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网络其他电子书 > 尤哲学 >

第3章

尤哲学-第3章

小说: 尤哲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它赞歌同样表现出吠陀诗人在哲学上的热切探索精神。

    在吠陀中,除了上述赞歌中提出的“彼一”

    、“生主”

    、“原人”等概念外,具有哲学意义的概念还有“实在”

    (Sat)

    、“理法”Rta等。

…… 17

    01印度哲学

    第二节 奥 义 书

    奥义书虽从广义上说是“吠陀文献”的一部分,但其主要内容与吠陀本集等有着重要的差别,它是严格意义上的最早印度哲学文献。

    印度古代被称作“奥义书”的典籍数量很多,大约有二百余种。最早的奥义书出现在公元前9世纪左右,较晚的产生于公元后。

    现一般认为奥义书中年代较早(约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500年)的有:《广林奥义书》(Brhadāranyaka

    Up。)

    、《歌者奥义书》(Chāndogya

    Up。)

    、《他氏奥义书》(Aitareya

    Up。)

    、《鹧鸪氏奥义书》(Taitirīya

    Up。)

    、《乔尸多基奥义书》(Kausītaki

    Up。)

    、《由谁奥义书》(Kena

    Up。)。此外,还有一些年代晚一些(约公元前500年至公元前200年)但也很重要的奥义书。如《迦塔奥义书》(Katha

    Up。)

    、《伊莎奥义书》(I-s′a

    Up。)

    、《白骡奥义书》(S-vetās′vatara

    Up。)

    、《秃顶奥义书》(Mundaka

    Up。)

    、《蛙氏奥义书》(Māndūkya

    Up。)

    、《慈氏奥义书》(Maitrī

    Up。)等等①。

    《广林奥义书》是各奥义书中最古老的,而且也是篇幅较长的。

    它系统地论述了婆罗门教哲学的核心概念——梵(包括梵的本质、梵的不可描述性、两种梵、梵与个我的关系等)

    ,

    ①以上为人们讨论奥义书哲学时最经常提及的十几种。另有若干影响小一些的此类奥义书,如《苏巴拉奥义书》(Subāls

    UP。)

    《帕伽奥义书》(Paigala

    Up。)等。

…… 18

    印度哲学11

    并且描述了世界的创造、我(个我)

    及它在人死后的状态、苦行、禁欲、解脱等问题。

    《歌者奥义书》主要论述了“梵我同一”理论、世界创造理论、人的命运与人生前的行为的关系、人的义务等等。

    《他氏奥义书》侧重论述了人的死后生活、世界创造及“阿特曼”

    (梵或我)的问题。

    《鹧鸪氏奥义书》在理论上的一个引人注目之处是叙述了许多伦理问题,还论及了对梵的认识、修行等问题。

    《乔尸多基奥义书》重点论述了“气息”

    、认识主体及认识对象等问题。

    《由谁奥义书》主要回答了什么(谁)是宇宙作用之后的真正力量的问题,并论述了梵的不可思议性。

    《迦塔奥义书》侧重论述了梵的最终本原性。

    《伊莎奥义书》是各奥义书中最短的,涉及的主要问题则有人的认识、行为、真正的智慧、阿特曼的本质等。

    《白骡奥义书》论及了数论派和瑜伽派的观点。它的理论重点是叙述有神论。

    《秃顶奥义书》强调苦行生活,认为这可去除无知,并提出了两种知(上知和下知)的理论。

    《蛙氏奥义书》篇幅不长,但颇受人们重视,它提出了著名的意识四态(四位)

    说(醒位、梦位、熟眠位、第四位)。

    《慈氏奥义书》论述了阿特曼的两种形式(本体的和现象的)

    ,并论述了达到与梵同一状态的方法等问题①。

    奥义书的内容涉及的范围极广,但较重要的或对印度后世影响较大的理论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即:梵我关系理论、轮回解脱理论和世界的物质本原或要素理论。

    梵我关系问题是众多奥义书哲人最为关注的问题,也可

    ①参见S。拉达克里希南(Radhakrishnan)和C。

    A。

    摩尔(Moore)编:《印度哲学史料集》(ASource

    Bok

    in

    Indian

    Philosophy)

    ,伦敦,1957年,第37—96页。

…… 19

    21印度哲学

    以说是奥义书哲学的核心。

    “梵”

    (Brahman)

    一词在奥义书之前就已出现,梵书和森林书的论及宇宙统一的神或根源时,除了提及作为神的“梵天”

    (Brahmā)之外,也都描述过“梵”

    ①,但只是到了奥义书时期,作为抽象哲学概念的“梵”才真正在当时的思想界的讨论中占据了中心地位。在奥义书中,梵被大多数哲人描述为是一切事物的本体或最高实在。梵在本质上是一种“识”

    (Vijn~āna)

    ,但又不同于世间一般的意识。这些哲人还认为,不能用世间一般的概念、言语来理解或描述梵。因为梵是超越一般人的感觉经验的。人们所能感觉到和表达的仅是有限之物,而梵则与之不同。对梵不能用一般的方式正面下一确切定义,而只能通过不断否定梵有具体性质来领悟梵的最高本质。

    对于梵只能说:“不是这个,不是这个”

    (Neti,Neti)

    ②。

    奥义书哲人采用这种不断否定的方式来表达梵是为了突出它的至高无上意义,把它严格与任何具体的事物或现象相区分,以便牢固地确立其万物本体的地位。

    “我”

    (A-tman)

    一词梵语音译“阿特曼”。

    在奥义书中,它经常在两种意义上来使用。一种意义是指“小我”

    (亦称个我或个体灵魂)

