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大国外交官 >

第25章

大国外交官-第25章

小说: 大国外交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在地上跺一跺,世界经济也得抖一抖的人物是谁?他就是刚刚御任沿海省省长,现任国内第一市市长的洛卫国洛市长。

洛卫国天生就是个不得的人物,他的事迹本身就是一个活着的传奇。自幼丧父,母亲落下了下肢瘫痪病根,平常人家八岁小孩还在母亲的怀内撒娇,他却毅然的从寄养亲戚家内主动搬了出来,理由是:古人十五束发明志,自己半数可以持家养母了。

亲戚扭不过洛卫国的固执劲,认为他小孩子心性,熬不了几天也就会回心转意,也就放任了。哪料想到小小年纪的洛卫国下地种田,上山烧荒,伐木取薪,做的与成年人一般的活儿,竟然一样都没落下。

洛卫国虽然年幼力气小,但架不住整天上山下水的勤打理,一个季节下来,不但家中堆满了白米,更是多了各种薯类杂粮副食。

解决了温饱问题,再自然不过的就是营养的改善了,老是上山掏鸟窝总也不是办法。于是洛卫国用粮食与邻居讨了一窝小鸡,经过捉虫挖蚯蚓精心喂养一段时间后,每天半大母鸡下的蛋,除了满足母子俩的正常消耗外,多余的还可以拿到市集换些盐油日常用品什么的。

小洛卫国偿到了鸡蛋的甜头,这窝鸡也就越养越大了,不出一年,他就成了附近小有名的养鸡小农家。这可是些纯种的天然走地鸡,肉质更不是普通饲料流水线生产的肉鸡可比拟的,甚至连县城的有钱人也会专程到来要上几只,见小家伙身世着实可怜,价钱却是往往给得比市价高出了许多,母亲断了多年的药也接了上来。

品尝到了铜臭的好处,小洛卫国脑袋更是转得了飞快,捏指计算一下,一头肉猪所能赚到的利润就能抵得上几十只母鸡数月的鸡蛋价值了。于是洛卫国便把卖鸡卖蛋所赚到了钱全换了数头小猪崽子,小小心灵中有了这么一个美好计划,鸡换猪,猪换牛,卖牛换新房子。

想到漂亮的青砖瓦房,再也不用在下雨天为接雨水而整晚都不得安宁了,洛卫国觉得美好的生活就在眼前了。

奈何天有不测之风云,倾家卖进的小猪崽却不知为什么接连的病倒了,日夜照料了十几天不见好转,便不得不用仅余的几只母鸡请了个兽医回来,却被告知这些小猪都得了瘟疫,早些时候发现及时还有得救的,就算救不了亦是可以采用隔离方式而保存其它小猪的,但现在却是为时晚了。

可爱的小猪崽成了地里果树下的肥料,一年多的努力也就化成了云烟,青砖瓦房的美梦自然也就尽皆的破灭。

第四十五章 洛卫国的故事

通过这次教训,小洛卫国终于明白了知识的重要,已经十岁的他,第一次踏进了十里地外的学校。

每天早上四五点摸黑忙好鸡食,再翻山越岭赶到学校上早堂,中午又要跑十里地为母亲做中饭再返校,晚上放学回家又要忙着割猪草。学校与家庭的兼顾,洛卫国瘦弱的肩膀所背负的压力又沉重了几分,但学校内的充实读书生活对于他来说宛处天堂一般。

这种就算是成年男子也难以承受的压力,瘦弱得只剩皮包骨头的小洛卫国愣是洒洒脱脱的熬了过来。母亲的药一天也没有停下来,青瓦大房虽然没有盖起来,但再也不用为漏水房顶破洞而发愁了。

自从洛卫国上学第一天以来,这个入学年龄偏大的学童,便成了学校里的传奇式人物。他的成绩从未离开过第一这个宝座片刻,先是班中首席,再到小学年级成绩五连冠。进入了初中,有了镇上学习成绩的排名,三年下来,不但保持了学校年级成绩的第一位置,更是附近几所中学尖子生不可逾越的巅峰,神童洛卫国可是成了父母教育子女的榜样式教材。

当然,生活绝对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洛卫国的中学求学生涯也是有酸、有甜、有苦、有辣。

洛卫国的求知欲望是狂热的,他在中学时代的迟到记录仅为一次,那次是因为暴雨洪水冲垮了河中的所有木制桥梁。小洛卫国硬是冒着滂沱大雨,绕了几十里费了一整天才赶到了学校。

