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鞭心-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了不起的学生娃”,三人留心向工友们偷学技巧。
俗话说活动老学到老,这话一点儿不假。有人接触某一行,只是学的快,悟的透,时间一长就干出成绩,成为某一行的专家。但是没有一个人不学习就能成为专家的人。
干农活也一样,农民并非是不懂技术的愚者,至少他对如何种庄稼,如何让庭稼收成好,根据什么地种什么粮食,所谓的“倒茬”,还要跟据二十四节气,做到什么时间翻地,什么时间沃地,等等有关农事的一些最基本的常识。
就是农业专业人员,不可能一到田间地头就成了专家,必需礼贤下士,或者善于观察总行。不管明着拜师,还是暗着模仿学习。总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所以人千万不能狂目空一切。俗话说的:“驴狂屁出来,猪狂挨宰来。”
赵一丹从心里树立了学无至境的好学心态之后。处处溜心,事事学会配合,尽最大所能做到默切配合工作,达到工作的最高境界。
比如说配合大工彻一道墙,无非及时给大工供好两样东西,一砖,二沙灰。如果这两样东西供不齐,大工就会发牢骚。还有为了方便灵活,不能把砖一次性码到一道要起的墙的一边,最好是中间多一点,两头各放些,这样便于师父取砖,接省力气,保持体力。
赵一丹悟出这个道理后,照这样做了,反而他的时间就多余和轻松起来,还能抽空喘一口粗气,与师父聊聊天了。后来,赵一丹与大工之间的默契度达到大工一伸手,赵一丹就知道要啥,并且事先预知大工下一步要什么工具,赵一丹抽空都事前准备好了。尤其是两人配合码墙,赵一丹保持干活的节奏与大工接近,大工一伸手赵一丹就把砖递到手里了,随后抽空不断地移动沙灰斗,及时更满沙灰,灰铲一伸灰自然就掏上了。
赵一丹伺候的大工实在没问题可挑,便抽空借抽烟的机会,休息一下。如此一天下来,这位师父对学生娃赵一丹刮目相看。这个学生娃太灵了,干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就能达到这种程度,真是难得。如果是不回家读大学,以后就跟着他干了,将来带出个好徒弟,两人一块儿可以包工程了。
赵一丹、李宪、陈强三人短时间内,在工友之间的口碑发生了质的变化。从以前的不懂事的学生娃,到现在这三个学生娃可生了得。实际上这一成绩的获得,他们三人可是暗中受了好多苦的。
白天三人装得很坚强,可是到晚上睡觉后,全身痛得都醒来好几次,三人实在睡不着,就悄悄地来到干活工地的沙滩里,看天上的星星和月亮。三人互相安慰,就一个月时间,一定要干个人样子出来,决不能让工友们看扁三个学生娃。俗话说,人活脸树活皮墙皮活着一锨泥。
赵一丹三人这么玩命的干活法赢得工友们的好感,也赢得老板的好评:“这三个学生娃娃干活可利害了,为了鼓励赵一丹、李宪、陈强三人,老板特意把日工资各长5毛钱以示鼓励。
另外,赵一丹、李宪是陈强带来的人,为此老板给陈强的日工资定为18。5元,其它两人日工资均为18元。赵一丹和李宪为了能拿到18。5元的日工资,还暗暗向陈强看齐,暗中与陈强比人缘,比干活的吃苦精神,好让老板破例长成18。5元。
赵一丹、李宪、陈强之间的暗中较劲,更自觉的加重了体力劳动。三人手上都长满了血泡,最后血泡破了结成了蚕,才算磨出一双“干活儿人的手”。
自从赵一丹、李宪、陈强三人在工地上干活以来,真是随乡入俗,除了下班后换洗的衣服勤洗的干净外,工作服都是灰土满身,有时候吃饭时,和工友一道也顾不上身上脏不脏,或者手脏不脏,用手抓着馒头,就着炒菜狂吃起来。先解决肚子问题,然后躺在破棉絮被里睡觉。他们的那两床棉絮被早变成了灰黑色的了,与媒灰差不多了。
