可是朱代东的一片真心。
    而在王副乡长那里,朱代东得到一个消息,据王副乡长透露,他很有可能会在下个月调离,这对朱代东来说是一个好消息。乡政府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现在突然出现了一个“坑”,让朱代东这个“萝卜”有些跃跃欲试……


第七十一章 各项规章制度
    侯家塘豆腐厂以神奇般的速度在建造,村里所有人都在里面入了股,侯家塘村还没有任何的集体企业,而这是第一家,而且还是一家被全村人看好的企业,因此,所有人都对它寄予了厚望。
    这些厚望很多都表现在建造厂房的时候,厂房缺少建材,有人把家里准备建新房的红砖、水泥、木材、河水运了来。需要人工,男女老少齐上阵。厂房与村口之间要修一条简易公路,仅仅二十天的时间,公路就修好,几乎是与厂房同时完工。
    而在这期间,侯家塘村的家庭作坊也没有停止,现在他们在市里的六家农贸市场都有了经销商,每天一千多斤的香干和卤干根本就供不应求。也正是这样,村民们才希望豆腐厂能更快投产,不但可以降低他们零星式生产的成本,同时也能增大产量。
    “代东,这可全是你的功劳啊。”侯立华拉着朱代东的手,感慨万端的说道,现在全村人之所以会如此齐心协力,都是因为他们看到了豆腐厂的希望,能改变他们生活条件的希望,而这,都是眼前这个年轻人带来的。
    “侯书记,我可不敢居这个功,要说功劳,也是你这个书记的,当然,敢哥也是功不可没。”朱代东笑道,豆腐厂的建设速度这么快,这也是他也没有料到的。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一旦他们的潜力被激发出来,完全可以创造奇迹!
    “我们就别在这里互相吹捧了,代东,设备已经运了回来,明天正式安装调试,同时也正式投产,到时你可得来哦。”侯立华微笑着道,虽然朱代东自谦,但他还是认为在村里的豆腐厂上,朱代东是最大的功臣。
    “当然,明天是侯家塘村一个很重要的日子,对我来说同样如此。”朱代东微笑道,正如侯立华所说,侯家塘村的豆腐厂从厂房的选址、内部格局设计、机器的购买、管理制度、卫生条例,包括工人和生产车间甚至是生产流程都花费了大量的心思,形成了详细的规章制度,可以说侯家塘豆腐厂更像是他一手创办的。
    第二天,所有机器全部进入厂房安装调试,看到明亮的车间,墙壁和地板都铺了洁白的瓷砖。一进去首先要经过一间更衣室,所有进入厂房的人都必须在此更衣,同时还要戴上白色的帽子,将所有头发全部收起来。在厂房的两侧每隔两米就有一个三米长两米高的窗户,在未生产出成品以前,要保证车间里能自然采光和通风良好。
    洗涤消毒间、生产加工间、成品存放间也都是按照严格的标准来设计和建造。可以说,侯家塘村的豆腐厂虽然只是一个小作坊,但是厂房的硬件已经达到了标准企业的要求。
    而在各个车间的墙壁上都贴着详细的工艺流程、卫生管理制度。比如对原料杂质不能超过百分之一,颗粒要饱满,无霉变、病斑,储存条件要通风、避光、低温、防潮。豆腐厂的原料都存储在二楼的仓库,通过一个闸门,直接引到一楼的浸泡车间。对清洗,也有时间、用水量、清洗程度的明确要求。像时间,清洗至少得十分钟,每桶黄豆的用水量至少得在八百斤以上,清洗状态是不能见到有杂质。
    还有浸泡的时间、温度、PH值;磨桨的浓度、浆液细度、磨浆时间;煮浆的时间、温度、消泡剂添加量、浆液量;过滤的筛网目数、筛网状态等。另外点桨、静置时间、蹲脑、摊布一直到成品,都有详细无比的标准。
    当这个生产工艺被贴出来,并且要让所有豆腐厂的工人背熟和严格执行时,许多人都有种错觉,自己好像不知道如何做豆腐了。而实际上,任何一户侯家塘村的村民都能做出豆腐。但是朱代东还是要求所有人都严格按照生产工艺来执行,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侯家塘豆腐厂的品质,才能让所有的豆腐保持品质如一。
    而卫生管理制度也比较完善:
    一、工作前,处理食品后或直接入口食品之前用流动水洗手。二、不留长指甲、涂指甲油、戴戒指。三、不得面对食品打喷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