听说那天洛卫国为了赶到学校,整个人差不多都被摔成了血人,衣服更是破烂得比乞丐还乞丐。因为这件事情,他更是成了学校重点宣传对象,努力求学的名声甚至惊动了县城的报社,小洛卫国生平就这么上了第一次报纸。

宁欺白须公,莫欺鼻涕虫。

上初中的洛卫国营养虽然跟不上,但好像并不影响他的个子长高,除了还是一副皮包骨的模样,健康得就好像一头小老虎。身体的成熟有一个好处,就是携母亲看医生时再也用不着那辆手推独轮车了,而是可以背起母亲就跑,可比推车子方便了许多。

初级中学毕业后,因为当时的教育资源非常短缺,绝大部分的孩子都是没有机会念完初中,至于进修高中那可是要比现在的大学生更要牛气多了,毕业后可以算是半个知识分子了。

洛卫国可是吃过没有知识的苦头,绝大部分同龄孩子没有办法跨越的鸿沟,凭着他的全镇第一成绩单轻轻的跳了过去。这个跳跃也是有代价的,代价就是倾家荡产,因为全县唯一的高中学校位处在县城中心。

洛卫国为了上学只能变卖了所有家当,背着老母亲为了节省几个车钱硬是走了二天,赤着大脚板终于来到了这个陌生的城市,乡巴佬终于第一次见识了城镇的繁华。

就这么一个半大的孩子,便成了高中学校里为数极少的几名乡下土包子学生之一。

标志式的大赤脚与病瘫的老母亲,洛卫国自是成了书友们的排斥对象,就算是同被城里人称为土包子的同学也是耻于与他为伍。

半大孩子血气方刚的时期,对于不受欢迎的怪人,自是诸般的刁难,恶作剧手段层出不穷。什么门顶放水盆,抽屉放死老鼠、死蛇,往饭菜里吐口水什么的,洛卫国却总是一笑置之,在他眼中这些与他年纪相仿的同学只不过是些调皮捣蛋的三岁小儿罢了,自己却是困在小孩堆里的大人,犯不着跟小屁孩认真较劲儿。

小孩子间打闹只不过是生活上的调节,完全没法影响到洛卫国的日常生活,成绩仍是一如既往的拔尖。

平静的中高生活一过就是一年,中间发生了一件事情却是让洛卫国成了校中的英雄。

那是一个平常的夜晚,同宿舍的同学因为正在长身体,半夜肚子饿得要命,便偷偷的起来点起煤油炉子要煮点面条。却没料到一不小心就把蚊帐给点着了,学生宿舍除了衣服、被物就是书本,都是些易燃物品。

这星星小火一下子就漫延成了大火灾,火势又引起了电线加剧了燃烧,整栋宿舍楼刹时间便成了火灾区。

大火烧漫延可不得了,学校的教室与宿舍是连在一起的一栋七层楼房。一二楼是教室,三四五楼是男生宿舍,六七层是女生宿舍。

每天息灯清点完人数后,管理员就会把三楼铁门锁上,是为了防止调皮男生夜不归宿。五楼楼梯的男女生宿舍分界线也用铁门锁上隔开,是为了防止男生闯上女生的宿舍。这样子,宿舍就成了一个大笼子,平常时期倒没什么,但火灾这样的突发事件发生后,两扇相隔的铁门却成了鬼门关,宿舍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火炎炼狱。

惊恐的同学都挤在楼梯分隔铁门内乱哄哄的,有些同学徒劳的敲拍眷铁门,更有些同学直接就要从三楼往下跳。

正在慌乱之间,洛卫国想出了一个办法,把宿舍内还未被点燃的床单打了个死结连成了一条被单绳,另一头就绑在窗户上一直垂到了地面,搭成了一条逃生路线。有了这个榜样,同学们都是有样学样,大部分男生很快就安全的到达了地面脱离了火灾区。

女生的宿舍却是在六楼,大胆的女生也学着男生们结被单、垂绳子爬到五楼,洛卫国就带着一些大胆的男生在五楼接应,再从三楼顺着男生被单绳往下逃。

还有一撮女生却没有这个胆子,仍是瘫在了六楼的铁门内死活动不了。劝了老半天,她们仍是只会哭,看样子就算是勉强要爬上被梯也多半直会往下掉。

没办法了,洛卫国只好又想出了另一个办法,就是把被单绳子淋湿栓在铁门的两条枝条之间,几位强壮男生就合力不停的扭动被单。湿水被单韧性极强,很是轻易的就扭宽了铁门栅枝。