    ,它是人的身体诸器官的主宰体或人生命活动的中心(此概念后引申出现象界的含义)

    ;另一种意义指“大我”

    ,大我也就是梵,是世间万有的本体。许多奥义书在论述万有本体梵时,不用“梵”这一词,而仅用“阿特曼”。

    ①参见黄心川:《印度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55、56。

    ②许多奥义书哲人在实际上还是用了不少具体的修饰语来正面描术梵,但从根本上说,他们认为梵的本质要通过不断否定的方式来领悟。

…… 20

    印度哲学31

    在奥义书哲人有关梵我关系的各种见解中,占主导地位的观点是所谓“梵我同一”

    (Brahmātaikyam,亦译“梵我一如”)

    ①。这一理论认为,宇宙的本体(梵或大我)和人的主宰体(个我或小我)在本质上是同一的。我(个我或小我)有多种形态,但梵是其根本,是真正的实在(最高本体)。认识到这点即达到了至上的智慧,而认识不到这点,把梵与我(个我或小我)看作是有差别的,则是无明。

    轮回解脱理论是印度宗教的主要内容之一,影响非常深远,而在印度古代文献中,最早论述它的则是奥义书。这一理论在奥义书中的典型表现形态是所谓“五火二道”说。

    “五火”指人死后有五个轮回阶段,即:人死被火葬后“我”

    (灵魂)先进入月亮;再变成雨;雨下到地上变成食物;食物被吃后变成精子;最后精子进入母胎出生。

    “二道”指“祖道”

    和“神道”。祖道是人死后根据“五火”的顺序回到原来生活的那个世界中来的道路;神道是人死后“我”

    (灵魂)进入梵界,不再回到原来生活的那个世界中来的道路②。

    “五火”及“祖道”论及了轮回问题,“神道”涉及了解脱问题。许多奥义书哲人认为行善成善,行恶成恶③,即认为善行和恶行均生业力,并有相应果报。恶行按不同程度可使人成低种姓或成猪狗;善行的果报亦按其程度不同而有异,一般的善可以进入好的轮回状态,而至善(认识“梵我同一”)

    则可达到解脱④。

    ①“梵我同一”中的“我”主要是在上述第一种意义上使用的。

    ②参见《广林奥义书》6,2;《歌者奥义书》5,4—10;金仓圆照:《印度哲学史》,平乐寺书店1963年版,第33页。

    ③参见《广林奥义书》3,2,13。

    ④参见《广林奥义书》4,4,8。

…… 21

    41印度哲学

    虽然一般的奥义书中都把“梵”

    作为万有的本原或根本,但也有一些奥义书中提到了有物质本原意义的概念,如地、水、火、风(其中的一种或几种)

    、金卵、质料等,认为世界由它们聚合或变化而生①。

    奥义书的诸种思想对印度后世的宗教与哲学流派(无论是正统派还是非正统派)都有着极重要的影响。

    主要参考书目

    〔1〕S,Dasgupta:“A History

    of

    Indian

    Philosophy“

    ,Vol。

    1,Cambridge,1932。

    〔2〕

    S。

    Radhakrishnan;“The

    Principal

    Upanisads“

    ,London,1953。

    〔3〕

    S。

    Radhakrishnan;and

    C。

    A。

    Moore:“ASource

    Bok

    in

    Indian

    Philos-ophy“

    ,London,1957。

    〔4〕 金仓圆照:《印度哲学史》,平乐寺书店1963年版。

    〔5〕高楠顺次郎、木村泰贤:《印度哲学宗教史》,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高观庐中译本)。

    〔6〕 汤用彤:《印度哲学史略》,中华书局1988年版。

    〔7〕 黄心川:《印度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

    ①此类材料在奥义书中很丰富,如《广林奥义书》5,5,1;《歌者奥义书》3,9,1;4,3,1—2;6,4,1;《鹧鸪氏奥义书》3,2,1等等。另外,可参见黄心川:《印度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62—66页。

…… 22

    印度哲学51

    第三章 非正统哲学流派

    非正统哲学流派即非婆罗门教系统的哲学流派。这类派别在印度哲学史上影响较大或较重要的有三个:顺世论、耆那教和佛教。

    第一节 顺 世 论

    顺世论(Lokāyata)

    在印度古代是一个主要流行在下层人民中的哲学派别。它的思想渊源可追溯到吠陀时期,甚至更早①。沙门思潮中的著名人物阿耆多翅舍钦婆罗即是此派的重要思想代表。

    此外,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及一些佛经中都提到过顺世论的思想家。

    在印度各哲学流派中,顺世论的资料被保存下来的最少。

    而且,现存资料的主要成分是印度其它哲学流派对顺世论学说的转述和批评。虽然根据印度佛教等派典籍的记载,顺世论本派在古代有若干种经典,但这些经典却没有流传下来。

    现存记述顺世论学说的其它派别的主要典籍有:商羯罗(S′an。

    ①据印度学者德。恰托巴底亚耶(Chatopadhyaya)的研究,顺世论与印度河文明及印度远古的民间信仰有联系。

…… 23

    61印度哲学

    kara,78—820年)的《摄一切悉檀》(Sarva—sidhānta—samgraha)

    、摩陀婆(Mādhva,约13世纪)的《摄一切见论》(Sarva—dars′ana—samgraha)

    、克里希那。弥尸罗(Krsna

    Mis′ra,约12世纪)

    的《觉月初升》(Prabodha-canAdrodaya)

    、师子贤(Haribhadra

    Sūri,约8世纪)的《六派哲学集成》(Sadars′-ana—samucaya)等等。

    顺世论有关世界基础的主要观点为:地、水、火、风“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7 8

你可能喜欢的