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商海惊涛 >

第148章

重生之商海惊涛-第148章

小说: 重生之商海惊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个大丑闻哪!一旦爆发我看山一的傲气还能保持多久!”

杨星口里的情报就是乌特廷斯率领的“KEEK”组织这几个月辗转韩日、欧美等国取得的成果。不但发现了山一的高管们通过转嫁海外投资失败亏空而设在公司内的秘密账户,还探查到山一证券为贿赂日本政府官员在海外花天酒地,而开设的专用账户。另外还监听到多位已辞去了山一证券董事和副总干事长的人物,被外界认为隐退,却私下多次会见大藏省次官等高官,密谋在芙蓉财团相关企业的帮助下,秘密瓜分山一证券资产,留给债权人一个空壳。

邓威廉他们用耳机听完杨星手里的MMP播放器里传来的被山一证券中层管理人员视为偶像的高管们和大藏省官员的密谈内容后都目瞪口呆,可想而知这段内容被大众知晓后,背叛的感觉有多强烈。他们对杨星那句“坚固的城堡总是从内部被攻克”也有了更深的体会。

“这份情报虽然杀伤力很大,但不适合我们来捅出去,否则开罪了日本这些大财阀和官僚,我们今后在日本开展业务将很困难了。”邓威廉不愧老奸巨猾,听完这部丑闻后,他第一个考虑到的却是不能暴露集团的意图,现在大家都知道以星富投资为首的国际财团正在和山一证券谈判收购事宜,这时如果由他们主动报料这份丑闻情报,很容易给大家留下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印象。加上谈话中涉及到日本政坛的官僚势力,中星这种揭家丑的做法很可能让他们联合起来一致对外,那就与杨星想要的结果背道而驰了。

杨星还指望以这次危机为契机,打入到日本企业界中去,在日本成立中星国际的日本分公司,日本失去的十年中,不少有价值的技术和人才仍等待伯乐的眼光,中星国际想提高手下企业的制造水平,成为日本政商两道的公敌可不行。

“所以我找你们过来,是想让你们把这份情报泄露给山一内部的人员。让山一证券内部人员自己揭露他们高层人士重大经济犯罪活动,比如官*商*勾*结置千名员工前途于不顾,私分企业财产涉及犯罪,忍无可忍的公司内部员工大反叛,你们觉得这几条成为报刊头条效果怎么样?”杨星一一为他们面授机宜,嘴角的微笑像极了混进鸡窝的狐狸,邓威廉庆奇边听边点头,总算明白杨星这招移花接木之计的高明之处,心有戚戚焉难怪百富勤会莫名其妙的输给了他。

计议完毕后,杨星还要和罗伯逊商量,想把山一证券的现任社长渡边彻给拉拢过来。通过对山一高管们和大藏省官员联系的监视,他得知去年山一证券因为发生了为日本黑社会团体“总会屋”进行秘密融资而被处罚,从那时起,山一证券的高管们就已经知道山一证券保不住了。他们借机以退为进,前任总裁和几十名高层人士主动提出辞职。为了以防万一,还把渡边彻这位山一证券的老员工推到前台为破产背黑锅。蒙在鼓里的他还尽心竭力的想为挽救山一证券而到处奔走,如果这次丑闻曝光,杨星相信这位被当做替罪羊的临时社长恐怕不会选择再替他们卖命了。

第二百一十二章 8英寸晶圆生产线

第二百一十二章8英寸晶圆生产线

对张儒景的顾虑杨星他们当然了解,但既然这样一位人才出现在他面前,杨星绝对没有放过的道理。(起航小说~网看小说)他此时已经亮出了身份,虽然张儒景是搞技术出身,但这几年负责管理晶圆厂,对于亚洲现在风头正劲的经济人物也是耳熟能详,杨星这两年作为同年龄段中年轻富豪中的最耀眼新星他自然不陌生。

虽然杨星的风格一向低调,即使是他公司的员工,亲眼见过他的人也不多,他一般还不接受财经杂志的采访,就连亚洲金融期刊老大的亚洲华尔街杂志想为他做专访都不成功。只好在去年的圣诞专刊上登出他出席程沧海来港时他参加欢迎会的一张模糊照片做专访题头,还运用了许多臆测的消息做了篇他的简介,他的名字在亚洲的金融圈里可以用神秘莫测来形容。

