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长小武-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婕妤身子抖了一下,吓得不敢再说话了。他的少子刘弗陵在一旁睁大了天真无邪的眼睛,抱着他的腿,惊讶地说,阿翁,什么叫大义灭亲啊?
刘彻看着可爱的幼子,脸色缓和下来了。他遥望着宫殿下高高的清波池,若有所思地说,朕干脆立弗陵为太子。传位给那个不肖子,朕终不甘心。
赵婕妤马上跪下来,解掉头上的簪子,耳朵上的饰玉,叩首道,谢陛下立弗陵为太子,臣妾这下安心了。
刘彻注目赵婕妤,不动声色地说,弗陵不做太子,你怎么就不安心了?
赵婕妤珠泪横颐,呜咽地说,臣妾死不足惜,然臣妾担心陛下千秋万岁后,弗陵有赵隐王如意之忧。
唉。刘彻叹道,你过虑了,卫皇后不是当年的高皇后。太子也一向为人仁厚,我倒是因为这点才不喜爱他的。汉家治天下,本以霸王道夹杂儒术行之,而太子只喜欢儒术,过于仁慈。为人君而过于仁慈,难以威众。不能威众,则政令不下行,政令不下行,辄有乱臣贼子上窥神器。恐怕乱我汉家天下的,就是太子啊。朕御宇五十余年,天下看朕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实朕心里知道,单以儒术治天下是不行的。可惜太子始终不识大体。
如果江充所言是实呢?赵婕妤道,如果太子果然诅咒陛下,难道还算得仁慈吗?
刘彻不悦道,即便太子诅咒朕躬,这事也不是你所该管的。下次再说这样的话,你就自诣掖庭狱罢。
赵婕妤身子又抖了一下,叩头道,陛下息怒,臣妾该死。
刘彻哼了一声,你起来罢,带弗陵进去。来人。
一群官员赶忙趋近,齐声道,臣在。
刘彻道,制诏水衡都尉:朕自今春以来,体常不豫。乃者君奏言胡巫望气,有臣民以巫蛊祝诅朕躬,朕假君节钺,冀君搜获,得专而诛之。今君诛杀奸民已近万余,而朕躬之不豫一如往旧,何解?将君及胡巫望气有失欤,将弗肯尽力也。今君奏言太子宫有巫蛊气,意朕将有所回护,而不敢奏上?传不云乎:大义灭亲。朕命君得率执金吾车骑搜索太子宫,毋得有隐。若再不获,君其自解印绶,以身诣廷尉狱。
二
长安的明光宫里,刘据命太子家令张光急召太子少傅石德。石德立即驾车,穿过尚冠街,折入章台街,直驰入明光宫的南阙。他跳下车,上气不接下气地跑进明光宫的前殿。太子家令张光在前面引路,将石德领进前殿左侧的非常室中。太子正在室内焦躁不安的来回走动。今年才四十出头的刘据,头上已经赫然可见白发。石德看了不禁黯然神伤,他们家族一向和太子家有良好的感情。石德的父亲石庆早年就担任过太子太傅,因为积劳,后来迁御史大夫,继而代赵周为丞相。石庆一向尊奉儒术,以仁义教导太子。自当丞相以来,适逢张汤为御史大夫,张汤以刑名治理政事,深得皇帝宠幸,皇帝身边也差不多全是用法峭刻的所谓能吏,石庆虽然位居丞相,可是朝会几乎不敢有什么发言。他慑于前丞相李蔡、庄青翟、赵周的被杀,时时忧惧,偶尔觉得自己羞愧于禄位而无所建言,也大着胆子上奏,却屡次不合乎皇帝的意旨,于是更加惊慌。在一次廷议中,皇帝干脆命令身为朝臣之首的石庆回家休息,单单和其他朝臣商议,石庆极为羞惭,上书辞去丞相的职位。皇帝的报文语气很不客气,开头列举了一番石庆在职期间的过错,最后几句说:如果你想辞职,朕就批准你,交付印绶,回家去罢。石庆一向老实,得到报文,心里暗喜,当即就想解下印绶,交付使者奏上。可是丞相司直和长史看了诏书,大吃一惊,把他拉到一边,低声地说,君侯真是太忠厚了,恐怕误解了天子的真实意图。请看诏书上这句〃夫怀知民贫而请益赋,动危之而辞位,欲安归难乎?君其反室!〃分明是责备君侯关键时候逃避责任。最后一句〃君其反室〃,表面上是答应君侯辞职回家,实际上是句气话。倘若君侯果真答应,那么更严厉的谴书会立即送达,君侯那时后悔就来不及了。长史的担忧则更为深广,他说,司直君的分析有理,从语气上看,天子的确极为震怒,不如……
石庆惊道,不如什么?
