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大导演-第5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据点,让我们能够拍真正大型而优质的全球电影,不光光是学习好莱坞,而是要跟新西兰的彼得·杰克逊一样拍出超越好莱坞的作品来,用我们自己电影与好莱坞进行竞争”李小乐的脸微微有些发红,这是一个他从未对别人说起过的梦想,现在他突然对弗雷德讲起来了:“我要在中国建立一系列跟维塔数码特效公司,研制出最好电影设备,要在3D技术上走在好莱坞的前面,我们那儿有李安,张艺谋,吴雨森,姜闻,冯晓刚,陈凯哥,宁皓,陆钏这样大批的好导演,好演员更是数不胜数,他们缺乏的只是好的编剧,好的电影技术。
我要好莱坞的编剧体系带过去,把全国那些零零散散的编辑集中起来,让他们用好莱坞的方式,十几名,二十几名编剧写一个剧本,提高编剧的地位,把整个产业做起来,我相信中国以后会越来越强大,电影市场终究会超越美国,我相信人们需要有人去做这样的事情。”
李小乐越说越是兴奋,手舞足蹈,滔滔不绝,弗雷德专注地听着,有时点头,有时他会插一句,为李小乐的梦想补充一些细节,他们把办公室那个小冰箱里的饮料都喝完了,烟灰缸里也落满了烟头。
直到李小乐兴奋地描述完,费雷德这才终于出声道:
“很好的梦想,但是……李,你有没有发现,你从头到尾都是把电影当作你的一个工具,似乎没有真正感受过电影究竟是什么?你只是把电影当作你成功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可以是炒股票,盖房子,或者任何其他什么?你为什么要做电影呢?这些是你最初想拍电影的初衷吗?”
这话一说,就让兴致高昂的李小乐愣了一下,是啊……似乎他说的这些与电影本身关系并不大?他来美国之后,一直埋着头往前冲,似乎忘记了为什么?他为什么干了这一行?不就是因为看到《霍元甲》时,觉得无忧无虑,跟着故事里的人哭笑,无比的快乐,而想要拍出像《霍元甲》那样的作品吗?费雷德看他在思考,不由接着问他道:“以你对电影的理解,能告诉我电影的优劣评判是什么?电影真正打动人的地方究竟是什么?”电影的优劣标准?这个问题听起来似乎很简单,音乐,画面,情节,演员的演技,特效……标准有一大堆,但是真正到最顶尖的层次的标准是什么呢?票房?这个显然不是电影评判的标准,否则《3D金品梅》之类的色情电影肯定能排的上号……
如果是情节与人物,《肖申克救赎》怎么会输给《阿甘正传》?假如是比特效,《钢铁侠》早就应该是奥斯卡最佳电影了,那么《泰坦尼克号》拿到11项奥斯卡又是怎么回事?王家卫那些看不懂电影又为什么能获得那么多国际奖项的青睐?
一堆疑问,让李小乐低头想了半天,才抬眼望着费雷德苦笑着,摇了摇头:“我不知道……”他知道,费雷德这位戏剧理事会的会长,肯定会告诉他答案,心里已经把脑子里的笔记本都准备好了。
果然不出所料,费雷德终于开始把他压箱底的东西掏出来了,就见他缓缓地道:
“在我看来,好的电影,有四境界的标准,感官境界,故事境界,人物境界,以及艺术境界……”
“具体点怎么讲?”李小乐瞪大了眼睛,聚精会神的问道,终于费雷德开始把他脑海中一直模糊的概念开始理顺了,他说的这四个境界是有高有低的!