经过十多天的咬牙苦干,他们三人终于适应了这种强体力劳动。全身的痛疼小多了,手上起了一层老茧能耐得住各住磨擦了。他们的身子骨也强健多了,再不象以前一劳动就汗如雨下了。一天十多个小时的强体力劳动之后,吃完饭后,他们的精神立马就来了。
早晨起来,全身感觉到精力饱满,有使不完的劲。顺手打一套拳也是没啥问题。等身体适应这种强体力劳动之后,赵一丹、李宪、陈强三人,开始想着如何在工地上多挣钱,奇*。*书^网就找机会抢着干包工活。
有一晚上,工地上要垫一沙坑,需要四十车细沙土,老板放出话来,一东风车沙土20元。一辆车由四个人装,人员自由组合,单位配四辆东风汽车,连夜加班干,干完活就结账。
赵一丹三人和一些体力好的工友涌跃参加,四人一组,装一车沙子每人可得5元,如果装十车,人均挣回一天的工资,装沙比装石子好多了。十多号工友为了多装车数,真是疯狂地装车。
由于装车速度特别的快,一车30吨的沙土不足十五分钟就装满了。可想而知那个干活速度有多快。这种强体力劳动,在凉风嗖嗖的月夜里,所有的人都拔光上衣,光着膀子。只听见“呼-呼”的喘气声和大板锹“喳-喳-喳”入沙土的声音,但见汗水就如滚豆……
装完一车沙土后,司机把它拉走后,装车人才好好地休息一下,等待着下一轮的大奋战和大比拼。山风吹在流汗的身上,“哇——啊”爽极了。没有参加那场装车竞赛的工友说:“工友干活的热火朝天场面深深地吸引了他们。近二十号人光着膀子,月夜下从身上流出的汗水,闪闪发光。挥舞的大铁锹如机械手臂,快速地飞舞,划出优美的弧线。装车人气喘声如牛,让观者动容。一车沙土有三十吨,十多分钟装完,真让人很难相信。”
这近二十号人,连干4小时,就完成了任务。但是这些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几乎没有分出个胜负。最好的比最差,只是多装上了半车,多走四五分钟,也没有哪一组比另一组多装出一车。可见这场竞赛的激烈,可拼了命的精神,谁都不想当一个落后者,被工友说成“软面蛋”。
赵一丹、李宪、陈强等人这不要命的劳动就是为了多挣两个学费。手里钱多一点,在补习期间可以吃的好一点,学习最是劳神费力的事,如果营养跟不上去,对学习也有极大的影响。今天的吃苦就是为了后天的幸福,苦就苦吧,又不是年年苦,天天苦,只仅仅一个月,一转眼就过去的时间。
为了多挣钱,赵一丹等人又投入到新一轮加班大混战中去。十多个工友联合承包20公分厚,大2000平方米的二号矿井地面混凝土工程。这是阎老板为了提前完成工期搞的刺激活动。这一大会战的主角就是承包此活的老工友。为了抢回这一工期,承包此活的老工友开始挑兵挑将。
第057章 梦想前程(上)
第057章梦想前程(上)
赵一丹、李宪、陈强三人暗暗地较上劲,尤其是李宪、陈强两人之间也暗中较劲;两个子差不多,体能差不多,干活也不分上下,凭什么一个人18。5元,另一个就18元。更令人想不通,赵一丹这小子个子小,体能差一些,干活强在那儿,就也拿个18元。
更是不服的是,赵一丹那小子个子小,体能强不到那儿去,为什么偏偏得到工友的好评价?他们有着一米八五的个头,凭体能干力气活,这准是没有错的。搞别的事不说,单说干体力活,赵一丹这小子强在那儿了?
李宪和陈强也是暗下决心,决不能输给“酸人”(赵一丹的绰号),他酸不拉叽的能强到那儿去?不过陈强与李宪暗中较劲,一个比一个卖力。陈强心想他对得住那一点工资。而李宪认为他就是要挣取拿那个18。5元的日工资。赵一丹也想通过工友的好评,涝他个18。5元的工资,于是工作动机也很明显。
陈强就觉的有压力,这两个“亡命徒”干活就像是被“疯狗”咬了一样,抽风来着。不要命地干活,想涝得工友的好名声,冲上来,这不是明罢着逼迫他陈强吗?老板定工资就那么一点点,再也不会涨的,可是为什么老就盯着那5毛钱这样玩命呢?这5毛钱是给他陈强面子,如果到月末发工资时,老板给他拉平,这不是摸他陈强面子嘛!