长史道,君侯不如遵循惯例,伏剑自杀以谢君上。以免殃及宗族。
石庆身子一软,差点摔倒,他面如死灰,声音颤抖地说,难道只有自杀一途吗?他有点不甘心,一般情况下,谁愿意死呢。再说,他的父亲石奋历经高皇帝、文帝、景帝、武帝四朝,以孝谨著闻于天下,连小过错都没犯过,石氏家族向来只闻有褒书,未闻有谴书,可是到他这里,却要伏罪自杀,实在是太丢先人脸面了。
司直道,我看自杀倒也不必,皇上并没有派使者簿责,只是报文,君侯还是回书,说不敢辞职,一定勤勉职事,皇上也就会息怒了。
石庆喃喃地说,那就先试试,不行的话再死不迟。他当即写奏书上交使者,骂自己愚妄,不该辞职贻君父忧。皇帝见到他的报文,果然也就息怒,赐书勉励。
石庆的丞相职位最终被公孙贺代替,免职归家之后常常慨叹,现在的天子真不好侍侯。当然这番话都是对最亲密的人讲的。当石德也以儒学精湛被皇帝征为太子太傅的时候,他的父亲石庆就举出自己的例子告诫他,一定要更加小心谨慎。石德点点头,任职后第一件事就是上书,称自己不能接受太子太傅一职,因为那是他父亲任过的职位,如果坐在父亲的寺署里办公,作为人子,会感到不安的。皇帝得书大喜,觉得石德果然是名父之子,恭谨忠孝,于是下诏,任命石德为太子少傅,而且规定,只要石德在少傅的位子,太傅一职就一直空缺。好在太傅和少傅虽然名称有别,秩级倒也完全一样,都是二千石。石德得到这个清闲的官职,又是在自己父亲留有余泽的太子家任职。心想只要熬到当今皇帝宫车晏驾,那么自己以太子师父之恩,将来封侯拜相也不是不可能的。可是皇上晚年的乖戾,渐渐让他觉得这个希望日渐渺茫,照这个趋势,他不但不可能以师傅的尊位佩上那万石的紫绶金印,而且很可能随同太子被赐死。即使太子不废,只收到皇帝的谴书,他也随时可能会以〃教导太子无方〃的罪责首先坐诛。他自问教导太子不能说不称职,举凡儒家的一切经义,他无不尽心传授。他足够有资格为自己和父亲的成就而骄傲,太子不就是一个恭谨谦让的人君么?他将会比大汉所有的皇帝都仁慈,都懂得善待臣下。他敢说,只要太子即位,天下马上不会有兵戈之忧,百姓将安居乐业,公卿大夫也廉谨有让。可惜他等不了这一天了。他跪坐在太子的面前,想起父亲和自己所受的委屈,想到自己一生谨慎,却仍然逃脱不了被诛戮的命运,愤怒象条激怒的毒蛇一样,不停地吐出了信子,一时间所有的节制都抛到了九霄云外。他说,太子殿下,如果江充真的得到诏书,驰围明光宫搜索,那么应当早点做好准备,干脆首先将他系捕,派能干狱吏穷治其奸诈。
刘据惶急地说,少傅君,他既然有诏书,我们将他系捕,岂非犯上作乱?也正好坐实了他的诬告啊。且为人子者,死则死耳,终不能反戈以向君父。
石德道,太子别忘了,《春秋》记载,晋献公的太子申生被后母谗言,自缢于新城。《春秋》并不认为他做得对,反倒认为他应当先诛谗贼,使自己的至诚上达于君父。如果只是为了一个孝的虚名而自杀,对国家社稷又有什么好处呢?申生一死,接下来就是晋国数世的祸乱。《春秋》认为,这就是申生之罪也。现在太子的情况正是如此,如果让江充诬陷太子得逞,太子不肯自明反而自杀,皇上纵使以后能明白太子的忠心,又将悔之何及?而且江充得逞,将尽力掩盖真相,大肆杀戮。臣恐怕太子之冤,将沉埋千载啊。
刘据头上汗水涔涔,道,已经冬月,明光宫里竟如此之热。……《春秋》里有这样的话么,天,我的头很疼,真是一点也想不起来了。
石德道,当然有,就在《左氏传》里。
刘据烦躁地摆摆手,少傅君不要说了,让我再想想。
石德叹道,太子三思罢。或者也可以暂时隐忍不发,打开宫门,让江充搜索,如果他没有搜到便罢。如果他硬要栽赃诬陷,那么太子就千万不能再迟疑了。
好吧。太子好像在思索着什么,下意识地回了一句。
三