弗雷德突然坐直身体,对李小乐正色道:
“所谓的感官境界,意思很简单,就是各种刺激人物视觉,听觉,乃至心理的各种光影,音响,摄影效果,比如让人提心吊胆,血腥至极的恐怖片《死神来了》,充满了令人愉悦歌曲的歌舞片《红磨坊》,乃至那些大场面的超级英雄电影,色情片,或者香港的一些动作片……
而这只是最基础的基础,这些东西做的再好,对于一部电影来说都是锦上添花的东西,无论对于普通观众,还是业内那些真正有鉴赏力的电影人,感官境界都是最低的境界……
光是停留在这种境界的电影,还只能算是很初级……”
“嗯……这个确实只要花钱任何导演都能拍的出来。”李小乐点了点头,这就是以前内地导演看到好莱坞大片之后的第一大误区,以为好莱坞电影就是靠大战场,炫目的特技,不就是砸钱砸出来的吗?咱有钱,咱也行
大名鼎鼎的徐客导演当年也是迷恋视觉效果拍摄出了《蜀山传》,结果票房是一败涂地……“而当电影进入了第二阶段的故事境界了,才是电影真正能获得大多数人喜欢的基础了。”弗雷德说到这里,用一种满怀深意的目光望了李小乐一眼:“所谓故事境界,就是把一件故事从头至尾,用合理的节奏编排好,然后辅助精彩的对白,令人过目难忘的人物描述,这个境界好不好,通常是靠着编剧的功力,这是决定票房的最关键的两个因素之一,而这恰恰是好莱坞的最擅长的地方,他们拥有着这世界上最庞大,最优秀的编剧团队……而你的老师H就是其中公认最顶尖的编剧之一……”
李小乐心里也是哑然失笑,确实,剧本剧本一剧之本电影好不好,很大一部分程度而言就是靠着剧本故事好不好,像是中国张一谋,陈凯哥这种顶尖导演,当年依托着莫言,余华,李碧华,那一批华人新文化黄金时代大作家的作品,才拍出了《霸王别姬》《红高粱》,《活着》这样的经典之作。
可到了后期,张一谋,陈凯哥这两位大导演,自己担任编剧之后,电影水准就大幅下滑,这就是缺乏了故事的境界……
而好莱坞是世界上最重视编剧的电影国度,他们完善的编剧制度,才能一直保持像是《哈利波特》系列这种,无论导演换成什么人,影片的水准不降低。
这是好莱坞最厉害的地方,编剧的储备人才太强大了,所以别的国家能拿出来上国际大卖的大片,通常都是自己文学名著,而不是由现成编剧编剧的故事……
弗雷德看李小乐低头思考得差不多了,才接着道:
“而票房的两个要素另外一个,就是人物境界,演员通过人物在故事中的喜怒哀乐,来把观众拉进去,让观众认同这个人物,跟着这个人物感受经历电影中的一切
这个境界的高低通常是由演员本身来决定的,好的演员能让原本的角色更加升华,让一个平庸的故事拥有更吸引人的魅力,而三流演员却会毁掉一个好的故事……
所以为什么演员对电影本身如此的重要,因为很多时候观众直接面对的是演员本身,当他们被伊丽莎白·泰勒,玛丽莲·梦露迷得神魂颠倒的时候,往往会忽略故事整体的好坏……所以这个境界做得很好的时候,会远远超过前面两个境界的重要性……”说到这里,费雷德突然停了一下,欣赏地望着李小乐道:“而这三个境界,你都把握的炉火纯青,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像你这么青年的导演,能够在影音效果,把握故事节奏,以及调教演员上有这么深的造诣……”
加微信cmread365;悦读有惊喜
第684场 手中的王牌
“那究竟什么才是艺术的境界?”李小乐干脆直接对费雷德问了出来。
“所谓艺术的境界……”费雷德眼神突然浮现出一种神往的神态,缓缓地道:
“就是超越,感官,故事,人物………电影的至高境界,再美的画面看多了都会让感官疲倦,再好的故事重复多了都会变得无聊,再经典的人物都会被时代的框架所局限……
而只有艺术无论是过多少年,历经多少岁月,你回头再看,他依然是那么打动人心,依然是令人着迷不以所谓艺术,就是神的境界,无论你是绘画,音乐,乃至舞蹈,达到最高点,终究都是会进入个境界”
费雷德说道这里,目光望向了李小乐:“而电影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超脱前面三个境界,拍出那个隐藏在所有这些表象之下,那个绚丽多姿,无以伦比的电影之神的面貌……”
“电影之神的面貌?”李小乐听着这个玄之又玄的词,却并没有觉得费雷德这番话有什么走火入魔了,因为他突然想到了是李安在第二次获得奥斯卡导演之后,说的那句话:“感谢电影之神。”
