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大漫画家 >

第117章

重生之大漫画家-第117章

小说: 重生之大漫画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律,就是一个八度内的十二个半音里。所有相距半音的两个音之间的“距离值”,都是相等的,这是其他任何律制都不具备的特点。这个特点的优越性,在于音乐从此可以“畅通无阻”地自由转调和方便地应用和声技巧。由此,音乐的多声思维才飞上了前所未有的可以自由翱翔的广阔天空。

经过这两年的不断练习和过目不忘天赋带来的简便,更是经常花重金来请高明的钢琴家教,赵尘的钢琴已经初步拥有钢琴家的水准,若是考试的话那就是十级,并不比周蕙敏差。

过目不忘的能力带给了他哪怕不去看钢琴曲谱,也能够相当流畅的弹奏出来;且赵尘在这两年一直抽空练习这次钢琴专辑的十四首钢琴曲,已经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弹奏的时候还能够兼顾优雅。

于是在织田哲郎和两名录音师一副见鬼的眼神中,赵尘极为流畅的将一首首钢琴曲弹奏出来,声音优美动听,或轻柔,或刚醒,或悲伤……仿佛能够用钢琴的声音引出听者内心中的情感。

尤其是看着赵尘不用曲谱接连不断的进行弹奏,将一首首钢琴曲弹奏,织田哲郎嘴巴张成O型,满脸都是不可思议的神采,而身旁的其他两名录音师也好不了多少。

织田哲郎不自觉的和赵尘相比,立马就觉得自己的天赋被完爆的不成样子,双方似乎天生就有着一道鸿沟一样,差距相当明显。只是却不知道赵尘的过目不忘天赋虽好,但更大的依仗却是前世附带的各种记忆,这才有了现在的成就。

等赵尘弹奏完毕的时候,录音室内顿时鸦雀无声,织田哲郎和两名录音师就那么如同雕像一般一动不动着,仿佛仍旧在倾听钢琴的曲调一般。

“三位老师,觉得怎么样?还有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

赵尘的声音响起,仿佛一瓢冷水浇灌在他们身上一样,让他们彻底清醒过来。只不过三人的表情都比较怪异,谁也没有率先说话,反而面面相觑起来。

“赵尘老师,如果是在弹奏前我们还有底气,可真的听到这些优美的乐曲后,却真的难以说出哪怕任何一丝瑕疵,仿佛每一首钢琴曲都经过千锤百炼一般,哪怕就是稍微改动一点,也不一定是好事!”

织田哲郎看向赵尘的目光早已变了,如果说之前见到赵尘的时候他还会认为自己的音乐才华并不比赵尘差,可等到赵尘将曲谱上的钢琴曲弹奏出来的时候,才发现大错特错,无论是曲谱的完成还是赵尘弹奏的技巧,让他有种莫名的无力感,因此反而变得莫名的崇拜起来。

“看是一回事,听又是另一回事了,这十四首原创钢琴曲可以说是每一首都不错,且都具备着现代得特色。等到这张钢琴专辑出来的时候,一定会成功,就是不知道到时候的销量会达到怎样惊人的地步,倒是让人拭目以待!”

“如果到时候加上海外的,总销量应该会达到百万吧!这张钢琴专辑一出,恐怕Being音乐公司的名气将会获得不小的扩展,说不定还会借此抢占海外市场!”

两名录音师也都是有眼光的人,心里都认为以这张钢琴专辑的质量,销量必定大热,只是估量的时候未免比较保守。

毕竟这张钢琴专辑里收录十四首钢琴曲,每一首可都是后世知名钢琴家的代表作,且风格各异,几乎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喜欢的钢琴曲,也就是说这张钢琴专辑的普及率或许将是前所未见的。

何况现在也不像后世电脑手机普及率相当高的时代,也没有所谓的MP3、MP4这样的高科技产物;这个年代可以为人们带来休闲的东西相对比较少,而音乐就是其中占据不小比例的兴趣爱好,也是因此这个年代的音乐专辑销量可以说是远远超过21世纪,没办法,这个时代的人们可不像后世一样会宅在家里玩手机电脑。

尤其是对欧洲的人们来说,只要有好的钢琴曲出世,身上又有闲钱,他们往往都会买一张放在家里倾听,也经常会用在吃饭或者宴会的时候播放。(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一百八十八章 破纪录和地址外货

赵尘自然不会认为这张集四位知名钢琴家的钢琴专辑会只有百万销量,如果只是在岛国的话还差不多。   可若是全球的话无疑会出现极大的偏差,尤其欧洲才是钢琴曲真正销售的大头。

“好了,大家加把劲,将这张钢琴专辑录下来,等录好后我请大家吃饭!”