所以张儒景打量着这位年轻的过分的富翁,心中可没半点轻视他的意思。毕竟能在大陆的经商环境下,赤手空拳打下现在这片基业,无论如何不能用运气二字来解释。“杨先生也对晶圆厂感兴趣吗?不是我夸口,这一行里我见过的失败例子太多,半导体又被称作‘半倒体’,意思就是几亿美元的投资经常建到一半都支持不住倒下了。举个例子,新加坡特许半导体已经连续亏损了多年,不是李氏家族家底丰厚,早就垮台了。”

他一席话既点出了自己在业界的位置,也委婉提醒杨星这一行水深的很,没有充足的资金基础还是不要贸然涉水。杨星当然不会被吓倒到,他知道明年台湾大地震,会大大震动台湾电子业的基础。为了从台湾企业手里抢订单,并能生产自己的电脑芯片、内存、太阳能电池等立足于硅晶圆的产品,上马自己的晶圆厂都势在必行

资金方面他倒不担心,虽然他四面出击既同日立合作,又正在收购山一证券。不过国内曾经几次上马晶圆厂都最终失败,对于建立中国自有晶圆厂的迫切是外人难以想象的。何况他帮军方和情报部门投资的11亿美元已全部连本带息赚回来了,加上多余的利润,相信他提出帮国内修建达到国际水平的晶圆厂,这笔钱就足以先让他用着了。

他若无其事的对张儒景道:“钱方面张先生不用担心,我这次的投资额是这么多。”他伸出一根食指,“一亿”张儒景有些紧张,杨星笑着摇头,“十亿美元,怎么样够了吗?”张儒景感觉就像大脑贫血,一阵眩晕。但杨星接下来的话更是震惊,“我想趁现在世道不好便宜点采购,人、设备、技术你列个清单,我尽快解决。实在不行直接收购完整的晶圆厂。对了我的计划不是一家晶圆厂,是要建两家。一家在香港,一家在国内”

张儒景觉得温泉的蒸汽快把他熏昏了,他紧张的看看伍海军,想确认自己不是泡温泉太久听错了。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内心激动之下他猛的站起来想表达自己的感谢,没想到他年过五旬,心情激动又泡的太久,脑子一昏身子一歪“扑通”倒在了水里。杨星和伍海军连忙拉他起来,郭樱连忙用日语叫温泉的工作人员来急救:“快来人,有人泡温泉晕倒了”

虽然出了这种糗事,但大家皆大欢喜,得到杨星的全力支持他的答复后,张儒景简直连一刻都不能等。不过涉及到国内新建晶圆厂这种大事,肯定要经过国家计委批复,国务院讨论等程序,并不是光有钱就能成行的。而且现在这种两岸微妙情形下,张儒景的举动一定会引来台湾情报部门的主意。在事情没有眉目之前杨星还是不想打草惊蛇,于是他让伍海军、沈长征陪张儒景一起回国内,虽然对不起伍海军的新婚蜜月,但为了这种国家大事,他们夫妇都表示了谅解,决定立即订机票回国。

杨星并没有一起回国,毕竟自己现在目标太大,一举一动想必日本各大公司和政府的情报人员都会关注,他突然改变行程跑回国,引起什么不必要的动静就麻烦了。一动不如一静,他在伊香堡温泉和张儒景见面后,宛如没发生任何事情一样仍按原计划抵达了东京。

到了东京杨星这近一个月的休闲假期也算结束,正式开始工作了,考虑到集团已经收购了八佰伴,又在打山一证券的主意。以及为将来在东京筑波科学城里建立研究机构等各方面因素考虑,中星国际和各子公司都在东京设立了分支机构,杨星这个大老板驾临,各机构刚招兵买马的新员工当然要打起百倍精神给他留下好印象了。

他身边方冬梅的日韩语都非常流利,郭樱和温恬的日语水平也不错,他就没请临时翻译,另外比较出乎他的意料的是先期抵达东京的谭美嫦她们几人中,丁玛利三女和谭美嫦都能进行简单的日语对话,就连跟在他身边的虞傲君和欧阳倩看日语标志也没问题,让学过短短时间日语,现在只记得“呀没爹,哟西”等词的杨星汗颜不已。

有这些精通日语的美女陪在身边,杨星在东京筑波科学城里游览完全没有障碍,对这个被称为亚洲硅谷的小城留下很深的印象。筑波科学城在东京东北60公里的筑波山麓,离东京成田机场只有40公里路程,是一座环境优美,科学研究氛围浓厚的小城。