在信息爆炸的年代,湿衣扭窗枝逃生可能是个常识,但在当时可是项了不起的创举。

几位男生看到小小的被单布条,只是沾了水就能利用扭力臂轻易的把指粗铁枝扭弯,当时直接就把洛卫国当神看了。

不幸之中的大幸,当时男女生营养普遍都不是很高,这批瘫着的女生都是窈窕淑女,不一会儿就顺着拧弯的铁门栅枝缝儿逃到了五楼,再用同样的方法逃出了生天。

这栋七层教学楼房因为这埸大火而化为了废墟,所幸的是因为洛卫国的急中生智点子并没有一位同学伤亡,在当时不重视防灾意识的时代来说,可算得上是个奇迹。

缔造这个奇迹的洛卫国自是成了同学们的偶像,洛卫国这个土包子就这样第二次登上了县里的报纸。

因为火灾事件,学校为了奖励洛卫国的勇敢机智,免除了他所有的学习书本费用,这对于他来说可是天掉下来的馅饼。

洛卫国少了为钱奔波而集中了精力,学习更是日渐渐精进,最后如愿如偿的成了县内第一名高考状元,更是被当时一等一的学府收为了学员。

大学通知书到手却成了洛卫国左右为难的汤手山芋,因为他是明白像京城那样的大城市,是绝对不是两母子仅靠努力就可以渡过的生活。

如果仅是洛卫国一人上学,国家将会资助求学的所有费用,但为了照顾好母亲,就是在外面租房子这笔费用也不是洛卫国边上学边兼职所能承担得了的。

沉思苦想之下,忠孝不能两全,洛卫国便给了学校校长室写了封信,内容为“可皆母同住校否”。

第四十六章 孝子县令

话说洛卫国写信要求携母上学,当时学校校长收到这封信可是气得不轻,你洛卫国只不过是省内的状元爷就矫情放肆至此,竟然上学还要母亲在身边照顾?

校长便给洛卫国回了封信:幼狮跃崖,弱松迎风,本之能事,更况万灵之主乎?如若羽翼未丰,不飞也罢!

洛卫国收到回信也就死了上学这条路,便又背起老母亲回到乡下,做起了全职农民。

现在的洛卫国可不是以前的目不识丁土乡下蠢民了,回乡就要做出一番成就来,鸡、鸭、鹅、牛、羊、猪得多养,村口那口鱼塘今年也要包下来,青砖瓦房不再是梦中之物,而是触手可及的计划成果了。

洛卫国是铁了心思要靠双手打拼起家,外界却为他的事情闹得了满城风雨。

为什么呢?想象一下,一名堂堂的状元爷居然没有来上学。这可是天大的新闻,洛状元所上的学校可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学府,能从里面出来的无一不是国之栋梁,如能更进一步,放出来就是处级、厅级领导了。

是什么原因让他放弃这大好前途的呢?带着这个疑问,新闻报纸媒体倾巢而出,誓要揭开这个迷团。

学校这时也不能再保持沉默了,便说出了洛卫国的携母上学的无理要求。

事态明朗,社会舆论便分化为了两派,一派的主张是须黄小儿的异想天开,学校应该尽力挽救这头迷途的羔羊,这是学校应尽的职责,而不是轻率的言放弃。结论是状元爷有错,但学校反应过度了,处理颇为不妥。

另外的多数派观点是,全国学子千千万万,他洛卫国只不过是红旗下院中一花草罢了。现在只不过考了个第一就敢与学校叫板讨价还价了,倘若出到了社会成了精英一员,那还不与国家对着拍案?此股歪风不可长,理应杀一儆百,以儆效尤!

两派僵持不下之时,国家央视却在访谈节目中播放了洛卫国蹲在市集卖鸡鸭、上山种树、下塘放鱼、在院子与病瘫母亲欢笑畅谈的片断。

这下大家都明白了,不是母携子行,而是子携母行,校方是误会了洛状元的孝意了。

两派人为了个伪命题火拼了一大埸,最完美的真相就摆在了眼前,自是化干戈为玉帛,同声称赞社会好风气。

洛卫国也特例的得到了学校关照,特意的让他在教授级别的褔利小院子与母同住,绵尽床前孝子的义务,又不防碍学业进修,这个结果当然是皆大欢喜。

博士毕业后,洛卫国虽然没有在省城放道台,但却成了全国最年轻的县令太爷,数十万草头百姓的父母官。

洛卫国没有从政经验更没有人脉,所下放的县城当然就是全国最为贫困的烂摊子,这才符合改革开放的政策,不然谁会放心让一个好端端的县城成为试水区呢?

洛卫国所管辖的县城名字为竹县,没有特色的水果、没有经济作物、没有深山密林宝库、没有可以出售的自然资源,就连寻常贫困县可以切割成大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