赵尘没有去做任何解释,而是提醒了两名录音师后,再度开始准备起来。

像这种钢琴专辑,最主要的销售自然是磁带和dvd,磁带只需要在录音室完成就行,至于录制dvd的话,虽然也可以在录音室完成,可那样的话购买的人无疑不会买账,往往是去古典优美的大厅录制。

录制磁带相对轻松,只需要演奏者熟练的弹奏就行,不过只要出错,就需要重新录制。若是让赵尘去唱歌的话无疑需要录制很多次,可若只是来弹奏钢琴就未免轻松加愉快了,不到一天时间就录制完毕,接下来只需要抽空去录制dvd就行。

在录制dvd的时候,除了弹奏者千万不要出错外,还需要尽量的表现钢琴家的优雅,并身着黑色燕尾服或者西装。

经过两年多不间断的锻炼和充足的营养,赵尘的体质可谓是改善的近乎完美,加上一米八的个头和俊秀的外貌,光是这些外貌条件,录音师就觉得钢琴专辑的dvd销量肯定不差,起码对于那些涉世未深的少女来说有着强大的吸引力,让她们掏钱。

dvd的录制就麻烦了很多,花了一条多才算是搞定,其余的就交给being的各种技术人员进行后期制作,之后才会售卖。

当然在售卖之前,广告却是一定要打的。哪怕being音乐公司董事长长户大幸认为专辑的质量才是第一,从来不屑于用曝光的手段来提高销量,这种情况下如果是在电脑未普及的年代还好说,可一旦电脑普及却没有打任何广告。甚至不让歌星上电视采访。这就有点问题了。对赵尘来说,只有两样结合才是王道。

于是在录制完dvd后。赵尘运用后世的商业广告手法,铺天盖地的广告开始传播,无论是旗下的《每日新闻》还是天下社的各种漫画刊物,都在不停地打广告。

不仅如此。赵尘还直接利用自己的名气召开了媒体发布会,并在发布会现场演奏了一下几首钢琴曲。

这样的直接后果就是,这些来参加媒体发布会的记者们一开始还有点纳闷,可等到赵尘解说是为钢琴专辑的发布造势时,难免有着质疑。转而当他们听到赵尘弹奏的钢琴曲时,却又不由自主的深陷进去,质疑的想法一扫而空。反而兴奋的认为这是一个大新闻。各自开始构思该怎么去写这篇报道。

于是大量的报刊媒体或者电视台开始免费的给赵尘的钢琴专辑进行宣传,且都是一片称赞声,尤其是在电视台将发布会时候赵尘弹奏的钢琴曲播放出来的时候,直接导致在钢琴专辑发布前。在岛国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且有相当多的岛国人在各个销售点进行了预定。

或许是得益于赵尘在岛国的深厚名气,虽然电视台播放的钢琴曲比较模糊,可整个岛国预定的人们也不少,再加上经过媒体的狂轰滥炸,知名度被吵的很高。于是,在销售前一天预售直接达到了七十多万这个数字,这还是由于being音乐公司在岛国销售点较少的缘故。

预售达到七十多万直接破了being音乐公司预售的记录,连带着连单张专辑总销售的记录都破了。

一般来说,除去预售外,专辑第一天的销量往往是最高的,只有那些质量极好或者特殊专辑才会出现变数。

赵尘这张钢琴专辑在岛国的第一天销量达到了三日多万,光是第一天过去就成就了百万专辑,这简直就是在抢钱,导致很多音乐公司羡慕嫉妒恨,大呼狼来了。

第一天就达到了百万销量,直接促使大部分报刊媒体和电视台再次进行大唱赞歌,让这张钢琴专辑的名气再度提升了一个档次。不过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这张钢琴专辑的质量,像很多预定的其实都是赵尘本身的粉丝,看的其实也是赵尘的面子。只是在听了里面的钢琴曲后,往往都会被各种风格的钢琴曲所吸引,自然而然的会推荐给好友。