与美国硅谷自发形成不同,它完全是由日本政府主导兴建的,每年日本政府都会为为它编制高达2万亿日元的特别预算,并且通过立法对入驻的高新技术企业的房地产租赁、设备折旧、税收、信贷、外资引进等给予多种优惠政策和措施,由此集中了日本近40%的科研机构,每10名城市居民就有一名是科学家。

事实上国内正兴起的大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模式,多少都有筑波科学城的影子在里面。杨星想在金融风暴里取得日本高科技技术和人才,选择这里作为海外第一个研究机构所在地是理所应当的。不过这里虽然风景宜人,但生活节奏缓慢,而且人气不旺,虽然有很多造型奇异的建筑,但对于过惯热闹生活的邝氏姐妹、丁玛利等年轻少女来说还是觉得不习惯。

只是杨星在这里还有要紧的事要办,正好赶来汇合他们的周艳红要出席在东京的《007之明日帝国》的宣传活动,那些喜欢热闹的小女生们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了,杨星让郭樱带着郭月悦先去逛东京迪斯尼,只留下王伊人、温恬、虞傲君等助手陪他就是。

杨星在筑波停留,除了视察新公司的筹备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和张儒景见面后,大家都决定要加快采购晶圆厂设备的步伐。当年杨星延揽伍海军到手下,就答应他一旦时机成熟一定会上马建设芯片厂,做出拥有自主技术的手机芯片、电脑芯片、工业设备数控芯片等。

作为芯片厂的前站,晶圆厂的成立离这个目标已经大大接近了,杨星自然不会放过机会。

因此和张儒景谈妥请他加盟星云电子后,他立马委任他为新成立的星芒微电子的CEO,和星云电子COO迟重瑞一起,率领精兵强返回日本与他汇合,把建立晶圆厂的目标锁定在日本一家叫EpidaMemory的企业和IBM日本分公司身上。EpidaMemory正准备淘汰自己的8寸晶圆生产线,IBM日本分公司则是准备关闭在日本的一家晶圆厂,这家工厂里有一条稍显过时的6英寸晶圆生产线。

晶圆根据它的尺寸可以分为4、6、8、12等尺寸,大概每十年升级一代。但就国内的水平来看,以杨星对九都单晶硅厂的了解,大概只能做到4英寸,和国外有二三十年的技术差距。晶圆厂号称现代工业中设备最复杂,制作精密程度最高,很多环节必须在无尘甚至真空环境里完成的。作为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原材料,它的技术只掌握在美日德等少数几个国家手里。

晶圆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提高生产率,一是加大面积,即将大规模上马的12寸晶圆比8寸晶圆提高2倍多的产能,其次就是提高在晶圆上的蚀刻尺寸,杨星重生前,这种制程技术已经提高到了纳米级别。杨星不指望一天就建成罗马城,能够利用日本的二手设备先把晶圆厂建设起来是重点。至于技术上的差距,比如晶圆最高水平的12寸晶圆,以现在国内的设备和人才技术来看还差得远呢。只有先把6寸和8寸晶圆的技术掌握后,再向这个方向努力才是正道。

EpidaMemory晶圆厂原本是为日立、东芝等厂家提供工业用芯片的,不过世界半导体行业竞争激烈,EpidaMemory晶圆厂在日本大概只算是三流,产品又比较单一。日立最近考虑在中国建设合资晶圆厂,东芝则正在兴建自己的晶圆生产线。EpidaMemory晶圆厂订单不足,严重亏损,它的创办者曾是筑波大学的教授,公司总部就在筑波,杨星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是和他商谈收购晶圆生产线。

至于IBM的晶圆厂,则是因为IBM准备升级12寸生产线,决定淘汰海外8寸晶圆生产线以下的产能。杨星选择稍显落后的6寸晶圆生产线除了因为价格便宜外,还有另一层的考虑。

前世里张儒景创办的中芯国际曾被台积电的专利法律诉讼压得喘不过气来,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因为中芯国际创办时可能采用了台积电所谓的专利制程技术,张忠谋利用这项专利杀的很多国内半导体企业束手缚脚。当然晶圆业也不是台积电一家独大,IBM制程技术就相对开放得多,杨星不想重蹈覆辙,一开始就想通过收购IBM的晶圆厂掌握制程技术,不怕将来台积电的打压。

第二百一十三章 不高兴

第二百一十三章不高兴

2月11日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不过日本人已经把春节改在了公历元旦。(起航小说~网看小说)这个节日在日本也就只有华人圈子喜欢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