电影之神是谁?让如何能拍出他的面貌呢?李小乐突然感觉到他正在接近那个自己一直梦寐已久的东西……
费雷德望着他,说出了一段很老套,而却让此刻李小乐感到振聋发聩话:
“电影之神,就是现实生活,也就是人们每天睁开面对的命运
而生活真正的面貌,就是人们在面对真实生活中展现出的那些真理,不是你这个导演凭着自己的臆想与迎合人们心底需求的‘救猫咪’理论制造出来了,而是那些在人类社会中亘古不变的真理。
这些真理是爱情、荣誉、怜悯、自尊、同情与牺牲……所有这些美好而真实的感情
除非你真的能拍出这些真理来,否则,你拍出来的不是爱,是情欲,你拍出的失败里,没有人失去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你拍出的胜利也看不到任何希望,更糟糕的是,人们看不到里面悲悯与同情,甚至拍出来的悲伤里,容不下真正的伤痕”
弗雷德最后深深地吸了口气道:“如果你的电影里缺乏真实的命运,那么无论演员演的再好,故事在感人,拍出来的不是心灵,而是一种内分泌”
李小乐听着这番话,完全被镇住了,他在瞬间明白了费雷德评价他的话:“就是因为你对于成功的渴望,对于电影本身的目的性一直都过于强烈,所以,无论你过去拍什么电影,无论你多么拼命,技术多么好,你都拍不出最好的电影。”
是的,他从一开始就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那就是他的电影里一直都在前三个境界里打转,他一直都认为自己就是电影中的神,一直按照着大众喜欢的“救猫咪”的理论,他认为导演应该超越电影本身,去控制它,调整它,让故事变得“完美无缺”,这样才能真正调动观众的情绪,而从来没有描述过那些真正的“命运,生活。”
什么是命运?什么是生活?那就是当它真正降临时,无法以人们意识为转移,我们只能选择接受或去逃避,而不可能去彻底改变它……
二战中,辛德勒因为救不了所有的犹太人在车里哭泣,在时光流转中,阿甘无论做多少事情都无法挽救珍妮的命运,在泰坦尼克号缓缓沉没时,罗斯只能看着慢慢变得冰冷的杰克沉入海底……
因为当面对真正的生活,真正的命运,那些战争,疾病,车祸………人们从来都是渺小的,我们远远比自己想象的更加无力……
在真正的生活中,没有人是能拯救世界的超级英雄,没有人是独一无二的上帝宠儿,没有人是与众不同的,每个人都是同样的渺小,我们能做的,往往是怎么更好的去面对他……鼓起勇气去面对他……李小乐突然明白了,自己得不到奥斯卡,不是编剧不好,不是特效不好,更不是演员不好,而是他这个导演不够好,因为他电影里没有拍出“电影之神”,所以更别提展现电影之神的面貌了他现在就跟1993年之前的斯皮尔伯格的一样,可以拍出《大白鲨》,《侏罗纪公园》,《E·T》,《夺宝奇兵》,这些所谓受到观众欢迎,票房大卖的电影,感官效果,故事情节,人物表现都可以说是已达巅峰,也能拿到无数的技术奖项……但是因为影片里缺乏真实的命运,所以始终与奥斯卡的最佳影片,最佳导演这两项大奖绝缘。
1993年的《辛德勒名单》为什么是斯皮尔伯格的蜕变之作,因为他没有去冲着观众喜好,去掌控电影中的命运,而是拍出了“战争”的这个大命运真正的面貌,拍出了面对这种命运中,人们残酷,冷血,温情,救赎……
1995年的《阿甘正转》为什么能战胜伟大的《肖申克救赎》?不是因为他的演员表现比的后者好,而是因为《阿甘正转》拍出了几十年中美国整体命运中的巨大变迁,拍出了“生活就像是一块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的生活真谛。
那在轻柔音乐中,风中飘舞的羽毛,就好像是我们每一个人,随着命运的风飘动着,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会被命运带到何方,我们能做的,只是选择像阿甘那么去面对,或者像上校一样去逃避……
1997的《泰坦尼克号》,詹姆斯·卡梅隆首次拍出了的命运是那场无法改变的真实沉船事件中人们的情感……2006年的《断背山》拍出了面对那座荒凉世界时,男人之间爱情的无奈。
王家卫的电影中没有情节,没有特效,通篇都只有生活与命运,《东邪西毒》里的江湖,《重庆森林》,《花样年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