于是就在第二天,出售赵尘钢琴专辑的销售点出现了让人瞠目结舌的情景,每一个销售点门口都排满了密密麻麻的人们,这些人以二十岁左右的青年为主,这些人大都步入社会,有着足够的金钱购买。其次就是少男少女,这个群体并不比青年少多少,大部分其实都看过赵尘的漫画,又被人推荐这张钢琴专辑,才会筹钱购买。另外,排队的也有不少中年人,甚至连老年人都能看到几个,这主要是钢琴的起源太早了,相对于流行歌曲,很多现在的老年人更喜欢的则是古典音乐,尤其是钢琴曲。

这么一来,这些销售点不停地循环播放着赵尘专辑的钢琴曲,来吸引更多的购买者。

这种蜂拥购买的场面,直接促使销售点的专辑销量快速售出,销售点的老板或经理不停的打电话给being销售部催促发货。

还好赵尘见机的早,更多的是看在这张钢琴专辑质量的关系上,压下反对的声音,直接将第一批专辑的数量提升到两百万。就算是这样,赵尘还是经常催促being多进行制作。毕竟这是钢琴曲,在全球各个地区都通用,又不像流行音乐那样需要各个地区语言的歌词,就算在岛国卖不出去也可以卖到其它地区。

专辑和dvd的销量比较好统计,只需要按照出货数量就行,于是在晚上的时候赵尘就得到了这一的销售,相对于第一天的三十多万,第二天竟然来了个触底反弹,销量反而比第一天更多,达到了四十多万。这么一来,仅仅两天时间,赵尘的钢琴专辑总销量达到了惊人的一百五十万。

“震撼!本土第一张销量两百万专辑即将出世?”——《读读新闻》

“恐怖的销量,开创音乐盛世?”——《每日新闻》

“强烈建议抵制敌国人疯狂的敛财行为!”——《朝日新闻》

“两百万或许不是终点!”——《产经新闻》……

在惊人的销量面前,无论是规模大的报刊,还是小的新闻媒体,都在持续报道着,实在是赵尘的这张钢琴专辑太给力了,给力到即将打破岛国单张专辑总销量记录。

岛国第一张百万专辑是由井上阳水在1973年的专辑《氷の世界》所创造,由此初步展开了岛国的音乐盛世,音乐专辑的销量持续走高,销量达到百万的音乐专辑开始变多,但最高销量却全部没有达到两百万。而以赵尘这张钢琴专辑的走势来看,在岛国突破两百万简简单单,就算突破三百万也有不小的可能,不过需要时间的累计才行。

赵尘的钢琴专辑仍旧大卖,只是从第三天开始销量已经在持续不断的下降,可还是在第五天成功突破两百万销量,成功打破岛国人的记录。

这个记录犹如是岛国人的遮羞布一般,刚一被捅破,就有不少的媒体认为赵尘一个外国人却破了岛国人的销量记录,这简直就是**裸的打脸,同时呼吁广大岛国人停止购买,抵制外货。

可惜人总是有逆从心理,何况购买专辑的大多数都是二十岁左右的青少年,这些无良媒体的呼吁,反倒让赵尘的钢琴专辑名声再次大震,导致更多的岛国人进行购买,原本开始萎靡的销量再度快速增加,让这些媒体看的傻眼,眼看着销量越来越接近三百万而无能为力。

也就在这个时候,名声大震的being音乐公司迎来了一名外国来的特殊客人。

第一百八十九章 华纳唱片

这位名叫史密斯的外国人隶属于着名的华纳音乐集团,是华纳集团市场部经理。

华纳音乐集团是20世纪全球五大唱片集团之一,在唱片行业上有着卓越的成就,只不过此时的华纳音乐集团主要的销售点是欧美国家,在亚洲并没有什么份额。

这位名叫史密斯的美国人是急匆匆从主公司赶过来的,只知道在岛国忽然出现一张销量非常高的钢琴专辑,于是就马不停蹄的过来,只收集了being部分资料,却没有时间去搜集演奏者的资料。

于是,史密斯想当然的认为应该和being音乐公司进行其它地区发行权的谈判,而不是这张钢琴专辑的演奏者,注定悲催。

“哦,买嘎,长户先生,这个玩笑一点都不好笑,你就算想要提高价格也不要用这个理由啊!”

在长户大幸表明being音乐公司是那张钢琴专辑演奏者的公司时,史密斯自然不会相信,以为长户大幸在耍他,毕竟他从没听过这种事情。

“史密斯先生,我没有开玩笑,也没有必要骗你,这完全是事实!这家being音乐公司所有者不是我,而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