陈强也暗暗地加把劲,干起活儿来就更上心了。心想看老板发工资时你们就明白了。他就不信干不过他的这两个死党。他们三人心中都是这么想着,又不好意思把话说开来。
李宪更是要强,他一米八五的个子,还要比陈强高一公分,高赵一丹都多半头了,怎么个也不能输给他们两个。虽然强体力干活,手指关节痛得要命。但是看到疯子一般赵一丹和陈强,心里的气不打一处来。他也要给赵一丹、陈强干着看看,他李宪并非软蛋。
李宪把干活联想到学习上:“在学习上我也不能属给你们,在干活上我更不能输给你们。不然我们三个人中个子最大的我,这一米八五不是白长了。说不定到时候工友们的评价影响了老板的判断,到时候把他的工资给的还比赵一丹那小子底一点,这不是更没面子。在工作上,李宪定了一个目标,日工资至少要与陈强持平,不然这太不爽了。”
想着这些,李宪也是暗暗叫苦,怎么遇到这两个冤家。李宪、陈强在工友口中的评价也是日渐上升。他们几人之间的人气指数是,前一断时间是赵一丹高,中途一断时间是李宪高,最后一断时间是陈强高。三个人的人气指数如此巧妙变化。三人之间的较劲指数就不断地加大,无形中把干活当成竞技场,竞声场,表面三人和和气气,可是心里三人谁也不敢轻视谁,谁也不让着谁,都微妙地角逐。
这大到朝政,小到工作单位和一个家庭。历来是一帮亲戚朋友在那儿闹腾,这个闹腾团队,随着人口发展和时间发展,战线的拉长,就会有新人不断地加进这个圈子里闹腾。如果没有进入这个圈子的人永远就闹腾不上。就是没有相当关系,有人想加入这个圈子也太难了,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就这么个理。
再后来,2号井台的地面混凝土工程也正式启动了。老板了为赶工时,把占地2000平方米,厚10公分的混凝土地面,承包给工地上的工友,由他们抢着干。在老工友选兵选将时,陈强第一个被选准,随后是李宪、赵一丹等人。
李宪、赵一丹与陈强后来也是较上劲,一定要抢抢这个风头,要不然陈强一个人出尽了,那他们两人怎么办,多没面子。再拼了命要干一把,再把失去的名声涝回来。李宪开始狂追陈强,赵一丹也是不甘落后,得把那个第一抢回来。可不是嘛,从原先的第一,现在排名最后了,那能就这么肯认输呢?
劳动是快乐的。人都想坐吃清闲饭,但是真要坐享清福时,除非家底殷实,坐吃百年吃不完,不然就得撑握一门吃饭的路子,要么懂技术,要么懂经营,要么学会以钱赚钱,如果这些都没有,只有下苦才是正常的营生。在边干边学中苦尽甘来,这样的人生活得也很充实满足。
如果说身强力壮,苦点倒也没啥,同是农民工只要你有体力,懂得干活的技巧,那你也是农民工中的人上人——老板器重,工友敬重。如果你的体力不行,脾气又不好,在打工行列同样会被工友欺负的。
如果一个人属于后者,要改变这一劣势,成为人上之人,一要不断地改变自己;二要不断地向好的方面学习,还要学会忍辱负重;三要选准自己的道路,学做好人,努力钻研学术或者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变劣势为优势,让人仕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这也是做人的规律,一个人决不能因为自己名声不好,而不努力学习改变自己。任何人摸不掉人生中的污点,但是只要学做好人,好多的好事加起来,就可以把一个人的小污点挤的很小,甚至让人想不起来了。
但是,如果一个人一直做好事,突然做一件坏事,人有时候不容易察觉,但是这样的错误太没有意思了,细想想,历史上好多人,就因为晚节不保而身败名裂,实在可惜。人生,恰恰坏人学好,能得到好名声,而好人做一件坏事,却就大臭于天下。所以好人难做,更需要持之以恒。
赵一丹觉的自己想法太多了,想这些干什么,这与抱砖头打工有什么关系,自已又当哲学家、政治家,想这些能干什么?就是想的很深奥,很有哲理,自己著书立说去不成?可是眼下只是一个抱砖头的主儿,除非自己回校复读,一定考一个名牌大学,将来有可能会把自己对人生感悟写成书,教育后人。
赵一丹的这一段打工经历是,从一个刚去打工被工友小看的学生娃娃,什么事都不懂,不会干的人,到懂得干活技巧,学会调配自己体能,懂得察颜观色的确是一大进步。就赵一丹的这一段工作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