事情的进展相当之快,就在他们密谈过没几天,明光宫的双阙下,突然出现了数百辆革车。掌管太子宫殿安全的宫门令得到阙楼上观望卫卒的报告,失魂落魄地跑去通知太子。他自然要失魂落魄,明光宫里所有侍奉在太子身边的官吏,无论官职高低,从他们当初被安排侍侯太子时起,就和太子牢牢地绑在了一根绳索上。那结果或者是共享富贵,或者是同归地府。但他们现在更大的可能是后者。
太子妃史良娣正在侍侯刘据着衣,听到宫门令的禀报,刘据心里痛了一下,强作镇静地对着铜镜细心整顿自己的仪容,又扶扶头上依旧高贵的冠冕,他尽量克制住语调不受心情的影响,平静地对史良娣说,我出去迎接使者了。他又默默看了一眼在他身边的长子刘进和其他几个子女,不知说什么,只是叹了口气。
史良娣望着丈夫,无言地点了点头。她嫁给太子二十多年了,生活于她,一向如生机盎然的春天,没想到一下子风转云涌,跌入了残秋,多年来她梦寐着丈夫能早日即位,自己凭着所生的皇长子,能顺利立为皇后。可是这一切越来越遥远。她和丈夫一样,心情压抑沉重,不知道宫门外已经蕴涵着怎样大的危险。
刘据走到殿门口,回过身来,补充了一句,你们先去却非殿等候,和少傅他们呆在一起,没有我的命令,不可轻举妄动。我想不会有什么事的。他最后一句话有气无力,似乎自己也很怀疑自己。
刘进忍不住张口叫了一句,父亲……。他还想说什么,但是话到嘴边,又硬生生收了回去,显然,他心里对父亲的话很不以为然,怎么会没什么事?这简直是掩耳盗铃。谁能想象,一个区区二千石的官员,请求以车骑搜索太子宫,最后的结果会没有什么。太子可是大汉帝国的储君,现在被一个下吏逼迫得如此困窘,让天下郡国的百姓们知道,将会是怎样的笑话。如此摇动天下的举动,如果不是一场恶意诬陷和血腥屠杀的前兆,那反倒是有悖常理了。难道江充会无聊到这地步,竟有闲心开这样的玩笑不成。除非他疯了,即便他疯了,也是热衷于大肆屠杀的那种疯,而不是把搜索当作儿戏的文质彬彬的这种疯法。
刘据见儿子欲言又止,想问点什么,但是再也没有心情问下去,大踏步走出殿门。
在明光宫高大灰色的双阙下,江充从他的革车上跳下来,他的动作轻快而愉悦,这于一个中年男子来说,颇可以算得英武。他慢腾腾踱到太子面前,一脸公事公办地说,太子殿下,有诏书,皇上命下吏来搜索明光宫,看是否有巫蛊,请殿下千万体谅。他的鼻子在长安深秋的微风中有些微红,肥厚的手掌上托着一枚半边老虎形状的铜铸的符节,隐约可见虎腹有细细的篆书。这就是皇上赐下的节信,太子要不要验证一下。他补充道。
江充身旁站着一个浑身披甲的戎装打扮的官员,他就是执金吾刘敢,也是宗室子弟。他躬身施礼道,臣奉天子诏令,望皇太子配合。
刘据冷冷地说,我的宫中怎么会有巫蛊,都尉君是否搞错了。
江充还是面带笑容地说,有诏书,臣等也没有办法,太子宫殿广大,奴仆众多,其中出现一两个挟媚道行巫蛊诅咒君上的人,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刘据沉默了一刻,望着江充手上的节信,道,既然如此,那也未尝不可。节信也不必验证了。既然有天子诏令,我岂有不奉诏的道理。诸君请进罢,不过希望士卒不要惊扰宫殿,虽然我清明在躬,昭然坦荡,可是这么大的举动,仍是不想给皇后知道,以免皇后忧惧不安。
刘敢谦卑道,臣一定约束士卒,请太子放心。他并不想参与这样冒犯太子的举动,不过诏书命令他配合江充,他也只是无奈。
江充没有说话,他心里暗笑,什么不惊扰宫殿,什么以免皇后忧惧不安,你们的死期到了。他嗯了一声,对刘敢说,那么我们就开始罢。神巫,立即率士卒搜索,尽量早点结束,以免惊扰太子。
刘据点点头,仰首对着阙楼下令,开门。巨大的宫门缓缓打开,革车隆隆驰进明光宫。大群士卒站在革车上,以奇怪的目光注视太子。他们手中握的不是兵器,而是锄头、铁锹等掘土工具。他们红扑扑的脸上充满着迷惑,他们深知,只要命令他们掘土,从来没有无功而返的。即使他们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